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片走向世界的印记——以《杀死比尔》中的“新娘”形象为例
上海戏剧学院 朱毓蛟
中国功夫片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以《黄飞鸿》系列电影为代表。60年代末期,随着香港社会的转型,电影也开始了类型片的转型,古典武侠片更成为风靡一时的代表类型,如胡金铨的《大醉侠》(1966年)、《侠女》(1970年),张彻的《独臂刀》(1967年)、《十三太保》(1970年)等都是这个时期的经典作品。从70年代开始,新派武打片正式出现,其中多以宣扬国族意识的题材为内容,赤手空拳的武打招式作为武术的呈现并最终演变成了世界知名的“功夫片”。李小龙、成龙则成了这个时期的代表,分别创作出《唐山大兄》(1971年)、《死亡游戏》(1978年)、《蛇形刁手》(1978年)、《醉拳》(1978年)等多部经典作品。
中国功夫片走向世界,离不开功夫巨星的推广作用,李小龙在推广中国功夫片上有着很大的成就。他不仅带动了功夫片的风潮,更是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功夫片的特殊魅力。同时吸引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电影导演的瞩目,并把这种素材运用到自己的电影之中。美国电影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便是其中之一,他执导的《杀死比尔》(2003年),就将中国功夫等一系列中国元素运用到影片之中。
一、《杀死比尔》中“新娘”的形象分析
电影《杀死比尔》是米拉麦克斯和邵氏电影公司联合出品,于2003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惊悚动作电影,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乌玛•色曼、刘玉玲等演员主演。其中乌玛•色曼饰演的“新娘”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影片的内容并不复杂,讲述的是曾经作为毒蛇暗杀小组成员的“新娘”,企图通过婚姻来摆脱漂泊、血腥的生活,但是她的同僚和老板比尔却来到了她的婚礼上,“新娘”在自己的婚礼上遭到了暗杀,比尔不顾怀有身孕的“新娘”,开枪打中了她的头,婚礼上瞬间布满了血腥味。而幸运的是“新娘”并没有因此而丧生,反而四年后在一家医院苏醒过来。在经受各种高强度的训练之后,“新娘”开始了自己在全世界的复仇之路。通过大战“五蛇”(黑蛇、白蛇、火蛇、毒蛇和蛇王)并最终大仇得报的故事,在这五场大战中,“新娘”同白蛇石井尾莲(刘玉玲饰)的战斗可谓是极尽东方之美。
“新娘”的第一个复仇对象就是黑蛇维妮塔,且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胜利。“新娘”在战胜黑蛇维妮塔之后就只身前往了日本东京,在青叶屋同白蛇和疯狂88人组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可以说是整部电影最激烈、最唯美的一场打斗场面,看过《杀死比尔》的都会对这段有着深刻的印象。“新娘”身着一身黄色紧身练功服来到青叶屋,先是同88帮派的疯狂88人组进行打斗,导演在此时多用了全景和特写镜头,也用了40分钟的时间把整个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黄色的身影在一群黑衣男子打手中来回穿梭,身手矫健。在整个的动作场景中,中国功夫和日本剑术交替出现,颠覆了好莱坞传统的枪战技术,为整部电影增添了许多的东方色彩。
主人公“新娘”身着中国武打巨星李小龙当年电影《死亡游戏》中的橙黄色紧身运动装,着实有模仿当年李小龙在电影中的踢馆之风,袁和平作为动作导演,在其指导下,虎鹤拳、鹰爪拳以及最后比尔死在“新娘”的五指穿心掌下,都是中国功夫在《杀死比尔》中的缩影,极大地增加了这种黑帮打斗、血拼游戏的趣味性以及视觉享受。这成了《杀死比尔》能够获得成功的一大重要视觉要素。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饰演白眉道人和疯狂88人组首领的强尼•莫都是由香港著名功夫影星刘家辉饰演。其中,“新娘”同白眉道人学习功夫时候的中式徒弟装扮,虎鹤双形拳、鹰爪功、五指穿心掌等招式,都很具有港式武侠功夫片的风格。
“新娘”的黄色紧身装令人联想到功夫巨星李小龙,“新娘”战斗时所用到的武术功夫也不禁让人想到香港的功夫电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美国,人物设定也是白人女子,但是“新娘”身上拥有着强烈的东方色彩,这不仅源于导演昆汀对东方文化的热爱,也离不开动作导演袁和平的执导,让整部电影有着区别于传统好莱坞电影的意味。
二、《死亡游戏》中卢比利的形象分析
电影《死亡游戏》是功夫巨星李小龙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故事讲述黑帮首领兰博士看上了功夫巨星卢比利(李小龙饰演)的身手,想要拉其加入帮派。一天在电影片场,卢比利遇到了奇怪的意外,所幸毫发无伤,在此之后,兰博士更是多次威胁,甚至恐吓卢比利的女友,但是卢比利都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兰博士并不甘心,多次派杀手前去突袭。卢打算同女友外出暂时躲避,但在一次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卢被枪手史迪斯打成重伤,卢于是将计就计佯死,并开始暗暗地策划制订了毁灭兰博士的计划。兰博士一伙到澳门开始企图操纵赌博来牟取暴利,卢乔装打扮后潜入兰博士驻地打伤了兰博士,此时兰博士开始对卢的“死亡”产生了怀疑。同时,澳门开始举办世界空手道大赛,兰博士派出高手出场,比赛过程中卢的女友赶来,想要暗杀兰博士为卢报仇,被卢及时制止了。赛后,卢潜入选手更衣室,击败了空手道冠军,而此时兰博士也派人前去调查卢的目的,得知了卢佯死。恼羞成怒的兰博士劫持了卢的女友,并以此要挟,命令卢深夜一人前去一个货舱。卢凭借其矫健的身手与匪徒们搏斗周旋,并将其打败。最后,卢赶到了兰博士的聚集点,而这幢楼也埋伏了三位高手。卢通过一层又一层的“闯关”,最终在天台将兰博士击垮获得胜利,影片也就此结束。
《死亡游戏》是李小龙最后一部自导自演的影片,为了追求乃至超越前人的武术技击境界,自己设计了层层打进,布有重重危机的死亡塔。整部电影的精彩之处也恰恰是结尾的20分钟在死亡塔的搏斗。兰博士的死亡塔是一个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建筑,而每一层遇到一位高手,又有一点像游戏中“闯关”的意味。卢身着黄色紧身衣在第一层虎殿,遇到的是擅长使用棍棒武器的高手,第二层龙殿遇到的是以擒拿格斗、摔计著称的高手,最后一层则是由美国篮球巨星贾巴尔饰演的阿刚把手。通过从低层向高层不断发起挑战,最终卢来到了顶层,打败兰博士获得了胜利。
这种“闯关”的最初构想,是由鹰殿、豹殿、虎殿、龙殿以及无名殿共五殿组成,每一层都有一位高手镇守,在其外围也有许多功夫武士把手。这样的创作构思,一方面凸显了主人公的有勇有谋和中国人的胆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电影的趣味性。而由于李小龙的离世,电影尚未拍摄完成,只得更改剧本,缩减成为三层死亡塔。虽然层数减少,但是死亡塔这种韵味依旧保留了下来。除了死亡塔本身的概念设计,李小龙还亲自设计了服装。
李小龙在死亡塔中身着的黄色紧身衣成了他标志性的物品。整身黄色衣服由李小龙亲自操刀设计,当时他认为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都有自己的道服,截拳道也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道服,于是设计出了这身黄色黑条纹的截拳道道服。黄色黑条纹象征着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而至于紧身的设计,是由于截拳道的招式迅速快捷,紧身衣服有利于动作套路的施展而不会被衣服所限。这身衣服不仅成了李小龙的标志,也成了后人效仿李小龙最重要的一件装备。在电影《杀死比尔》中,“新娘”大战青叶屋时,就身着这件衣服。
三、《杀死比尔》同《死亡游戏》的比较
昆汀早年深受中国李小龙影片与香港邵氏武打影片的影响,崇尚暴力功夫,仰慕东方文化,这些童年喜好直接影响着其电影创作风格,东方文化元素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他作品中。这些东方文化元素有来自东方的叙事方式,也有来自东方文化的功夫。
在叙事方式上,两部电影的基本框架相似:主人翁都想过平凡稳定的生活,但是反派角色的出现与对宁静生活的破坏,使得主人翁不得不为重新找回这份平静的生活发起反抗,继而踏上复仇之路。
《杀死比尔》的复仇之路采取的是平铺式、地毯式的闯关模式,通过前往世界各地的方式,逐一击败对手,并获取最终胜利。《死亡游戏》的复仇之路采取的是纵向的、塔式的闯关模式,通过由下往上逐一击败每一层的对手,最后登上塔顶获得最终胜利。二者的复仇模式各有利弊。《杀死比尔》的复仇模式可以充分地丰满整个剧情,让整体有更好的层次感,缺点则是战线比较长,通常这个模式会成为支撑起整部电影的结构。而《死亡游戏》的复仇模式则显得更为集中、紧凑,纵向的塔式结构,不仅增添了观众欣赏的趣味性,也让观众情绪随着闯关的一层层升级而紧张起来。缺点则是这样的情节结构、模式通常只能作为电影的一部分,尤其是影片结尾的高潮处,不仅会带动剧情的发展,也会把影片结尾拉升到一定高度。但碍于过于紧凑的结构,塔式的闯关模式很难单独撑起整部电影。
在中国功夫的运用方面,两部电影各有千秋。《杀死比尔》中,有一个片段是“新娘”跟随白眉道人学过功夫。“新娘”被火蛇钉在棺材中埋在地下不能脱身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之前和白眉道人学到的武功绝招——五步穿心掌。于是影片镜头画面一转,就开始了“新娘”学习中国功夫的场景。而这个学习过程却颇有争议。白眉道人没有按照中国武术精神教导“新娘”,指导她如何循序渐进,如何通过下苦功夫来获得进步。取而代之的是,白眉道人让“新娘”不断地击打厚木板,将中国武术精神解释成了狠打、猛干,且片中的白眉道人形象也异于一般的中国武功师傅的形象,蛮横、刁钻、脾气喜怒无常,白眉道人在片中着实是一名有着绝学的武林高人,但实际上会给人造成误会。真正的武林高手反而都有着中华文化独特的哲学思考,“止戈”精神、“和”的概念是让他们成为绝世高手的信仰。令人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影片画面镜头一转,“新娘”成功地击碎了棺材板,逃到了地面,虽然这种做法和导演自身的黑色幽默有关,但是在《杀死比尔》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国外对中国功夫表面皮毛的模仿,真正的内涵精髓却没有学到。
反观《死亡游戏》,剧情本身并没有出挑之处,影片更多地是通过李小龙身上的真功夫撑起了整部影片。通过棍棒、双节棍、柔术、截拳道等多种武术技巧,配合摩托车战、多人混战等武打场面,让整部电影丰富起来。在《死亡游戏》中,李小龙与空手道高手在花园交手,对手一阵连踢,他一边后退一边以双手拍击,阻挡对手踢腿,直到对手气力减弱,他一记扫腿,将其击倒。这体现出了李小龙对出拳要“快、准、狠”的倡导。《死亡游戏》里,李小龙可以用鞭杆打败对手的短棍,也可以用双节棍打败菲律宾棍王的双节棍。李小龙运用不同的打斗风格和各式各样的武器,展示了演员和指导者的武术灵活性,保持对打斗招式的学习并力求在每部电影中都带来一些新意。中国武术的最高精神就是“无招胜有招”,利用之前学到的功夫、招式,活学活用。
影片中李小龙饰演的卢比利也一直拒绝被兰博士所用,认为功夫只是用来保护他人和自己,绝非用来称霸一方,这也和中国传统的武术精神不谋而合。这也得益于李小龙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扬。
四、中国功夫的传播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打开国门,中华文化的元素开始走向世界,以中国功夫为首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李小龙、成龙等一系列功夫明星将中国电影特产——功夫片推向了世界。但是,当随着这些文化元素走向世界的时候,跨文化交流产生的差异也呼之欲出。
首先,是人们对于中国功夫的误解。中国功夫自古以来就是和中国哲学相互依托的,“止戈”精神更是中国功夫的精髓。中国功夫从来都不是用来炫耀、用暴力来欺辱他人的,反而更多的时候中国功夫是用来除暴安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杀死比尔》中白眉道人传授功夫的片段,很容易让不了解中国功夫的人认为除了蛮横和耍狠之外,中国功夫并没有精神内涵。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不要让功夫元素走向世界的时候只让世人了解表面的元素,更应该让世人知道中国功夫背后的文化精髓。
其次,是人们对于李小龙的过分崇拜和信仰。李小龙的成功不仅仅在香港、内地收获了众多粉丝,更是在全世界拥有大批的粉丝,其创立的截拳道更是吸引了无数人前去学习。可是反观现在,和当今的“粉丝文化”并没有很大差异——有偶像、有周边产品、有粉丝且愿意花费金钱购买周边产品。不能否认的是李小龙对中国功夫走向世界产生的巨大作用,也不能否认李小龙在创立截拳道的时候最深刻的哲学内涵,但是粉丝个人的盲目性就会让最开始的祈愿失去原始的意味。昆汀导演的《杀死比尔》一方面有着对李小龙的致敬,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对中国功夫文化的不深刻理解。
最后,缺少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元素的口径。人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弘扬出去,功夫片的确是一个特别好的文化输出口径。大多数的功夫片都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历史上许多武术家都在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来让自己的“功力”更深一层,也会运用这些哲学思想来分析阐释自己的拳法,并且运用进去。明末出现的“内家拳”,以及之后产生发展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咏春拳等都是融汇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从而衍生出来的不同拳种。功夫片中所展现的武术功夫技巧,大多都是这些不同门派的武术功夫。
五、结语
从《杀死比尔》这部带有对李小龙功夫致敬的电影来看,中国功夫的形体、神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但存在的问题是,存活于中国功夫深层次的内涵尚未广泛传播出去,这也和电影本身的艺术形式息息相关。因此,在通过功夫片让世人了解中国文化元素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辅相成的软渠道推广。
现如今,随着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举办和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召开,中国文化元素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越来越凸显其独到的魅力。中国功夫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流,如神秘的东方哲学等。中国文化、中国故事要真正走向世界,最终还是要回看自身的内在核心:我们独有的、有着中国印记的元素是什么?这对于功夫片走向世界,抑或其他中国故事走向世界,都会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