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同一神话各千秋
——同样的神话在各书中的不同写法
如上,我们把五部写上古神话的小说作了简要的介绍。这五部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神话传说当做上古历史来写。这样,由于追求“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难免忽视或者破坏了神话的原貌,又由于许多上古神话原来就存在着不同的传说,再加上各书作者各有自己的选择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同样的一个神话,在各书中却出现了不同的说法,这就必然会在青年读者中产生疑问和误解。
为了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和疑问,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五部小说是怎么选取上古神话当做历史的,这里对一些主要的神话,略作分析,说明这些神话的来源和原貌,说明各书作者选用的角度及其得失,也可以增加读者的神话知识。
(一)开天辟地第一人
天地是怎样形成的?生活在上古时代的我们的祖先,无法解释天地的起源,只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推演诸如宇宙的开创,于是就编造出“开天辟地”的神话。这个神话,在先秦的典籍中,在辑录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山海经》里,都是只言片字也未曾提及,只有屈原在《天问》中对天地的形成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大意是远古刚一开始,是谁传说下来的?那时天地尚未形成,依据什么去考察它?到了三国时期,东吴的势力扩展到岭南一带,在五岭南北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中流传的盘瓠的传说传播到吴国(“盘瓠”和“盘古”是谐音字,为了简便把“盘瓠”音转为“盘古”)。由当时的文人徐整进行搜集整理,形成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明末周游在他所著的《开辟演义》里,进而完善了这个故事:
(盘古)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此而混沌开矣。
与《开辟演义》同时期问世的《盘古至唐虞传》,进一步使这则神话的内容丰富了。上卷第一则的标题就是“盘古氏开天辟地,定日月星辰风雨”,大意是:盘古氏在天地将分未分的时节,生于大荒之野。这时天地有半轻清在上的,有半重浊坠下的,清的渐渐成天,浊的渐渐成地。而轻清在上的被那重浊的粘带住,盘结着不得上升。于是盘古氏便去西方觅了一块尖利如斧的石,和一个上粗下细、能大能小的椎,“把斧一凿,滑喇喇的一声响,天拔上去,地坠下来,于是两仪始奠,阴阳分矣”。过了几百年,两仪生出太阳和月亮来,但又都被东、西方两座高山岩石草木壅塞不通,盘古氏便分别凿开通道,现出了一轮红日和一轮明月,世界不再混混沌沌,分出昼夜来了。
《盘古至唐虞传》同徐整的《三王历纪》和周游的《开辟演义》相比,两者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处,即《盘古至唐虞传》明确地说,在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盘古便出世了,这样较为合理,也更有现实意义。此外,小说所描绘的盘古在开天辟地时用斧劈、椎凿的壮丽情景,正是象征着劳动创造世界的意义。
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还另有一种说法,见之于《上古神话演义》第一回。作者说,开天辟地,就是“地球的死而复生”。地球亦和“人类一样,有生有死”。地球的死,“不必一定是地球全体的毁坏,只要是住在地球上的生物统统死了,那便是地球死了”。地球因何死去?“从古书考起来,当初毁坏地球的,是阴神一派中之混沌氏”。为使已经死尽的人类能够滋生起来,已死之地球重新建设起来,阳神一派中之盘古氏和混沌氏经过一场大战,战胜了混沌氏,将其尸体解剖,“拿了他的肉补充从前损失的领土,拿了他的骨补充从前毁坏的石,拿了他的血液补充从前消耗的水,又拿他的肢节竖起来,恢复从前崩坏的山岳,又拿他的肠胃铺起来,恢复从前湮没的江河,又慢慢地滋长万物,诞生人类”。
从上所述中不难看出,由徐整的搜集加工,到《开辟演义》《盘古至唐虞传》,开天辟地的神话是在健康地向前发展着。而《上古神话演义》则面目全非了,虽然也可算是一说,却失去了神话的本义。
(二)造人配婚补青天
或许读者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盘古开天辟地这则神话,为什么产生在女娲补天这则神话之后呢?这个疑问提得有理。在先秦的一些典籍里,从未有记载开天辟地的神话,只是屈原在他的《楚辞·天问》中对天地的形成提出了疑问。
女娲神话,由三个部分组成:造人、女娲伏羲兄妹婚配和补天。
1.造人
造人的说法,众说纷纭,说什么鸟卵所生、人龙梦交所生、精气所生、履仙人足迹而生等。但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女娲抟土为人之说了。这不是凭空胡编的,而是由现实基础构想而成的。因为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妇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男子的社会地位和作用都是次要的。人类还在群婚时代,子女只知哺乳抚育的母亲,不识其父。女娲是人群中的女性首领,人们爱戴她,敬重她,推崇她,自然而然地把她敬奉为造人之神。
最早记有女娲造人神话的是屈原。他在《楚辞·天问》中说:“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这是说人是女娲造出来的,而女娲的身体又是谁创造出来呢?尽管屈原所提出的疑问他自己还无法解答,但至少可以说明在他生活的时代,荆楚一带地方已流传女娲造人的神话了。后汉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人也。
女娲造人无贫富之分,而汉代人应劭所处的时代已进入封建社会,每个人无不打上阶级烙印,所以在他的著作中有贵贱之说了。
用泥土造人的神话,不单是中国,世界各国大致相同。如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混和水造人;《圣经》中记载着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古埃及也有类似的神话。在我国少数民族——彝族支系阿细族的史诗中也有大同小异的说法。这便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出现用泥土造人的神话呢?这可能与当时制陶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各国地下的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经能制造彩陶和黑陶。泥土既可制造陶器,促进人们联想泥土也能造人,于是产生了女娲抟人的神话。泥土又有黄、黑、白各种颜色之分,世界各民族造出来的人的肤色也就不同了。
在《上古神话演义》里,女娲造人传说,被作者变成另一回事了。作品中写道:伏羲氏死后,女娲代立,号叫女希氏。后因年迈退居在陕西蓝田县女娲谷,不参与政事。霸有九州的共工国君主康回贪得无厌,东侵西掠,又来攻打空桑地方,空桑百姓被他用决水灌水的方法淹死无数。女娲闻说本国人民屡遭水淹,便毅然出谷,组织和指挥百姓迎战,一面“取些泥土,将它捏成人形……陆续已捏有几千个了”。康回的兵将拥来,女娲运用神力,使滔滔洪水倒灌康回的军队。康回败了一仗,但他欺空桑“百姓只有三千人,我们的百姓有几万人”,企图以多胜少,进行反扑。这时“几千个土偶个个都长大起来,而且都已变为活人,手执兵器,迈步向前迎敌”。共工氏的百姓“陡然看到几千个又长又大的人冲杀过来”,以为神兵下凡,惊慌万分,拔腿逃跑。女娲率众乘胜追击,生擒康回,斩首示众,班师而回。这里女娲造人与典籍所载截然不同,缺乏神话气息,带有神魔味儿了。
2.婚配
据《风俗通义》记载:“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就是说,女娲在神庙祷告,请求上天允许她做媒,使男女能自由婚配,繁殖后代。
《路史·后纪二》:“以其(指女娲)载媒(意即做媒人),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禖(也即“高媒”,或曰“神媒”。“皋禖之神”可译为婚姻神)之神。”因为女娲做了媒神,男女得以婚配,繁衍后代,才把国家建立起来,人们便奉祀她为婚姻之神。这在《周礼·地官》篇中讲得更明确:古时,人们选择了“以仲春二月”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让男女自由择偶,谓之“奔者不禁”,任何人无权过问。
《上古神话演义》的作者钟毓龙,依据典籍史料和民间传说,作了推测性的发挥,说在婚配问题上,女娲在同她的兄长伏羲氏讨论时,提出了若干办法:第一要正姓氏,凡是同姓的,一概禁止他们相配,否则“生下来的子女,不是聋,就是哑,或者带残疾,或者成白痴”。第二是通媒妁,由年高德劭、靠得住的人出来做个媒人,这样“可以避免男女情欲的刺激”,“可以避免奸诈鬼蜮的行为”。第三需行聘礼,男子要拿两张皮送到女家去,表明一种诚心求恳的意思,又表明一种尊重礼貌的意思。
《上古神话演义》的这种推测,和《盘古至唐虞传》大体相近似:“燧人氏虽则立个男子三十而娶,女人二十而嫁的法”,伏羲氏以为“男女还是无别的”,于是他“分个以女从夫,曰这名唤作嫁;取女为妻,曰这名唤作娶”。并说“两家必须有个从中说合、斟酌停当的,唤作媒人”。又规定“礼用俪皮,取成双之义”。还说“人的姓氏须要正”,这样“可以重人伦的本,民间男女,不至如前相亵渎”。这里却从未提及作为婚姻之神的女娲。两书毕竟都是文艺作品,也不知其根据是什么。
3.补天
这个神话反映了上古时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严重威胁和人类对自然进行的艰苦斗争。造成这次深重灾难的原因,典籍中有各自的记载:《三皇本纪》《论衡》诸书说是共工战败,怒而触倒不周山,造成天地一片混乱,女娲挺身而出,进行修补。《列子·汤问》认为女娲补天在共工触倒不周山之前,因为这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缺陷:“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其缺,断鳌(海中的大龟)之足以立四极(天穹的四边)。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山。”鲁迅的小说《补天》采取前一种说法,郭沫若的诗剧《女神之再生》采用后一种意见。就是共工触倒不周山之说,起因也不相同:《列子·汤问》和《淮南子》说成是共工与颛顼争帝引起的,而《三皇本纪》却道起端是共工与祝融水火两神权力之争。《淮南子·览冥训》中描述的最详细:上古时候,支撑天空的四根柱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忽然倾倒,天空出现一个大洞,大地也出现了深不可测的裂缝。从此,天不能覆盖九州大地,地也不能普载万物。这时熊熊的大火燃烧不灭,滔滔的洪水泛滥不息,猛兽吞噬善良的人民,凶禽捕食老弱和妇孺。在人类即将遭到覆灭的危急时刻,造人之神的女娲熔炼了五色石子去补天穹;又斩断大龟的四足来代替原来四根天柱,将天空支撑起来;并除去凶禽猛兽,堙塞洪水,使垂死的人民得救……
几部神话小说虽都说是共工触倒不周山之故,但对这场战争的起因又各有其说,而且在炼石补天上的笔触也有深有浅了。
《盘古至唐虞传》说:伏羲氏的臣祝融氏,见共工氏在冀方地面“日夕残虐百姓作乐,兼淫纵女色不休”,便兴师讨伐。共工氏战败逃到不周山,大吼一声,把头将那不周山乱触,“触下不周山一角,地维缺了一角,天柱折将下来”。时有太皞同母生的一个亲妹女娲氏,“乘云往不周山下,聚起五色石,炼就五行之气。五行气升,结成天体,将天补就”。谁知共工氏又不悔过,一发暴虐,为报战败之仇,壅防百川,以祸天下。女娲氏知了,即时乘风云赶去,来诛共工。两家交战,“共工威力不敌,被女娲氏一刀杀了,水害遂息。百姓大悦,遂尊女娲氏为女皇,都于中皇之山,天下太平”。
《开辟演义》说:共工氏原为伏羲上相,后封为诸侯,镇守孟河。伏羲氏崩,群臣推其妹女娲氏即位,号为女皇,建都于中皇之山。共工氏心怀不满,兴兵作乱,欲夺取皇位。女皇率精兵十万,御驾亲征,被共工氏水淹众军,损兵折将,兵败回朝。经大臣举荐,由神通广大的祝融氏领兵讨伐,旗开得胜。共工氏负伤而逃,到了不周山脚下,“料不能免,又带重伤,大吼一声,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天不满西北,地不足东南,遂死此处”。后来不周山百姓进奏,那里“昼夜不分,只是黑暗,阴风凛冽,不似人世”。女皇便命侍臣找来青、黄、赤、白、黑五色石,杂七宝于中,放入八卦炉内用火炼了七七四十九夜,就“祷于上下神祇,将炼石怀袖……升在空中,遂将天缺随处补之,七昼夜补完全,复断大鳌足四个,立东、西、南、北四天柱”。
《上古神话演义》第四回写共工氏兵败被擒,斩首后从颈里冒出一股黑气结成一条龙形,作者说“后人传说女娲氏抟土为人,又有四句叫做‘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就是指这回事而言”,把补天一笔带过,只字不提共工撞不周山的细节。小说第五回所说的共工氏触不周山而亡,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它把时间推迟七百年,说共工国“又出了一个异人,生得力大无穷,因此大家推他做了君主。他没有姓名,就以共工氏为号”。他听信了奸臣浮游的谗言,要与颛顼氏争天下,便兴师动众,大动干戈,兵败后被颛顼兵层层围困在不周山上,自知插翅难逃,“举头向山峰的石壁撞去,只听得天崩地裂之声,原来共工氏固然脑裂而死,那山峰亦坍了一半,这亦可见他力大了”。
女娲在完成了造人、婚配、补天这些丰功伟绩后,“登九天,朝帝于灵门”(《淮南子·览冥训》),向天帝汇报自己的工作,然后宁静地在天廷里休息下来,不夸耀自己的功业,不显扬自己的名声。人们没有忘记她对人类作出的贡献,顶礼膜拜,尊为人类的始祖大神。
(三)架木为巢避百兽
相传远古时代,民无栖身之处,大众聚居在野外的土穴中,随时会受到野兽的袭击,葬身兽腹。那时出了一位有聪明才智的圣人,利用自然环境,教民在树上搭建房屋,居住其中,既能防止野兽侵害,又可避暑御寒。民众为了感激和纪念这位巢居的发明者,尊称他为有巢氏。这就是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故事。不少史籍有录,如《韩非子·五蠹》说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有巢氏教民架屋,被拥立为王,他所统辖的地区在琅邪的石楼山,《遁甲开山图》说“昔有巢氏治此山南”。后来因乱臣发动兵变,政权遂亡。《周书·史记篇》为此作文:
昔者有巢氏有乱臣而贵,任之以国,假之以权,擅国而主断。君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有巢氏自创造了房屋,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好处,人民感戴他的恩德,奉以为神。《路史·禅通记》中的有巢氏,已不再是人而是神了,或者说他已被神化了,说他“驾六龙,从日月,曰古皇”。
史书的记载不尽相同,再来看看小说是怎样写的吧。《盘古至唐虞传》说:
“大古时节,那些人民不过居在土穴,处在郊野,与物类相为友,人也无心去害那鸟兽鱼虫等物,鸟兽鱼虫等物也无有害人的意思。到得稀韦氏,百姓渐有机智了,见那兽良畜类,赶去几拳几脚,抓来打死。物畜怕人害他,也不觉地展出爪牙,与众人格斗,人也多少被物爪害的,咬伤的。……有巢氏呼集众民,教民折下树梢,从矮枝架高枝,层层搭成如梯一般,可扳缘至大树末,架成一个巢窠,上蔽得风雨,下又栖得身,教民居在其中。……自是撞着猛虎豺狼之类,大众与之格斗,斗得过便罢,斗不过便一层一层地爬上树来,果然猛兽无奈人何,百姓大悦。”
这段引文,形象地展现了人类最初的生活状况及如何逐渐演变的。《开辟演义》说:
“有巢氏为诸侯,见禽兽尚与人同宿共食者,恐禽兽之性不常,民受其害,教民架木为巢,掘地为营。架木营室,暑夏则居之,以避炎热;掘地穴居,寒冬则住之,以避冽冷,又备避禽兽之不测。……后有恶兽伤人,民皆相告,而避架木之所,得远其害,不致所伤。”
比较前面引文,虽无《盘古至唐虞传》写得细腻生动,倒也简明扼要,自成一格。从文中也不难看出诸书有若干不同:有巢氏不是“圣人”或“古皇”,而是一位“发政施仁,无日不以天下为念”的人君。有巢氏恐民受禽兽之害,除教民“架木为巢”,并教民“掘地穴居”,又多了一招,更有利于民众。有巢氏发明巢居的传说,各书中的记述,没有太大的分歧。这一传说反映了原始时代人类穴居而巢居的情况。
(四)钻燧取火食熟物
火的利用,如同人类制造、使用工具一样,既是向自然界斗争的另一项重要武器,也是人类在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转折阶段。从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被烧过的石块、兽骨、树木炭块等,还有很厚的灰烬堆,有的已成层。这表明了北京猿人经常在这里烧烤兽肉,他们不仅会使用与管理火,而且能够保存火种。在这以前,“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韩非子·五蠧》),人的寿命十分短。由于火的使用,使人类能够吃到熟食,还能用它御寒、照明、驱逐野兽等,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但是,人工取火,人学会使用火,是经过了漫长的时期的。据历史典籍记载,有《河图始开图》中“错木作穴,天乃大流火”的伏羲,有《管子·禁藏》中“钻燧易火,所去兹毒也”的黄帝,最为人知的还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王子年拾遗记》)和“钻燧取火,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蠧》)。
“钻木取火”说,最早见于汉儒注释《礼记》《论语》等典籍中,后来由东晋王嘉撰著、南朝梁萧绮曾加以整理的志怪小说集《拾遗记》,载有披着神话色彩的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拾遗记》云: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鸮(猫头鹰一类的鸟),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这是说有一个叫遂明国的,那里没有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国中有棵火树名叫遂木,屈盘起来,大到所占的面积有一万顷。人们从它发出的火光才能见到光亮,国家便取名遂明。后世有一个大贤圣人,漫游到了日月照射不到的远方,来至该国,在大树下休息。忽然见有无数类似鸮般的鸟,用嘴啄木,迸发出灿然的火光。圣人顿时省悟,回去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竟钻出火来。后人为了纪念他“钻木取火”的成功,便称其为燧人。(需要说明一下,《拾遗记》里“遂明国”的“遂”、“遂木”的“遂”,在他书中引作“燧”,古时两字是通用的。)
这个神话故事形象而完整,在后人的著作中多沿袭引用。和“钻木取火”同时流传的还有“钻燧取火”,燧是火石,又名燧石,以金属撞击能发出火星。不论是“钻木”还是“钻燧”,核心都是人工制火,使人类彻底摆脱生吃草木果实及生鱼生肉的禽兽生活,比人类只会使用和保存天然火种,又前进了一步,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就。
小说《盘古至唐虞传》,因袭《拾遗记》的痕迹十分明显:说不周山之巅有个地方叫作宜城,那里“日月所照不到处,没有春夏秋冬,也没有昼夜分明”,一片黑暗混沌。当时燧人氏“从不周山游于日月所都(居)的去处,行至南垂地方,见南垂有一大树,树上有个鸟儿,今时叫啄木鸟,把尖尖的嘴,向那树身上当当而啄。只见那口啄处,粲然有火出”。燧人氏见了,就教民钻木燧以取火,果然火光迸出。待到制火成功,小说扩展开去,说谓“当时未有烹炮”,燧人氏“教民将那木薪来烧,灼烤那鸟兽之肉”,百姓吃了这些熟肉,肉香味美,“至是无腥臊之疾,死者遂少,人民益繁”。
小说《开辟演义》,在有关“钻燧取火”的故事上,作者剪去了或许在他看来是多余的支条,开门见山,直写其事,说燧人氏因思“今之民不得熟食”,坐朝忧闷,至夜便“仰观列宿,俯察五行”,悟出“空中有火,丽木则明”的道理,就教民“用金钻木”取火,再教民煮熟食物的办法。笔墨不多,倒也简略明白。
(五)初造文字鬼夜哭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它对人类的文明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同恩格斯所说“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中国是世界创造文字最早的国家之一,它的起源传说很多,有庖牺氏“始作八卦”、神农氏“作卦”、伏羲氏“画卦结绳”等传说,但流传最广的则是“仓颉造字”说。《荀子·解蔽》篇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仓颉,也作苍颉,生着四只眼睛,“实有睿德,生而能书”(见《汉学堂丛书》辑《春秋元命苞》),是黄帝的史官。他应命造字(《黄帝内传》曰:“帝煞蚩尤,因命苍颉造文以变质。”),“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便进行模仿,“写仿鸟迹,以造文字”。《春秋元命苞》说仓颉“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更形象而具体地描述了他“初造书契”的艰巨过程;因为有了文字,将大大促进和推动人类的文明,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大的变革,这就惊动了天地鬼神,以至“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但所造之字是象形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作了评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盖,即谓之字。”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也在演变着。《经解入门·字学源流》阐明了演变过程:“文字之源,肇于上古,五帝三王,代有更别,至秦为一大变,汉则各体竞出,魏秦而下,俗书纷行矣。”
有关仓颉造字,小说与典籍有同有不同,就是每部小说也详略不一,时疏时密,时简时繁,各有千秋。
《盘古至唐虞传》说称仓颉“生得龙颜侈哆,四目灵光有聪明睿智之德,生而能书”,与《春秋元命苞》仅个别文字上的差别。但对仓颉造字的过程,有所发挥,说他一日“临于玄扈之水,忽然间有洛汭灵龟,负书一册而来。这龟生得丹甲青文,以授仓颉,遂识天地之理,穷天地之变幻”。于是仓颉仰观天文,下察地理,见龟文鸟羽,山川之形,就要给它“标个名头”,“在上的名君,其次的名臣”,“生我的叫作父,我生的叫作子”,“那没形没影时或獠牙露齿的叫做鬼”,“那在云中兴云作雨,头有角像鬼头的叫做龙”……凡此种种,“都因形着出一个字,以字传后世”,所以“鬼神逃不得形,蛟龙掩不得迹”,结果“天为雨粟,夜来鬼哭神号,蛟龙潜藏,怕人识破,呼他名头”,道出了鬼神蛟龙害怕的原因。《春秋元命苞》中并没有这一段解释。
《开辟演义》从仓颉的形状到他得丹书、造文字、惊鬼神的经过,与《盘古至唐虞传》并无多大的区别,都剪材于《春秋元命苞》。不同的是《开辟演义》说仓颉从丹书中悟出“以书制六体之式”,向伏羲帝解释了何谓六体:一曰象形;二曰假假;三曰指事;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谐声。并说“他日天下仪礼必归于文字,文字必归于六书矣”。帝听了满心欢喜,说道:“卿可将此六书更加详解,朕着臣下抄写,传之教台,命布教天下,民得文字,如眼重明,此卿万世之功也。”仓颉“即日增补六书,以代(燧人氏)结绳之政”。这里为仓颉造字增添了新的内容,更突出了他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
《上古神话演义》里说,在没有文字以前,起初是用绳子做记号,“大事打一个大结,小事打一个小结,特别的事则打一个特别的结,相联之事则打一个连环之结”。后来文明渐进,人事越繁,结绳的记号远远不够用,便用刀“在木上或竹上刻一种形状,以为符号。这种符号,大概都是象形的,就是现在图画的创始。到了后来,人事越繁,名物越多,有些可以画得出,有些万万画不出,那么单靠这象形的符号又不够用了”,这便引起仓颉的思索。有一年,他去南方巡守,在玄扈洛汭之水看见一个大龟,“龟背的颜色是丹的,上面却有许多花纹”,经过细细研究,悟出这“不是花纹,是文字,有意义可通的”,于是产生了创造文字的宏愿。这里的说法不同于《盘古至唐虞传》和《开辟演义》的“灵龟负书”之说。
至于对仓颉“初造书契”之时,“天雨粟,鬼夜哭”的解释,作者认为造字“有利有害”,利在“增进文明”,所以“天要雨粟了。天雨粟,是庆贺的意思”;害在有了文字之后,“民智日开,民德日漓,欺伪狡诈,种种以起,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大同之世,不能复见于天下,世界永无宁日,所以鬼要夜哭。鬼夜哭,是悲伤的意思”。这种解释未免画蛇添足了。
在第六十五回中,作者钟毓龙又延伸开去,说那时创造文字的人除了仓颉,还有佉卢和梵两人,只因他们的字是后造成的,自知在中国已无推行的可能了,便跑到国外去,后来听说“梵字在虞舜时通行于印度”,“佉卢的字传播到西方”,突破了旧的造字说的框框,但不知何所依据。
(六)稷神教民种五谷
稷神又叫农神,在中国神话系统里,发明农业的大神不止一人,有神农、柱、后稷、叔均。最主要的两人是神农和后稷。神农故事另有专述,这里只介绍后稷。
后稷名弃,是农业部落周民族的祖先。名叫“弃”,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史记·周本纪》、《列女传》第一、《太平御览》卷一三五引《春秋元命苞》、《吴越春秋》、《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论衡》等,都有载录。因大同小异,只引《史记·周本纪》的原文如下: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为帝喾元妃。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这是说周民族的祖先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本是有邰国君的女儿,名叫姜嫄,作了帝喾的元妃。有一天,姜嫄去郊野游玩,偶然踩上巨大的足迹,顿时觉得身体产生一种感应,像是怀了孕的光景。这使姜嫄十分困恼,又不好向人言明。孕期一满,居然生了一个儿子来。
姜嫄十分害怕,以为不祥,于是把婴孩扔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说也奇怪,那些经过巷子的马呀牛呀,都躲开不去踩他。后来又想把孩子抛到树林里去,正巧那天有许多人在林中伐木,无法下手。最后把他丢到沟渠中的寒冰上面,天上的鸟儿居然会飞下来用翅膀盖着孩子,使他的身体不受寒冻。孩子几经大难,每次都神奇般地活下来,姜嫄以为这必是有神明相助,便回心转意,收回来把他扶养长大成人。因为孩子有多次被弃这段经历,就给他起名叫“弃”。
在《上古神话演义》里介绍这个故事时,增加了姜嫄弃儿时的复杂心理,使之更艺术化了。
后稷在出世时经过百般磨难,以后的情况又如何呢?《史记·周本纪》曰: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弃在童年时代就有大志向,做游戏的时候,总是学着种植麻、豆这些农作物,使麻和豆生长得十分茂盛。到了长大成人,尤喜农耕,时常研究土地的性能,凡是宜种五谷的不失时播种。人民见他耕耘有方,纷纷效法,卓有成效。帝尧闻讯,召弃到京城,推举他为“农师”。从此他东奔西走,把耕种和收获的技艺传授给四方人民。尧禅位于舜,正值灾害严重,农业歉收,舜向他说:“弃啊,百姓又挨饿了,你还是下去指导百姓播种百谷吧。”弃不负帝命和众望,施展他天生的农艺才华,教导人民栽种的技术,战胜了自然灾害,振兴了农业。帝舜为了表彰弃的辛劳和辉煌业绩,将他母亲氏族所在的邰这个地方赐给他,号称后稷,别姓姬氏。人民从弃那儿学会了栽种五谷,为了感谢他,在弃死后尊他为稷神,祭祀不绝。《山海经·海内经》记他死后葬在西南黑水之间,那儿从此百谷自生、鸾鸟自歌,成了人间向往的乐土。
《上古神话演义》写弃长大成人,因精通农事,被帝尧任命为主管农业的大司农,后水患严重,民受其害,作为帝尧的使节去昆仑朝拜西王母,请西王母“即速设法,弭此巨灾,拯救万民”。西王母认为还没有到时候,待“时间到了,我一定遣人来帮助”。这一段情节的增加,作者大概是依据《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的记载“尧遭洪水,人民泛滥,遂高而居”。
(七)人日竞走比高低
火球似的太阳那样有规律地在广阔的天空中运转:从东海冉冉升起,开始一天的工作,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滋润万物生长;由西山降落,回去休息,日复一日,终年如此。太阳东升西落,循环往复,途中要经过哪些地方,路程多少,凡此种种,都引起初民极大的兴趣,作出众多设想。这种设想又历经后人的充实变得较为完整:太阳每天由旸谷出发,先在咸池沐浴一番,擦去污垢,旋即抓着扶桑那棵大树上去,黎明开始了。太阳乘坐着由一个名叫羲和御者(太阳的母亲)驾驭的天车,向西行走,经过曲阿、桑野、昆吾、女纪、连石等地,到达崦嵫山下,天色已黑,羲和就车休整,太阳跃进虞渊休息。次日起身,按时开始一天新的行程。
希腊的神话里也有太阳神赫里阿斯日日坐车运转的类似说法。在中国的典籍中,最早的是《山海经·大荒东经》的乌鸦载日说。最完整的是《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太阳乘车在空中行驶说。虽然传说不同,但有主有次,屈原在《天问》中的发问:“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在《淮南子·天文训》里得到了发挥,并且回答着屈原的问话,说太阳每天“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七千三百零九里”。
《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中山经》:
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
《列子·汤问》:
夸父……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以上古籍所载,把这个神话的全貌勾画出来了:北方大荒之中,有一座高耸入云、能载负苍昊的大山,故名“成都载天”。在这座叫“成都”的大山里,居住着一个力大无比名叫夸父的巨人,他身高力大,十分勇猛。双耳各贯穿着一条黄蛇,两手又各握一条黄蛇。他和太阳赛跑,累得精疲力尽,口渴难熬,急忙来到黄河、渭水边,一口气喝干两条河流之水,还不解渴,又去北边的大泽饮水,还未走到,便渴得在途中倒下了。这个巨人在临死前,抛掉手里的拄杖,那手杖变成一片绵延数千里的桃林。
夸父的死是积极的、悲壮的。所以东晋诗人陶渊明对夸父的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为人类谋求幸福的高贵品质大加赞赏: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唐代文人柳宗元也由衷讴歌道:“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但《上古神话演义》对夸父这个英雄形象却基本是否定的。小说作者说夸父投靠帝喾的昏庸之子丹朱,因在丹朱面前夸下能追及日影的海口,追到虞渊竟追上了。因渴得厉害,归途经过黄河、渭水,喝干两河之水还不满足,想到北面大泽其广千里,足以解渴,不料去大泽途中与应龙相遇,被挡住去路,厮杀起来。夸父燥渴难斗,让龙爪透入腹中,临死前叹口气道:“我真渴极了,没有气力和它厮杀,否则,不要说一条孽龙,就是再添两条我亦不怕。现在竟给它弄死在此,真是命也!”一个与日竞走的高大形象被严重扭曲了,失去了这个神话的本义。
(八)小鸟衔石填大海
精卫是一只很小的鸟,立志要把浩瀚的大海填平,实在使人难以想象出精卫填海的神话。这个故事见于《山海经·北山经》: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
大意是说,北方的发鸠山上,生长着许多柘桑树。桑树上栖息着一只小鸟,形状如同乌鸦,头上有斑斓的花纹,嘴壳是白的,足爪呈红色,美丽极了。它的名字叫“精卫”,叫声奇特,声音就像在叫它自己的名字。原来这是炎帝——神农氏的女儿,本名叫“女娃”。因为到东海游玩,不幸被巨浪吞没,葬身海底,她冤恨难消,死后便化为精卫小鸟,不停地从西山衔来树枝和碎石投入东海,决心把它填平。
南朝人任昉在《述异记》中有了新的补充:
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性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玉雀。
而《开辟演义》则又有所突破。在第十七回中叙述道:神农帝有女名精卫公主,往东海访仙游览胜景。一日到东莱,见一少年,“仪容绝世,丰采俊雅,不觉动了尘念”,事被往西昆仑探视西王母归来的东王公探知,以为她“凡心不净”,于是召东海龙王,命其“大兴波涛,覆溺其舟”。龙王领命,果覆精卫所乘之舟沉于万丈深渊。那龙王见“一个娇貌女子,即拉入龙宫水晶殿,求其配偶”。公主见其“面蓝如鬼,肉若粗沙,回想东莱少年,忽忽如有所失,欲死不舍,欲回不能,怨气感充,遂化成小鸟,衔南山木石填塞东海,至今尚然,人因呼曰‘精卫’”。
这里把一个与大自然斗争的神话,扩展到一个复杂的婚事矛盾中来。经过这样的改写,可以说,给这个古老的神话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之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但也可以说是破坏了原始神话的本来面目。是也非也,各执一词。
(九)射下九日天帝怒
相传在帝尧时期,十个太阳同时高挂天空,禾苗被晒焦了。草木也烤死了,人民无物可食,又渴又饿,奄奄一息。就在人类濒于死亡的千钧一发之际,东方的天帝帝俊,将红色的弓、白色的箭授予一个名叫羿的天神,叫他去扶助下方的人民,把人类从绝境中拯救出来。(《山海经·内海经》)但是天空为何会十日并出的呢?据《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因为天帝的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孩子,也就是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居住在大海中央的一棵名叫扶桑的大桑树上,其中九个居于下边的树枝,一个居于上边的树枝。它们并不在天空中同时出现,只有一个去照耀大地,其余九个在树上休息,总是轮番替换。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一天忽然十个太阳一起高悬在苍穹,“焦禾稼,杀草木”,还把人们请来求雨的女巫也晒死了。就在大地即将毁灭的重要关头,羿奉天帝之命来到人间,拈弓搭箭,一连射下了九个太阳,连背着太阳运行的三足乌,也被射死了,羽毛纷纷飘落下来。大地顿时凉爽,初民们仍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太阳运行由三足乌载负,早在先秦已有“日中之乌”说了。屈原曾在《天问》中提出:羿是怎样射落太阳的?日中哪来的乌?日中箭时乌鸦的羽翼怎样会飘落四散呢?唐朝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作诗云:“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开辟演义》在表现后羿射日这个神话时,没有新的发展,只在细节描写上有所加强。如第三十八回,写后羿在射日时,“左行三转,右走三遭,指定一箭射去,只见天上光闪闪落下一日于水中,大响一声”。羿见“射下一日,精神倍增,东走西驰,连射八矢,八日皆落水中,只存一个日光”。
《上古神话演义》同样如此,除交代了后羿射日的细节,又敷衍“乌鸦载日”的传说:“只见天空中一个极大的火球直向东方掉了下来,火焰熊熊,倏忽不见。但见无数鸟羽似的东西,飘飘扬扬,四散飞开,想来是太阳里面的三足乌了。”古籍的载录与小说的叙述也有不同的地方。典籍说后羿是奉天帝之命,下凡拯救人类的神,但小说都改为他是帝尧的臣子,是人不是神,这就突出了人的力量,给人民敬仰的英雄增添了光辉。
(十)嫦娥应悔偷灵药
羿为人类立下了不朽的功业,成为万民崇仰的英雄,而本人的结局是十分悲凉凄惨的。羿来到人间射日除害,本是奉天帝之命,所以在完成使命后,又特地把射杀的一只野猪制成肉膏,回天廷奉献给天帝。岂知帝俊听了羿的汇报勃然大怒,贬谪他和他的妻子嫦娥下凡间居住。这个故事,在屈原的《天问》里就提出质疑了:“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嫦娥受到牵连,同丈夫羿一起贬入尘世,后因吃了长生不死药,飞往月宫。这是一个优美的神话,流传几千年,很多诗人也不断歌颂。李白的诗中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感叹尤深:“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杜甫也发出了“斟酌嫦娥寡,天寒奈九秋”的感慨。
但小说对嫦娥奔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各行其是,而且大相径庭:
《有夏志传》说:后羿原为有穷国君,能手举千斤,射无不中,应召扈从君王太康。后见太康终日饮酒,专于淫乐,国事尽废,便悄悄出走,不敢回归有穷国,四处飘游,经西王母乔扮的庞眉人指点,至三苗国,采得不死之药。三年后回国,又被太康召至京都,使辅国政,却遭太康原宠臣武观之谮,失去权柄,回归有穷国。太康命选美女入宫。武观说色绝天下的是嫦娥,太康从计,诏旨发往有穷国取嫦娥,后羿经侍臣的规劝,同意遣送嫦娥。嫦娥“恶太康之鸠拙”,恨“后羿贪地忘情”,窃得不死之药、不饥之珠而逃。至半路,忽然身轻体健,过苍梧之山,遇人身豹尾的西王母,告诉嫦娥曰:“我教羿采不死之药,正助汝今日成仙之资。”于是嫦娥升天,为“月宫之神”。
《开辟演义》说:羿射落九日,平定大风,立功受赏,喜气洋洋回家,见妻手执药丸一颗,光焰闪闪,香气袭人,问是何物。妻对曰:“此长生不死药也。”羿问从何处得来,妻曰:“自君奉差去后,仙人西王母怜我孤身独宿,夜夜到此相伴。遇月明时,则呼侍女捣药……三日前捣得一丸在此,命我收起……至半月后到此讨取。我见今晚月明如昼,取出试一展玩耳。”羿曰:“卿何不吞之?”妻曰:“他来讨取,我何词以对?是欲求长生,先得短命也!”羿曰:“汝试吞之,亦自有说。”妻依夫之言,一口吞下,身轻入云,遂奔入月宫之内。羿紧揽其衣,随之而去。妻为嫦娥,羿为蟾蜍。
《上古神话演义》说:老将羿为求长生不死,四处打听,希望得到一个方法。后经人指点,决定上昆仑山向西王母求取长生之药。其妻得知,缠着要去,羿无法,只好带她前往。两人经过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登上昆仑山,见了西王母,说明来意。西王母给他们两包药,并且要到稷泽寻取白玉膏作药引子,方才有效。夫妻两人致谢后下山,直奔稷泽地方住下。羿叫妻子守住灵药,自己去寻找白玉膏。寻了一日,空手回来。第二天羿依旧出门去觅取白玉膏,好不容易获得了,不料回到住处,两包灵药不见,妻子亦不知所往。羿急向西方赶去,追了一个月,不见踪影,却收到了书信。拆开一看,上面写道:
妾此次窃药奔窜,实属负君。然前日西王母有言,服食灵药,须视福命。……无福命而妄求,纵使得之,亦未必有福。妾不忍君之终罹于祸,故窃药而去,迹虽近于不义,实亦区区爱君之心也。妾现已寄居月窟……颇足自适,所不能忘者君耳!每当三五良宵,君但矫首遐观,或亦能鉴此苦衷耳!……倘果念妾,或有志成仙,可再向西王母处请求灵药。如有福命,讵难如愿?……
(十一)恶徒负义射恩师
羿最大的悲剧,还在于被他的徒弟逢蒙射杀。《孟子·离娄下》说: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这是说逢蒙从师于羿,当他学得了一手射技之后,认为天下只有一人的箭艺超过自己,于是就设法把羿杀害了。羿死于非命,故事十分简单。
而小说《上古神话演义》里,便被作者铺张开来:羿自嫦娥奔月后,虽则怨恨妻子,仍不忘旧情,求仙之心尤切了。一日对月独酌,遥望凝思,惊动月宫嫦娥,下凡与羿相见,重温昔日情谊,并劝羿打消求仙念头,不无感触地说:“当时我初入月宫,道行浅,不知道什么,所以劝你求仙。如今在天上久了,稍稍知道一些,所以特地劝你不要求仙。”羿产生误会,以为嫦娥又在骗人,十分恼怒,不求其帮助,决心再去找西王母讨取仙药。嫦娥有口难言,唯说“总以不去为是”。帝尧派遣后羿去昆仑,求见西王母,行至山海之边,在草丛中窜出一只白兔,羿不想把它射死,只图捉来取乐,一箭射中左腿装在柙中。夜间,梦见一个白冕白衣、俨然王者模样的人,自称是这里山上的神祇,叫鹓扶君,因昨日化形出来游玩,中箭被捉,指责羿不该伤害于他,扬言要借逢蒙之手报仇。早晨起身上路,行不数里,树林中一支快箭直向羿的咽喉射来。“老将因昨夜少眠,加以忧疑,朦朦胧胧,精神不济,猛不及防,被它射中穿过,登时倒地身死”。众人急忙追捉凶手,见一人慌乱逃跑中坠崖而死,近前一看,正是逢蒙。
后羿篡位杀身故事,在《左传·襄公四年》有记载:夏朝日见衰落,有穷国主后羿在一次兵变中取代夏朝太康的君位。他自恃箭技独冠天下,淫游田猎,不理朝政;又宠用奸佞,罢黜贤良,滥杀无辜,成为一个万民痛恨的暴君,终被奸小寒浞推翻,身首异处。小说《开辟演义》从其说,但把后羿射死于非命,改成后羿窃据君位,国内怪事层出不穷,寒浞料必有变,暗中联络另一佞臣逢蒙,先灌醉羿,由逢蒙趁机把他射死。《有夏志传》如出一辙,只改后羿为穷羿。传说虽有不同,但后羿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十二)壮志未酬身先死
相传在唐尧为君之时,曾出现一个“洪水时代”。那时随着气候转暖,冰雪融解,导致了大小百川泛滥成灾,淹没了地田,使五谷不生,而草木却长得浓郁茂盛,禽兽大量繁殖;冲垮了房屋,人或爬到树上筑窠,或入山掘穴藏身,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孟子·滕文公上》作了这样的记录: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又《孟子·滕文公下》: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这次洪水灾害,据说是天帝为了惩罚、儆戒违拗了上命而降旨水神共工制造的。无独有偶,希伯来人所流传下来的《旧约·创世纪》也有雷同的记载,在其第六章曾道:
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就后悔造人于凡间,便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
这种类似的解释,还可见于希腊洪水神话、古巴比伦洪水神话等。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各民族的人类祖先,无法解释洪水的成因,于是以种种的幻想去猜测这种自然现象,最后归结为天帝或大神对人们的惩罚。其二,洪水带来了空前浩劫,给世上初民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回念。
正当人类在死亡线上挣扎之际,惊动了一位叫鲧的天神,他就是威灵煊赫、主宰万物的黄帝的子孙。《山海经·海内经》说是孙子,郭璞注引《世本》却谓曾孙。这位中央天帝的后代生了恻隐之心,请求天帝召回水神共工,使人类得以生存下去,不料竟遭到拒绝。鲧救民心切,从屈原的《天问》中“鸱龟曳衔,鲧何听焉”推测,他听了猫头鹰和乌龟的话,到天帝那儿偷取了密藏的神土“息壤”。据说息壤是一种无限生长的土壤,只要投上小小一块,它就会越长越大,长成像一座高山那么大,用来填塞洪水。对鲧窃取息壤,《山海经·海内经》云: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自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鲧窃得神土息壤后,来下界治水,他采用“堙”“堵”的抗洪办法,花了九年时间,使水患有所缓解,百姓有一个喘息的机会。由于没有一个积极的根治方法,只是东补西堵的,不久水患又起。虽用神土堵塞了这边,那里却被汹涌的洪水冲垮,大地上仍然成了浩浩渺渺的汪洋一片。
鲧没有气馁,继续与洪水搏斗,但是盗窃息壤的事被天帝发觉了。天帝气得火冒三丈,命祝融在羽山的荒郊杀死了为民消灾除害的鲧。
鲧死犹不屈,躺在羽山三年不肯瞑目。天帝再次派祝融拿一把名叫“吴刀”的兵器,剖开鲧的肚子。离奇的事情发生了,从肚子里跳出一个人来,这就是日后治水的禹。而鲧的身躯则化作一条黄龙,潜沉在羽山旁侧的深渊下,成为羽渊的水神。《山海经·海内经》云: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郭璞注引《开筮》:“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
也有鲧死后化作黄熊之说,如《国语·晋语》记载:
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
无论是龙或熊,都反映了初民对这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英雄的怀念与崇敬。
鲧为了解除民众的苦难而作出的自我牺牲,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颂歌,这同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去盗取火,让天帝宙斯锁在高加索的悬崖绝壁上,每天派鹫鹰去啄食他的肝脏一样,可说是异曲同工,相差无几。然而普罗米修斯的英名早已载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作品中,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序》中也大加赞扬他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可悲的是,鲧的爱民献身精神,在中国古代正统史学家笔下被扭曲成一个反面人物。《国语·晋语》所说的鲧“化为黄熊”,已有贬义。
《吕氏春秋·行论》则把鲧涂抹得更一无是处了。其曰:
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下之道者为帝,得帝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帝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
小说《开辟演义》的作者受到典籍的影响,也对鲧痛加鞭挞,予以全盘否定。如第四十一回,把一位治水英雄写成为“无谋匹夫,唯知贪财爱货,害了国家大事”“凶顽嗜酒忘工”的殃民祸国的暴虐者,因而“推出朝门外,殛之于羽山”。
《上古神话演义》中的崇伯侯鲧,作者虽然仍称他为蛊惑帝挚的“三凶”之一,但作者笔下的鲧,还是一位关心国事,能劝君过,一心治水,失败后又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人物。
鲧是神话中的悲剧英雄,但在这两部小说中却很少有神话气息,作者凭自己认识事物的方法与态度去描写神话中的人物。
(十三)劈山引水谱新曲
鲧被杀害于羽山郊外,但他没有屈服,他的未竟事业由他的儿子禹来完成。
自鲧腹中跳出一个禹来,随着祝融回禀天帝。禹要求去完成父亲未竟的宏伟事业。天帝满口答应,并正式把息壤交给了禹,让他到下界治水,拯救人类。
禹治水虽然得到天助,但也困难重重,历尽艰辛。第一个大敌就是水神共工。共工是奉天帝之命制造水患的,他见禹前来平治洪水,乃在黄河掀涛作浪。那时黄河的龙门尚未打开,吕梁山也挡着黄河的去路,汹涌的洪水没有出路,冲向陆地,淹没了房屋、田地,人民或登上丘陵,或爬上树梢。《淮南子·本经训》:
……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流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
要让洪水不再肆虐,先要制伏共工,禹就把天下众神都召到会稽山来,共商讨伐共工的大计。所有的神都到了,唯独防风氏迟到。禹十分恼怒,为整肃纪律,严明号令,将防风氏斩首示众,埋葬在会稽山的山脚下。
禹有众神相助,又有严明的纪律,威振天下。共工势薄力单,自知孤掌难鸣,若战必败,不待大军到来,已逃窜他方。禹不动一刀一枪,赶走了共工,使下方的洪水得到了抑制,立下了第一功。《荀子·成相》篇说道:
禹有功,抑下鸿,为民除害逐共工。
禹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战胜了共工后,立即巡视水势,考察地形,求教于民,集思广益,制订治水的方略。据《吕氏春秋·求人》篇记载,禹不辞辛劳,所有闹水灾地区,都留有他的足印:东至扶桑,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南至交趾、孙朴、续满这些国家,那里气温甚高,是我国南方最炎热的地区;西方到过三危国和巫山,其人民不食五谷,单以喝露水、吸空气为生;还涉足奇肱人和三面一臂人的乡土;北方到过令正国,一直走到大冥穷极之地,那里一年四季很少见到阳光;又到过衡山顶上,经过犬戎国、夸父野及北海海神禺强居住的地方,还有积冰和积石的山原。每到一处,禹和他的助手益、稷从不懈怠懒惰,不顾风吹雨打,酷暑严寒,终日跋山涉水,考察地形,测量水位,树立标记,访问百姓。由于过分劳累,众人的七窍和五脏都因病而不能畅通,步履艰难到后步跨不过前步,仍不退缩,忘我工作。
禹会同益、稷诸人,吸取了鲧单纯采用堵塞而导致失败的沉痛的教训,改用导堙结合,以导为主的新的治水办法。应龙在前,它用尾巴划地,立即形成河道,洪水滔滔流入河道;玄龟随后,背着息壤,遇到洪水泛滥的地方,投下息壤堙塞,又平垫了洼地。那息壤越涨越高,成为各处的名山大岳。《淮南子·地形训》曰:
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
在黄河以东的地界,有一座大山横在那儿,挡住水路,奔腾的黄河之水无法通过。划地成河的应龙见状,一筹莫展,禹运用神力,把山劈为两半,激流从中滚滚而下,不再横溢成灾。为了纪念禹劈山导水的功绩,从此称这座山叫龙门山,被劈开的缺口命名为禹门口。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还得到河精的帮助。传说禹一次在黄河边观察水情,一个白脸鱼身的长人冒出水面,他自称是河精,特来进献治水用的“河图”。《尸子》卷下记道:
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
不仅河精献图,伏羲氏也赠送给禹一把丈量土地用的尺子。《拾遗记》卷二:
……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度量天地。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正当禹平治了一处又一处的洪水、胜利在望的时刻,居住在北方的共工旧臣相柳,在那里兴风作浪。禹闻悉甚怒,带领部分人马北上,围剿相柳。这相柳十分凶恶,生着蛇的身子,长有九个头,每一个头到一座山上觅食,可以吃尽九座山上的所有食物,是个贪婪无比的怪物。更可怕的是,凡是他接触到的地方,立刻变做水乡泽国,而且此水其毒无比,人喝了马上送命。尽管这怪物凶狠无比,毕竟孤不敌众,又邪难克正,被禹杀死。但他身上流出巨量的血,又腥又臭,污染了大批土地,五谷不生。禹就命部下把这些地方深挖几尺,将有污血的泥土翻到底层,上面层层覆盖新土,再加以填实。哪知道翻掘三次,总是塌陷下去。禹忽然想出一个办法,索性在此筑起几座为各方天帝降临的高台,这才镇压住相柳这个邪魔。《山海经·海外北经》记得十分详细: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
禹除了相柳,又接到桐柏山一带变成一片汪洋的警报,便迅速前往。禹是第三次到桐柏山了,前两次因这里治水困难,其他地方水患尤其严重,只得暂时停顿下来。这次重返旧地,仍是狂风大作,雷鸣震耳,岩石啸叫,树木哀号,土地神用泥土壅塞了河川,天神又陈兵耀武扬威,治水工程仍旧无法开展。禹暗忖必有妖孽在推波助澜,便召集群神商量对策,由夔龙去擒拿怪物。于是桐柏山附近的神纷纷求饶。禹囚禁了几个和怪物有来往的神,如鸿蒙氏、商章氏、兜卢氏、犁娄氏等,他们道出了实情,果然在淮水躲藏着一个叫做无支祁的水怪,他连年作祟,大兴水灾。这怪与众不同,善于言辞,还能目测长江和淮水的深浅以及陆地的距离。他的形状像猿猴,低鼻梁,高前额,身体发青,脑袋白色,双目金光闪闪,一副牙齿雪白,颈子一伸,长达百尺。他力大无穷,胜过九头大象,搏斗时腾跳飞奔,轻快敏捷。
禹先后派天神童律、乌木由去擒捉无支祁,都无功而返;再命令天神庚辰前往,终于把他制服。正在这时,赶来了众多山妖水灵、石怪木魅,企图救走无支祁,被庚辰挥舞长戟,把数以千计的灵怪赶跑。为防日后这些孽畜又来营救,禹叫人用大绳索锁住无支祁的颈脖,鼻孔里穿上金铃,镇压在淮阴的龟山脚下。自此淮水不再泛滥横溢,顺道流入大海。
禹治水抗洪,非常辛苦,身先士卒,为大家作出表率。他手操橐耜等工具,长年累月沐雨栉风,没有片刻休息,忙得蓬头垢面,衣衫破烂,连修饰、缝补的时间都没有,脸孔消瘦了,两眼熬红了,手脚长满了老茧,腿上的汗毛掉光了。《庄子·天下》篇对禹的劳苦形象作了这样的描绘:
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肢,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禹忙于治水历尽艰辛,直至三十岁尚未成亲。后来南行到涂山,他怕年纪大了得不到子嗣,便向天祷告道:“如果我应婚娶,必有神物应验吧?”果然有一只九尾白狐狸来造访,禹想“九条尾巴,是王者的象征”,于是娶白狐狸为妻,称呼涂山氏,又叫女娇。《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结婚才四天,禹公而忘私,不留恋新婚燕尔的甜蜜生活,拿起治水工具,告别爱妻涂山氏,又治水去了。禹关心的是治水大计,从不去想个人私事,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进去。涂山氏十分热爱丈夫,支持他的工作,寻到丈夫所在地,为他照料衣食。禹提醒她说:“如果给我送饭,必须听到鼓声再送来。”涂山氏唯命是从,从不违例。某日,要打通辕山,急切间想不出办法,禹变化为一头大熊,奋力凿石开山,不小心踩在一块石头上,石头滚下山去,打中了鼓,发出了“咚”的一声响。
涂山氏闻到鼓声,以为丈夫肚子饿了,忙不迭把饭送去,岂知走到山边,不见丈夫的踪影,唯有一头白熊在凿山导水。她一切都明白了,羞得满脸通红,扔下了饭篮子,返身飞跑,直至嵩高山的山脚下,化为石人,正要生子。禹发现妻子的行动奇特,旋即恢复人形,在后紧追不舍。追到嵩高山下,瞧见即将分娩的妻子已变石人,禹急得情不自禁地大呼:“还我的儿子来!”喊声刚落,石人的肚子应声破裂,生下了启。启,亦即“裂开”的意思。
禹拜谢了石人,将儿子送回家里,安排好一切,继续治水去了。他转辗南北,赶东奔西,凿山导水,疏河决江,平填洼地,堙塞洪水,足涉殊方异域,遍及名山大川,又曾经过家门也不进去看看无母的儿子。《孟子·滕文公》称: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史记·夏本纪》则云: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这都说明了禹克己奉公的精神。经过多年的努力,禹终于制服了横行天下、肆虐百姓的洪水,完成了父亲鲧未竟的壮丽事业,人民从此安居乐业。
禹战胜了多少年来的洪水灾害,并不认为就此大功告成,可以衣锦还乡,享受天伦之乐了,继续造福于人民,在昔日长满杂草的丘陵低洼地带,除草播种。天帝为了表彰禹治水的功绩,降下金雨和稻谷。人民适时收割,丰衣足食。《史记·禹本纪》有此记载:
大禹平治水土,功齐天地,是时天雨金三日,雨稻三日三夜。
千百年来,鲧、禹治水的神话广为流传,人们对鲧这位失败的英雄寄予无比的同情和怀念,而对禹这位在吸取前人血的教训后,采取以“疏”为主、以“堙”为辅的决策,又历尽千辛万苦才取得治水成功的英雄,充满了感激和崇敬。所以在中国神州大地,多处都有禹庙、禹祠、禹陵、禹穴、禹井、禹碑、禹像等关于禹的纪念物,可见禹是如何深入人心,受到民众的尊敬与怀念。我国许许多多的典籍著作中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禹身先士卒、刻苦耐劳、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在他身上集中了人类的美德,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象征。
《有夏志传》《开辟演义》《上古神话演义》三部神话小说所敷衍的夏禹治水故事,是从不少史籍所载这个神话加以选取、提炼而发展起来的,内容并无多大的差别,只在某些方面作了艺术加工,又注重细节的描写。
如《有夏志传》共六卷,叙述禹治水有一卷多,占全书五分之一。《上古神话演义》所占的篇幅尤多,从八十五回至一百三十九回,用了整整四十四回,占全书四分之一强,计三十余万字。如作者依据《孟子·滕文公》“三过其门而不入”这一句话,对每一次“过家门不敢入”都作了较为详细的交代,充实了故事内容,使得英雄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高大。对这一情节的描写,《有夏志传》就简单多了,只说“禹始娶涂氏之女,名憍,生子启。生四日,禹往治水,别涂山氏而女。启呱呱而泣。禹弗视而去”。写禹治水仅用了一回。《开辟演义》也是写得十分简略:“涂山氏自夫离后,生子四岁,名曰启。闻夫治水过其家,抱启出视,启呱呱而泣。禹皆不顾,弗以妻子挠乱其心,惟相度治水为急务也。”
(十四)千尾鲤鱼跳龙门
“禹凿龙门”“禹入龙门穴”“鲤鱼跳龙门”这三个神话故事,其中“鲤鱼跳龙门”尤为著名,说它“妇孺尽知”,并不夸张。
龙门山,在黄河以东的地界,阻挡住滚滚而下的河水,形成水流倒灌,向两边泛滥,造成灾害。禹采用凿山导水的方法,率领大众把山从中凿断,成为一扇门的形状,约一里左右。河水从此畅通无阻,水患消除。传说每到暮春三月,总有数以千计的黄颜色的鲤鱼,从各大河小川争先恐后游到龙门来。一年当中,能够跳上龙门的,不过七十二尾。当一登上龙门,即有云和雨相随,天火又自后烧去它的尾巴,鱼就真个变成龙了。《太平广记》引《三秦记》是这样叙述的: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清人张澍所辑的《三秦记》这段文字有些变化:
龙门水县(悬)船而行,两旁有山,水陆不通。鱼鳖集龙门不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曰“暴腮点额龙门下”。
《上古神话演义》对这个神话作了描述,且写得形象而生动,场面壮观。不妨节录如下:
时当三月,一路桃花盛开。……过了一回,已到孟门山下,只见水中一条大鲤鱼,骤然跃起,如同生翼翅的一般,凌空直上,几乎到了孟门山缺口、河水流出的地方了。但是终觉力量不及,跌在水中,依旧被河水冲了下来。接连又是一条、二条、三条、四条大鱼,跃上去,或则落在水中,或则竟落在岸上……忽然看见一条大鱼,跃得很高,竟给它跃到龙门山之上。只听得一声霹雳,电火通红,烧在鱼尾上,陡然看见一条长龙,舞爪张牙,擎空而立,四面云气氤氲围绕,停了片时,飞向下面,将头向孟门山点了几点,像个行礼致谢的意思,倏尔掉转身躯,径向东方飞舞而去,其长总在十丈以上,想来到东海去了。这里水中之鱼,仍旧穿梭似的不住地跃,跃得上的,都如前式,化龙而去,但是总以跃不上的为多。须臾之间,停止不跃了,众人看那些鱼,衔尾连接,往下流而去。细看那些鱼的额上,都有焦点,仿佛为火灼伤似的。再看那跌在岸上的鱼,额上也是如此,而多一种暴鳃之苦。文命叫人仍旧投之水中。总计上跃之鱼,何止千数,然而得化龙者,不过数尾,余皆点额而还。……文命等看完这一出大戏,无不心满意足,个个称奇,就将这孟门山改为龙门山。
唐朝大诗人李白用一首五言四句的律诗概括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全部内容: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十五)血泪染成湘妃竹
斑竹,就是吴地称为湘妃竹的,上面点点斑斑,如同泪痕一般,漂亮极了。这种竹也有一段辛酸故事,且看《独异志》卷上的记载:
娥皇、女英从舜巡狩,行及湘川,闻舜崩于苍梧,泣下,泪洒湘川之竹,皆成斑纹。
这是说舜的两位妃子到南方去巡视,行至湘水江畔,听到舜考察苍梧山时身亡的消息,泣不成声,悲痛至极,眼泪挥洒在江畔的竹林里,竹上就留下了斑斑点点的泪痕。
《博物志·史补》《群芳谱·竹谱》《述异记》卷上诸书,所记大同小异。
自舜崩后,两妃不愿独生,随夫而去。但对两妃之死,各书各说。《金楼子》卷二称“二女死于江、湘之间也”,没有交代死因。《列女传》本此。《水经注·湘水》说是“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因江面起了风浪,翻船淹死的。《群芳谱·竹谱》则谓“世传二妃将沉湘水”,是因夫妇情笃,过度悲伤,自沉于江的。何说为是,权且不论了。在两妃死后,成了湘君、湘夫人两神,“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后人在湘水边给她们立了一个庙,叫黄陵庙,春秋祭祀。
《上古神话演义》的作者认为“湘君、湘夫人就是尧的女儿娥皇、女英,那竟是大错而特错了”。他的理由是“娥皇早经去世,即便不死,这个时候年纪已在百岁以上,白发老妪哭其夫婿,血泪斑竹,至以自殉,于人情上亦不大说得过去”。那么究竟是谁呢?他道是舜的两个女儿,一叫宵明,一叫烛光,为登北氏所生。她们母女三人闻得帝舜南巡时在那里升仙,未知真假,匆忙赶去,果如人言,只是睹物思人,母女见了遗弃在地上的衣冠,不禁号啕大哭起来。两女哭得尤惨,情切感物了。作者写道:
这番哭,却哭得凄惨极了,足足哭了一个时辰。二位帝女泪尽继之以血,连鼻涕都是猩红的,有时挥在地上,有时挥在竹上。那挥在竹上的,竹的颜色就因之大变,后来别成一种,斑痕点点,大家就叫它湘妃竹,亦叫斑皮竹。
这段写得形象、生动,“泪尽继之以血”,至诚感物,染在竹上的血泪形成“斑痕点点”的湘妃竹。
料理好一切,母女一行登舟回朝。其时适值九月望后,一轮明月荡漾中天,两女不能安寝,忽听空中一片音乐之声,急出船舱观望,“不知如何,立足不稳,径向水中双双跌了下去”。兹后托梦给母亲涂山氏,说她们本来是此水之神,偶然谪堕尘世,现在蒙父亲救度,已经复归原位了。从死后为神,有“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作凭依,并非无中生有,又道出前因,虽不脱俗套,倒也顺理顺章的。
当地的人民“景仰二女的孝行”,立庙祭祀,又给“宵明上一个尊号,叫湘君;给烛光上一个尊号,叫湘夫人”。这也有所依托,与《水经注·湘水》的“湖水西流,径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也是合拍的,仅不过改“二妃”为“二女”,变得符合情理了。
(十六)变幻莫测西王母
读过《西游记》的人,不会忘记王母瑶池做“蟠桃盛会”,被孙悟空偷吃三千年一熟的蟠桃和玉液琼浆的故事。这个王母,就是西王母,又称金母、西姥或王母娘娘的,在后代的小说、戏曲、讲唱文学中,如弹词《义妖传》则称“瑶池金母”。这是一个神话人物,最早见于《山海经》。《山海经·西次三经》: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载于《穆天子传》卷三的“周穆王见西王母”的西王母的形象已开始演变,这里的西王母,不再是一个“豹尾虎齿”、穴居旷野的怪神,已演化为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的神明。但从她自己说“虎豹为群,於(鸟)鹊与处”的原话来看,还留有蜕而未尽的痕迹。在《山海经》里并没明说西王母是男是女,《穆天子传》通过西王母“我惟帝女”的自歌,确定了性别,以后其他诸书也沿袭此说了。到《汉武帝内传》里,又有些不同,把她描绘成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神异记》进一步演变,为西王母塑造了一个配偶东王公,说“西王母岁登其上,会东王公也”。汉代有东王公和西王母相会的石刻画像。其实所谓“东王公”,就是居于东土的周穆王的演变。《有夏志传》中有“西王母迎觞禹王”一节,西王母的形象仍是“生得形如人,特后生豹尾,口生虎齿而善啸乐,蓬头,发带玉胜,主天灾厉之事、五形残杀之气”,完全是《山海经》里的原型。
《开辟演义》中“精卫公主访神仙”一回,西王母被写成一个“年可二十许”的女子,“生得面如傅粉,眉似远山,椒眼朱唇,螓首蜂腰”。真是一个绝世佳人了。
《上古神话演义》第五十六回写大司农奉帝尧之命去昆仑山朝拜西王母,初见时使他大为惊讶,手下有许多美丽绝伦仙子的王母娘娘,竟是“头发蓬蓬松松,好像几个月未曾梳洗过似的,头上戴着一支玉胜,满嘴虎牙露出,气象威猛,俨然是一个雌老虎”。后来应邀出席宴会,见西王母一变前貌,成了“一位慈善和蔼、丰姿美秀的中年妇人”,使大司农诧异万分。西王母解释说,前见是因公事,“不敢不穿了章服相见”,以显示天上刑官的威严,后聚为私事,“用不着穿章服,所以不妨以真形相见了”。这种时隐时现的形态,既保持了西王母的本来面目,又说明她不断在演变中。
《神异记》把西王母和东王公写成是一年一相会的夫妻,既成伉俪,当然会生儿育女。《上古神话演义》进而编出西王母有二十多个女儿,其中云华夫人、右英夫人、太真夫人等都协助过夏禹治水。在这部神话小说中,讲述西王母的故事很多,有“西王母喜樗蒱”“西王母赐轩辕镜除神”“禹见西王母”“西王母献益地图”“西王母来朝”等,可看出故事传到后代,它的内容就随着时间的进展而更丰富了。
(十七)兄弟龃龉动干戈
黄炎之战,是以神话形式展示了上古部族与部族之间的战争。氏族社会到了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出现了私有财产,私有观念也得以萌芽,人类的社会关系便趋向复杂化,出现由原来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各个氏族,扩展到几个氏族组成部落,几个部落又组成一个联合体——部族联盟。在部落与部落、部族联盟与部族联盟之间,往往为了争雄称霸、掠夺财物、扩张领土等,时时发生冲突,屡屡大动干戈。黄炎火并,就是属于这一类性质的战争。
黄帝和炎帝都是有功于人民、受人民膜拜的天帝。传说中的黄帝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其母感星宿而有孕,所以帝生而神灵,异于常人,被推为首领。因他崇拜土,土属黄色,故称黄帝。据说,他在位年间,发展了农业,使用了度量衡,缝制了衣服,营建了房屋,制备了舟车,应用了臼杵,制作了弓箭,推广了养蚕,发明了文字,创作了《内经》,传世了《图箓》,出现了乐器,等等,黄帝简直成了万物的创造者,类似西方基督教那个主宰万物的上帝耶和华。
传说中的炎帝即神农氏,乃少典君之次子。其母感神龙而生帝于姜水,便以姜为姓。帝幼而灵异,长而齐圣渊懿,民闻其贤,都来归附,所以成为部族联盟的领袖。因他崇拜火,火属赤色,故曰炎帝。神农氏开创了教民播种黍、稷、麻、麦、豆五谷,《淮南子·修务训》有载: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之食,食蠃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
教民耕耘,是炎帝为人类作出的一大贡献,传世万代,而他另一永载千秋的功勋是发明医药。民间传说神农为民治病,尝遍百草,没有哪一天不中毒,性命时时遭到威胁。《淮南子·修务训》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之说。这种为拯民命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为民称颂。民间又传说神农在教民种植时,用一根红色的“赭鞭”鞭打百草,发现了药草的性能,用以治疗各种疾病。《搜神记》卷一载: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这说明药草的发现尽管有很大的偶然性,都和农业有关,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炎帝首创了农业,发明了医药,人们把他尊奉为农业之神与医药之神。
黄帝和炎帝都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成为创造万物之神,而且又是异父同母兄弟,各自管辖一方,为何要互相残杀呢?因为氏族社会的发展,部落之间必然要通过战争的手段,来决定部落的存亡。此事史籍多有记载。《绎史》卷五引《新书》:
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淮南子·兵略训》:
炎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
但这些记载都是扬黄抑炎的。而《开辟演义》的作者周游对此却不苟同,在他的笔下,炎帝的形象是高尚无缺的,他教百姓耕种,亲尝药草,平定北方夙沙氏的叛乱,于是“宇内奠安,天下太平”。后“帝南巡狩,崩于长沙之茶乡”“天下百姓豪啕恸哭”。在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期间,没有发生过和黄帝的战争。时至三百年后,传到八世榆罔,昏聩不德,人民怨恨,引起炎帝另一后裔蚩尤兴兵作乱,围困京城,声言欲夺天下。城内军士无法抵御,榆罔听从少颢之言,撇下宫眷,弃城出走,亡奔涿鹿。轩辕闻知,“统兵三万,自来涿鹿救驾”,击溃叛军,杀死蚩尤。岂知榆罔经此动乱,“不改前非,仍是不仁”,轩辕兴兵正其不仁。榆罔迎战不敌,同宵小少颢逃奔阪泉之野,少颢被杀,榆罔自刎而亡。是时,“众诸侯咸知轩辕斩蚩尤,正榆罔,天下无主,皆推立代神农氏为万民之主,是为轩辕黄帝”。
《上古神话演义》同上述史籍、小说又有差异。作者在第十一回写成为榆罔同蚩尤的战斗,榆罔战败,归命于黄帝,并请他出兵伐蚩尤。
(十八)争夺帝位战涿鹿
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其实是黄炎之战的继续,同样是通过神话的形式,反映原始社会各部落为了扩展势力范围、争夺统治地位而爆发的一场大规模的冲突。
阪泉一战,黄帝大获全胜,成为威灵煊赫的中央天帝,管制四方,治理天下,俨然是个宇宙的最高统治者。炎帝战败被擒,所辖部落被合并,他和他的臣民并不就此屈服。直至炎帝死后,其后裔蚩尤发动兵变,史称“黄蚩之战”。
《路史·后纪四·蚩尤传》云:“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作为炎帝后代子孙的蚩尤,要为老祖宗复仇雪耻,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蚩尤曾是黄帝的臣子,据《韩非子·十过》说,当黄帝去泰山大会鬼神时,“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作为前卫,为黄帝护驾。只因蚩尤曾经为臣,所以在几千年的提倡忠君、反对犯上的儒家学者眼中,他便是大逆不道的叛者了。
据《史记·五帝纪》张氏正义引《龙鱼河图》说,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长得“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他们吃的是沙子石子,而且会制造各种兵器,往往托词“诈杀无道”,滥杀无辜,使“万民饮命”,是一群十分凶恶的人。蚩尤经过同一班兄弟密谋策划,诱逼南方的苗民也起来造反,浩浩荡荡杀奔河北涿鹿县来。黄帝得到蚩尤大动干戈的消息,据《龙鱼河图》载,企图“以仁义”感化蚩尤,派使臣劝他息兵罢战,未获成功,“乃仰天而叹”。在迫不得已情况下,黄帝率众对阵,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
交战之初,黄帝部众仓促应战,加上蚩尤兄弟“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述异记》),所以节节败退,伤亡很大。蚩尤急于成功,还请来一些魑魅魍魉助战,这种鬼怪能发出一种使人毛发直竖、惶不自顾的凄厉声音。一物一制,黄帝叫军士“吹角作龙吟以御之”(《通典》)。蚩尤步罡踏斗作法,一时大雾弥天,三日三夜不散。黄帝的部众伸手不见五指,方向莫辨,人人惊恐。
黄帝手下有一个叫“风后”的臣子,制造出一种指南车,以识别东西南北方向,冲出雾阵。蚩尤请来风师雨伯参战,黄帝阵地上顿时狂风横扫,暴雨倾泻。黄帝迅速调来能蓄水行雨的应龙,无奈风力太猛,他虽广施法力,总难见效。
黄帝见应龙不能取胜,急把自己的女儿魃,从天上召唤下来,凭借着她身上散发的强大热气,风雨立停,积水消失,使风伯雨师一筹莫展(《山海经·大荒北经》)。黄帝即令鼓手用“雷兽”来敲打,用“夔”皮制成的鼓,声震百里,军威大振。蚩尤兄弟及其部下闻声丧胆,溃不成军。蚩尤心犹不甘,收集败兵残将,并请来巨人族夸父,卷土重来,企图挽回败局,夺取帝位。经过几次较量,双方互有胜负,九战难见分晓。后来黄帝由玄女传授兵法(《太平御览》卷十五引《黄帝元女战法》),又得到昆吾宝剑,涿鹿一战,终于杀败夸父,活捉蚩尤。深恐蚩尤作法逃跑,就地正法,将他身上的枷栲抛于荒山,瞬息化为一片血红色的枫林(《山海经·大荒甫经》《轩辕本纪》),传说是枷锁染上蚩尤的血缘故。
战争以蚩尤的惨败告终。小说沿袭此说,只是虚构了某些情节,对有的细节作了具体描绘。如《开辟演义》把发生黄蚩之战,说成是炎帝的第七代后裔榆罔身居帝王,“为政专求急务,乘人而斗,其捷法多酷民,群臣怨望,诸侯携贰,多有不归”,引起久已不安臣位的北方诸侯蚩尤起兵造反,借口“今榆罔不德,人民怨恨,故某举兵以伐无道”。黄帝为了救护而亲自统兵赶到涿鹿,大战蚩尤,经过几番较量,终于获胜。
《上古神话演义》却称蚩尤恃强叛乱,赶走炎帝榆罔,自称为炎帝,又要消灭其他诸侯,大众归附了黄帝,爆发黄蚩大战。黄帝连败几仗,急得仰天长叹,惊动了上界的西王母,知道黄帝有难,召来九天玄女,告诉她“现在下界蚩尤氏作乱,暴虐百姓,公孙轩辕征讨不下,汝可前往助他一臂”。
玄女领命下凡,制造铜质剑戟和大弩,替代原先用于作战的竹木玉石之类的武器。玄女又设计一种指南车、记里鼓,专破蚩尤所兴的云雾。为壮军威,玄女还捉来雷兽夔牛,以兽骨作椎,夔皮作鼓,敲击时鼓声极响,“一面鼓可以声闻六里,八十面鼓可以声闻五百里,连敲起来,可以声闻三千八百里”,足以吓破敌人之胆。后来两军相遇,蚩尤一败涂地,八十一个兄弟先战死四十五个。蚩尤带了败残兵士急急向冀州逃去,黄帝率领大兵,紧迫不舍,终被擒杀。
(十九)不周山下唱赞歌
共工触倒不周山的神话,传说很多,一般有“共工与祝融交战”“共工与颛顼争神”两种说法。
共工是炎帝的后裔,姓康名回,生得铜头铁额,红发蛇身,驾驭二龙,是一个凶猛的水神。祝融身长三丈,面如琢玉,赤发朱须,以火施化,是雄强有力的火神。两神之战,象征着水火之争。共工乘坐木筏,去攻打祝融,因抵挡不住祝融喷射的炎炎烈火,大败而逃,恼羞成怒,奋力向不周山撞去。原来不周山是根擎天柱,经共工的撞击而天柱折断,半边天空塌下来,大地也被碰缺了一角。《史记》司马迁补《三皇本纪》:
当其(其指女娲)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颛顼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他十分专横残暴,把太阳、月亮、星星都拴在北方的天空上。《国语·周语下》云:“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南方长期得不到日照,终年不见皓月繁星。颛顼不但给人类造成灾难,在神国内部也胡作非为,欺压诸神。共工是一位水神,是炎帝的后裔,在黄炎之战中曾用水协助炎帝作战。他一来不满颛顼的暴戾,二则为了替炎帝报仇雪耻,遂挺身而出,聚集部分神祇反抗颛顼的统治,争夺天帝的宝座。双方激战,从天上打到人间,一直打到西北方的不周山脚下。共工战败,被困在那里,盛怒之下一头撞倒不周山,撞断了这根擎天大柱,大地的一角因受到巨大的震荡而塌陷下去了。《淮南子·天文训》的记载是: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盘古至唐虞传》《开辟演义》《上古神话演义》几部小说,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把共工描绘成一个祸害人类的恶神,扰乱清平世界的魁首。《上古神话演义》尤甚,将共工刻画成一个滥杀忠良、轻信佞臣、荼毒百姓的暴君,东侵西掠,弄得众叛亲离,撞死在不周山,无“天柱折,地维缺”的情节。小说把这个神话改得面目全非,使它失去了原有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