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学
一、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学特征
尽管Wilson对WD的研究作出了划时代的伟大贡献,本病亦以其名字命名,但终其一生他也未认识到W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1921年,Hall首先推测本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960年,Bearn根据纽约地区30个WD家系的遗传学分析结果(这些WD家系来源于东欧和意大利南部地区)最终确认W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随后大量的不同人群的文献报道均支持W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而WD基因的克隆使得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遗传本质。
国内梁秀龄等通过对274例中国人WD的临床分析,证实中国人所患WD其遗传方式与世界各国一样,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杨任民等对167个WD家系总共615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本病的大部分家系成员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但也观察到有的家系存在累代遗传现象。
二、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从WD被首次命名报道(1912)到其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1993),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
1985年,Frydman等首先将红细胞表面抗原、红细胞酯酶和部分血清蛋白等27个常染色体遗传标记物对一个阿拉伯-以色列血统的WD庞大家系中的94名成员(含8例WD患者和8名肯定的杂合子)进行基因连锁分析,发现红细胞酯酶D(ESD)基因与WD基因位点(WND)紧密连锁。因为此前Van Heyningen(1974)等已证明ESD与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同处于13号染色体长臂(l3q14)上,因此Frydman率先提出WND也在13q上并推算出WND与ESD的遗传距离为6cM(厘摩)。翌年以色列遗传学家Bone-Tamir对中东3个WD大家系进行家系调查,并结合分子遗传学分析法首先确定WND位于13q14。
此后,不少学者采用分子遗传标记检测的结果肯定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1988年,Yuzbasiyan-Gurkan等证实了WD基因与13号染色体上的标记D13S1连锁;同年Bowcoxk等克隆了ESD基因,并通过连锁分析,将WD定位于13q14~13q21。1989—1991年,Farrer等将WD基因定位于D13S31与D13S59之间不足2cM的区域,即13q14.3,物理遗传图谱为着丝粒-RB-D13S25-D13S31-0.4CM-WD-1.2CM-D13S59-D13S55-D13S61-D13S26-端粒。此后,Scheffer等(1992)又进一步将WD基因定位于D13S31与D13S118或D13S119之间。据此,White等(1993)构建了D13q14.3区域一个长达4.5兆碱基对(Mb)的人工酵母染色体重叠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contig),从中分离出9个高度多态信息的微卫星DNA标记,并应用家系连锁分析及STS作图法,构建了该区的精细遗传图谱:着丝点-RB1-D13S25-AFM205vhz-D13S31-D13S227-D13S228-AFM238vc3-D13S133-AFM0848c5-D13S137-D13S169-D13S155-D13S59-端粒,并将WD基因定位于D13S155与D13S133两个微卫星DNA之间。
1993年底,Bull、Tanzi、Petrukhin等分别同时报道了WD基因的克隆结果,确定了该基因的DNA序列。由于采用不同的技术策略,不同学者分离出的WD基因长度不同:Tanzi等从人脑cDNA文库筛选出的阳性克隆共5422bp,推测其由19个外显子(exon)及内含子(intron)构成,编码1110个氨基酸;Bull等从带有WD候选区的酵母人工染色体(YAC)筛选的阳性克隆(Wcl)cDNA长约7.5kb,编码1411个氨基酸;Petrukhin等对WD基因克隆的cosmid克隆(CosJ3a、CosG81、CosL1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及测序,并与Wcl cDNA序列比较分析,确定了WD基因5’端第一个外显子及3’端最后一个外显子结构,提出ATP7B基因完整的结构由21个外显子及内含子组成,其基因跨度约为80kb。而ATP7B基因的克隆标志着WD的病因病理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三、ATP7B基因定位对肝豆状核变性的实际临床价值和展望
WD是少数可以治疗的神经遗传病之一,患者如果能在发病早期或症状前期被确诊并得到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反之病情逐渐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但由于铜在不同脏器中沉积的速度和程度不同,许多患者早期症状复杂多样,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实验室铜代谢检查等又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特别是症状前期和产前诊断较为困难。长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一直探索采用各种基因诊断技术对WD患者进行症状前期及产前诊断。
WD基因的克隆使得通过各种基因诊断技术检测ATP7B基因的突变对本病患者进行症状前期及产前诊断成为可能。1995年,Thomas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分析结合DNA测序技术率先对WD患者进行ATP7B基因突变的研究,在58例欧洲裔WD患者中共发现了25种突变类型,其中第14外显子His1069G1n和第18外显子Gly1266Lys有较高的突变频率。此后多项研究证实14外显子和18外显子是欧美人WD患者的高频突变热区,并有多家学者将其用于WD基因诊断的研究报道。
包括作者单位在内的国内多家单位采用PCR-SSCP、PCR-DHPLC结合DNA测序等方法对国人WD基因突变进行研究,发现WD基因第8、12、13外显子为中国人的突变热区,仅这3个外显子即可检出69.01%的WD患者的基因突变。在此基础上,作者单位应用PCRDNA测序方法对100余例临床疑诊为WD的患者进行了基因诊断的研究,使部分患者在症状前期得以确诊,并对十余个WD家系的成员进行了产前诊断的研究,其中2个家系的孕妇在妊娠期检出胎儿的ATP7B基因的突变。
近年来,一种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核酸分子的MassARRAY检测技术因能够区分含有一个不同碱基的两段基因序列,具有高通量、高质量、低成本、简单、灵活等优势,是进行大样本、高通量的WD基因突变检测和WD基因突变谱研究的有力工具。基于此,作者单位应用该平台检测了1222例确诊的WD患者的基因突变(选择了110个ATP7B基因的常见突变位点),结果检出62种类型的突变,其中第8、13、18、16和12外显子的突变频率最高,p.Arg778Leu、p.Pro992Leu、p.Ile1148Thr、p.Arg919Gly和p.Asn1270Ser等5种突变最为常见,建立基于大样本的最为精确的中国人WD的突变谱(图3-3、图3-4)。该研究提示,中国人WD患者应优先检测第8、13、18、16、12外显子和p.Arg778Leu、p.Pro992Leu、p.Ile1148Thr、p.Arg919Gly、p.Asn1270Ser等突变。
图3-3 1222例WD患者的省份分布及各地区(华东、华南、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5种高频突变类型的比例
1:p.Arg778Leu;2:p.Pro992Leu;3:p.Ile1148Thr;4:p.Arg919Gly;5:p.Asn1270Ser
图3-4 基于Sequenom MassARRAY检测平台的1222例WD患者的基因突变谱
只显示突变例数>5的突变,5种高频突变类型用红线标注
四、ATP7B酶的结构功能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一)ATP7B酶的分子结构特点
研究发现,ATP7B酶的结构特征(图3-5)如下:①8个跨膜区(transmembrane domain,Tm),又称跨膜转导区(transduction domain)或疏水区,包括6个跨膜螺旋区和1个双亲媒性区(Tm1~Tm8),间插于整个肽链中,是铜离子进出细胞膜的通道;②6个金属(铜)离子结合区(metal-binding domains,MBDs)组成的巨大N端(氨基端,MBDs1~6),每个MBDs由70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含有高度保守的“甘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X-X半胱氨酸”(GMXCXXC,X可以是任何氨基酸)特征序列,金属(铜)离子通过半胱氨酸残基与该区结合,参与铜离子的活化并与CP的合成有关;③P型ATP酶功能区,主要由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膜内CPC(Cys-Pro-Cys)序列、含有ATP结合位点的N域、含有天冬氨酸残基的P域和含有磷酸酯酶的A域组成。其中CPC序列为转运的金属(铜)离子的通道,N域、P域和A域分别含有高度保守序列GDGIND、DKTGT和TGEA,这些保守序列分别与ATP7B酶的ATP结合、磷酸化作用和去磷酸化作用密切相关。
图3-5 ATP7B酶各功能区的结构特点
图中展示了ATP7B酶的N端铜结合区、磷酸酯酶区(A域)、磷酸化区(P域)和ATP结合区(N域)等高度保守区及与定位和转运功能相关的特定序列,MBS1~6为金属(铜)离子结合区,1~8为8个跨膜区
除5′和3′非翻译区外,ATP7B基因第2~5外显子分别编码6个与铜离子结合的保守氨基酸序列(即铜离子结合区);第6~8、12、13及第19~20号外显子分别编码6个跨膜螺旋区和1个双亲媒性区;第10、11号外显子编码转导区,而第13号外显子还编码跨膜离子通道,第14号外显子编码磷酸化区,第14~18外显子编码ATP结合区,共同构成P型ATP酶功能区(图3-6)。
图3-6 WD基因各外显子表达蛋白的功能分布示意图
图下横线表示ATP7B铜转运蛋白各功能区:Cu,铜离子结合区;Tm,跨膜区;Td,跨膜转导区;Ch,离子通道;Ph,磷酸化区
(二)ATP7B酶铜转运的分子机制
ATP7B酶对铜的转运是一个需ATP供能的过程,目前认为其转运过程如下:铜离子与MBDs结合后,ATP结合区蛋白构象改变,将ATP水解为ADP,使磷酸化区的丝氨酸被磷酸化,铜离子转位并被Tm6的CPC阳离子序列转运。这一转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5个步骤:①MBDs与铜结合;②N域与ATP结合;③P域磷酸化,ATP水解释放ADP;④铜转位至细胞膜对侧;⑤P域在A域的作用下去磷酸化(图3-7)。
研究表明,ATP7B酶的N域与ATP结合之后,结合位点上靠近P域的区域构象发生改变,促进了ATP与ATP7B酶结合和P域的磷酸化。实验证明,ATP在ATP7B酶P域的结合靠近D1027,天冬氨酸残基的突变完全阻止了酰基磷酸盐中间产物的形成。天冬氨酸残基的去磷酸化是由磷酸酯酶活性调节的,其中A域起了关键作用。Petris等通过观察TGEA域突变的ATP7B酶在亚细胞水平的定位发现保守的TGE域在蛋白的过磷酸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ATP7B酶的生物学功能
ATP7B酶的结构特性决定了其在肝细胞内铜的转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认为肝细胞有2条途径将铜排出细胞外:①将合成的CP以小囊泡分泌的方式释放入血液循环;②通过位于肝细胞胆管膜侧的铜到溶酶体的囊泡转运将铜随胆汁排出。Hung等将ATP7B cDNA转导进一种铜转运体缺陷的Ccc2酵母,结果发现其铜转运功能重建,铜被转运到Fet3铜蛋白。Terada等将ATP7B cDNA重组腺病毒载体转导进有ATP7B基因缺陷的WD模型LEC大鼠,在LEC大鼠的肝细胞的TGN发现ATP7B酶的表达,并检测到有氧化酶活性的holo-CP,而胆管内铜含量也明显增加,这说明ATP7B蛋白直接参与铜与CP结合,以及在胆道排铜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当ATP7B基因突变后,ATP7B酶转运铜的功能缺失,则铜在细胞内蓄积以及Apo-CP不能和铜进行结合导致有活性的holo-CP水平减低,这也就是WD发病的基本分子机制。肝细胞内正常的铜转运模式图如图3-8A所示,WD肝细胞内的铜转运模式图如图3-8B所示。
图3-7 ATP7B酶铜转运的模式图
图3-8 肝细胞内ATP7B酶转运铜的模式图
A. 正常肝细胞,B. WD肝细胞
(四)ATP7B酶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ATP7B酶是P型ATP酶家族进化高度保守的跨膜蛋白,与其他P型ATP酶(如ATP7A)的氨基酸序列大约有54%~65%的同源性。目前研究认为,当细胞内处于低铜环境,ATP7B酶主要定位于TGN;当细胞内铜离子浓度升高时,ATP7B酶接受激酶介导的磷酸化作用,从TGN重新定位至细胞的顶膜(apical membrane),以分泌小囊泡的形式将铜运出胞膜。如Schaefer等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以双标记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发现,肝细胞中未发生突变的ATP7B酶在低铜环境中主要位于TGN,而在高铜环境中则转移至细胞质泡室(cytoplasmic vesicular compartment),当去除高铜环境后ATP7B蛋白又重新迁移回TGN。Forbes等则将人工诱变的重组ATP7B cDNA质粒瞬时转染实验发现,在转染细胞中表达的ATP7B突变蛋白存在亚细胞功能定位障碍,或不能定位于TGN,或出现TGN↔细胞质泡室的迁移障碍。
作者在前期研究中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发现WD患者肝细胞内ATP7B蛋白的异常表达,并发现WD患者肝细胞各亚细胞组分中的铜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推测可能系ATP7B突变蛋白的亚细胞功能定位障碍所致。在此基础上,作者采用LSCM双标记免疫荧光结合核染色技术,发现正常的DL小鼠的ATP7B蛋白在肝细胞内定位于TGN(图3-9),而ATP7B基因发生突变的TX小鼠的ATP7B蛋白在肝细胞内发生了TGN的定位障碍(图3-10),而以含中药肝豆汤兔血清孵育培养后的TX小鼠肝细胞的ATP7B蛋白则可重新定位于TGN(图3-11)。该研究初步揭示了中药肝豆汤细胞内排铜的机制。
图3-9 DL小鼠的ATP7B蛋白与TGN46的LSCM双标记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TGN46、ATP7B蛋白、细胞核分别呈红色、绿色、蓝色,图像合并后显示绿色区域和红色区域基本重合,说明未突变ATP7B蛋白在肝细胞内定位于TGN
图3-10 TX小鼠的ATP7B蛋白与TGN46的LSCM双标记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TGN46、ATP7B蛋白、细胞核分别呈红色、绿色、蓝色,图像合并后显示绿色区域和红色区域不能重合,说明TX小鼠的ATP7B突变蛋白在肝细胞内发生了TGN的定位障碍
图3-11 含中药肝豆汤兔血清孵育培养后的TX小鼠的ATP7B蛋白与TGN46的LSCM双标记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TGN46、ATP7B蛋白、细胞核分别呈红色、绿色、蓝色,图像合并后显示绿色区域和红色区域基本重合,说明含中药肝豆汤兔血清可使肝细胞内突变ATP7B蛋白重新定位于TGN,从而发挥其细胞内排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