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化及文化审美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都市化的理论界定与中国经验原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原题作《都市化进程论》。

一、什么是都市化进程

都市化是城市化的升级版本与当代形态。按照一般的分类原则,城市化可以划分为城镇化、中小城市化与都市化三类,但与两个世纪前英美等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同,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标志的“都市化”模式在当代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纽约、伦敦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或“波士沃施”、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这样的世界级城市群,它们集聚着数千万城市人口和数以万计的高级人才,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环境、合理的城市布局、高效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产业结构,并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生产能力、完善的服务能力和连通全球的交通、信息、经济网络为基础,使自身发展成为可以控制与影响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与文化的中心。城市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影响环境和社会变化的机制是怎样的”〔美〕西奥多·赫斯伯格著,白华山译:《新城市史:迈向跨学科的城市史》,载于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文化研究:都市、帝国与先知》,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26页。,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城市化最新特点与最高表现的都市化进程,恰好构成了推动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核心机制与主要力量。

都市是都市化进程的核心与最高成果,对其可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与阐释:从城市发展史的视角看,都市是人类城市历史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由于都市化进程极大地扩展了都市的规模、提升了都市的地位与意义,因而,与传统的都市不同,它的当代典范形态是“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在概念辨析的意义上,“都市”不是英语中既可译为“城市”,也可译为“都市”的“urban”,而是来自希腊词汇、又被诸多西方社会学家使用的“megalopolis”(“巨大城市”)。尽管直到目前,在谁最先使用“megalopolis”这个概念等方面仍存在着争议,如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而根据西方学者的考证,这个术语在1820年代就已经是一个常用词,意为“大城市”,并且在当时主要是一个轻蔑语,以表达城市社会学者对过度城市化的不满与批评。以人本主义学者芒福德为例,他1938年出版的《城市文化》(The Culture of Cities)的第四章标题就是“Rise and Fall of Megalopolis”(“大城市群的兴起衰落”)。在芒福德看来,“特大城市”(megalopolis)与“暴君城”(tyrannopolis)分别属于城市发展的第四与第五阶段,是城市停止发展、走向衰竭的产物,其特点一是空间环境越来越不适合人们居住与生活;二是人的精神世界在对金钱与权力的追逐中被彻底扭曲与异化,很显然这是在否定的意义上使用的。“megalopolis”在20世纪80年代传播到中国,一般被译为“都市群”“都市圈”“大都市圈”“大都市带”“大都市连绵区”等。与许多元概念一样,尽管这个术语在目前尚无法统一,但其所指称的现实对象十分明确,即作为人类城市发展更高空间形态的“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此外,与之有家族类似性的是“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概念,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姚士谋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的城市群》一书中提出,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朱明英:《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大约是由于中国城市化及城市一体化的水平比较低,城市群这个概念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由于城市群规模上的差异,也有学者将之细分为以国家级大都市为中心的国家城市群(national urban agglomerations)、以区域性大都市为中心的地区城市群(regional urban agglomerations),以及以地方中心组织起来的日常城市群(daily urban agglomerations)。朱明英:《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5页。但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与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城市群”的提法保持一致;二是与大城市群中的中型城市的空间、人口与经济规模等相对称;三是照顾到汉语的表达习惯,避免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语词重复,我们在研究中一律采用“城市群”概念。同时,对相关研究中的“大城市”一律采用“大都市”,并在引用相关文本时依此进行了统一与规范化处理。

在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中,并不是说城镇化、中小城市化等传统城市化模式已不复存在,而是说它们不再占有主导地位,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每况愈下。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都市化进程的影响并不限于数量有限的都市人口或几个国际化大都市与城市群;在现代化的交通与信息技术条件下,都市不仅成为一般中小城市乃至乡村竞相模仿的对象,而且其自身在发展中所有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也都超越了都市空间乃至于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以及需要认真思考的世界性问题。都市化进程使人类个体与社会在整体上出现了“都市化”倾向,从主体角度讲,是人自身被再生产为“都市人”。在当代,一个人可能并不直接生活在大都市中,也可以对城市生活方式持激烈的批判与否定态度,但无论是现实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在更高层的文化消费与精神享受上,他不仅不可能与大都市绝缘,相反,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充满着严峻的现实意味。从对象角度看,都市社会环境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与个体存在的最新空间形态。在都市里固然存在着许多令人痛苦的问题,如社会学家经常讲到的“过度城市化”“城市危机”等城市综合征,但这并不能构成反对城市文明、大都市文化的理由与借口,因为正是在城市,特别是在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中,才为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在乡村、城镇与中小城市不可能有的现实空间。从程度与范围上看,“都市化进程”也超出了经济社会领域,深刻地影响到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乃至于审美趣味等方面。如当代中国影视作品对历史、传统、经典的解构与“恶搞”,如都市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对中小城市甚至边远乡村的渗透与影响等。凡此表明,都市化进程已构成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生活世界。这是中国相关研究从最初的“大都市经济圈”等,逐渐过渡到都市社会学、都市文化学、都市美学、都市传播等领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