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怪奇事务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完美的结合

“居然给你说中了!几天后的上午,我在欧阳炎的办公室里气急败坏地说道:“没想到那大石灰坑里还真有两具尸体!”

“其实也没什么很不可思议的地方。”欧阳炎倒是很悠哉,“这个案件是要从心理层面来分析的——胡玲玲现在已被确诊为精神失常,要光是王建之死,应该不足以让她落到如此地步,毕竟她也是在社会打滚,见过一些风浪的人。王建的死只是引发她失常的一个诱因,真正深层的原因是她亲手导致了自己母亲的死亡,并把后者的尸体扔到家门口的石灰大坑里毁尸灭迹的这一事实。”

“你不是曾经问我:为什么说王建和胡玲玲是一对‘天作之合’吗?其实理由很简单:胡玲玲和丈夫王建一样,都有俄狄普斯情结。只不过她所具有的是女性俄狄普斯情结,也可称为伊莱莎情结,表现为对母亲的憎恨和对父亲的依恋。胡玲玲的父亲虽然是个农民,但很喜欢绘画,我们在胡家里屋里看到的那些旧画作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他所画的主题几乎都是自己的小女儿胡玲玲。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胡玲玲的父亲对她很疼爱,而她的母亲却刚好相反,这个粗鄙的农村妇女对胡玲玲很不好,成天不是打就是骂。本来小女孩出于天性,就会跟父亲比较亲近,再加上胡家的实际情况,胡玲玲的女性俄狄普斯情结根本没有解决的希望,反而日复一日地加重了。直到胡玲玲的父亲不幸去世,她母亲对她的虐待更加变本加厉,终于在两年后的某一天,胡玲玲累积多年的怨恨爆发了。”

“她杀了母亲扔进石灰坑。”我说道:“是怎么下手杀人的呢?”

“说是爆发,她骨子里也是个脆弱的人,”欧阳炎评论道:“她的手法跟王建杀父的方法如出一辄——用老鼠药把母亲毒死了。这一点是验尸后发现的,法医从那个被确认为胡玲玲母亲的中年女性的尸骸中,检验出了大量的砷化物残留;除此之外,尸体上找不出其它的致死原因。并且尸体在腐化前被石灰液烧灼得很厉害,估计胡玲玲把尸体丢下石灰坑后,灌了些水把尸体腐蚀。这一次,她在同一个石灰坑里发现丈夫王建的尸体后惊慌失措,居然条件反射似的又一次向坑里灌水。当然,也有其他的可能导致她这么做。”

“你注意到没有,王建的画作,和胡玲玲父亲的作品风格很相似。”欧阳炎接着说道:“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胡玲玲才会喜欢上他,她以为王建也会像父亲一样的疼爱自己。可惜事与愿违——王建是个在母亲庇护之下长大的软弱男人,他完全不能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特别是看到胡玲玲家的贫穷环境,从小养尊处优的王建马上就打起了退堂鼓,他赶紧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表达自己想抛弃妻子回去的愿望。对他的行动胡玲玲肯定有所察觉,但是她没有吭声。大概一个月后,王建终于忍不住背着妻子想逃回家去,他肯定是趁着夜晚,妻子睡觉的时候偷偷出门,倒霉的是:他刚一出去,就不慎跌进了房门口的大石灰坑里,折断脖子当场死亡了:这个也是验尸后发现的——所以说王建的死是意外,胡玲玲只是对他的尸体进行了一番非正常处理,并不是杀人后毁尸。要认真说起来,她的这些行为更像是泻愤。她的前半生过得很坎坷:她的母亲虐待她,而唯一疼爱她的父亲去世得早,使她过早承受了许多磨难。好不容易遇上一个以为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可他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在生活的考验面前,他们的婚姻承诺就像玻璃一样脆弱。他很快就打算弃她而去,胡玲玲心里一定对这个无能丈夫充满了失望和愤怒。所以在发现后者的尸体的时候,她报复性地把水灌进石灰坑里,将王建的尸体腐蚀。不过她没有预计到的是:这一行动对她自己的影响——这种仿佛历史重演的场面,使胡玲玲想起了杀害母亲的惨痛过去,再加上丈夫背叛又离她而去的打击,她终于不堪重负,精神崩溃了。”

“那么她为什么要在王建死后,给他母亲发信息报平安呢?”我不解地问。

“因为她害怕王建的死会算在她头上啊。”欧阳炎回答。“处理完王建的尸体,冷静下来以后,她开始感到害怕了。这也是很正常的嘛。被她杀死的母亲的尸体,和王建的尸体刚好在同一个地方——虽然后者不是她杀的,可是她毕竟是嫌疑最大的对象。她知道王建每天都给其母打电话,如果突然毫无音信,对方会起疑心的,很有可能还会惊动警方来调查,所以她就每天用王建的手机给他母亲发短信。这个电话大概是胡玲玲从王建手中抢过来的,王建也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了电话跟母亲联系,才下定决心要连夜逃跑的。”

“结果就走上了一条黄泉路!”我叹息道。“亏你还说:他们是什么‘天作之合’,原来是反语啊。”

“就是啊,哪有那么容易就可以结成完美的婚姻呢?”欧阳炎耸耸肩,不置可否地说:“所以童话故事里,王子公主的结局往往是到结婚就结束了,要是继续往下说的话,可能我们从小到大的美丽幻想都要被颠覆掉了。”

“照你的说法,这个世界上就真的没有完美婚姻了吗?”我懊恼地问道。

“也不能这么说吧。我们一提到‘完美’这两个字,往往就想得神乎其神,总是把这个概念跟金钱,权力,地位,美貌这些东西挂上钩。其实,越普通的东西有可能越完美,就像最完美的谋杀案都是最简单的案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