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癫痫的诊疗现状

近年来,国际上对于癫痫的定义进行了反复的商榷性修订,逐渐增加了可操作性。ILAE专项小组也达成了难治性癫痫的统一定义。对于癫痫的诊断、分类及机制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共识。大规模多中心试验研究评价了第二代抗癫痫药在治疗新诊断癫痫的效果,对于新的抗癫痫药物及新的治疗策略在国际上很多的指南中亦有明确的说明。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磁共振波谱分析、功能磁共振以及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技术的系列进展等新技术在癫痫中的应用,从分子水平、生化代谢及神经电生理等多角度显示癫痫的病理变化,进一步加深了对癫痫发病机制的理解,提高了对致痫病灶的微结构异常改变的识别及癫痫网络的认识。在有关癫痫的知识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癫痫持续状态仍然是对人类的挑战。对癫痫持续状态作出快速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对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早期识别,避免过度治疗及重视并发症都是成功救治癫痫持续状态的关键。癫痫的共患病现象正逐渐被各级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所认识,标志着人类对于癫痫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总之,编者希望在《癫痫诊疗指南》新版本中,能体现国际上癫痫领域的新的理念及新的共识。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癫痫列为重点防控的神经、精神疾病,癫痫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已经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在中国,癫痫是仅次于脑卒中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作为国际抗癫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抗癫痫事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
2005年6月,中国抗癫痫协会正式成立。十年来,会员人数已达6000多人,成立了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分会、癫痫病友会、青年委员会、结节性硬化专业委员会和癫痫中心规范建设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并在全国18个省(市)成立了省级抗癫痫协会。多次召开了国际及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开展多层次的脑电图及相关癫痫知识的培训,建立了脑电图技术人员技术职称系列及水平测试;主办国际癫痫学者夏令营;创刊《癫痫杂志》等。2015年WHO第136届执委会通过《全球癫痫负担和为应对其卫生、社会和公众知识影响在国家层面采取协调行动的必要性》的第8号决议,这是WHO执委会就癫痫议题第一次专门讨论并单独作出决议,是对国际抗癫痫事业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我国在此过程中作出了关键的努力和贡献。
近10年来,为了使更多基层医务人员及癫痫患者受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财政部领导开展了“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管理示范项目”。该项目已在18个省(自治区)覆盖7500万人口、135个县,到2013年底,近7万“惊厥型”癫痫患者接受了苯巴比妥或(和)丙戊酸钠的免费治疗。此项目不但受到广大受益患者和家属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2013年8月以来,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秉承着“践行癫痫梦,传递正能量”的社会使命感,与贵州、青海、甘肃、江西、四川、内蒙古等多个省、自治区的相关医疗主管部门合作,开展为期3年的《抗癫痫•西部行》活动,通过开展义诊、学术讲座、学术帮扶等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活动,帮助基层地区医疗机构提高癫痫诊治水平。
尽管我国抗癫痫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治疗缺口仍很大,城乡及地区间癫痫诊治技术水平不均衡,偏远贫困地区的患者许多得不到有效治疗,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癫痫专科医生人数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基层非专科医生急需癫痫诊疗规范化培训,民营癫痫病医院亟待依法依规加强管理等。
总之,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回望人类对于癫痫的认识过程,癫痫常常被赋予无知与苦难的色彩。虽然人类在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这种无知与苦难依然存在。值得庆幸的是,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拥有更多的手段和方法去研究和治疗癫痫,让更多的癫痫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尽管现代的医学发展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却能够让我们从更科学的角度去审视、去认识癫痫。在这种情况下,编者坚持第1版《癫痫诊疗指南》的基本原则,基于国内成熟的专家共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已有的、较成熟的指南,重新修订了中国《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