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生皮肤病学(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皮肤的构造及发育

一、皮肤的构造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有密集的表皮细胞,真皮含有大量结缔组织,皮下组织主要为脂肪。此外,还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皮肤各处的厚度不完全相同,掌跖的皮肤较厚,而眼睑、外阴、乳房及耳朵的皮肤较薄,皮肤的颜色也不同,特别和种族有关。皮肤有各种深浅不一的沟纹,指纹则人人不同。皮肤表面有毛囊孔和汗孔以排泄皮脂及汗液。

(一)表皮(epidermis)

表皮主要由鳞状上皮构成,可分五层。表皮下方为基底膜,和真皮乳头相接,伸出的嵴状部分是网嵴(表皮脚,rete pegs)。毛囊是表皮延伸而成。构成表皮的细胞是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及树枝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1.角质形成细胞

由内向外,共有5层

(1)角质层(stratum corneum,horny layer):

角质层在身体的表面,是由嗜酸性扁平角质细胞叠积而成。角质细胞是完全角化而无生命的细胞,没有细胞核或细胞器,细胞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角质细胞含有角蛋白(keratin),是由含硫氨基酸等物质构成,这引起细胞紧密排列。正常角质层厚度按部位而定,常受外压及摩擦处较厚,特别是掌跖部位角质层很厚,而皮肤常活动处角质层较薄,以眼睑及包皮处角质层最薄。

(2)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此层曾经被认为是表皮的一层,现认为是角质层的下部,是均一的嗜酸性狭带,一般不大明显,在角质层最厚处尤其是掌跖部位才明显可见。透明层没有细胞核及细胞膜,含有将变成角蛋白的角母蛋白(eleidin),还有可和蛋白质结合的磷脂类,具有阻止水分向下渗透的作用。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granular layer):

正常皮肤的颗粒层和角质层的厚度大致相等,一般只有1~3层菱形扁平细胞,在角质层较厚处颗粒层也较厚,在掌跖部分可达10层之多,而正常黏膜缺乏颗粒层。颗粒细胞有苍白的细胞核,细胞浆内有透明角蛋白(keratohyalin)所构成的嗜碱性粗大颗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张力微丝(tonofibrils)及细胞膜附近的膜被颗粒(membrane coating granules)。

(4)棘细胞层(棘层stratum spinonsum,spinous cell layer):

由3~4层多边形棘细胞(spinous cell)镶嵌而成,棘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以有丝核分裂方式繁殖,浅部的棘细胞较扁平。棘细胞之间由桥粒(desmosome)相互连接,电镜下可见许多张力微丝聚集成束,附着于桥粒上。棘细胞互相攀附并保持适当的距离,细胞间隙有淋巴液流动以向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5)基底层(stratum basale,basal cell layer):

基底细胞(basal cell)是一层柱状细胞,在表皮底层排列呈栅形,不断进行有丝核分裂以使表皮更新,因而基底层又称生发层(stratum germinativum)。当一个基底细胞分裂成两个时,一个停留在原处继续分裂,另一个向上方递变成表皮各层细胞。基底细胞分裂第一期是DNA是合成(S)期,第二期是分裂前(G2)期,第三期是分裂(M)期,第四期是分裂后(G1)期,分裂周期共19d。分裂出来的基底细胞依次递变成棘细胞、颗粒细胞及无生命的角质细胞,终于角质层有形或无形地脱落,这一递变过程共经27d~28d。基底细胞胞浆内张力微丝通到桥粒,还有线粒体、高尔基小体、游离核糖体及内质网等细胞器结构。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的上方有不定量的黑色素颗粒。

2.树枝状细胞

(1)黑素细胞(melanocyte):

在HE染色切片中,黑素细胞有透明的胞浆,细胞核色小而浓染,故又名透明细胞(clear cell)。这种细胞夹杂在基底细胞之间,约占基底细胞数量的1/10。常规切片中所见透明细胞并非均是黑素细胞,还可以是胞核皱缩的基底细胞。

黑素细胞含有黑色素,Dopa反应阳性。银染色法可见树枝状突起,这些突起接触邻近的基底细胞时,部分被吞噬,于是所含黑色素颗粒进入基底细胞甚至棘细胞内。皮肤较黑者,尤其是黑种人,表皮中有较多的黑色素颗粒形成。这些合成黑色素的黑色素小体(melanosome)逐渐移入树枝状突起内,以后被基底细胞接受,黑种人的整个表皮都可含有黑色素颗粒。

黑素细胞起源于胚胎的神经嵴,在胚胎早期移入表皮,由有丝核分裂法繁殖。细胞浆内除有黑素小体外,还有线粒体、内质网及高尔基小体等细胞器结构,但没有桥粒。

(2)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在HE染色切片上,可见表皮内尤其棘细胞层浅部及中部有些散布的透明细胞状细胞,细胞间没有桥粒,细胞浆透明,细胞核染色较深。在特殊染色法下,细胞呈树枝状;在电镜下,细胞内没有黑素体,但有独特的伯贝克(Birbeck)小粒,又称朗格汉斯(Langerhans)小粒,一端圆钝,小粒内有横纹而成网球拍状。

在人胚胎14周时,可在表皮内找到朗格汉斯细胞,一般认为起源于骨髓,有人认为可起源于脾脏。该细胞除存在于表皮外,也可存在于真皮、黏膜、淋巴结、胸腺、脾脏及身体其他各处。变应性接触皮炎、组织细胞增生病、光泽苔藓及白癜风等多种疾病的皮损内都可有朗格汉斯细胞的活化并游走。

朗格汉斯细胞表面有Ia抗原,以及补体C3与IgG的Fc受体,已知Ia抗原主要存在于免疫活性细胞。而且,朗格汉斯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虽然其吞噬大分子的能力弱于巨噬细胞,而摄取小分子的能力却很显著,能选择性的摄取汞、铬、钴、镍、甲醛、对苯二胺等多种化合物。因此,朗格汉斯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尤其在迟发性变态反应中可起巨噬细胞的作用,能摄取及处理变应原并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淋巴细胞而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近来发现朗格汉斯细胞可以传递组织相容性抗原,在移植排斥过程中可起重要作用,移植物内原有的大部分朗格汉斯细胞可被宿主的朗格汉斯细胞替换,只有少数可继续存在而提示为亚群的细胞。

(3)未定细胞(indeterminate cell):

在电子显微镜下,偶然见到表皮深处有些树枝状细胞没有黑色素及郎格罕小粒,起源及功能不明,称为未定细胞,可能是朗格汉斯细胞前身或是未分化或衰老的黑素细胞。

除了上述各种角质形成细胞和树枝状细胞外,表皮底部还有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见到的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该细胞由桥粒和角质形成细胞连接,细胞内有连接末梢神经轴突的颗粒,说明可能与表皮触觉有关。

3.角质形成细胞间及其与真皮间的连接

(1)桥粒(desmosome):

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电镜下桥粒呈盘状,直径为0.2~0.5μm,厚3~60nm,其中央有20~30nm宽的透明间隙,内含低密度张力细丝;间隙中央电子密度较高的致密层称中央层(central stratum),其黏合物质是糖蛋白;中间层的中间还可见一条更深染的间线(intermediate line),为高度嗜锇层。构成桥粒的相邻细胞膜内侧各有一增厚的盘状附着板(attachment plaque),长0.2~0.3μm,厚约30nm,许多直径约为10nm的张力细丝呈袢状附着于附着板上,其游离端向细胞质内折返,附着板上固有的张力细丝可从内侧钩住张力细丝袢,这些固有张力细丝还可穿过细胞间隙并与中央层纵向张力细丝相连,称为跨膜细丝。

桥粒由两类蛋白质构成:一类是跨膜蛋白,位于桥粒芯(desmosomal core),主要由桥粒芯糖蛋白(desmoglein,Dsg)和桥粒芯胶蛋白(desmocollin,Dsc)构成,它们形成桥粒的电子透明细胞间隙和细胞间接触层;另一类为胞质内的桥粒斑(desmosomal plaque)蛋白,是盘状附着板的组成部分,主要成分为桥粒斑蛋白(desmoplakin,DP)和桥粒斑珠蛋白(plakoglobin,PG)。

桥粒本身即具有很强的抗牵张力,使得细胞间连接更为牢固。在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过程中,桥粒可以分离,也可重新形成,使表皮细胞逐渐上移至角质层并有规律地脱落。桥粒结构的破坏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相互分离,临床上形成表皮内水疱或大疱。

(2)半桥粒(hemidesmosome):

基底细胞向真皮的一面有不规则突起,与基底膜带相互嵌合而成半桥粒,是基底层细胞与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电镜下半桥粒内侧部分为高密度附着斑,基底层细胞的角蛋白张力细丝附着于其上,胞膜外侧部分称为亚基底致密斑(subbasal dense plague),两侧致密斑与中央细胞膜构成夹心饼样结构。致密斑中含BPAG1、BPAG2、整合素(integrin)等蛋白。

(3)基底膜带(basement membrane zone,BMZ):

是基底层下方的波浪形基底膜带,是表皮和真皮的交界区。在PAS染色时可见一条约0.5~1.0μm厚、均匀一致的紫红色带,硝酸银浸染法可染成黑色。

基底层下方的基底膜带,电镜下由以下四层结构组成:

1)基底细胞真皮侧胞膜:

可见半桥粒穿行其间,半桥粒借助附着斑与胞质内张力细丝相连。

2)透明板:

是紧接浆膜的电子透明带,含有连接半桥粒的锚纤维。

3)致密板:

有很多微粒,主要由黏多糖及糖蛋白和微细纤维构成,PAS染色阳性。

4)致密板下带(纤维网状结构):

包括锚纤维、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短细的纤维附着于真皮的结缔组织。纤维间基质与基底的基质相同。

基底膜带的四层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除具有使真皮与表皮紧密连接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渗透和屏障等作用。其结构异常可以导致真皮与表皮分离,形成表皮下水疱或大疱。

4.口腔黏膜

除了舌背及硬颚外,口腔黏膜没有角质层和颗粒层。

上皮细胞由基底层向表面演变,细胞内含有糖原等物质而呈泡状,越接近表面的细胞越皱缩,并逐渐变扁平,终于在无形之中由表面直至逐渐脱失。

(二)真皮(dermis,corium)

主要由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等结缔组织构成,因而具有较强的弹性及强度。

除了结缔组织外,真皮还有血管、淋巴管、腺体(汗腺、皮脂腺)、毛囊、毛发、肌肉(主要为立毛肌)、神经及感觉末梢器等组织结构,还有一些由皮下组织延伸到真皮下部的脂肪细胞。真皮的厚度因身体的部位而不同,约比表皮厚10~40倍。

真皮内还有细胞,主要是纤维附近的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合成黏多糖类,参与胆固醇及类固醇等物质的代谢过程,这些细胞的边界不清楚。真皮内有少量肥大细胞(mast cell),多半存在于血管及毛囊的附近,这些细胞的细胞核呈圆形,细胞浆染色不明显,如用吉姆萨(Giemsa)染色法染色,可见细胞浆中大小均匀的异染性颗粒。在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时,肥大细胞增多,这些颗粒就可释放组胺及肝素,在某些动物还释放5-羟色胺。真皮内还有少数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等。

基质(ground substance,matrix)是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细胞等之间的充填物,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及蛋白质等由血液提供的营养物质,结缔组织及细胞等代谢的产物,还有成纤维细胞所分泌的酸性黏多糖类。黏多糖类是胶样物质,含有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B(chondroitin sulphate B)及C等。淀粉样变、结缔组织病及黏液性水肿等病时,基质都有所改变。

真皮表面突起形成多个乳头,由基膜覆盖,含有乳头的真皮部分是乳头层(papillary layer),乳头下方是网状层(reticular layer)。

1.乳头层

有疏松纤细的结缔组织、微小血管、淋巴管、感觉神经末梢和触觉末梢器。指头、趾端、阴茎、阴蒂及乳晕等处的乳头(papilla)内有较多的触觉末梢器(梅斯勒小体)。圆顶形乳头和表皮犬牙交错,纵切面呈波浪形。

2.网状层

大量结缔组织多半按水平方向排列,在真皮内构成密网,其中穿插着神经、血管、淋巴管、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组织及组织细胞等。

(1)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s):

98%以上的结缔组织是胶原纤维,常规的HE染色法呈淡红色。由称为胶原(collagen)的纤维蛋白质构成,若干胶原纤维黏集成纤维束,在电子显微镜下,胶原纤维有平行横列的无数横纹。胶原纤维束略呈波浪形,多半按水平方向排列,没有伸缩性,皮肤伸展时可被拉直。有的较细及疏松的胶原纤维垂直伸入乳头内。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附着于胶原纤维之间,细胞核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较成熟的常呈梭形。

(2)弹力纤维(elastic fibers):

弹力纤维是弹性硬蛋白(elastin)所构成的坚硬而直的纤维,穿插于胶原纤维束之间,不能由HE染色法显出,由魏霍夫(Verhoeff)染色法染成黑色时就清晰可见。弹力纤维能防止皮肤过度伸展,被伸展的皮肤在失去外力时,弹力纤维使皮肤迅速缩回原状。库欣(Cushing)综合征及妊娠妇女腹部皮肤的弹力纤维变性,皮肤的过度伸展就会引起萎缩纹。

(3)网状纤维(reticulum fibers):

纤维短细,HE染色时呈深红色而不能和胶原纤维区分,依赖银染色法才能分辨。在电子显微镜下,网状纤维也有平行排列的横纹,一般认为网状纤维是尚未成熟的胶原纤维。

网状纤维束在表皮下方和皮肤表面垂直,也排列于毛囊周围,但在毛球附近消失。神经、立毛肌、汗腺、皮脂腺及小动脉的周围都有少量网状纤维束。

儿童皮肤中网状纤维束多于胶原纤维相近似。老人皮肤中网状纤维变粗,胶原纤维束变性,弹力纤维变细。

(三)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hypoderm)

皮下组织有大量脂肪细胞,细胞内含有大量脂质,从而将细胞核推到一侧。成群的脂肪细胞被结缔组织间隔分割成若干小叶,网状间隔内有纤维束、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不同的人皮下脂肪的厚度不同,胖人的脂肪很多,妇女的皮下脂肪比男人厚,腹部、臀部、乳房及股部等处脂肪都较多,而眼睑、阴茎、阴囊及小阴唇几乎没有皮下脂肪。

皮下组织内还有毛发的基部及汗腺体。

(四)血管及淋巴管

1.血管

皮肤有丰富的血管,所含血液总量占全身血液总量的1/5。

由体内分布到皮下组织的血管较粗,若干分枝伸入真皮和皮下组织之间而构成网状血管丛,可称为真皮下血管丛;真皮的血管上行到网状层与乳头层之间时,构成皮肤的血管浅丛,可称为乳头下血管丛。乳头内若干动脉性毛细血管转成静脉性毛细血管并汇合成小静脉,下行到乳头下方而成浅丛,到真皮下方时成深丛,静脉血管与动脉血管并列但数量较多。

血管球(glomus)是真皮内动脉和静脉吻合形成的特殊结构,多半分布于指趾尖及甲床,也可分散于掌侧或身体别处。血管球的动脉段是苏盖特-霍也尔(Suguet-HoH.E.r)小管,是壁厚及管腔狭窄的细动脉分支,内壁是一层内皮细胞,外壁是细胞浆透明的4~6层血管球细胞,被认为平滑肌细胞,周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并有无髓的神经纤维和血管球细胞连接。血管球的静脉段管腔较宽,管壁较薄,汇合后成为小静脉。血管球细胞在自主神经纤维的控制下有节律地收缩而不受脉搏的影响,其可能与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有关。

2.淋巴管

淋巴管在真皮的乳头下方构成浅丛,连接皮下组织的淋巴管汇合并到达附近淋巴结。较大的深部淋巴管内有瓣膜,管壁内膜及中膜都含有弹力纤维。毛细淋巴管内淋巴液可渗入表皮及真皮的细胞间隙内。

(五)皮肤的神经

皮肤的神经纤维包括有髓及无髓两种。有髓神经纤维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引起痒、痛等感觉。皮下组织内感觉神经的行径大致与皮肤表面平行,其分支往往和动脉分支伴行,在真皮内分出若干细支进入乳头。神经末梢散布成网状,都无髓质,有的无髓神经末梢散布于外毛根鞘细胞之间,神经末梢也可到达基膜,但在电子显微镜下不能证明游离的神经末梢可入表皮。无髓神经纤维是属于交感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支配血管、立毛肌及汗腺。

一般认为游离的神经末梢受刺激后传达痛觉及痒觉,另有一些感觉神经纤维末梢终止于特殊的神经末梢器,分别地接受外来刺激而产生触觉、压觉、冷觉和热觉。产生压觉的是瓦特-帕西尼(Vater-Pasini)小球,又称环层小体;产生触觉的是梅斯勒(Meissner)小球;产生热觉的是卢非尼(Ruffini)小体;产生冷觉的是克劳斯(Krause)小体。这些小体散布于不同层次的真皮内,在组织切片中,梅斯勒小球(Meissner corpuscles)及瓦特-帕西尼小球(Vater-Pasini corpuscles)可被查见。

1.梅斯勒(Meissner)

是触觉感受器。其主要分布于掌跖、唇红缘、阴茎、手背及乳部的乳头等处,在指(趾)尖处分布最多,平均每四个真皮乳头中就有一个。小体形状很像松果或枪弹,长约80~150μm,宽度约为长度的一半,分布于所在乳头的大部分区域。梅斯勒小球长轴与皮肤表面垂直,扁平的施万(Schwann)细胞横向排列,1~4条有髓神经纤维由小球基部进入小球后变为无髓,并分成若干较细的纤维以螺旋形盘升到小球项部。小球外围是结缔组织。

2.瓦特-帕西尼(Vater-Pasini)

是压觉感受器,为卵圆形小球,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交界处,主要散布于指趾末端,也常见于掌跖、乳部的乳头、肛门及外生殖器等处。小球直径约0.5~2mm,是由12~36层疏松排列的变形施万(Schwann)细胞所构成的同心球,形状很像洋葱,球形中央有半固体性物质,中央是一条感觉神经纤维,在球顶分成若干失去髓质的细支纤维。

3.默克尔(Merkel)细胞

是分布于表皮及口腔黏膜底部形状不规则的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这种细胞很少,不规则地散布,偶然成群。每一个默克尔细胞均与一个膨大的有髓神经末梢所形成的神经盘(Merkel disk)相接,可能和表皮的触觉有关。

但在阴茎、包皮、阴蒂、小阴唇、肛周及唇红缘等毛发稀缺部位的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其真皮乳头内可见黏膜皮肤末梢器(mucocutaneous end organs),为2~6根有髓神经纤维失去髓鞘而形成的线球。

现在,一般不再认为某种感觉必由特定的感觉末梢器接受。真皮内存在有大量神经纤维都可以接受及传导感觉,但触觉及压觉主要通过真皮乳头的梅斯乐(Meissner)小球及真皮深部的瓦特-帕西尼(Vater-Pacini)小球,而梅克尔(Merkel)细胞也可接受触觉。温度觉、痛觉及痒觉由终止于真皮乳头及毛囊附近的无髓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经周围神经、后根神经节而到达大脑后中央回的大脑皮质。切断脊髓前侧区的神经通路时,这些感觉就消失。自主神经系统的节后肾上腺素能性纤维调节立毛肌收缩、大汗腺分泌及血管收缩,而胆碱能性纤维支配小汗腺。

(六)皮肤的肌肉

面部表情肌及颈部阔肌主要是横纹肌,汗腺周围及血管壁的肌肉主要是平滑肌,阴囊、乳晕及眼睑的皮肤内有叠成多层的平滑肌纤维束。

皮的立毛肌(arrectores pilorum)主要是平滑肌,其下端是附着于毛囊下部1/3处结缔组织膜,在于皮脂腺外侧向上倾斜,上端固定于乳头的结缔组织。立毛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突然遇到寒冷等刺激或情绪激动时立即收缩,所附毛囊的毛发因杠杆作用而竖立,局部皮肤随之凸起而形成“鸡皮疙瘩”,立毛肌的收缩也能挤压皮脂腺而促进其排泄。

(七)汗腺(sweat glands)

汗腺包括小汗腺及大汗腺。

1.小汗腺(eccrine glands)

除了甲床、外耳道、唇红缘、龟头及包皮内侧外,小汗腺几乎布满全身,尤其手掌、足底、腋窝及腹股沟等处的小汗腺较多。在交感神经胆碱性纤维的支配下,小汗腺可以分泌透明无色的汗液,又称外分泌腺,一般称为小汗腺,因为小汗腺是真正的汗腺。

汗腺体是小汗腺的分泌部分,在真皮下方1/3处成真皮与皮下组织交界处缠绕成线圈状。其分泌细胞呈立方形,外围是一层能收缩的平滑肌细胞,收缩时将分泌液挤入汗腺管而排出体外。汗腺体外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其外围是含有毛细血管的结缔组织膜,用来供给营养及分泌原料,交感神经纤维细丝成网状分布于平滑肌及腺体细胞。

汗腺管是小汗腺的排泄部分,由两层较小的立方形细胞构成,染色较汗腺体细胞嗜碱性,外围没有平滑肌细胞及透明膜,只有结缔组织鞘,但管腔内壁有嗜酸性薄膜。

进入表皮的汗腺管失去结缔组织鞘及管内壁,汗腺管细胞和表皮细胞衔接而难以分辨,但可见汗腺管通道经网嵴进入表皮,旋转上升到达颗粒层后呈螺旋形而开口于皮肤表面,成为漏斗形汗孔。

2.大汗腺(apocrine glands)

大汗腺主要存在于有毛的腋部,也出现于脐部及乳头附近,而肛门周围及外阴的大汗腺较少。在青春期,大汗腺分泌旺盛,女性的大汗腺常较发达,外耳道的耵聍腺、眼睑的摩尔(Moll)腺和乳房的乳腺可能是变态的大汗腺。

大汗腺是顶浆分泌腺(顶泌腺),分泌细胞的顶部脱落在腺腔内而成分泌物,但在电镜下和组织学观察中尚未发现分泌时分泌细胞顶部脱离。分泌液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类脂质、铁和氨等物质,由于同时含有PAS阳性的耐淀粉酶的无定形物,因而被认为由细胞顶部胞浆内颗粒溶解而成。大汗腺的分泌方式迄今还未完全明了。大汗腺的分泌受肾上腺素能性神经纤维支配及肾上腺髓质的儿茶酚胺控制,分泌主要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分泌液为无色乳状液体略呈碱性,在有微球菌等微生物感染时可有臭味。

大汗腺的细胞大小不均,分泌中的细胞顶部隆起而伸入腺腔,其腺腔比小汗腺的腺腔大10倍以上。分泌细胞染色呈嗜酸性,细胞浆内有微小颗粒可由铁染色法明显显现,而小汗腺的分泌细胞为弱嗜碱性,细胞浆内没有颗粒。大汗腺管由两层弱嗜酸性上皮细胞构成,通入毛囊而不直接在皮肤表面开口。

(八)皮脂腺(sebaceous glands)

除了手掌及足底外,皮脂腺分布于全身各处,特别是面部(尤其鼻部)的皮脂腺显著肥大。

皮脂腺为无腔腺体,外围是囊状结缔组织并附着于毛囊。分泌物是崩溃的细胞残体,因而皮脂腺是全浆泌腺(holocrine glands),分泌物经导管排泄入毛囊,再沿毛发由毛囊口排出体外。每个毛囊附有1~6个皮脂腺,而龟头、乳晕、包皮内侧及小阴唇等无毛处皮脂腺管直接在皮肤表面开口。皮指腺外层的立方形细胞是生发层,这层细胞不断进行了有丝核分裂而分出若干多角形细胞,细胞浆内有脂质小粒而呈网状,细胞核居于细胞浆的中心,接近导管的细胞逐渐崩裂溶解,细胞残体及脂质小滴成为无定形物质而进入导管,和脱落的上皮细胞混合成皮脂(sebum)而排出体外。

在婴幼儿时期皮脂腺活动较弱,直到青春期才因雄激素的影响而分泌旺盛。眼睑的迈博姆腺(Meibomian glands)和龟头及包皮内侧的太森腺(Tyson’s glands)以及位于唇黏膜、乳晕和冠状沟等处的腺体都被认为是变态的皮脂腺。

(九)毛(hair)

毛分长毛、短毛及毳毛。头部粗而长的头发属于长毛,胡须、阴毛和腋毛也属于长毛之列。睫毛、眉毛、鼻毛和外耳道等处的毛较短,都是短毛。除了手掌、足底、唇红缘、龟头、包皮、小阴唇及大阴唇内侧、指趾屈侧及乳头等处外,全身各处除长毛及短毛区外都分布着没有色素及毛髓质的短细体毛,被称为毳毛,但不少人的体毛尤其四肢及胸前的体毛较粗较长并呈黑色。

不同的人毛发的形状和颜色不一定,这一般和种族、年龄等因素有关。我国人的长毛及短毛一般黑而直,毛发中含有大量黑色素,毛发的横断面呈圆形,而黑种人的头发往往卷曲或呈波状,横断面呈卵圆形,毛囊往往弯曲呈弧形。

毛发的基部是膨大的毛球,其中黑素细胞所产生的黑色素可以传递给附近细胞,长出的毛发含有大量黑色素颗粒而发黑,而白发的毛球内黑素细胞很少甚至于没有,因而毛发内没有黑色素或是只有少量黑色素碎屑。而白种人的头发中含有的黑色素颗粒可为均匀的优黑色素(eumelanin)、多形的红黑色素(erythromelanin),也可为多层的嗜黑色素颗粒(pH.E.onmelanin),因此白种人的毛发呈红褐色、红色或金黄色等不同的颜色。

1.毛发

在皮肤表面之下,毛发为毛囊所包围的部分是毛根(hair root),其基部的部分是毛球(hair bulb),长毛及短毛的中心是若干含有色素颗粒的多角形细胞所构成的无定形毛髓质(hair medulla),而毛发末梢及毳毛都无毛髓质。毛髓质周围是长梭形细胞所构成的毛发中层,称为毛皮质(hair cortex),含有角蛋白微丝。毛皮质的外围为毛小皮(hair cuticle),是由相互重叠的角质细胞所构成的半透明薄膜,与内根鞘护膜的细胞繁密衔接,从而使毛发密附于内根鞘并于生长中同时上移。

2.毛母质(hair matrix)

由毛球内成群上皮细胞所构成,细胞核大并呈泡状,细胞浆嗜碱性。这些细胞逐渐分化成多种细胞,向上延伸而成毛的下部各层。在毛母质细胞向上演变过程中,细胞逐渐角化而失去细胞核,成为构成毛发的角质纤维细丝。

3.毛囊(hair follicle)

毛囊是表皮细胞连续而成的袋样上皮,中心是一根毛发,基底是真皮凹进的真皮毛乳头。立毛肌的一端斜附于毛囊壁上,在附着点上方的是皮脂腺通入毛囊的短颈,毛囊在皮肤表面开口而为毛囊孔。

由毛囊孔到皮脂腺进入毛囊处的毛囊上段是漏斗段(infundibular segment),也可称为漏斗部(infundibulum)或毛皮脂腺毛囊(pilosebaceous follicle),此处外根鞘和表皮的角质层相同。由立毛肌附着处到皮脂腺管入口的毛囊中段是峡部(isthmus),此段落外根鞘已经开始发生角化。

毛囊壁的外层上皮是外根鞘(outer root sH.E.ath),是由类似表皮的棘细胞及基底细胞的细胞构成,由表皮向下延伸而终止于毛球的外侧,愈近毛球时愈薄。

毛囊壁的内层上皮是内根鞘(inner root sH.E.ath),由外向内,分为亨利层(H.E.nle layer)、赫胥黎层(Huxley layer)及内根鞘护膜(inner root sH.E.ath cuticle)。内根鞘护膜和毛发的毛小皮紧密衔接,使毛发紧紧附着于内根鞘。亨利层是由一层立方形细胞排列而成,这些细胞已经完全角化,所以没有细胞核。赫胥黎层在毳毛毛囊是2~3层,细胞内有透明角质蛋白颗粒。内根鞘是一层向下倾斜的细胞,和毛护膜的细胞犬牙交错,紧密衔接。

毛囊上皮的外围是由一层透明均匀的嗜酸性膜状物构成的玻璃层(glassy layer,vitreous layer),耐淀粉酶且PAS阳性,在毛囊下1/3处最厚。玻璃层外围是环行结缔组织所构成的内纤维膜,最外围是纵行结缔组织所构成的外纤维膜。

4.真皮毛乳头(dermal hair papilla)

含有结缔组织、血管及神经,突入毛球内而成卵圆体以供给营养及维持毛发生长。毛乳头周围是难分层次的毛母质细胞群。

毛发由硬角蛋白构成,含硫分子链的氨基酸充填于强韧的张力微丝之间,内根鞘有类似透明角质颗粒的毛透明蛋白(trichohyalin)颗粒。

毛发的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anagen stage)、退化期(catagen stage)及休止期(telogen stage)。在正常情况下,80%~85%毛发是积极活动的生长期,毛乳头和毛球的形态都正常。经过数月或数年后,毛发进入退化期,退化期又称过渡期,毛母质的细胞核停止分裂,毛球随毛囊逐渐缩短而退化,毛囊下部渐细,末梢呈线状。退化期经数周后进入衰老期,衰老期又称休止期,约经三个月或更久,毛根缩短,末端呈杵状,周围无鞘,终于末梢裂成细丝状,毛球卷缩而毛发脱落。毛发脱落后,一个毛胚芽在旧毛囊的一侧出现,逐渐发育成新的毛乳头及毛球而长出一根新的毛发。

毛发的生长周期因毛发种类而不同,而且有种族及个人的差异。例如:正常人头发的生长期一般为2~6年,在毛发中生长最快,一般每月可增长1~2cm左右,新生儿头发生长更快。在一生中,毛发经常脱落和再生,正常人每日可脱落20~100根头发,而胡须、腋毛及阴毛到青春期才开始生长。

影响毛发生长周期的因素很多,如热病、贫血、蛋白质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等都可妨碍毛发的生长,特别是内分泌对毛发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生长激素及甲状腺素可促使毛发生长,而糖皮质激素可缩短生长期并延长衰老期,腋毛、阴毛及胡须在性成熟的青春期才出现,雄激素除和胡须及粗长的体毛有关外,还可以引起雄激素性脱发,而妊娠妇女的毛发生长良好可能是雌激素影响。

(十)甲(nail)

指(趾)背侧末端的扁平角质物是甲板。甲板的前缘游离,而隐藏于皮肤下方的基部是甲根。甲根下方是甲床,甲床有纵横交错的结缔组织连结甲板下侧的上皮细胞,因而甲板稳固地紧贴于甲床上。甲板透明,而甲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而甲部呈粉红色。

在甲板后端可见淡白色的甲半月(lanula),可能是由于该处棘细胞层较厚而遮盖毛细血管的颜色,也可能由于结缔组织松弛且上方的甲板未完全角化的缘故。

甲母质(nail matrix)是甲板的来源,在甲根下方及其近侧,不含颗粒层。甲母质的细胞不断增生,逐渐变成角质甲板并向前推进。甲褶(nail fold)是甲板两侧及后部折褶的皮肤,后部甲褶前端有一层护膜(cuticle),其下有一层半月形薄膜覆盖于甲板后部而称甲上皮(eponichium),而甲板远侧连接皮肤的折角处角质层为甲下皮(hyponychium)。

在儿童时代,甲的生长速度较快,以后渐慢,成人正常指甲的生长速度每周约为0.5~1.2mm。由甲母质演变到指甲尖需5~6个月,而趾甲生长慢,生长速度约为指甲的1/3~1/2。疾病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影响指甲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