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均等受益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均等化状态。健康保障均等受益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体居民,不分城乡、地区、身份,在健康方面享有充分且均等化的制度、服务和经济等保障。同时,必须全面考虑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供方的公平性、可及性以及责任性等方面。换句话说,就是人们一旦有所需要,人人均能平等地接受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有病时能看病是众所周知的社会公正准则,为所有的文明社会所接受。如何确保人人(无论收入高低)均可获得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尤其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成为衡量医疗卫生体系是否健全的一项重要指标。健康保障均等化是现阶段保证实现公民基本健康权益所必须遵循的政策理念和必须依赖的政策途径,是从政策上创造平等、和谐的状态,最终实现社会正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医疗卫生的技术革新、医疗保障的制度覆盖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等,整个人类的健康状况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全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从1950年至今已经提高了15岁,一些国家的进步更为惊人。2016年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人人享有健康,一切为了健康”为主题。但另一方面,健康不公平现象也层出不穷,国民在健康方面的受益状况存在着严重的不均等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不同的人群以及个体之间。当前至少有一半的世界人口没有享受到全面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而对于特定的卫生服务,其中超过10亿人患有未被控制的高血压,2亿多妇女的计划生育覆盖率不足,近2000万婴儿未能完全享受到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的初级保健。卫生干预政策需要在促进公平性方面做出努力。从我国的现实背景来看,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社会结构的二元化、公共卫生投入的差别化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在健康保障受益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均等现象,主要表现为医疗保险、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以及药品供应方面在可及性和公平性上的差异,即我国城乡之间在起点(资源配置)、过程(服务使用)、结果(健康水平)整个动态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梳理和分析目前中国城乡居民健康保障的均等化现状,探索实现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受益的机制与路径,为医疗体制及社会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也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第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均等化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表1-2),这为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化和改善国民健康状况奠定了可持续的物质基础。从1978年到2016年的38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到了744127亿元,增长了约204倍,年均涨幅达到了10%左右,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全球最快。在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国家的财政收入相对地增长,这样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也进一步地增加。新医改推进的2009—2013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达30682亿元,年均增长24.4%,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的比重从2008年的4.4%提高到2013年的5.9%。2014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首次突破1万亿,达到1.2万亿元,比2013年执行数增长10.5%。随着政府医改力度的加大,我国在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医疗卫生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有效促进了地区之间、人群之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均等化。
表1-2 2009—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收支状况
数据来源:历年统计年鉴及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二,医保制度的逐步健全为均等化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条件。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标,我国从2009年开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简称“新医改”。“新医改”方案确立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指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做好城职保、城居保、新农合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同时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随着国家对医保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新医改的全面实施,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开始建立,全民医保制度逐步健全,制度的公平性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为国民健康保障均等化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第三,健康素养的普及提高为均等化的实现提供了动力机遇。健康是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保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重视健康影响因素的综合防治。目前,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而且精神疾病正成为社会的重要健康威胁。因此,提高居民的基本医疗素养、预防保健素养和健康生活行为素养等健康素养水平,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群众潜在的健康需求不断被激发,再加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普及,以及媒体在普及健康知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稳步提升,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25%,较2008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增长3.77、1.45、0.77和0.46个百分点,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因此,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健康权益的普及,国民追求健康的意识和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不仅局限于简单的诊疗,还包括卫生保健、疾病预防、职业康复等,这种由需求激发的健康追求会进一步推动健康保障均等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