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低价药品手册:化学药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九、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为合成抗菌药,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喹诺酮可分四代。第一代喹诺酮类,只对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克雷伯杆菌、少部分变形杆菌有抗菌作用。具体品种有萘啶酸和吡咯酸等,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第二代喹诺酮类,在抗菌谱方面有所扩大,对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杆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吡哌酸是国内主要应用品种。第三代喹诺酮类的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抗菌作用,对一些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则进一步加强。主要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本代药物的分子中均有氟原子,因此称为氟喹诺酮。第四代喹诺酮类与前三代药物相比在结构上有修饰,结构中引入8-甲氧基,有助于加强抗厌氧菌活性,而C-7位上的哌啶环结构则加强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并保持原有的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不良反应更小,但价格较贵。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增强,对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的作用增强,对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增强。多数产品半衰期延长,如加替沙星与莫西沙星。
低价药品包括吡哌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吡哌酸 Pipemidic Acid
【其他名称】
吡卜酸
【药理作用】
本品为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干扰细菌DNA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对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雷菌属、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抗菌作用。
【药动学参数】
本品口服后可部分吸收,单次口服0.5g和1g,服药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分别为3.8mg/L和5.4mg/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0%,消除半衰期( t 1/2β)为3~3.5小时。吸收后在除脑脊液以外的组织体液中分布广泛。本品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给药后24小时自尿液排出给药量的58%~68%,约20%自粪便排泄,少量药物在体内代谢。
【适应证】
用于敏感菌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细菌性肠道感染。
【禁忌证】
禁用于对本品和萘啶酸过敏的患者。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0.5g,一日2次。
【剂型规格】
吡哌酸片:0.25g。
吡哌酸胶囊:0.25g。
【不良反应及防治】
1.本品毒性较低,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嗳气、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稀便或便秘等胃肠道反应,皮疹或全身瘙痒少见。
2.偶见眩晕、头痛、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等。
上述不良反应均属轻微,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
1.本品可与饮食同服,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2.长期应用,宜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如癫痫或癫痫病史者避免应用,确有指征应用时,宜在严密观察下慎用。
4.严重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丙磺舒可抑制本品的肾小管分泌,合用时后者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
2.可减少咖啡因自肝脏清除,使后者半衰期延长,需避免合用,或监测咖啡因血药浓度。
3.可显著降低茶碱的清除,致后者血药浓度升高,易于发生毒性反应,两者不宜合用,如需合用应监测茶碱浓度并调整给药剂量。
4.与庆大霉素、羧苄西林、青霉素等常具协同作用。
【贮存】
密封保存。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药理作用】
环丙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基,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抗菌作用广谱,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枸橼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以及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常对多重耐药菌也具有抗菌活性。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菌属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的大多数菌株也具抗菌作用。本品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具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粪肠球菌仅具中等抗菌活性。对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具良好抗微生物作用,对结核杆菌和非结核性分枝杆菌也有抗菌活性。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差。
【药动学参数】
健康人口服本品0.2g或0.5g后,其血药峰浓度( C max)分别为1.21μg/ml和2.5μg/ml, t max为1~2小时。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体液(包括脑脊液),组织中的浓度常超过血药浓度,蛋白结合率约为20~40%。消除半衰期( t 1/2β)为4小时。可在肝脏部分代谢,代谢物仍具较弱的活性。口服给药后24小时以原形经肾排出给药量的40%~50%。以代谢物形式排出约15%。同时亦有一部分药物经胆汁和粪便排泄。
【适应证】
用于敏感菌引起的:
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或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
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
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
4.其他,伤寒、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5.阴道泡腾片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炎、淋菌性宫颈阴道炎。
【禁忌证】
对本品及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
1.口服
(1)常用量:
一日0.5~1.5g,分2~3次。
(2)骨和关节感染:
一日0.5~1.5g,分2~3次。疗程4~6周或更长。
(3)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一日0.5~1.5g,分2~3次,疗程7~14日。
(4)肠道感染:
一日1g,分2次,疗程5~7日。
(5)伤寒:
一日1.5g,分2~3次,疗程10~14日。
(6)尿路感染:
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日0.5g,分2次服,疗程5~7日;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日1g,分2次,疗程7~ 14日。
(7)单纯性淋病:
单次口服0.5g。
2.阴道给药
患者用药前清洁外阴部后,取仰卧位。将环丙沙星阴道泡腾片置入阴道深部,每晚1次,一次0.2g,七日为一疗程。
【剂型规格】
环丙沙星片:①0.25g;②0.5g。
环丙沙星胶囊:0.25g。
环丙沙星阴道泡腾片:0.2g。
【不良反应及防治】
1.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 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
4.偶可发生下列反应
(1)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混乱、幻觉、震颤。
(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3)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4)关节疼痛。
5.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6.使用阴道泡腾片偶见阴道不适感、烧灼感、下坠感、疼痛、水肿等。
【注意事项】
1.应在给药前留取尿培养标本,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2.宜空腹服用,食物虽可延迟其吸收,但其总吸收量(生物利用度)未见减少,故也可于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反应;服用时宜同时饮水250ml。
3.大剂量应用或尿pH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4.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5.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发生中、重度光敏反应。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下,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6.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7.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尿碱化药可减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2.含铝或镁的制酸药可减少本品口服后的吸收,建议避免合用。不能避免时应在服本品前2小时,或服药后6小时服用。
3.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消除明显减少,消除半衰期( t 1/2β)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故合用时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4.环孢素与本品合用时,其血药浓度升高,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5.与抗凝药华法林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6.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7.环丙沙星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消除减少,消除半衰期( t 1/2β)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8.去羟肌苷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因其制剂中所含的铝及镁可与本品螯合,故不宜合用。
【贮存】
遮光,密封保存。环丙沙星阴道泡腾片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不超过20℃)。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其他名称】
氟哌酸
【药理作用】
本品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基,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枸橼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以及克雷伯菌属、变形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诺氟沙星体外对多重耐药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
【药动学参数】
空腹时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为给药量的30%~40%;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体液中,如肝、肾、肺、前列腺、睾丸、子宫及胆汁、痰液、水疱液、血、尿液等,但未见于中枢神经系统。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0%~15%,消除半衰期( t 1/2β)为3~4小时,肾功能减退时可延长至6~9小时。单次口服本品400mg和800mg,经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药峰浓度( C max)分别为1.4~1.6mg/L和2.5mg/L。肾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和肝胆系统为主要排泄途径,26%~32%以原形和小于10%以代谢物形式自尿中排出,自胆汁和(或)粪便排出占28%~30%。尿液pH影响本品的溶解度。尿液pH7.5时溶解最少,其他pH时溶解增多。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禁忌证】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孕妇、18岁以下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
口服。
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 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3日。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日。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2.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 单次800~1200mg。
3.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 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28日。
4.肠道感染 一次300~400mg,一日2次,疗程5~7日。
5.伤寒沙门菌感染 一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疗程14~21日。
【剂型规格】
诺氟沙星片:0.1g。
诺氟沙星胶囊:0.1g。
【不良反应及防治】
与环丙沙星相似,参阅环丙沙星。
【注意事项】
与环丙沙星相似,参阅环丙沙星。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呋喃妥因有拮抗作用,不推荐联合应用。
2.多种维生素,或其他含铁、锌离子的制剂及含铝或镁的制酸药可减少本品的吸收,建议避免合用,不能避免时在本品服药前2小时,或服药后6小时服用。
3.其他与环丙沙星相似,参阅环丙沙星。
【贮存】
遮光,密封保存。
氧氟沙星 Ofloxacin
【药理作用】
为杀菌剂,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基,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枸橼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以及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常对多重耐药菌也具有抗菌活性。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菌属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的大多数菌株具抗菌作用。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具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粪肠球菌仅具中等抗菌活性。对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具良好抗微生物作用,对结核杆菌和非结核性分枝杆菌也有抗菌活性。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差。
【药动学参数】
口服后吸收完全,相对生物利用度达95%~100%。 t max约为1小时。食物对本品的吸收影响很少。多次给药后稳态血药浓度约在给药后第3天达到。消除半衰期( t 1/2β)为4.7~7.0小时,蛋白结合率为20%~25%。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体液,组织中的浓度常超过血药浓度而达有效水平。可通过胎盘屏障。主要以原形自肾排泄,3%在肝内代谢。口服24小时内尿中排出给药量的75%~90%,尿中代谢物很少。以原形自粪便中排出少量,给药后24小时和48小时内累积排出量分别为给药量的1.6%和3.9%。可通过乳汁分泌。
【适应证】
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
2.呼吸道感染 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
3.胃肠道感染 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
4.伤寒、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禁忌证】
1.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2.18岁以下禁用。
3.孕妇禁用。
4.哺乳期妇女禁用。
【用法用量】
口服。
1.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一次0.3g,一日2次,疗程7~14日。
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疗程5~7日;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疗程10~14日。
3.前列腺炎,一次0.3g,一日2次,疗程6周。衣原体宫颈炎或尿道炎,一次0.3g,一日2次,疗程7~14日。
4.单纯性淋病,一次0.4g,单剂。
5.伤寒,一次0.3g,一日2次,疗程10~14日。
6.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或较重感染剂量可增至一次0.4g,一日2次。
【剂型规格】
氧氟沙星片:0.1g。
氧氟沙星胶囊:0.1g。
【不良反应及防治】
1.与环丙沙星相似,参阅环丙沙星。
2.口服氧氟沙星剂量低于环丙沙星,因此消化道反应等较环丙沙星为少见。
3.氧氟沙星的光过敏亦甚少见。
4.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常用同类药物中相对较低。
【注意事项】
与环丙沙星相似,参阅环丙沙星。
【药物相互作用】
1.与环丙沙星相似,参阅环丙沙星。
2.在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等)中,氧氟沙星对茶碱类和咖啡因的代谢影响最小。
3.氧氟沙星与抗凝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明显。
【贮存】
遮光,密闭保存。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
【药理作用】
氧氟沙星(消旋体)的左旋体,体外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可抑制细菌DNA复制、转录、修复和重组所需的拓扑异构酶Ⅳ和DNA旋转酶(拓扑异构酶Ⅱ)。左氧氟沙星在浓度等于或稍高于抑菌浓度时即具有杀菌活性。对下列微生物有抗菌作用:革兰阳性需氧菌中粪肠球菌(多种菌株仅中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菌株)、表皮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菌株)、腐生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多重耐药性菌株)、化脓性链球菌。革兰阴性需氧菌中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军团菌、卡他莫拉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黏质沙雷氏菌。其他微生物: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
【药动学参数】
1.吸收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通常在口服给药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99%。每日服药1次,48小时后达稳态。左氧氟沙星口服液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2.分布
左氧氟沙星单次或多次给药,剂量为500mg或750mg,平均分布容积通常为74~112L。可以广泛分布于身体各种组织中。约在给药后3小时时后皮肤和体液中药物浓度达到峰值。每日1次口服,多次给药后,皮肤和血浆 AUC(area under the curve)之比约为2,体液和血浆 AUC之比约为1。对肺组织的透过性好,单次口服24小时后肺部药物浓度通常高于血浆浓度2~5倍。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4%~38%。
3.代谢
代谢量很低,不到5%的药物以去甲基代谢产物及N-氧化代谢产物的形式由尿中排出。这两种代谢产物的药理学活性很弱。
4.排泄
约87%的药物在48小时内以原形由尿中排出,少于4%的药物在72小时内由粪便排出。口服单次或多次给药后,其平均终末血浆清除半衰期为6~8小时。平均表观清除率及肾脏清除率分别为144~226ml/min及96~142ml/min。不仅通过肾小球滤过,而且可以通过肾小管分泌,分泌主要发生在近曲小管。
5.特殊人群
老年与年轻成人半衰期差异的原因是受试者肾脏功能状态不同,不具有临床意义。年龄对药物的吸收也没有影响,不需要单纯根据年龄来调整左氧氟沙星的用药剂量。
6.肾脏损害
肌酐清除率<50ml/min时清除率显著降低,此时需要调整剂量。无论是血液透析还是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均不能有效清除。
【适应证】
1.口服剂用于敏感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乳腺炎、腹腔感染、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五官科感染等。
2.滴眼剂用于治疗眼睑炎、睑腺炎、泪囊炎、结膜炎、睑板腺炎、角膜炎以及用于眼科围手术期的无菌化疗法。
【禁忌证】
1.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滴眼剂慎用)。
3.18岁以下不宜使用。
【用法用量】
1.口服
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1)社区获得性肺炎:
一次0.5g,一日1次,疗程7~14日或一次0.75g,一日1次,疗程5日。
(2)医院获得性肺炎:
一次0.75g,一日1次,疗程7~14日。
(3)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一次0.5g,一日1次,疗程10~14日。
(4)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加重:
一次0.5g,一日1次,疗程7日。
(5)皮肤软组织感染:
非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一次0.5g,一日1次,疗程7~10日;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一次0.75g,一日1次,疗程7~14日。
(6)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一次0.5g,一日1次,疗程28日。
(7)尿路感染: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次0.25g,一日1次,疗程3日;复杂性尿路感染或急性肾盂肾炎,一次0.25g,一日1次,疗程10日或一次0.75g,一日1次,疗程5日。
(8)吸入性炭疽:
一次0.5g,一日1次,疗程60日。
(9)肾功能不全者:
见表1-1。
表1-1 肾功能不全者左氧氟沙星剂量调整
2.滴眼
一次1~2滴、一日3~8次,可根据症状适当增减。角膜炎急性期每15~30分钟滴眼1次,严重者在开始30分钟内每5分钟滴眼1次,病情控制后逐渐减少次数。细菌性角膜溃疡推荐使用高浓度的抗生素滴眼制剂。推荐疗程:细菌性结膜炎7天,细菌性角膜炎9~14天。
【剂型规格】
左氧氟沙星片:①0.1g;②0.5g。
左氧氟沙星胶囊:0.1g。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①5ml∶15mg;②7ml∶21mg;③5ml∶24.4mg。
【不良反应及防治】
1.常见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失眠、便秘、头晕和头痛。
2.严重的和其他重要的不良反应
肌腱炎和肌腱断裂、重症肌无力恶化、超敏反应,其他严重和有时致命的反应包括肝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效应、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周围神经病、Q-T间期延长、儿科患者中的肌肉骨骼疾病、血糖紊乱、光敏感性/光毒性和耐药细菌产生,具体如下:
(1)肌腱炎和肌腱断裂:
60岁以上者,或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接受肾脏、心脏和肺脏移植者发生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此外,能引起肌腱断裂危险性增加的因素还包括剧烈的体力活动、肾衰竭和以往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肌腱损害者。如果出现疼痛、水肿、炎症或肌腱断裂应停药,并立即休息,考虑换用非喹诺酮类药物。
(2)重症肌无力恶化:
氟喹诺酮类药物会引起神经肌肉阻断,可能使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无力恶化。已知重症肌无力史的患者避免使用。
(3)超敏反应:
偶尔会发生严重的,甚至是致命性的超敏和(或)过敏反应,多发生在第一次用药后。可能会伴有心血管性虚脱、低血压/休克、癫痫发作、意识丧失、麻刺感、血管神经性水肿、气道阻塞、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及其他严重皮肤反应。在首次出现皮疹或超敏反应任何其他症状时应立即停药。严重的急性超敏反应需使用肾上腺素予以治疗,同时根据临床需要采取其他复苏措施。
(4)肝毒性:
大多出现在开始治疗6天内。多数严重肝毒性病例与过敏无关。大多数致命性的肝毒性报告见于年龄≥65岁的患者。如果出现肝炎的体征和症状,应当立即停药。
(5)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导致颅内压升高和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症状,从而引起震颤、躁动、焦虑、头晕、意识模糊、幻觉、妄想、抑郁、噩梦、失眠,极少数情况还可导致患者产生自杀的念头或行动。可能会在第一次用药后出现。如果出现,应立即停药。如已知或怀疑患者患有容易发生癫痫或癫痫发作阈值降低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例如严重的脑动脉硬化、癫痫)或存在其他危险因素(例如使用某些药物进行治疗肾功能不全)而容易发生癫痫或癫痫发作阈值降低的患者应慎用。
(6)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有可能引起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严重程度可由轻度腹泻到致命性肠炎。如果怀疑或者已经确诊CDAD,则要停止不直接针对难辨梭菌的抗菌治疗。按照临床需要进行合适的液体和电解质管理、补充蛋白、给予抗难辨梭菌治疗以及进行手术治疗评价。
(7)外周神经病变: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罕有出现感觉神经或感觉运动神经轴突的多神经元病,病变可累及细小轴突和(或)大型轴突,导致感觉错乱、感觉迟钝、触物痛感和无力。如果出现神经元病的症状如疼痛、烧灼感、麻刺感、麻木和(或)无力或其他感觉错乱如轻触觉、痛觉、温度觉、位置觉和振动觉异常时,应立即停药以免发展为不可逆性损伤。
(8)Q-T间期延长:
包括左氧氟沙星在内的某些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使心电图的Q-T间期延长,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心律失常,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罕见。已知Q-T间期延长的患者,未纠正的低血钾患者及使用Ⅰ 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老年患者更容易引起药物相关的Q-T间期的影响。
(9)血糖紊乱:
多发生于同时口服降糖药[如格列本脲(优降糖)]或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此类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如果出现低血糖反应,应立即停药。
(10)光敏感性/光毒性:
可能导致日光或紫外线暴露后中度至重度的光敏感性/光毒性反应,后者可能表现为暴露于光照部位的过度的日晒反应(例如,晒伤、红斑、渗出、水疱、大疱、水肿)。应避免过度暴露于上述光源。如果发生光敏感性/光毒性则应停药。
【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延长给药间期,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有癫痫病史患者应慎用。
3.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
4.可能导致结晶尿和管型尿,应当维持适当的水化。
5.偶有用药后发生横纹肌溶解症、低血糖、跟腱炎或跟腱断裂、精神紊乱以及过敏性血管炎等的报告,故如有上述症状发生须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直至症状消失。
6.左氧氟沙星无法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被有效地排除。
【药物相互作用】
1.抗酸剂、硫糖铝、金属阳离子、多种维生素制剂、去羟肌苷可以影响本品的胃肠吸收。应至少在服用本品前2小时或服药后2小时服用。
2.同时应用华法林可以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3.联合使用抗糖尿病药物可能出现血糖紊乱如高血糖和低血糖。
4.同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和喹诺酮类可以增加发生CNS刺激和抽搐发作的危险。
5.在一项有14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的临床试验中未发现左氧氟沙星与茶碱有相互作用。但是,其他喹诺酮类可导致患者茶碱的清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使用本品时仍应监测茶碱水平和相关不良反应。
【贮存】
遮光,密闭,室温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