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共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共情会怎样误导人的判断和行为

共情会怎样误导人们呢?后面会有详细的解释,现在先做一个剧透:

• 共情就像一盏聚光灯,让人只能看到并关怀眼前的几个人,却对自己行为的长期后果视而不见,也看不到自己共情不到或者不能去共情的人。

• 共情是带有偏见的,会让人更倾向于表现出狭隘的地方主义甚至是种族主义。

• 共情是短视的,会让人只顾眼下,做出一些现在看来好处多多,在未来却会引发灾难性后果的事情。

• 共情是得不偿失的,会让人为照顾一个人而损害更多人的利益。

• 共情会慢慢腐蚀人际关系,让人不堪重负,削弱人们保持善良和爱人的能力。

• 共情也会激发暴力,人们关爱自己亲人和同族的强大力量往往会带来战争,让人残暴地对待他人。

读完本书之后,你可能会问:共情有什么好处吗?

时至今日,世界已经不可能离开共情了,就像不可能把愤怒、羞愧或者仇恨从世界上抹去一样。而且,人们也并不希望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共情的世界里。所有情绪和态度都会通过不同的事情为生活增添诸多色彩。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创造一种文化,让这些情绪在其中找到各自合适的位置,而本书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我说过,摆脱共情的观点不太流行,但也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想,我也绝不是第一个对共情有此批评的人。很多学者已经确证了共情不靠谱的那一面,比如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理查德·戴维森(Richard Davidson)、神经学家和哲学家萨姆·哈里斯(Sam Harris)想了解萨姆·哈里斯的更多思想,可参考《自由意志》一书。该书揭示了自由意志的奥秘,探讨我们是否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该书中文简体字版已由湛庐文化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者注、哲学家杰西·普林茨(Jesse Prinz)以及哲学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还有些学者坚持认为理性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比如知名哲学教授迈克尔·林奇(Michael Lynch)和心理学家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

还有些学者针对共情的局限性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并把共情与同情(compassion)、正义感(sense of justice)等进行了细致谨慎的区分。例如,认知神经学家琼·戴西迪(Jean Decety)、心理学家戴维·德斯特诺(David DeSteno)、心理学家乔舒亚·格林(Joshua Greene)、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Martin Hoffman)、知名作家拉里莎·麦克法夸尔(Larissa MacFarquhar)、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以及认知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想了解史蒂芬·平克的思想,可参考他的作品。例如,《当下的启蒙》对当前的世界进行了全景式的评述,让读者了解人类生存的真相,以及如何应对种种挑战;《白板》阐明了人性的本源、内涵及局限,追溯人类诸多苦难的根源;《语言本能》则是一扇了解语言器官、破解语法基因、进入人类心智的大门。这几本书的中文简体字版均已由湛庐文化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者注。其中,认知神经学家塔妮娅·辛格(Tania Singer)与佛教僧侣马蒂厄·里卡尔(Matthieu Ricard)所做的工作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两位学者一起探索了共情与同情之间的区别。

此外,我也受到了小说家莱斯利·贾米森和文学研究者伊莱恩·斯卡里(Elaine Scarry)的影响,他们两位都针对共情及其局限性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