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临床视野检测(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视野检查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视岛和等视线

一、视岛

Traguair将视野描绘为一个三维空间的视岛(island of vision),视岛面积代表视野范围,海拔高度代表光敏感度(图3-1-1)。视网膜上每一点在视岛上都有相对应位置,与黄斑中心凹相对应的固视点光敏感度最高,构成视岛的顶峰;而与周边部视网膜相对应的周边视野光敏感度较低,构成海拔较低的视岛周边部;生理盲点则在视岛颞侧形成一垂直深洞。

图3-1-1 视岛

从视岛任一径线作一垂直剖切即可得到一张二维剖面图,剖面图垂直轴代表视敏度,水平轴上各点代表该径线上的不同偏心度(图3-1-2)。自动视野计阈值定量检查可在任一径线上快速测绘出“静态切削”(static cut)剖面图。

二、等视线

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表示该点的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点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在视野学上称为等视线(isopter),即在同一等视线上各点的视敏度都是相等的。因视野不同偏心度敏感度不同,用不同刺激强度的光标可相应测绘出多条大小不同的等视线圈。正常视岛旁中央部坡度较平缓,而视岛周边部特别是鼻侧周边部坡度较陡峭。因此用改变光标刺激强度(增减量相同)来测绘多条等视线时,在中心视野各等视线间距离较大,而周边视野各等视线则较为拥挤。

图3-1-2 视岛剖面图

与动态视野检查等视线表达不同,静态视野检查多以各检查点的光阈值或灰度图打印结果。正常眼静态视野中心区光敏感度值(dB值)最高,随偏心度增加dB值下降,数字化显示了视岛的轮廓。灰度图则以不同等级灰度水平直观地显示视野的概况。每一灰度水平代表一个光敏感度等级。两种灰度水平交界线相当于等视线,如在21~25dB灰度水平与26~30dB灰度水平的交界线以内,所有26dB刺激强度的光标均可见,该交界线即为26dB光标的等视线。

三、生理盲点

视神经盘本身无感光功能,相应在视野颞侧旁中心区有一绝对性暗点,即生理盲点(blind spot)。生理盲点位置比较恒定,其中心距固视点颞侧15.5°,水平径线下1.5°。生理盲点可分为两个部分;①绝对暗点,与视神经盘相对应,其大小与光标刺激强度无关;②相对暗点,围绕绝对暗点,与视神经盘周围视网膜相对应,该部视网膜敏感性较低。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所用光标刺激强度越小,测出的生理盲点就越大,而且如所测等视线与生理盲点上下方或颞侧缘接近,该等视线可与生理盲点边缘互相融合而形成所谓生理盲点外露。因此在正常人,特别是高龄者或有视神经盘周围萎缩者也可以表现有生理盲点扩大或生理盲点外露。

四、正常视野的概念

注视眼(单眼或双眼)固视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当检测一只眼的视野时,必须将注视眼固视于投射在正前方的某一目标或光点时才能被检测。充分认识正常视野是鉴定异常视野,特别是轻微异常视野的前提,然而目前仍难以对正常视野作一个确切的定义。动态视野检查虽然平均等视线正常值已有报道,但是由于受检者和检查者双方的原因,正常等视线大小存在很大的波动。除非已有明显的视野缩小,仅仅依靠等视线大小来分析,很难判断视野正常与否。计算机自动静态视野检查的正常值则较为可靠,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检查者方面的原因,然而静态视野检查个体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可用的静态视野正常值也仅限于为数不多的检查光标、检查部位和受检年龄组。

正常视野有两个含义:①视野的绝对边界随着检测光标的大小具有一定范围;②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光敏感度属正常,即除生理盲点外正常视野内不应有光敏感度下降区或暗点。正常视野光敏感度以中心固视点最高,随偏心度增加光敏感度逐渐下降。

正常人双眼等视线大小大致相等,形态基本一致,中心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也基本对称。近期有研究表明,同一正常人双眼光敏感度的平均差异仅为0.65dB。以固视点为中心,视野可分为四个象限。水平径线把视野分为上下两部分,垂直径线再将视野分为各1/4象限。遵循小孔成像原理,眼光学系统成像为倒像,因此鼻侧视网膜所见的物体投射为颞侧视野,颞侧视网膜所见的物体投射为鼻侧视野,上、下视网膜则分别与下、上方视野相对应。从实用的观点又可将视野分为30°范围内的中心视野和30°以外的周边视野,而5°~25°习惯上称为旁中心区或 Bjerrum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