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皇五帝夏商周
——五部神话小说简介
自明朝中叶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趋向繁荣,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社会的经济繁荣和社会新思潮的传播,为戏曲和小说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汤显祖的《牡丹亭》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中叶戏剧发展到了一个高峰。而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又把小说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这时,在历史演义小说中,也出现了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的历史系列化的趋向。于是,一些书商为使本坊梓行的书籍畅销肆市,便采取了两种手段。一是在书上冠以名人的大名,借助名人以扩大出版物的影响,如卷首署上“钟惺”“冯梦龙”之名,借助他们的声望以提高本书“身价”。另一个手段是以“按鉴参订”去诱引读者——这是把“以小说为纲鉴”的小说理论具体化。书商们要以小说的形式写一套远自上古、下迄明代的系列化全史演义,使之“通俗喻人”,普及历史知识。这便产生了《开辟演义》等四部小说,这四部小说,哪一部是先写成的,现在还说不太清楚,这里只好按照传说的历史顺序作评介。
先介绍上古断代小说。
(一)《盘古至唐虞传》
《盘古至唐虞传》,全称《按鉴演义帝王御世盘古至唐虞传》,分上下两卷,上卷三则,下卷四则。全书近三万字,书较为单薄。卷首有钟惺序,自称:“以今而见古,由此而知,千古之前,万世之后,无以异也。则予是编,不几与庐陵(指宋罗泌撰《路史》)而志不朽乎!”并有“历代统系图”“历代帝王歌”“附历数歌”。正文前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这可能是伪托的。
书中所叙故事,从首卷“盘古氏开天辟地”,至末卷“浚井老狐救大舜”,其中虽有作者自撰的神怪荒诞的东西,但主要还是根据有关盘古、有巢、燧人氏、仓颉、伏羲、共工、神农、黄帝、蚩尤、颛顼、帝尧、后羿、大舜等众多的上古神话故事编写的。
盘古氏在天地将分未分的时节,生于大荒之野。这时,世界混混沌沌,所以又叫他浑沌氏。他在西方得到了金精化成的神奇石斧和椎,用来凿开混沌,于是奠定了两仪,混混沌沌的天地开始分为阴阳。后又凿开日、月二宫,二十八宿星辰布列天空。从此,天清了,地厚了,于是在天地空清之处,渐渐风生氤氲之气。
盘古氏见天地已经形成,他又为大地创造山河万物。遂把头化为四岳,两目送进日月里,把自己的血肉化为江海,全身毛发变成山林树木。就这样,朗朗青天,蓁蓁大地,被开天辟地的英雄盘古创造出来了。新创造的大地便由天皇来管理。
天皇氏由兄弟十三人出来掌管天下,他们首先立干支,定岁月四季,百姓们经过一度暑往寒来,便知是一年。在天皇以后,由地皇氏兄弟十一人来管理天下,他使百姓认识日、月、星三辰,又教导百姓分别昼和夜。于是定立了怎样算一日,多少天算一月。再以后由人皇氏出来管理天下,他把天下分为九区,每区令一兄弟治理,自己在中区管理天下。
据说,从这时开始,就有了君臣之分,人皇便是君,他的兄弟便是臣。再以后,又有五龙氏兄弟五人分治在五方,分受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在东、西、南、北、中央五方的山岳。接着相继而出的首领,有分天下为五十九处的摄提氏五十九姓,有教民穴居的合雒氏,有连通氏、叙命氏、循蜚氏,他们率领着百姓上山采食物,在穴洞里安身,活得快活,相安无事。若干年后,出现了善变化、有大神通的巨灵氏,他因喜巴蜀地方的山水风土,收服了蜀中五丁氏,相继又有句强氏、谯明氏、次民氏、元皇氏……共二十一氏。不知距今有多少年了。
到了辰放氏出世的时候,也许是天气发生了变化吧,风雨霜雪,百姓苦不堪言。于是,辰放氏教民剥树皮、觅藤萝裹身御寒,称作“衣皮之民”。从此,经历了蜀山氏、豗隗氏、东尸氏、启统氏、吉夷氏,直传到几蘧氏出,百姓成群相邀同行,无一个常居住处,男女相爱,自行交媾,儿女识其母而不知有父。
到了有巢氏治世,他见人兽相搏,人多有受害者,遂教民在树上架木为巢,以避兽害;剥兽皮蔽体,食兽肉充饥,人类由是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燧人氏游于不周之山,见那里有棵大树,啄木鸟用尖嘴向那树身上啄个不停,那口啄之处粲然有火出,燧人氏从中得到启示,悟出摩擦能生火的道理,便教给人们以钻木取火之法。从此人类开始用火来烧烤食物,学会了熟食。这就改变了人们茹毛饮血式的生活,死者遂少,人类益繁。
燧人氏又教民结绳记事,入水捉鱼,百姓莫不称心满意,称呼他为“燧皇”。燧人氏见人类杂交群婚,既时常引起人群的骚动,又损伤人的精神,遂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度,日间同食、夜间同宿,不许任意交欢。自此民间始有婚姻之礼,生下子女也知生父生母了。这时,乾坤粗成了,有仓颉史皇氏,创造了文字,人类逐步地向着文明社会前进。
又经过了不知多少年,有中皇氏的子孙大庭氏,治曲阜,以火为纪,号炎帝。炎帝的继承人栗陆氏管理天下,和从前的人群领袖大不相同了,暴虐下民,自专自用,贤臣东里子因谏被杀。百姓群起而攻之,栗陆派兵镇压,士兵们都怨他杀害忠良不肯卖命,栗陆终于被民众所杀。
人类在不断地发展着,进步着,由天、地、人“三皇”时代进入传说的“五帝”(五帝是传说中的五位皇帝。五帝是谁,有三种说法:一是根据《礼记·月令》说,是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五人,二是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人,三是根据《尚书序》说,是少皞、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人。《盘古至唐虞传》作者取第一种说法。此外,也有称伏羲氏为三皇之首的。都是传说,各取其说罢了)时代,由伏羲氏统领天下百姓。
传说伏羲氏的母亲,暮游郊外,因与虹交孕,所以伏羲氏生得人首蛇身。伏羲氏当了人群的领袖后,建都于宛丘。他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用刻木记事以代结绳记事;制订历法,使人民能掌握四时运行的规律;实行媒妁嫁娶之礼,进一步完善婚姻制度;画八卦,定方位,教导民众掌握自然规律。因为他深受人民的尊敬,故称伏羲氏为五帝之首。
在伏羲氏的时代,有共工氏名康回者,窃据冀方,残虐百姓作乐,淫纵女色不休。伏羲氏的大臣祝融氏出兵驱除,共工氏力怯败阵,逃至不周山下,怒而触山,天柱折,地维缺。西北天倾陷了,百姓难以生存,于是伏羲氏之妹女娲氏炼五色石,将天补就。可是,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氏不知悔过,反而兴水以祸天下,女娲将他杀死,水害遂息,百姓大悦,女娲被尊为女皇。
五帝的第二帝是神农氏,传说他的母亲因梦见龙神而有孕,把儿子诞生在姜水之上,所以神农生得牛首而人身,并以姜为姓。他教民制作耒耜等原始农具,耘土耕田,又教民种桑养蚕,纺绩御寒。民多有因疾病死,神农氏亲尝百草,一日遇十二毒,吸解毒之药得解,遂作医书,有病者按方服药调治,病者得生,天下大悦。这时,北方诸侯夙沙氏叛乱,神农氏并不以武力去镇压,只是以德行去感化。夙沙氏以为神农可欺,变本加厉,民众怨恨夙沙氏暴虐,集数万之众,杀死暴君,相率来归神农氏,称神农氏为炎帝。
炎帝传八世至榆罔,榆罔自以为智力过人,任意胡为,诸侯皆生叛心。其中有姜姓名蚩尤者,也是炎帝后裔,兴兵作乱。榆罔抵敌不过,放弃都城空桑,出奔涿鹿。蚩尤兵围涿鹿,诸侯轩辕氏率各路诸侯来救,两军对垒。蚩尤依仗妖法,作起弥天大雾,轩辕急收兵回营,由风后、力牧二贤相助,困蚩尤于八门阵,轩辕氏遂生擒了蚩尤,并将其杀掉。于是诸侯都归顺于轩辕氏,轩辕氏乃代榆罔为帝,这就是黄帝。黄帝至翠沩川,有一大鲈鱼送给他一幅《图箓》,黄帝根据《图箓》中的五要,设立五官,分管天下五事。黄帝善于用人,他命令容成作浑天仪、隶首作九草算法、伶伦制五音十二律、岐伯作《内经》,又命元妃嫘祖教民育蚕,将茧丝织成绢帛。
某日,轩辕出游空桑,见大风吹着,蓬叶旋转,忽东忽西。他根据这种圆叶能转动的道理来制造车轮。并且用横木做轩,直木做辕,所以号为轩辕氏。他又教民以火焙铸铜铁为钱刀,便于民间兑换金玉币帛之货。人民大悦,天下大治。于是凤凰巢于阿阁,麒麟游于苑囿。帝将要逝世了,有龙来迎接,他骑在龙背上升天去了。黄帝把天下传给他的儿子玄嚣,这就是少皞金天氏。当时黎氏兄弟九人为诸侯,兴兵作乱,民间又多鬼怪,天下不得安宁。少皞氏崩,群臣拥立高阳氏为帝,这就是颛顼。颛顼传位给少皞的孙子帝喾。
当帝喾称帝时,房王作乱。帝喾便募集天下机智勇猛之士去杀叛贼。有一只名叫槃瓠的狗,不出三月便咬下房王的头,帝喾为了不失信于民,便封犬为会稽侯,赐美女五人,食千户,其后子孙繁盛,号犬戎国。在帝喾的宫中,怪端异事,接连不断,元妃姜嫄一夕出野,践踏巨人足迹,怀孕而生子,以为不祥,扔出去三次而不死,抱回宫中收养,取名为弃。弃为孩童时,有大人之志,以种麻种菽为游戏。及长大成人,好耕农田,教民稼穑之事。帝喾的次妃广都,被黄云覆身而有孕,怀孕十四个月生下帝尧。妃简狄,误吞紫燕遗卵,孕而生契。妃常仪生子挚。帝喾崩,子挚嗣立,他荒淫无度,不修善政,居位九年被众诸侯废去。
众诸侯尊尧为天子。这时,天上十日并出,禾稼干熇,草木焦枯。尧命羿射下九日。又有大风吹坏民舍,大兽猰、大猪封豨、大蟒修蛇食人食畜,广为民害。尧再命羿除去三害,万民大悦,击壤而歌功颂德。不料甲辰年间,天下洪水泛滥,淹死百姓无数。民众推举鲧去治水,鲧抗洪九载,劳而无功。帝尧年岁大了,而他的儿子丹朱又愚昧无知,不能继位,帝尧欲求贤自代,让位给许由。但许由不肯为帝,逃往颍水之滨隐避去了,让来让去,没有人愿意继承帝位,于是群臣推荐舜。
舜父瞽叟。在舜母逝世后,续妻生象。继母溺爱自己生的儿子,时常在瞽叟面前挑唆,欲置舜于死地。舜乃尽孝悌之道,事父母、待兄弟尤加恭顺。年二十,以孝闻于朝野。躬耕历山,农夫、渔民见舜孝德,无不感戴。尧召舜入朝,以娥皇、女英二女妻之。舜携妻归,乃务农事亲。继母益发妒嫉,百般谋害舜,舜每死里逃生。帝尧日感精力不济,命舜代行天子事。舜任用八元八恺和贤德有才干的人,帮助他治理天下,将朝中横暴无才无德之人流放到远方,把治水无功的鲧殛死在羽山。鲧化为黄熊入于羽水。禹继父业治水。
帝尧正式禅位于舜后,舜设九官:命禹为司空,总管国家大事;弃为后稷,主管稼穑农事;契为司徒;皋陶为士师;垂为共工;益为虞侯;伯夷为秩宗;夔典乐;龙作纳言。九人各管自己分工之事,天下悦服,四海拥戴。唯有苗不服王化,便大布文德,苗民感格来降。舜子商均,也是无所作为的庸人,舜荐举禹代己摄位。后舜巡南狩,死于苍梧山。娥皇、女英同往哭舜,泪沾修竹,竹上留下点点斑痕,转而有纹,人称湘妃竹。二女悲伤过度,自沉于江,遂为湘水之灵,世称湘君、湘夫人两神,立庙祭祀。
大凡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不外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盘古至唐虞传》最突出的是民本思想。臣可以不受君臣纲纪的约束,废除或讨伐君王;民可以举兵犯上,杀死其主。如帝挚荒淫无度,不修仁政,众诸侯入朝废帝,拥立夏禹;榆罔不仁少德,臣民怨恨,蚩尤趁时造反,黄帝统兵平息叛乱后,因榆罔不改前非,上表劝又不听,便兴兵攻打,榆罔自刎而亡。如栗陆苦虐下民,滥杀谏臣,百姓起而攻之,杀死暴君;北方诸侯夙沙氏凶狠作乱,民集数万之众,杀主除害。作者没有按照封建的纲常标准把这一切看成是“大逆不道”的行动,反加以肯定与赞赏,这在某种程度上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氏族社会的政治生活。此外,如帝尧子丹朱不肖,尧以天下为重,求贤自代,禅位于舜。帝舜子商均也不肖,舜不计较家室,禅位于禹。这种以贤为重的思想,保存了先民的古朴风貌。
从开辟浑沌的盘古起,至虞舜止,中经许许多多“朝代”,出了不少“明主贤君”,如地皇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尧、舜,小说对他们为民造福备加赞美。但在讴歌这些“英明君主”的同时,也无情地揭露、鞭挞和讽刺那些昏聩残暴的统治者,如栗陆氏、共工氏、夙沙氏、榆罔、蚩尤、帝挚等。作者爱憎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
谈到这部作品的思想性,我们必须正确对待那些今天看来已是很荒诞的情节,如伏羲、神农、弃、尧等的出世,其母或与虹交,或感神龙,或践巨人足迹,或黄云覆身,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这些取材于典籍所载的神话故事,要从神话的特征方面去认识,要区别神话与迷信。
再看艺术方面。它虽是一部神话小说,却是以神话故事来再现历史,这就给作者在创作上造成很大的困难。因为从盘古氏至夏禹,时间跨度相当大,中间经历几十万年,要把全部历史串连一起,做到以短短的篇幅(约三万字)把它表现出来,又能给人一种完整的感觉;把散见于史籍、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融会贯通,使其脉络清楚,有条不紊,这是本书的两大艺术特色。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能把握好主次关系,对一些重要人物,着墨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物的艺术形象。其中羿射日灭怪和舜耕历山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从总体说来,书中的人物形象大都是苍白无力的,这就不必苛求于古人了。
(二)《有夏志传》
《有夏志传》,全称《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夏志传》。署“景陵钟惺题”。刊于明末,四卷十九则(清刻本改四卷为六卷),双回目,不标回次。上图下文。卷首署“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这个题署和《盘古至唐虞传》相同,也是伪托的。到了清嘉庆甲戌(1814)年间,出现把《有夏志传》和《有商志传》合为一书的《夏商合传》,世称稽古堂刊本。
书从“禹王伊水捉蛇怪”写起,至“桀败三嵕终南巢”结束,虽然也描写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但主要还是记叙远古的神话传说。全书的故事梗概如下:
禹王是黄帝的玄孙,姓姒氏,鲧的儿子。他母亲脩己见流星贯昴,有感而怀孕,十四个月,折断肋骨从胸中生出禹来。父亲鲧,治水失败,被舜杀了。禹对父亲被杀很悲伤,决心继承父业。禹娶涂山氏为妻,娶妻不到四天,就告别了妻子前往治水。
禹使伯益掌火,朱虎和熊罴随行,又用方道彰、宋无忌二人为风火二将,冯迟、冯修、江婔、江妃为水将,禺强、庚辰为左右将,章亥、竖亥为步将。开始治洪水的时候,先去进行考察,河精送给禹一张河图。他照着河图行动,每到一地,大战神鬼精灵、毒蛇猛兽,一一擒杀。如解螫毒,收橐驼,杀长蛇,除相柳等等。来到衡山,夜梦玄夷苍水使者赠简书,书中详细地记载着疏导洪水的方法。又从南荒到海外,经历了结匈国、羽民国。到了三苗国,国君款待禹王。来到玉山,西王母派人迎接禹王,在瑶台宴请禹王。
禹王治水成功后,先去祭祀泰山,然后回到羽山去祭他的父亲鲧。祭祀完毕拜见帝舜,禹王被任命为大司空,居九官之首。舜见禹既有能力又贤德,把帝位让给禹。禹接受了禅位,改国号为有夏,自以为德能不如尧舜,不称帝而称王。禹王命禺强、庚辰收天下精铜,铸成九鼎;一鼎像一州,分天下为九州。在涂山会见天下诸侯,统一国家。但防风氏不服,不按期到会,于是便发兵征讨,杀了防风氏。
禹王在位八年,东巡时死在会稽,葬于会稽山上,这就是现今的禹穴。禹王死后,伯益率臣民共推禹子启即夏王位,从此帝王不再禅让,开始世袭,始为家天下。启王增修德政,三年天下大治。有扈国君敖奇,不遵守国法,不修身正己,不关心人民,启王兴六师讨伐。敖奇驱毒兽以拒王师,王师先败后胜,遂灭有扈之国。武观作乱,彭伯寿奉命平乱,武观兵败被擒。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政清民安,天下太平。
启王在位九年,死后他的儿子太康不理朝事,不治国政,辞去了大半忠臣贤士,重用叛臣武观和佞臣共工桓,终日沉湎酒色。太康为了保护自己,召有穷国君主后羿进朝当他的扈从。这后羿身长丈五、手举千斤、射无不中,因见太康昏庸无道,迷于酒色,骑神马私逃。他游于三岛,食庞眉仙人所赠仙枣后,竟终岁不饥,在玉山遇西王母,经她指点,到不死国采得不死之药。后羿回国后,太康重用后羿,让他辅佐国政。但武观等奸谀小人,怕自己失宠,日夜向太康进谗言,太康偏听偏信,又把后羿放回有穷国。后羿回到自己的国家,采纳武罗伯的建议,修德政,关心人民,受到北方诸侯的信赖和拥护。
武观因害后羿未遂,便又生奸计,他听说后羿之妻嫦娥非常美丽,便奏请太康,用幽州之地和后羿换嫦娥。后羿听从了武罗伯的话,接受了用幽州换嫦娥的条件;嫦娥怨恨丈夫贪地忘情,偷得不死之药,飞奔月宫去了。后羿悲愤交加,乘太康会猎四月不归的机会,遂占据夏都。太康闻变,使武观率师渡河,被后羿射杀。共工桓闻武观兵败被杀,劫太康西奔夏阳。太康居夏阳九年而崩,前后在位二十九年。
后羿迎太康之弟仲康继承王位,仲康命后羿为相,子昭民为大司徒,大廉为大宗伯,这叫三公佐政。后羿不能独揽大权,心中不快。这时,羲和连结四夷作乱,派人联络后羿做内应。仲康的王师很快就平定了叛军,后羿正心中惊惶不安,仲康却在平叛后不久便死去了,由仲康之子相即位。于是后羿便开始阴谋夺取王位。
后羿逐渐控制了大权,他鼓动夏王相,大兴土木,起楼台,广妃嫔,日夜消沉于声色女乐之中,使相不问朝政。羿一面排斥勋旧老臣,起用心腹之人;一面使人抚恤饥苦,收买民心,以作后图。后羿假借王命东征九夷。羿喜得勇士神射手逢蒙和奇奸诡智的寒浞二人相助,终于篡夺了有夏国的大权,自立为王。但不久寒浞又勾结逢蒙射死了后羿,寒浞又以弑君之罪擒杀逢蒙,遂代羿为王。
相被害时,他的王后已怀孕了,当时逃回了娘家,后生子少康。少康长大后,母子二人又逃亡到虞国。虞君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为妻。少康时刻想着复兴祖业,奋发自励。到隃山访贤,秘密联络仲康和相的旧臣姒靡等,招兵买马,训练军队。三年后,利用反间计,使寒浞父子、君臣自相残杀,遂灭了逆贼寒浞,即夏王位,大封功臣,立季杼为世子,夏朝中兴。
少康在位二十二年,死后季杼继位。自季杼以后,继夏王位的有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诸王,传位至履癸——这就到了夏桀之世。
夏桀二十五岁得天下,为人奸诈暴虐,贪财重色,力大勇猛,天下诸侯都惧怕他,纷纷归顺。诸侯之中,唯有商侯天乙最忠最贤,亲自访请大贤人伊尹出来辅佐夏王。但夏王桀昏庸无道,他听说有施氏国君之女妹喜貌美,派大兵压境索取妹喜。有施氏惊慌万状,献出妹喜。
桀自得妹喜,朝政尽废,由太师赵良摄理国事。为了讨好妹喜,削去元妃的尊号,送回母家,册立妹喜为元妃。妹喜一味献媚持宠,蛊惑桀修筑长夜宫,昼夜取乐;又开酒池,置肉林,日夕追欢。修筑这些苑囿,化费民力民财,无计其数,百姓大怨。
大臣关龙逢等忠言直谏,先后被杀。商侯派人吊唁,劝桀听信忠臣之言,桀不但不听,反而杀了商侯的使臣,把商侯囚禁起来。商侯深得民心,国力日益强盛。伊尹见桀如此,知天命在商,遂离开了夏桀,帮助商侯兴井田之法,设学校育人,建军旅并授战阵之法。
诸侯见桀昏蒙暴霸,劝商侯举义旗,平暴伐桀,救民于水火之中。商侯于是兴师,先伐助桀为虐的葛国,得其民为内应,擒斩葛伯氏及狎客宠臣。接着征服豕韦氏、昆吾氏,聚集天下诸侯,誓师攻夏。桀亲自统兵迎战,虽有两万猛士相随,终因寡不敌众,猛士尽死,只身脱围逃回夏城,但见城门已闭,城上皆是商侯的旗帜。桀不得入城,又见妹喜被杀,遂投奔妹喜父母之国,醉酒被擒,被商侯流放南巢,三年而死。天下诸侯共推商侯为天子。是为汤王。商朝国结束了夏王朝的统治。
《有夏志传》的主题思想是提倡君仁臣良,为君要爱民,为臣要忠君。作者运用神话,编写了一部“君仁则兴国,君昏则民叛”的夏王朝兴衰史。
《有夏志传》在艺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开卷一首七律“治水功高继世贤,九州鼎铸怪神平。后王兴发谁长计,明德巍巍万古传”引出故事,逐步展开,步步深入,最后以夏亡商立作为结局。
在塑造人物方面,能分清主次,在几个重要人物身上多费笔墨,如夏禹、商侯、伊尹、关龙逢、桀王、妹喜、武观、寒浞,特别对桀王的暴戾好色、妹喜的狐媚淫乱,写得十分深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但多数人物的形象是模糊不清的。
在布局上,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上下衔接,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的艺术整体。
在语言运用方面,倒也简练明快,只是不够生动,尤其人物的语言千篇一律,枯燥无味。
(三)《有商志传》
《有商志传》,全称《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商志传》。成书于明末,但现今已不见明刊本了。共四卷十二则,双回目,不标回次。上图下文。卷首也署“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与《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情况类似,同样是伪托。到了清嘉庆甲戌(1814)年间,出现《有夏志传》和《有商志传》合为一书,易名《夏商合传》的稽古堂刊本。这个“合传”的“有夏”部分,与明刻本文字相同,推而论之,其“有商”部分当是直接翻刻的明刊本。
《有商志传》,其实是《有夏志传》的续集。是按照夏商周的历史朝代排列的。所以,《有商志传》便是一部商朝兴衰史。其内容梗概如下:
商朝开国,汤王称帝,以伊尹、莱朱二人为相,为政宽厚,省刑薄敛,人民大悦。时值大旱,六七年滴水不见,草木尽凋,溪涧绝流。汤王斋戒沐浴,剪去头发,剪断指甲,乘素车白马,抬着祭品到桑林之野祭天,自责未毕,天雨千里,数日方止。汤王闻民间贫苦百姓多有卖子女者,便铸币赐民,赎回了千万子女。穷民好不快活,天下大治。
汤王在位十三年,寿百岁而终。嫡孙太甲嗣位。他初登天子位,不知创业艰难,废除了汤王所立的许多典章制度。伊尹为了开导太甲,把他送到汤王坟墓旁的桐宫思过。将近三年,太甲已经悔悟过来,存圣贤之心,行仁义之事,伊尹把他迎回,重践天子大位。太甲一心保护庶民,赈恤鳏寡。在位三十三年,死后其子沃丁即位,事事都照伊尹的主张行事,不敢自专自为。伊尹卒,沃丁亲自主持伊尹的丧事,按照天子的规格举行了葬礼。沃丁在位二十九年,经过太庚、小甲、雍己三朝,传位到太戊时,商朝的国力递渐衰弱,国家不断出现种种不祥的事件。太戊向伊尹的儿子伊陟求教。伊陟告诉太戊,要像先王那样尊老爱幼,抚恤百姓,太戊于是勤修德政,养老求贤,关心人民疾苦,商朝又开始复兴起来。
太戊在位七十五年,传位给仲丁。仲丁刚刚登基,京城亳都发大水,淹没了无数民房,宫殿也被浸毁坏。正计划迁都,邻邦蓝夷听说商朝旧都被水淹,新都刚建成,为掠夺金银宝器、宫妃彩女,趁机出兵侵犯。伊陟设计伏击蓝夷贼徒,夷寇败逃。仲丁乘胜征讨,夷兵伤亡惨重,蓝主甘愿朝贡纳罪。
仲丁以后,再传八代,到阳甲为王时,商朝的皇族发生内讧,兄弟之间争夺帝位,各诸侯国见商争位,朝中内乱,也都各自扩展势力。这时,后稷的子孙周太王、古公亶父在西戎边远地区建设了周国,教民耕种,丰衣足食,日益强盛。而商朝由于内乱加水害,国家动荡不安,传位至盘庚时,改国号为殷。
殷王武丁,为使国家复兴,尊贤任能,勤修德政,励精图治。国家刚刚得到恢复,武丁去世,子祖庚立。祖庚崩,由其弟祖甲继位。祖甲好色无度,丝毫不理政事,在武丁手上中兴的殷朝天下,到他手上却又衰微了。祖甲以后,经廪辛、庚丁,传至武乙。这武乙无道,激怒上帝,被雷神殛死。从此殷朝走上了衰败的道路。
经过太丁、帝乙,传至受辛即位,这就是殷纣王。纣王为人聪明,但刚勇好色,心狠奸险。刚登帝位,便命令四方侯国各献美女五十名选入后宫。北伯侯崇侯虎,奏说冀侯的女儿仪容绝世,纣王立即降诏苏护,送女入朝。苏护不得已,送女妲己进宫。
在驿站中,女被九尾狐狸魅死,九尾狐化成妲己进宫。
纣王见妲己仪容妖艳,花貌绝群,不胜欢喜,立为贵妃,朝夕欢歌,不理政事。终南山炼气士云中子,游至朝歌,发现妖气出于宫掖,向纣王献木剑斩妖。妲己见剑恐惧成疾,纣王不仅烧毁了木剑,并杀了引见云中子的太史令。纣王朝夕与妲己游宴在摘星楼上,姜后苦谏,纣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她投于楼下摔死,册立妲己为正宫皇后。纣王唯恐姜后的父亲东方侯伯姜桓楚为女儿复仇,诈称国家有大政,宣四侯伯入朝议事,待桓楚至,即行斩首,以绝后患。西伯姬昌听说纣王失德,早就想入朝进谏,如今见宣诏他们进京,便急速赶来。谁知进京便被囚禁起来。
姬昌被囚禁了七年,周国选良马八匹、美女二名及金宝八车送进朝中,纣王遂释放了姬昌。姬昌回国,广行仁政,厚恤下民,四方诸侯有三十余国亲近西周,疏远殷朝。这时,在商都朝歌城中,有一姓姜名尚字子牙的人,年过七十,有经天纬地之才,排兵布阵之术,闻纣王恣行暴虐,殄灭人伦,乃携家属潜居东海之滨,以钓鱼为生。后闻姬昌仁政施于四方,鳏寡各得其所,便挈妻孥西奔,经潼关入岐州,钓于磻溪。姬昌夜梦飞熊入殿,以出猎为名寻觅贤人,两访磻溪,始见子牙。
姬昌病重,临终托孤,请子牙辅佐他的儿子。姬昌死后,子姬发嗣位,号称武王,尊姜太公为尚父,与周公旦共同辅政。这时纣王暴虐滋甚,制虿盆、炮烙酷刑,设酒池、肉林享乐,听信妲己妖言,剖妇胎斩人胫取乐。于是周武王应民众之请,兴兵东伐殷纣,筑坛拜尚父为东征大军师,辛甲为先锋,南宫适为副将。出兵三日,有雷震前来助战。纣王的儿子殷郊也随军东伐。大军过黄河,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渑池,夺取氾水关,兵至孟津河,与八百诸侯会合,计议进军首都朝歌。
周武王东征,殷纣王拜崇侯虎之子崇应彪为征西大总兵,飞廉为左中帐护将军,率精兵八十万迎敌,全军覆没。败报传到朝歌,纣王孤注一掷,再发精兵八十万,由费仲统帅,更是不堪一击,负伤奔入皇城。周武王兵临城下,兵数十万,殷朝士兵,人人怨恨纣王残虐无道,倒戈起义。周兵入城,朝歌百姓牵牛担酒,争来相劳。纣王知大事已去,不能保身,乃举火焚烧宫室,投火而死。殷郊擒住妲己,雷震拿获费仲,武王、太公数两人之罪,命推到法场斩首。至此,商朝自成汤传至纣王,历二十八代,共六百四十四年而亡。
本书在思想方面,显然与《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不同,它较为突出地宣扬封建的伦理关系,如“父有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君不明,臣不可以不忠”“商虽无道,吾之家祖称臣,必当尽守其职”等,即封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纪说教,时有所见。
从艺术上说,与《有夏志传》的开局一样,也是以一首七律作为引子,随即紧接前书交代过“汤王即位”,逐渐铺开故事,不断引向深入。至武王东征,把故事推向高潮,以纣王兵败身亡,妲己显露狐狸原形为结局。最后引用钟伯敬一首七律,全书结束。有条有理,上下紧扣,联缀成篇。
在塑造人物上,似比《有夏志传》更胜一筹。对一些主要人物,通过一系列具体事件,不惜笔墨地加以描绘,使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如姬昌、太公、纣王,都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但作者也没有忽视那些次要人物,笔墨有浓有淡,如伊尹的善教,太甲的知过,太戊的勤政,伊陟的才智,武丁的求贤,古公亶父的爱民,祖甲的重色,微子的佯狂,比干的刚烈,箕子的应变,崇侯虎的阴险,费仲的阿谀,飞廉的贪婪,姬发的果断,殷郊的明理,辛甲的神武,南宫适的勇猛等,写出了各自的特征。
至于语言运用,朴素流畅犹可,生动尚且不足。也犯了《有夏志传》同样的毛病,人物的语言不分各自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毫无特色,削弱了人物形象。
(四)《开辟演义》
《开辟演义》,全称《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后刻本简称《开辟演义》。全书凡六卷八十回,约九万字。作者周游,字仰止,号五岳山人,居住地及生卒年代不详,大致为明万历至崇祯年间人。这部以上古为题材的神话小说,成书于明崇祯年间,卷前有王黉崇祯八年(1635)的序和王黉的释疑及回评。
本书主要演说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化民成俗至周武王伐纣灭商的远古历史故事。但作者为了借上古神话宣扬佛法,有意编造了菩萨开天说:
西方世尊释迦牟尼佛大放光明,照见天下万国,发现四大部洲鸿蒙久闭,天昏地暗,而南赡部洲历劫已满。世尊救济普度,令弟子毗多崩娑那菩萨去开辟天地。毗多离了西方佛境,来至南赡部洲洪荒处,化成一人,“身长三丈六尺”,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他凭着神力,或用斧劈,或以凿开,终将天地分开。他又立一石碑为念,自镌“吾乃盘古氏,开天辟地基”。功成行满,由世尊大弟子观音大士救度回西方佛境,复为毗多崩娑那菩萨。
自盘古氏返西方之后,天皇氏兄弟十三人降世,治理天下。天皇氏立六十甲子,又立十干以定岁次,立十二支以定四时。天皇氏兄弟共治天下一万八千年。
继之地皇氏与十弟共治天下,安布日、月、星辰,昼夜自分,有了光明。也是统治天下一万八千年。
接着是人皇氏居位,使兄弟八人各居一方镇守,划天下为九区。人皇氏兄弟治世最长,共四万一千六百年。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到了有巢氏治理天下时,教民架木为巢,掘地为营,既可防止恶兽伤人,又可蔽风遮雨,避炎热寒冷。
有巢氏为诸侯五百九十年而崩,人民拥立其子燧人氏治国。燧人氏教民“钻燧取火”,使民以食熟物,少受疾病毒伤之害。他又实施结绳记事之法,推行日中设市的交易之道。流光匆匆,又过去了多少万年。
燧人氏之女踏巨人足迹生伏羲。伏羲身若蛇形,长三丈六尺,能仰观星象,俯察山川。他用仓颉制成的文字,代替了结绳记事;得《河图》《洛书》,画八卦,定年、月、日、时;教人民制网捕鱼,饲养六畜,以赡民用和享神祇;命木匠削桐木制琴瑟,与民修身养性。伏羲氏在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寿一千一百五十岁而崩。
伏羲氏死后,其妹女娲即位,号女皇。她生而神灵,身长二丈五尺,曾佐兄正婚姻、媒妁、嫁娶之礼,叫做神媒。共工氏康回,原为伏羲的上相,后封为诸侯,因不服女娲管辖,兴兵作乱,女娲亲征不胜。祝融氏奉命出征,用土灰破了康回的水淹之法。康回在战斗中负伤,落荒而逃,逃到不周山下,被重兵围困,自知不免一死,头触不周山,撞折天柱。于是女娲炼石补天,使不周山百姓重见光明,得免凄风冷雨之苦。自此天下无事,女娲大封列国。在位八百年,寿九百岁而终。其子孙由各地诸侯辅佐,王室得以代代相传,共治天下一万零八百年。
炎帝神农氏,身长一丈九尺,牛首人身。他初得王位,即存救民之心,忧民之食,悯民之病,创造了耒耜等原始农具,亲耕田,教民播种五谷,又亲尝药草,治人疾病。神农女儿精卫公主在御花园游玩见到西王母,西王母让她渡海去蓬莱仙境访仙求道。公主去仙山的途中,见一美少年,不觉动了尘念,想在成仙回来后招为驸马,便令侍女上前询问,不巧被东王公看见,怕她亵渎了仙境,让东海龙王大兴波涛,沉船溺于万丈深潭。龙王见色起意,把公主拉入龙宫水晶殿,求其配偶。公主宁死不舍少年,但欲回不能,怨气不散,遂化成小鸟,衔南山木石填塞东海。北方诸侯夙沙氏贪财好色,重敛百姓,百姓约期举事,把他杀死,神农厚赏众民。神农在位一百四十年,寿一百八十一岁。
神农既崩,传至八世榆罔,政治腐败,人民不满,群臣怨望,蚩尤乘机叛乱,兼并诸侯,兵围皇城空桑。榆罔出奔涿鹿。轩辕起兵救驾,用指南车破了蚩尤的兴雾之术,把他枭首示众。榆罔返都空桑,仍是不仁,轩辕上表不听,兴兵讨君,榆罔战败自刎。榆罔在位五十五年。
诸侯拥立轩辕为君,这就是著名的黄帝。他被诸侯拥戴为天子后,在六相辅佐下,修德治兵,创建制度,修筑道路,制造舟车,缝制衣服,营建房屋,应用臼杵,制作弓箭,创作《内经》,传世《图篆》,以及在历法、度量衡、音乐诸方面都得以应用和推广。他的妃子嫘祖又教百姓养蚕,织而成绢帛缎匹。黄帝勤劳焦思,祥瑞时现,后学道于广成子,修炼飞升成仙。
黄帝长子少皞金天氏,名玄嚣,即位后能修太皞之政,故曰少皞。不久蜀中诸侯九黎妄动刀兵,天下不安。少皞命重臣勾龙率九路诸侯讨伐平乱,大败九黎兄弟,使之逃回本国。自此天下稍平,四方无事。少皞在位八十四年,寿一百岁。
少皞无嗣,群臣立其兄昌意之子高阳氏,是为颛顼帝。九黎兄弟卷土重来,勾龙向帝保举九位太子出征。九太子与九黎展开大战,勾龙用“退围计”破了九黎的“九宫阵法”,先后擒杀七黎,两黎自刎而死。颛顼帝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一岁。
少皞之孙帝喾登位,知天下财用不足,令军士去峒山开采银矿,又冶炼铜、锡、铅、铁。在位七十五年,寿一百零五岁。
帝喾妃子常仪所生之子挚嗣位。挚贪财好色,不理国政,其弟尧及众贤臣劝谏不听,由旸谷侯会同十九路诸侯兴兵入朝,废挚立尧。
尧为君,仁德如天,富而不骄,轻车茅屋,志在为民。这一年天上出现十个太阳,草木焦枯,禾稼干熇。尧命护驾大将军平羿射落九日,民得以生存。羿又率领兵马为民缴大风,除兽害。羿之妻遇西王母,得长生药,夫妻一同飞入月宫。妻为嫦娥,羿为蟾蜍。天下洪水泛滥成灾,四岳首领共举鲧治洪水,但他唯知搜括民财,接受贿赂;又无治水之法,只是挑土以堵洪水,治水九年未见寸功,被尧斩于羽山。
黄帝八世孙舜,孝名闻于朝野。尧见儿子丹朱不肖,欲以天下让贤,经臣荐举,召舜入朝,委以重职,将两个女儿许配给舜,最后让位与他。舜继位后,求贤自辅,广开言路,无日不以民众为念。对拒绝使命的诸侯,削去其职。三苗反叛作乱,遣将征伐。水患又起,舜命鲧的儿子禹治水。禹相度地势,先除水怪,再疏通九州河道,开三峡七百余里;三过家门而不入,唯治水为急务,历经十三年终于制伏洪水。
舜出外巡狩。一病不起,传贤不传子,立下遗嘱由禹承继帝位。禹自谦德薄才疏,难为人主,举家避于阳城。众臣力劝,禹无词以对,遂受舜禅,建都安邑,去帝号称王,分天下为九州,铸九鼎。禹与南方各镇诸侯相会于涂山,被推为盟主,从此南方皆依王化。禹的臣子仪狄用曲米酿制成酒,禹连饮数杯,不觉大醉,醒后误了设朝时刻,即贬仪狄为民,禁止造酒。但仪狄仍暗地制酒发卖,众臣得到他的制酒方,也私自造酿饮,造酒日兴。禹在位八年,寿百岁。
禹亡,其子启贤明,被诸侯拥立为王。启在位九年,死后由太子太康正位。太康荒淫无度,不恤国政,朝野怨愤。握有重兵的后羿废太康,又毒死新君帝相,自立为王,后丧于心腹寒浞之手。十六年后,帝相遗腹子少康在各镇诸侯协助下,灭寒浞复位,夏道中兴。
从夏道中兴,历经九帝,共治天下二百零四年。传至末代君主桀承位,荒淫贪戾,宠美女妹喜,造琼宫瑶台,建肉林酒池,杀谏臣关龙逢。汤闻关龙逢死,为之大恸,被佞臣诬陷,囚于夏台。群臣不服力保,桀放汤。汤回商国,广政施仁,任用贤士伊尹,联合天下诸侯,发布除暴去佞文告,起兵伐桀,用十面埋伏计轮番战桀,灭夏建商。
商朝汤王即位,立三公、九卿、士大夫、列士之官,又以庄山之金铸币,赈贫苦之民。时值大旱,汤王亲自祭天,引咎自责,大雨顿降,五谷丰收,民安乐业。在位十三年,寿百岁。
太子太丁早卒,次子太甲登基。自太甲中经数传,到了盘庚时代,商朝国运开始衰微。又经武丁、太丁、帝乙传至受辛。受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殷纣王。
纣王自登基之后,奢华不息,贪色无厌。南伯侯崇侯虎与冀州侯苏护有隙,向纣王进言,说苏护有一个天姿国色的女儿名妲己,蛊惑他娶来为妃。妲己在途中被九尾狐摄换了魂灵,到了朝中迷惑纣王,使他昏昧日甚,淫乐益炽,奢华尤重,暴虐更烈,百姓怨望,诸侯多叛。
周武王姬发自父亲姬昌病薨继位后,重用姜子牙众臣,国势日强。见纣王无道,众叛亲离,便兴吊民伐罪之师,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战败殷兵。纣王投火自焚,商灭周建,天下统一。
《开辟演义》的作者,把盘古开辟天地这个古朴而美丽的神话,纳入宗教迷信的宣教,他把盘古说成是西方佛祖释迦牟尼座下一员菩萨,是奉佛祖的旨意来到“南赡部洲大洪荒处”开辟天地的,使神话失去了本意。同样出自这种宗教观念,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在书中时现,如商郊一战,周军以戎车二百辆,虎贲三千人,大败殷兵七十万,名将千员,作者感叹道:“呜呼!非周之败也,天败之也!”如此种种,作者的思想局限性比较明显。
但在艺术上,《开辟演义》的成功之处是把横跨几十万年的人类发展史,通过大量的神话传说,有条不紊地穿在一起,捋成一线,而且主次分明,疏密有致,上下又环环勾连,首尾贯穿,构成一个艺术整体。
《开辟演义》与上述三种神话小说相比,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穿插了一些人所熟知的小故事,又经过一定改造,使之别具一番魅力。如原见于《山海经》的精卫填海故事,作者引用时增加了她欲成仙又想招驸马,龙王求其配偶的情节。当然,这种做法的得失,还很值得研究。又如把后代东施效颦之事移到妹喜身上,说妹喜“有心痛之病,发时以两手捧在胸前,眉蹙不悦”。于是,城中妇女以为捧心皱眉是一种俏美,纷纷仿效。这未免过于随心纂改古代神话,弄巧成拙了。
(五)《上古神话演义》
这是一部现代人历时八年撰写而成的神话小说,四卷,每卷四十回,共一百六十回。作者钟毓龙(1880—1970年),字郁云,别号庸翁,浙江杭州人,清光绪癸卯举人。据钟肇恒的介绍,作者历任浙江省高等学堂、杭州府中学堂、嘉兴府中学堂、杭州市安定中学、宗文中学、女子师范等校教师,宗文中学校长、浙江通志馆副总编纂等职。全国解放后任杭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一生从事教育工作,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地理的研究,并工篆书。其他著述有《说杭州》《科场回忆录》《古今中外地名释义》《浙江疆域考》《浙江地理考》等。
本书长达百万字,故事从地球毁坏及开辟原因说起,逐渐铺开,历经帝喾、唐尧、虞舜、夏禹四个朝代,中间穿插大量的神话故事,至禹子启登基,灭“不肯臣服”的有扈国统一天下结束。可以说本书是一部用神话故事编纂的上古通史演义。
卷一第一回是个序幕,未知出于什么原因,作者把序幕拉开后,跃入人们眼中的是明朝末年天遣两个魔星下凡:一个是“天杀星”,叫张献忠,另一个是“破军星”,叫李自成,和张献忠同年生,同造反。
小说由四大部分组成,但不是以“卷”来划分,而是以朝代的人物来区分。每个人物都有他的侧重面,给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帝喾以仁德治世,当他巡狩至醴陵,被房王的蛮兵围困,情况非常危急,幸义犬槃瓠咬死房王和吴将军,化险为夷。帝尧因洪水泛滥,百兽横行,百姓遭殃,引咎自责,求贤自代,便三让天下于许由、巢父、子州支父,三位贤士不肯接受,终禅位给虞舜。舜三次被逐出家门,九耕历山,勤侍父母,友爱兄弟,尽孝悌之道。尧闻舜孝德,以娥皇、女英二女妻之,又禅位于他。禹继父业,总结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实行以疏导为主、堙塞为辅的治水方针,足涉四方,抗洪除怪,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完成了父亲未竟的壮丽事业,功盖天下。舜崩,禹受禅,国号有夏。其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即夏朝。
介绍了各个人物的侧重面,只是为了加深读者的印象,并不是去概括他们的一切。作者对这四个古代传说中的英明贤主,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事件,尽情的歌颂,百般的赞美。在作者看来,古代圣君勤理朝政、亲贤远佞、行德施仁、改赋省刑、秉公断事、平暴除害、公而忘私、求贤禅位的那种精神和品质,可作后世执政者的借鉴。
作品对上古圣贤的歌颂着力宣扬了“仁政”思想。仁政的实施,是建立在君主的贤明基础上的。推行仁政是为了教育和感化人民,共同治理好国家。所以推崇老子谓之“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基也”的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作者写帝挚被立为嗣君时,帝喾告诫他道:“百姓和水一般,君主和舟一般;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民可以戴君,亦可以逐君。”又教育他要“处处以天下为重,以百姓为心”。
帝尧出巡至三苗国,见那里不少人民有缺耳、少鼻、断臂、刖足的,向苗王正色道:“汝真太不仁了。汝要知道,天生万民,立之司牧,是要叫他治百姓的,不是叫他暴虐百姓的。百姓果有不好,应该以德去化他,应该以礼去教他,不应该动辄就拿了刑罚去残杀他。……君主和父母一样,百姓和子女一样。子女不好,做父母的,或去其耳,或截其鼻,或断其足,世界上有这种忍心的父母么?”并强调说:“但是治国之道,应该从根本着想,用道德教育去感化他,不应该严刑峻罚地蛮干。”
作者在本书中还极力推行任人唯贤、不问贵贱的用人原则。帝尧要让位于舜,三凶之一的孔壬问道:“帝历来是极圣明的,这次为什么要将天下来传给匹夫?”帝尧回答说:“天下者,乃天下之公器。只要问他这个人的才德是否能胜天下之重任;如其果能胜任,即使是个匹夫,有什么妨碍?如其不能胜任,即使是个贵胄,亦万万无以天下传给他的道理。”鲧也发问:“自古以来,没有这种办法。请问帝拿了天下传给匹夫,取法于何朝何帝?”帝尧却说:“不必问前朝有无成例,只要问做天下君主的人,是应该以才德为重呢,还是应该以贵贱为重呢?”帝尧虽为人君,不问人之贵贱,却重人的才德,可见他的贤明之处,这种注重才德的用人标准,有它的积极意义。
反之,小说对残酷暴虐的康回、共工、房王、苗王以及昏愚不明的帝挚,蛊惑君王的三凶等暴君佞臣,都从不同角度揭露了他们的罪行,进行无情的抨击。至于对中国神话故事里的共工、蚩尤、刑天等应作如何评价,尚有分歧,这里我们且不去多作说明。
《上古神话演义》作为一部上古通史性的演义小说,其内容多与前述各书相重复,所以这里只介绍其特点。另外,从艺术上说,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汲取了许许多多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正如作者在“叙言”中所说“以期综集上古神话之大成”。作者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作的努力,从他引用的五百多种书目中便可以得到印证。书中广引博采的神话传说有: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炼石补天、稷遭三弃、嫦娥奔月、神犬槃瓠、兄弟参商、羿射十日、逢蒙杀羿、王母燕客献图来朝、短小人、巨人国、华封三祝、仓颉造字、罔水行舟、禹坼背生、鲧禹治水、禹凿龙门、鲤鱼跳龙门、天上革命、五老游河、凤凰献图、夸父逐日、禹游昆仑、血泪染竹等。其中有不少神话,经过作者的加工,变得比较完美了。
其次,刻画人物方面也有成功之处。如写舜与母弟,一仁一毒;后羿与逢蒙,一善一恶,通过人物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对照,加强细节描绘。如尧三次访贤、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羿蒙比射、夸父逐日、血泪染竹等故事,都能注意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姜嫄踏巨人足迹有孕而生稷,三弃亲生骨肉时所表现出来的羞愧、恼怒与痛苦的错综复杂的心情,十分感人。作品对那些原本神话人物,加以一定改造,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在结构安排上也颇有章法,做到了首尾照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又时而插叙,时而倒叙,使情节多变,引人入胜。文词通俗晓畅,朴素精炼。这些都是《上古神话演义》可取的优点。但篇幅拉得太长,加之总体上写得不够生动,未免给人一种琐屑冗长之感觉,实在是美中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