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的可悲地位
厉公被赶下台,震动国际社会,诸侯们又不干了。这次是鲁国那一派闹起来,几个国家组建起国际联军,冲过来又把郑国揍了一顿。其中跳得最欢的居然是宋国,他们生怕厉公撑不住,直接派一支军队去栎城护住他,让昭公没法去打他。
这就让人看不懂了,他宋庄公到底是站在哪一边呢?还是说谁弱就要帮谁,反正就是不让郑国安宁?
这边昭公自己也不争气。郑家几兄弟都有相同的毛病:心急,沉不住气,而且不会笼络人心。昭公复位以后没多久,又跟另一个大臣闹矛盾了。
这时候郑国又是内忧外患严重,跟前几年厉公刚登基的时候类似。
但昭公也跟厉公一样,不管这些,该耍脾气就是要耍。
跟昭公有仇的大臣叫高渠弥。昭公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阻止父亲提拔高渠弥,两人因此结下了仇。
昭公即位以后,对高渠弥既不安抚又不防备,而是继续让他在原来的位置上做官,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过,由此种下了祸根。
高渠弥一直担心昭公会陷害他,索性就自己先下手。他趁昭公跟他一起在郊外打猎的时候,射杀了昭公。
然后高渠弥跟祭足自作主张,从国外迎接昭公的弟弟公子亹回国即位——这是郑庄公第三个当国君的儿子。
一起弑君案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去了,可见昭公真的是孤家寡人一个,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过当年拒掉齐国的婚约呢?
公子亹同样没有才能,他这个国君当得比两个哥哥更憋屈。
登基的第二年,齐国召开诸侯盟会,地点在卫国,公子亹也受到邀请去参加。
这时的齐国国君是齐襄公,他是个暴君。公子亹年轻的时候跟齐襄公发生过争斗,结下了仇——他们家几兄弟好像都有个厉害的仇家。祭足知道齐襄公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劝公子亹不要去。公子亹不听,坚持要去,说:“去了又不一定有危险。不去的话,齐国来打我们怎么办?”
祭足这个老狐狸索性就装病不去。于是公子亹自己带着高渠弥,懵懵懂懂地就上路了。
可见公子亹就是他哥哥的翻版,对仇人既不和解又不防备,而且更加夸张,还带个弑君的大臣在身边——这心也太大了吧?
到了卫国,齐襄公果然发狠,要公子亹为以前的事情道歉。公子亹在人家的地盘上还不肯低头,坚决不道歉,把齐襄公惹火了。齐襄公指挥军士当场杀死公子亹,还不解气,又把高渠弥五马分尸。五马分尸也叫车裂,高渠弥很倒霉地成了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被车裂的人。
郑国人听说了这件事,什么话都不敢说,只是默默地去陈国把公子婴接回来,让公子婴即位——这是郑庄公第四个当国君的儿子。
公子亹被杀的事就这么过去了。他当了半年国君,甚至连谥号都没有,所以到死都是公子某,而不是郑某公。只能说这人是蠢死的,还顺便把高渠弥拉去陪葬,替他的哥哥报了仇。
公子婴当政的时间比较长,有十二年之久,郑国的局势终于稳定下来。
十二年后,万年不倒翁祭足病逝,郑国又开始不稳定了。
郑厉公之前不是逃到栎城了吗?这些年他一直在那里等待复位的机会。可能因为有宋国的保护,公子婴也一直没敢去打他。
祭足病逝的消息传来,厉公马上决定大展拳脚,他想办法把郑国的大臣傅瑕骗来,威逼利诱,让他帮自己回国登基。
傅瑕回到新郑以后,果然杀了公子婴一家人,把厉公接回来。厉公重新登上王位。
至此,郑家四兄弟有三个被杀,只有厉公活到最后,成了最终的赢家。
从庄公死后到现在,前后二十一年,换了六任国君,郑国的局势才彻底稳定下来。但经过这一番折腾,郑国再也回不到以前的地位了。
郑国处在诸侯国的包围当中,形势本来就极端凶险,只有庄公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短暂地把郑国带上了巅峰。一旦后续的国君没有他那样的才能,郑国地理位置上的劣势马上就会显现出来。
但庄公只满足于四面出击的快感,没有战略眼光。郑国没有趁庄公在位那几十年啃掉周围国家,打开向外扩张的通道,后来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不久以后,南方的楚国扩张到了郑国家门口,北方大国晋国也从曲沃的动乱中恢复过来,东方的齐国、西方的秦国也时不时来打打酱油,郑国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夹在几个大国中间,臣服于哪个大国都会被别的大国当敌人,今天被这个打,明天被那个打,郑国成了著名的受气包。
而几个大国也发现,打郑国杀鸡给猴看,比直接跟别的大国硬碰硬更加划算,所以渐渐地乐此不疲,“吃饭喝酒打郑国”成为各大诸侯国主要的娱乐活动。当然同样衰的还有旁边的宋国。这一对欢喜冤家兼难兄难弟,为后来的国际社会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娱乐素材……
让我们先回到眼前。其实郑国动乱的这几年,国际社会的焦点并不在郑国,而是在东边的齐国,还记得杀害公子亹的那个齐襄公吗?他卷入了几桩著名的性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