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化及文化审美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都市化进程的西方经验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都市自身在结构与功能上未能得到充分发育,因而与一般城市的差异并不明显,这既是传统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比较均衡,也是直到今天人们对“城镇化”“城市化”与“都市化”不加区分的根源。但从西方城市化的经验出发,不难发现,城市化进程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确乎存在着一个从城市化(citilization)向都市化的飞跃或质变过程。这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去了解。

都市化进程在西方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其界标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61年发表的《城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在这本纪念碑式的研究成果中,他第一次从正面提出了“城市群”概念。在对美国东北部海岸的城市群体进行了20年研究之后,戈特曼发现这个北起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南到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地区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区域”。其特殊在于:一是高度的城市化。这个后来被称作波士沃施的区域,面积仅占全国的1.5%,人口却占到美国总人口的16%;二是资源与功能的高度集中,波士沃施是美国的政治中心、银行中心、媒体中心、学术中心和移民中心,为全美国提供了为数众多的基本服务,所以也被称作美国的“主干大街”;三是作为一个规模空前、内在联系紧密的城市共同体,波士沃施的出现改写了城市化的历史,它既是城市化进程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把城市的形态与本质提到更高的历史水平上。如果说,城市化意味着大自然与乡村的各种资源向城市空间集中,并因此直接破坏了农业文明固有的节奏缓慢、安静和谐的田园生活,那么也可以说,由于都市化进程带来的是人口与资源向都市空间更高度的集中,因而它不仅继续吸收农村地区的人力与资源,同时也把中小城市纳入自己获取营养的范围,其所带来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则远比一般的城市化进程严重得多,这是都市化进程从一开始就受到质疑、批判与否定的深层原因。

从理论渊源上讲,关于都市化的讨论可以追溯到1932年夏天的一场理论交锋。交锋发生在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与纽约和市郊区域规划主任托马斯·亚当斯(Thomas Adams)之间。以托马斯·亚当斯为首的大都市主义者认为,20世纪的城市将保持19世纪城市的形式,其人口可以扩张到100万或200万以上,其空间可以从城市中心延伸到50英里或更远。在这个理论基础上,他们认为更多的投资应该投入到大都市中心的修建上。而以芒福德为首的区域主义者(regionalists)则认为,与19世纪的城市相比,20世纪的大都市结构会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不同于单一中心的大都市(monocentric metropolis),大都市区将发展成更加分散的城乡网络,成为一个横跨巨大空间的“城市区域”(urban region)。如果说,托马斯·亚当斯在思维范式上属于“大都市单子论”,那么,在芒福德的“城市区域”概念中,就已隐约见出戈特曼后来提出的大都市化、大都市带化(megalopolitanization)的雏形。20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证明了这一点。从1920年到1940年,美国大都市区的规模和数量由58个增长到140个,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也上升至47.6%。大都市区成为“全国所有地区的主要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的主体,这是美国学术界称1940年以后为大都市区时代的原因。甚至大都市区也没有停止发展,它们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连接的方式,进一步扩展、蔓延与增长,从而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大都市连绵区”(megalopolis)。王旭:《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176页。“大都市连绵区”的出现与发展,是传统城市化模式发生转型与升级的标志,如果说城市化进程主要是发生在城乡之间,那么都市化进程的主要对象是城市与城市,这不仅使已充分发展的现代城市向更大的规模演化,也使众多的单体城市走向高度程度的一体化。正如王旭所说:“大都市连绵带由大都市区组合而成,在这种组合中,各个大都市区在大都市连绵带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其中每个城市各具独立性和特色,而整个大都市连绵带保持着整体功能的完整性,是多种城市职能作用的复合体。”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0页。

城市群是人类城市向更高形态发展、演化的产物。但是,正如芒福德把大都市称作“暴君城”一样,由于城市越大就越不适合人们生存,这是许多人希望对城市规模加以控制的根源。据联合国2001年对190个国家和地区的一项调查,它们中的大多数对城市化加快感到忧虑,有110个国家和地区想减缓或改变现在这种不断加速的趋势,甚至还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行动。但在都市化进程中,其对最终结果影响并不大,尽管它们在局部可以发挥一些有限的作用。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许多人热衷的“逆城市化”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由于大城市在发展中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一度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其标志是许多人从城市中心迁往郊区或乡村。一些社会学家据此得出大城市走向衰落的结论。但实际上,“这在西方国家只是过渡性的临时现象,而非城市发展的主导和必然的趋势。……大量数据说明,在美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一直呈优先发展局面,尤其是在20世纪,大城市在完成竖向发展后,进入横向发展阶段,形成了大都市区和大城市连绵区或大城市带。这种大都市区化,是人口在一个更广范围内或是更高层次上的集中(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集中)。”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岳麓书社2003年版,序言第3-4页。在现实中也是如此,从1940年到1990年,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大型大都市区的优先增长。大型大都市区的迅速增长,直接影响到美国城市化地区空间结构的演变。据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大都市学会2005年7月发布的《超越大都市带:美国新“大都市带”地理扫描》调查报告,目前美国已经出现了10个大都市带区域(megapolitan area),并且其中的大都市出现了“成对”分布的新趋势。美国“第一对大都市带”是东北部和中西部,其成对的大都市为纽约与芝加哥。其他几个分别是,皮德蒙特高原大都市带区域和佛罗里达半岛大都市带区域组成“新南方”对子,其成对大都市为亚特兰大和迈阿密;“大得克萨斯”对子由墨西哥湾沿岸大都市带和“I-35”走廊组成,其成对大都市为休斯敦和达拉斯;西部的两对大都市带分别是“大峡谷”和埃科透匹亚(Ecotopia),程相占:《西方大都市带思想要略》,《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18页。前者由南部陆地大都市带和阳光峡谷都市带组成,成对大都市为洛杉矶和菲尼克斯;后者由北加州大都市带和卡斯卡特大都市带组成,成对大都市为旧金山和西雅图。Lang,Robert E.Beyond Megalopolis:Exploring American's New“Megapolitan”Geography,2005,http://www.mi.vt.edu/uploads/MegaCensusReport.pdf,2006-4-1。这种成对状分布的新趋势表明大城市群自身在内在机制上更加完善,同时也意味着其发展与增长正在进入良性循环,而衰落的可能性愈加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