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言
亚里士多德的《诗术》(又译《诗学》《论诗》《创作学》)已经有不下十个中译本,有的还带颇为可观的注释,但读起来仍然费解。这一章或这一段究竟在说什么,前后章节是什么关系,甚至某些个语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即便有了注释,仍然难以索解。古典文本不仅需要语词笺释,还需要分章析句、疏通文脉。古希腊罗马经典如此,我国古代经典同样如此。
传统的人文教学以研读原典为主,如今的大学用通史或概论乃至种种时论取代研读原典,教学质量难免下降。要改变这一状况,教书匠首先得自己研读原典。一旦意识到这一点,笔者不得不废掉自己从前所学专业知识,从头开始学习如何研读原典。
据说,亚里士多德的传世讲稿要数《诗术》最难识读。《诗术》迄今被视为文艺理论或美学专业的经典,笔者恰好靠这个专业吃饭,不得不硬着头皮面对。在艰难的阅读过程中,笔者逐渐体会到,《诗术》不是在谈文艺理论或美学问题,而是在谈治邦术——如今叫政治哲学或政治学。
麻烦来了:在文艺理论或美学专业的课堂上,要说清《诗术》为何以及如何是政治哲学或政治学,难乎其难。文学院学生或热爱文学的青年会觉得,政治哲学或政治学的事情与自己不相干。面对这样的习见,笔者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其实,笔者念本科时也曾翻来覆去死记硬背《文学概论》或《美学概论》,否则没法报考研究生。年过半百后笔者才意识到,自己的青春被毁得很惨。想到这些,笔者再鼓起勇气,在文艺理论专业的课堂上尝试讲读《诗术》。毕竟,《诗术》通篇在谈如何作诗,而何谓“诗”以及何谓作诗,都是文学院学生或热爱文学的青年想要搞清楚的问题。
笔者试讲《诗术》首先为了弥补自己的青春时光。只要追求正确和美好的梦想永葆青春,无论多晚这种弥补都不会为时晚矣。
如今在大学教书,每年得填写“科研成果表”,其中有“创新性”和“社会效益”一类栏目。笔者得承认,本稿没有一点儿“创新”,也不会有任何“社会效益”,不过力图依据西人笺注和义疏细嚼《诗术》。若能把古典文本复述清楚,已经很不容易,算不上“科研成果”。自己若有所得,无不归功于高明的前辈们。
本稿基于2006年春季学期(中山大学)和2010年冬季学期(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本科生大课,属讲稿性质。给本科生讲解经典,需要深入浅出,但无论深入还是浅出,都殊为不易:进入越深,浅出越难。笔者学力不逮,力求浅入浅出,而非貌似深入深出:不求面面俱到,仅疏通脉络,初通文气,为有志深入细节者提供必要的基础。
讲稿分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读《诗术》前五章(论诗),后半部分讲读《诗术》后十五章(论肃剧)。因编务繁重,整理讲稿进度极为缓慢。舒炜同志隔三岔五催促,让人心烦。这里先刊布已整理出来的前半部分,免得他不断唠叨。
由于属讲稿性质,加之笔者年迈,老人般的絮叨和重复在所难免,盼少壮之士多多包涵。
刘小枫
2018年元月
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