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因】
1.感染 细菌、病毒及真菌等均可诱发。
2.血液、肾脏、肝脏、心血管、呼吸、结缔组织及肿瘤性疾病,可继发DIC。
3.溶血相关性疾病。
4.其他 药物、手术、外伤、理化因素及新生儿病理情况等。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是栓塞、休克、溶血及出血。
1.出血为本症的常见现象,特点是自发性、多部位出血,常见于皮肤、黏膜、伤口及穿刺部位,严重者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
2.休克和微循环障碍 DIC诱发休克的特点为:不能用原发病解释,顽固不易纠正,早期即出现肾、肺、脑等器官功能不全。
3.微血管栓塞 DIC早期高凝状态主要表现是栓塞。
(1)皮肤栓塞:比较多见,形成大片瘀斑、出血点。
(2)消化道栓塞:胃肠道黏膜坏死,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3)肾脏广泛栓塞:可出现血尿、少尿、无尿,而致急性肾衰竭。
(4)肾上腺皮质栓塞:产生出血坏死。
(5)肺栓塞:可致肺出血、大量咯血、发生急性呼吸衰竭。
(6)脑栓塞:发生惊厥、昏迷。
(7)肝栓塞:发生局灶性坏死,可出现黄疸、肝大、腹痛、腹水及转氨酶升高。
(8)胰腺栓塞:可致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9)四肢栓塞:四肢末端发生坏死。
4.微血管病性溶血 一般很少发生,当贫血与出血程度不成比例时应该考虑是否合并有溶血,临床可见黄疸、血红蛋白尿及发热,大量红细胞破坏又会产生红细胞素,加重凝血过程,从而加重DIC。
【临床类型】
此型最为多见,病程数小时到几天,出血严重,但也有少数病例无出血而死亡。常见于休克、误输异型血、暴发型紫癜、急性病毒或细菌感染、急性肺栓塞、大面积 烧伤、外伤、毒蛇咬伤及体外循环。
病程数天到1~2个月,出血较轻,见于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较少见,病程数月到1~2年,出血轻微或无出血,诊断困难,可见于慢性肝病、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实验室检查】
DIC的实验室检查包括两方面,一是反映凝血因子消耗的证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血小板计数;二是反映纤溶系统活化的证据,包括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及3P试验。
【诊断】
DIC必须存在基础疾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一般诊断标准包括:
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和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和体征。
同时有下列3项以上异常:①PLT<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或>4g/L;③血浆FDP>2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或3P试验阳性;④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治疗】
如控制感染、纠正休克,阻断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循环,有助于DIC的纠正。
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是肝素,主要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
PT或APTT缩短,没有出血现象,有时可见瘀斑。以肝素治疗为主。每次1mg/kg,每4~6小时一次静脉滴注或静注。肝素用后4~6小时在肝内为肝素酶灭活。此时禁忌输血,输血会加重DIC。
PT延长超过正常3秒或APTT延长超过正常10秒,有轻度出血现象。此时继用肝素治疗剂量为每次0.25~0.5mg/kg,并输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1次,10ml/kg,以补充凝血因子,根据血小板情况决定是否输血小板,需要动态监测凝血全套及血常规。
出血不止,此时治疗以止血为主。采用6-氨基己酸以及其他多种止血药,但一般不使用。输新鲜冰冻血浆或补充各种缺乏的凝血因子。停用肝素或同时采用小剂量肝素(0.25mg/kg)以抗凝。6-氨基己酸每次0.lg/kg,对羧基苄氨每次8~12mg/kg,氨甲环酸每次l0mg/kg。以上药物任选一种加入小壶静滴,每4~6小时1次。
①手术后或损伤创面未经良好止血者;②近期有严重的活动性出血如肺结核咯血、胃溃疡出血及脑出血等;③蛇毒所致DIC;④严重凝血因子缺乏及明显纤溶亢进者。
根据病情及化验结果而定。原则上应在原发病已控制,DIC已控制才能停药。只要病情好转,出血停止,血压稳定,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纤维蛋白原增加,血小板上升,表示DIC已趋稳定,可逐渐停药,但不能突然停药。用药时间一般可持续3~7天。
未出血的患者PLT<20×109/L,或者存在活动性出血且PLT<50×109/L的DIC患者,需紧急输注血小板悬液。
剂量及用法:首次量10ml/kg快速滴注,以后每次5ml/kg,每6小时1次,每天总量30ml/kg。使用前需要行皮试。应用于高凝期和低凝期患儿。
可根据患儿临床表现选择合理的药物,详见休克章节。
(卢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