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一)有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
(二)有传染性
所有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非传染性感染病的最主要区别。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能感染他人和污染周围环境,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以及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三)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1.流行性
传染病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易发生流行。按传染病流行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四种情况。散发是指某传染病发病率在近年来某地区处于常年一般水平;暴发是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数日内突然出现大量同一种传染病患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该地区常年一般发病水平;大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流行范围很广,甚至超出国界或洲界。
2.地方性
某些传染病的流行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人们生活习惯有关,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节性
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还与不同季节温度、湿度的变化有关。
(四)有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能获得程度不等的特异性保护性免疫,属主动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建立终身免疫,有的免疫力较低或短暂,易于发生再感染和重复感染。
二、临床特征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4个阶段。
1.潜伏期
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最初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及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而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感染过程。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各异,短者可为数小时,长者可达数年以上。同一种传染病,各患者的潜伏期长短也不尽相同。了解潜伏期有助于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是确定医学观察、留验等检疫期限的重要依据。
2.前驱期
是从起病至明显症状出现之前的这段时间。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食欲缺乏、全身酸痛、皮疹等。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一般持续1~3天,有些传染病前驱期可不明显。
3.症状明显期
指不同传染病出现特有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所见,如发热的热型、不同的中毒症状、特征性的皮疹及其他某些特殊表现等,对临床诊断极为重要。随病情发展,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到疾病高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机体免疫力的产生与提高,病情减轻进入恢复期。此期易出现并发症。
4.恢复期
病原体完全或基本被消灭,免疫力建立和提高,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病变修复,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消失,直至完全康复。少数患者可转为慢性或留有后遗症。
复发与再燃:传染病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体温已经正常,发热等初发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relapse)。当病程进入缓解期,体温尚未正常时,发热等症状再度加重,称为再燃(recrudescence)。复发与再燃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疟疾等,与病原体未被彻底消灭和再度繁殖有关。
后遗症: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未能恢复正常称为后遗症,多见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可分别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与畸形、痴呆、癫痫等运动、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常见的临床表现
1.发热
是许多传染病的常见表现,不同传染病其热型、热度与热程又不尽相同。如稽留热多见于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弛张热多见于伤寒缓解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等;间歇热多见于疟疾、败血症等;回归热多见于布鲁菌病、回归热;双峰热(马鞍热)多见于黑热病、登革热;波状热多见于布鲁菌病;消耗热多见于败血症、结核病等;不规则热多见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阿米巴肝脓肿等。
2.发疹
是许多传染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包括皮疹(外疹)和黏膜疹(内疹)两大类。不同传染病有不同形态的皮疹,如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斑疹伤寒等,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败血症等;疱疹和脓疱疹多见于水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天花等,荨麻疹多见于寄生虫病、血清病。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出疹时间,如水痘、风疹多于病程第一日出疹,猩红热于第二日,天花于第三日,麻疹于第四日,斑疹伤寒于第五日,伤寒于第六日。各种传染病的出疹时间、部位、顺序、形态等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3.感染中毒症状
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毒素)可引起头痛、乏力、全身不适、肌肉关节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多种中毒症状,严重者引起意识障碍、谵妄、中毒性脑病、重要脏器损伤、呼吸及外周循环衰竭等表现。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在病原体和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三)临床类型
为有助于传染病诊断和判断病情及转归,可将传染病分为各种临床类型。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包括迁延型);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及暴发型;按病情特点分为典型与非典型(其中又包括顿挫型及逍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