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疖
疖(furuncle),俗称疔疮,是致病细菌侵袭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个疖同时发生在身体几个部位,或疖反复发生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病人。
【病因】
疖好发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颈、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会阴部等。疖的发生与皮肤不洁,局部摩擦或擦伤,环境温度较高或机体抵抗能力降低等因素有关,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发病机制】
致病细菌侵入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和汗腺后,在毛囊及周围组织中迅速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形成疖的中心,其表现为局部充血、渗出、硬结。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对受损的组织细胞和病菌体加以破坏,使其逐渐坏死和溶解,在真皮下形成脓肿。因金黄葡萄球菌的毒素含有凝固酶,故形成脓栓,病灶向外突起。临床可见在红肿硬结的中央有黄白色脓栓,即为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病灶的特征。破溃排出脓液后,脓腔逐渐被新的纤维组织修复而愈合。
【临床表现】
初起时,在毛囊处有一个红色炎性高起的小丘疹,局部出现红、肿、痛,直径小于2cm的小结节,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化脓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呈现黄白色脓栓;红、肿、痛范围逐步扩大,触之有波动感。数日后,脓栓脱落,病灶溃破排出脓汁和坏死组织,炎症逐步消退而愈。部分疖没有脓栓,破溃流脓时间稍迟,需设法引流排出脓液。
若疖发生在血液丰富的部位,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可引起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和厌食等症状。如面部,特别是“危险三角区”部位的疖,即以鼻根部为顶点,至两嘴角连线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如被挑刺或挤压,感染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颜面部出现进行性红肿和硬结,且伴有寒战、头痛、高热、呕吐甚至昏迷等,病情严重,死亡率很高。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脓液细菌培养
将疖的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可明确致病菌的种类。
【治疗原则】
尽早促使炎症消散,局部化脓时及早排脓,消除全身炎症反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1.促使炎症消散
(1)早期仅有红肿时可涂2%碘酊于局部,或用鱼石脂软膏、玉露散等中药膏剂外敷。
(2)局部结节可用热敷或理疗、远红外线照射,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其吸收和抗炎消肿。
2.排脓
疖顶形成脓头时,应在其顶部点涂苯酚(石炭酸)去除脓头,但切忌挤压;对有波动感的应及早切开引流,以加速脓栓脱落、脓液流出,促进局部病灶愈合。
3.全身治疗
对于全身反应较严重的疖病者,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嘱病人注意休息,适当补充维生素,加强营养,改善机体抗感染能力。同时治疗相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
与局部和全身抵抗力低下有关。
2.潜在并发症:
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护理措施】
1.防止感染扩散
(1)保持疖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完整,防止感染扩散。
(2)疖初期,局部中药外敷、热敷或理疗、远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其吸收和抗炎消肿。
(3)脓肿形成时,应及早排脓或行脓肿切开引流,及时清洁创面,保持敷料干燥、促进创口愈合。
(4)对于疖病者,遵医嘱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给予支持治疗,改善全身情况。
(5)嘱病人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摄入含蛋白质、能量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2.预防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1)对于未成熟的疖禁忌挤压,尤其是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避免感染扩散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2)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发热、寒战、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化脓性感染征象,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3.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注意个人日常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到勤清洗、勤更换、勤洗头、勤理发、勤剪指甲等。
(2)及时治疗疖,有效防止感染扩散。对小儿和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应加强防护。
(3)糖尿病病人应有效控制血糖,注意饮食的调节。
二、痈
痈(carbuncle)是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以由多个疖融合而成(图8-1)。“痈”在中医学属于“疽”的范畴,颈后痈俗称“对口疮”,背部痈称为“搭背”;糖尿病病人和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较易患痈,且预后较差。
图8-1 背部痈
【病因】
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痈多见于成人,常发生在颈、项、背等厚韧皮肤部位。痈的发生与皮肤不洁、局部擦伤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痈的自行破溃大多较慢,全身反应较重。随着时间的迁延,可合并其他病菌的感染,形成混合型感染,甚至发生脓毒症。
【发病机制】
感染常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沿皮脂腺蔓延,扩散至邻近的毛囊而形成多个“脓头”的痈。因多个毛囊同时感染,痈的急性炎症浸润范围较广,其病变可累及深层结缔组织,且周围的血管多数有栓塞,故使表面皮肤血运障碍甚至坏死。
【临床表现】
1.局部
初起时,局部皮肤有一小片红、肿、热、痛的炎性浸润的扁平硬块,颜色暗红,有数个突出点或脓点,早期疼痛较轻。随着感染的发展,痈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之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像“火山口”,其内含大量坏死组织和脓液。痈易向四周和深部发展,周围呈浸润性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剧烈疼痛。
2.全身症状
病人多伴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乏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全身化脓性感染或脓毒症。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血糖和尿糖测定
检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情况。
3.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明确致病菌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治疗原则】
1.局部处理
初期红肿阶段,处理同疖。如果局部出现多个脓点时,皮肤表面呈现紫褐色或已破溃流脓时,应尽早施行手术并切开引流脓液,一般用“+”字或“++”字形切口,有时亦可作“|||”形切口。切口的长度要超出炎症范围,深达筋膜,清除坏死组织,伤口内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条填塞止血,外加干纱布绷带包扎。以后每日更换敷料,并且注意将纱条填入伤口内的每个角落,掀起边缘的皮瓣,以利于引流,直到伤口愈合。伤口内可使用生肌散,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较大的创面,待肉芽组织长出时,可考虑植皮术。
2.全身治疗
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且及时、足量应用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控制脓毒症,可选用磺胺甲硝唑加甲氧嘧啶或青霉素等抗生素,以后根据脓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逐步调整用药。糖尿病病人,应根据病情同时给予胰岛素及控制饮食等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1.急性疼痛
与炎症刺激有关。
2.体温过高
与致病菌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
脓毒症。
4.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感染的知识。
【护理措施】
1.控制疼痛
疼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1)保持痈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挤压未成熟的痈或感染病灶,防止感染扩散。
(2)评估并记录病灶局部皮肤的颜色变化、温度、脓液性状及痈的范围。
(3)痈表面已破溃或脓肿切开引流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及时换药和更换敷料,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液,促进切口愈合。
(4)维持正常体温,高热病人可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并监测24小时出入量。
(5)遵医嘱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蔓延。
3.适当休息,加强营养
鼓励病人摄入含丰富能量、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突发高热、寒战、头晕头痛、意识障碍、心率和脉率加快等症状,及白细胞计数有无增加、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等全身感染迹象;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全力配合抢救。
5.健康指导
(1)注意个人日常卫生,尤其是夏季,应做到勤洗头、洗澡、理发、修剪指甲、勤换内衣,注意消毒剃刀等。
(2)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及糖尿病病人应加强防护。
三、急性蜂窝组织炎
急性蜂窝组织炎(acute cellulitis)又称急性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病因】
常因皮肤、黏膜损伤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受病菌感染所致,也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传播而发生。其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大肠埃希菌感染或混合性感染。在免疫缺陷病人群中偶见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蜂窝织炎。
【发病机制】
致病菌的种类不同,主要病理改变亦有不同。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在链激酶和玻璃酸酶的作用下,病变扩展迅速,脓液稀薄、血性,易出现败血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易局限而形成脓肿,脓液较稠。由产气菌如大肠埃希菌、厌氧杆菌、厌氧链球菌等引起者,可在病变部位出现气肿,称为捻发性蜂窝织炎。蜂窝织炎的局部改变主要是充血、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被破坏。病变中心区组织坏死、液化后形成脓肿,也可伴有周围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伴有厌氧菌感染的病变组织坏死更为严重,扩展速度更快,且有明显的深层组织破坏。首先,厌氧菌常为混合感染,在病灶中类杆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力,在细胞外液酸性增加的条件下,脂肪酸可以介导氢离子透入细胞内,使细胞内液酸化,从而损害细胞功能;在酸性条件下,有些抗生素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其次,感染灶内纤维素沉积,影响了细菌的清除。因此伴有厌氧菌感染的病变尤为严重。
【临床表现】
因病人的机体条件、感染的原因和致病菌的种类及毒性不同,临床表现而各异,临床常见的有以下类型:
1.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表现为局部皮肤组织红、肿、疼痛,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楚,中央部位呈暗红色,边缘稍淡。病变部位近侧的淋巴结常有肿痛,例如前臂蜂窝织炎时,腋窝淋巴结肿痛。病变位于较疏松的组织时,疼痛较轻;深部组织的急性蜂窝织炎,伴有局部组织的肿胀和深压痛,全身症状明显。
2.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感染可起源于口腔或面部,可因炎症迅速波及咽喉部,引起喉头水肿而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时炎症还可以蔓延到纵隔,引起纵隔炎及纵隔脓肿。
3.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此病一般发生在皮肤受损后,主要致病菌是厌氧菌,常发生在易被大、小便污染的会阴部或下腹部的伤口处。炎症主要在皮下结缔组织,未侵及肌肉层。初期表现类似一般蜂窝织炎,随着病情加重则表现为进行性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坏死,脓液有恶臭味,局部有捻发音,全身状态迅速恶化。
4.新生儿皮下坏疽
新生儿的皮肤柔嫩,因护理疏忽导致皮肤沾污、擦伤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皮下组织就会造成此病。病变多在背部、臀部等经常受压处。初起时皮肤发红、触之稍硬;继而,病变范围扩大,中央部分变暗变软,触之有浮动感,部分出现水疱;皮肤坏死时变成灰褐色或黑色,并可破溃。同时,患儿伴有发热、不安、不进乳或昏睡等症状,全身情况不良。
5.老年人皮下坏疽
以男性病人居多。病菌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表现为背部或侧卧时肢体着床部分有大片皮肤红、肿、疼痛;继而,皮肤变为暗灰色,知觉迟钝,触之有波动感,穿刺可引流出脓性物。病人伴有寒战、发热、乏力、全身症状加重,也可伴有气急、心悸、头痛、烦躁、谵妄、昏睡等。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一般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升高(> 10 × 10 9/L)。若白细胞计数 >(20~30)× 10 9/L,或< 4 × 10 9/L,或未成熟白细胞> 0.1%,或出现毒性颗粒时,应警惕并发感染性休克和脓毒症。白细胞计数升高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升高。
(2)细菌培养:
由脓肿部位直接抽取脓液或脓性分泌物作涂片检查或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病菌的种类。
(3)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脓液细菌培养的同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影像学检查
有助于早期病种判断,了解深部组织的感染程度。
3.动脉血气
有助于了解机体代谢状况,及时发现酸碱失衡。
【治疗原则】
1.局部治疗
(1)局部制动:
早期局部无波动时,可用50%硫酸镁做局部湿热敷,或用金黄散外敷并限制活动。
(2)物理治疗:
早期应用红外线理疗,可促进脓肿局限;脓液排出后可选择透热法,如超短波、微波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口愈合。
(3)切开引流:
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早实施多处切开减压、引流并清除坏死组织。厌氧菌感染的伤口,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并湿敷。对于口底及颌下的蜂窝织炎经短期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及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造成窒息;手指部的蜂窝织炎,亦应早期切开减压防止指骨坏死。
2.全身治疗
(1)及时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治疗蜂窝织炎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其使用原则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针对性敏感的药物。药敏结果出来前,可根据脓液涂片检查选择相对有针对性的广谱抗生素。对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和磺胺甲恶唑,合并厌氧菌感染者,加用甲硝唑。
(2)抗休克治疗:
对感染性休克病人应遵医嘱积极给予补液扩容,改善微循环状态及相应的对症治疗,密切监测病人的尿量血压、心率及末梢循环情况。
(3)全身支持疗法:
保证病人充分地休息,感染严重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的摄入,补充热量及蛋白质,增强机体抵抗力。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1.急性疼痛
与炎症刺激有关。
2.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
呼吸困难、窒息。
【护理措施】
1.定时监测体温的变化,维持正常体温
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且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遵医嘱进行静脉补液,监测24小时出入量。
2.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通过采集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致病菌,遵医嘱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
3.加强创面护理
对厌氧菌感染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创面,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对脓肿切开术后引流者,应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换药并更换敷料,以促进创面愈合。
4.防治窒息
面、颈部感染的病人,应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注意有无呼吸费力、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等症状,警惕突发喉头痉挛,作好气管插管的急救准备。
5.缓解疼痛
抬高感染肢体并制动以减轻疼痛;疼痛严重者,按医嘱给予镇痛药。
6.加强营养支持
提供含丰富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的饮食,补充水分,防止电解质紊乱,改善全身症状,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营养。
四、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管炎(acute lymphangitis)是指致病菌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浅部淋巴管炎波及所属淋巴结时,即为急性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
【病因】
主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致病菌可能来源于口咽部炎症、足部真菌感染、皮肤损伤以及各种皮肤、皮下化脓性感染灶。其主要病理变化为:淋巴管壁和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增厚,淋巴管腔内充满细菌凝固的淋巴液及脱落的内皮细胞。
【发病机制】
淋巴管炎可引起管内淋巴回流障碍,并使感染逐渐向周围组织扩散。淋巴结炎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是由化脓性细菌沿淋巴管侵入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引起,常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症状,若病情加重可向周围组织扩散,其毒性代谢产物可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1.急性淋巴管炎
急性淋巴管炎分为网状淋巴管炎和管状淋巴管炎,多由细菌感染而引起。
(1)网状淋巴管炎:
又称丹毒(erysipelas),好发部位为下肢和颜面。局部皮肤表现为鲜红色片状红疹,稍隆起,中央较淡、边界清楚;局部有烧灼样疼痛,红肿范围迅速扩散,中央红色可随之消退即转为棕黄色。红肿区可出现水疱,周围淋巴结常伴有肿大、触痛,感染加重可导致全身脓毒症。如果下肢丹毒反复发作,会导致下肢淋巴水肿,甚至发展为“象皮腿”。
(2)管状淋巴管炎:
以皮下浅筋膜为界可分为深、浅两种。浅层淋巴管炎,在伤口近侧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中医称为红丝疔,触之硬且压痛;深层淋巴管炎表面无红线,但患肢出现肿胀,局部有条形触痛区。两种淋巴管炎都可以产生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和食欲缺乏等症状。
2.急性淋巴结炎
轻者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触痛,且能自愈;重者,局部有红、肿、热、痛,炎症扩展至淋巴结周围,可融合成肿块,疼痛加剧,也可形成脓肿,且伴有全身症状。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2.脓液细菌培养
严重淋巴结炎形成脓肿时,穿刺抽得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源。
2.局部治疗 急性淋巴管炎伴有红线条时,可局部外敷金黄散、玉露散或用呋喃西林溶液湿热敷;急性淋巴结炎,若有原发感染病灶,则先处理感染病灶,若形成脓肿后,应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
3.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尽早控制炎症的发展。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1.急性疼痛
与炎症刺激有关。
2.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
脓毒症、血栓性静脉炎。
4.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感染的知识。
【护理措施】
1.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遵医嘱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局部红肿者,给予中药、西药外敷或湿热敷;脓肿形成者及时切开引流;监测体温,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降温药。
2.预防血栓性静脉炎及脓毒症。
五、脓肿
脓肿(abscess)是指在急性感染过程中,病变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形成局限性脓液积聚,周围有一完整的脓腔壁。
【病因】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常继发于各种化脓性感染,如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疖、痈等,也可从远处感染病灶经血液循环或淋巴管转移而形成脓肿。
【临床表现】
脓肿根据其位置不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1.浅表脓肿
局部隆起,伴有红、肿、热、痛的典型症状,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触痛,有波动感。
2.深部脓肿
局部红肿多不明显,一般无波动感,但局部伴有明显的疼痛和压痛,且在疼痛区域的某一部位可出现凹陷性水肿。
3.全身症状
深部脓肿可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寒性脓肿即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脓肿,或称冷脓肿,其特点为病程长,发展慢,局部无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但触之有波动。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大多数病人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少数病人有明显的核左移、白细胞中出现中毒性颗粒等。
2.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血细菌培养,以明确致病菌。
【治疗原则】
1.局部治疗
早期脓肿尚未形成或范围较小的浅部感染,可局部用药物外敷、理疗、抗感染治疗;感染较重或范围较大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如触之波动感或脓肿形成者,应做切开引流术。
2.全身治疗
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或全身消耗性疾病病人,应给予输血,特别是发生脓毒症者,可多次适量输入新鲜血,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2.知识缺乏:
缺少脓肿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人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及时发现颅内化脓性感染等并发症,并做好处理。
2.控制体温
监测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可进行静脉输液。
3.预防感染
感染早期,局部可通过湿热敷等方法使脓肿消退,限制感染扩散;感染较重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4.切口的护理
脓肿切开引流者,应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或减少感染的发生;对疼痛的病人,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和镇静剂。
5.休息与活动
嘱病人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同时作好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以预防脓肿愈合后患肢活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