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NOT
THAT EMPATHY ITSELF
AUTOMATICALLY
LEADS TO
KINDNESS.
RATHER,
EMPATHY HAS TO
CONNECT TO
KINDNESS
THAT ALREADY EXISTS.
共情不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善,
只能与已经存在的善相联结。
想象一下你现在急需他人的帮助。也许你在开展一个慈善项目,正需要一批志愿者;也许你需要一个强壮有力的人帮你把沉重的空调搬到公寓里;也许你的孩子生命垂危,需要从陌生人那里筹集足够的资金来给他做手术。这些时候,你说什么才能让别人愿意伸出援手呢?
首先,经济学家可能会让你尝试激励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给对方钱,当然,如果你需要的恰恰是他人的经济帮助,这个方法就不合适了。非金钱的报酬也有可能起作用,比如让对方获得好的名声。即使没有任何实验室研究你也会知道,人们在公众视线下会表现得更为友善。甚至还有一些研究发现,通过用某种微妙的方式来向对方保证他的善举会为众人所知,可以说服一个人捐献肾脏。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慈善机构会向捐助者赠送T恤或杯子,因为这些东西可以让大家知道他们的慷慨行为。
其次,风俗也有很强的力量。人都是社会性动物,因而我们的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其他人举动的影响。即便是一个孩子,能为有需要的人做出多少贡献,也取决于他所看到的他人的行为。因此,想要让别人伸出援手,可以告诉他们其他人都已经这么做了。
但是,有些组织对这种方法的运作机制产生了误解,于是就导致了事与愿违的结果。例如,有一次,我在芝加哥大学的宴会厅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条幅,上面写着:“你是否知道,每年人们都会从这个宴会厅拿走1 000多个盘子和各种餐具?”工作人员的本意或许是想让大家感到震惊,进而停止这种行为。但至少对我而言,这个条幅引发的后果是让我也想偷偷顺走一副刀叉。如果你希望别人停止做一件事,那就别告诉他们人人都会这么做。
激励对人们身上自利的那部分起作用,习俗对人们身上社会性的那部分起作用,而第三个让他人伸出援手的方式就是引发他人的共情。在这类研究中,大量优秀的成果都来自丹尼尔·巴特森的实验。
共情研究室
巴特森及其同事将被试置于一个有机会做好事的情景中,比如可以捐钱、从他人手中接过一项令人不愉快的任务或者付出一定的代价与他人合作。对其中一部分被试,研究者不告诉他们任何信息,或者告诉他们应该保持客观中立。对另一部分被试,研究者则鼓励他们去共情,比如可能会对他们说“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看”或者“设身处地地感受一下对方的状况”。
巴特森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共情会促使被试做出更多良善行为——捐钱、接手令人不愉快的任务或者付出代价与他人合作。而且,即便是在匿名、有不帮忙的理由或者很容易拒绝的情况下,这种效果也依然存在。
巴特森发现,这些良善行为无法用希望提升自己的名誉、避免尴尬或者其他类似的原因去解释。恰恰相反,是共情引发了一种想去改善他人处境的普遍的渴望。
有很多可靠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它跟我们的直觉也非常贴合。想象一下这样的情形:你跟一个只要牺牲一下自己的利益就能救活你孩子的人相遇了。一开始,你的行动很可能就是想要引发他的共情,让他感受到你孩子的痛苦和你自己的痛苦。所以,你的开场白可能是:“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
慈善机构一直都是这么行事的,用照片和故事让你对身处苦难的人共情。我曾经跟一位慈善机构的领导者说自己正在写一本呼吁大家减少共情的书,她愤怒不已,说如果不能激发共情,那她的团队募捐到的钱就会少很多,并且许多她们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和心血的孩子可能就会因此而死掉。
我们先把慈善问题搁置一下,退一步仔细考量一下共情的巨大力量。共情简直就像魔法一样,下面就来看看它是一种怎样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