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科)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

掌握 传染、传染病、传染病学的概念,传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 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传染病的临床特征。

了解 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传染病的预防以及国内外传染病发病现状。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如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和动物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而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泛指由上述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病(noncommunic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的一门科学,目的是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并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属于临床医学的范畴。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在群体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分布规律以及预防措施和对策的科学,目的是控制或消灭疾病,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传染病学与流行病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才能达到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传染病易在人群中传播并造成流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历史上,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十分猖獗,其他一些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亦广泛流行,曾经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指导下,大力开展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与预防研究工作,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是,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性腹泻、结核病等仍未能完全控制,已被消灭的传染病有可能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并传入我国,创伤性诊断与治疗措施以及放疗、化疗、抗癌药物的使用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导致机会性感染,这些都提醒我们对传染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不容松懈,应继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搞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直至消灭其发生与流行。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和相关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为传染病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祖国医学在传染病的防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努力挖掘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提高传染病的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