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中医气化学说的基本内容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所谓气者,人之生,气聚成形,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散形毁,气归自然。然而古人言:气之在于人也,其气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说明了“气和”乃是维持机体健康的基本因素,推而广之曰“气化和调”,“气机和顺”是机体赖以维持健康的基本保障。
气化可表现为“阳化”和“阴化”两个方面,所谓的“阳化”即是指“阳化气”,乃是指在气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温暖的、兴奋的、活动的、机能性的变化。就机体而言“阳化气”的过程所产生的变化具体可以概括为“神”和“火”两个方面。所谓“神”者,神机也,指机体的生命活动表现形式,具体包含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包括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如五脏所藏的“五志”(即魂、神、意、魄、志)和“七情”(即怒、喜、思、悲、恐、惊、忧)。二是指脏腑、经络等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包括心气之推动、肺气之宣发与肃降、肝气之疏泄与条达、脾气之运化与升清和肾气之固摄与纳气等功能。所谓“火”者,即为温煦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体温,以及维持机体功能活动正常进行所需的能量。如肾脏所藏的元真之火能温煦五脏六腑,推动机体的生长发育。
所谓“阴化”即“阴成形”。是指在气化的过程中,表现出寒冷的、沉静的、静止的、物质变化的现象。就机体而言,阴化所产生的物质变化,具体可以表现为“形”和“水”两个方面。所谓的“形”即是指人身的形体结构,是机体生命活动的载体,包括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及筋、脉、肉、皮、骨等组织器官。所谓的“水”即是指体内的各种不同的体液,是维持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精、血、津、液等,对机体起到滋润与濡养的作用。
“阴化”和“阳化”的过程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两者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维持机体产生、发展、壮大等一切生命过程的根本要求和保证。在人的生长过程中,阴阳气化决定了机体“生,长,壮,老,已”各个阶段中的生理特征。生命之初,气化尚处于“稚阴未充”和“稚阳未长”不平衡的初级阶段,但阳化和阴化过程正处于十分活跃的旺盛阶段,机体表现出生机蓬勃,形体和功能都迅速壮大;随后人至中年,阴化与阳化处于相对平衡而鼎盛时期,机体表现为身强力壮,脏腑功能健全,并能以繁殖后代为特征;进而机体进入老年,机体气化出现紊乱和不协调的衰退过程,其表现为形体衰弱,精血枯槁,功能低微,直至机体气化停止,神机化灭,生命消失,即所谓“气散为死”。
机体不同体质的变化也是由气化所决定的,由于阴化与阳化所占的比例不同,使机体呈现出各种不同的体质表现。《灵枢·通天》根据人体的不同阴阳属性将人体分为“阴阳五人”,指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从太阳到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为阳化依次递减的过程。反之,则为阴化依次递减的过程。倘若气化异常,即机体的阴阳化气处于病理状态,便会导致机体患病。病态气化主要包括阳化与阴化的太过与不及。它决定了病变的寒热、虚实和燥湿之性。阳化太过,是人体在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气化失调,正气奋起抗邪,故病势较为亢奋、急迫和阳热为主。机体一方面处于机能亢进的病态表现,如肝气横逆,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表现;另一方面能量过剩则化火,机体表现出热证。阳化不及同样有两方面表现:一是机体功能低下,呈现出机体或脏腑功能衰弱的病理变化。如心气虚,则推动无力,不能输血液到全身;脾气虚,则运化无能,水谷不化,表现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脉虚无力等症状。二是机体能量化减弱,不能提供足够的热能来维持生理需要,则机体表现出恶寒喜暖,面色 白,肢冷踡卧的寒证;阴化太过则机体的精血津液过剩,不能被正常利用,留潴体内,化为痰、湿、水、饮、瘀等病理变化;阴化不及则精微物质化生不足,机体表现为形体消瘦,精血亏少,津亏液燥等病理现象。
《圣济总录》在论述气的运动时指出:“盖斡旋气机,周流荣卫,宣摇百关,疏通凝滞,然后气运而神和。内外调畅,升降无碍,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指出了气机运动和顺在发病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清代的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指出:“分言之,为出入,为升降;合言之,总不外乎一气而矣”。故升、降、出、入是气机运动的四种基本表达形式。升降出入是对人体内气的运动形式总的概括。所谓的升,指气向上运动的过程;所谓的降,指气向下运动的过程;所谓的出,指气向外运动的过程;所谓的入,指气向内运动的过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仅激发和推动了人体脏腑经络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且只有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如肺的呼吸功能,吸入自然界清气为入,呼出体内浊气为出;宣发肃降功能,把气、血、津液向上、向外宣发输布为升,把水液向下输注于肾为降。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激发和推动了肺的宣、降、呼、吸等生理功能,而肺的宣、降、呼、吸功能,又具体地体现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气只有通过气机有序的升、降、出、入运动变化,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气的升降出入正常,则机体的功能活动正常,称为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障碍,则机体的功能活动失常,称为气机不利或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形式。
气机上升过度而不下降,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逆于上的病理状态称气逆。气逆多由于饮食、寒温不适,或情志所伤等因素所致。如肺气失去肃降而上逆,出现咳逆、气喘;胃气失和降而上逆,可表现为呃逆、呕吐;肝气逆上,出现头痛、胁胀。气陷,是气机升降失常,应升不升而反下陷的病理变化,以气虚无力升举为其主要特征。临床常见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下垂等。气陷多由素体虚弱,或因久病耗伤,脾气虚损不足,致使清阳不升,中气下陷,则可产生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证。气滞,指体内某些部位或某一脏腑气机运行不畅或阻滞,引起的病变证候。如肺气壅滞、肝郁气滞、脾胃气滞等。主要由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或跌仆闪挫等引起气机不畅。气脱,气的外出运动太过,称作气机外脱。如肺主卫外固表,若肺气失和,卫气不固,则成津液外出,自汗盗汗,甚或脱汗。
如上所述,机体患病是基于气化阴阳的失常及气机运动的逆乱,故治疗原则应以调整阴阳,燮理气机为其治疗原则。调整阴阳是针对机体气化异常,出现阳化与阴化的太过与不及而提出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态气化所表现出的阳化与阴化的太过与不及,在治疗上应采取调整阴阳的法则。如阳化太过则热,治宜清之、泻之,故“热者寒之”,可投以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及清解脏腑诸热的不同治法。阳化不足则寒,治宜温之,即“寒者热之”,施之以温中祛寒、温补肾阳、回阳救逆等治法。阴化太过则血、痰、湿、食停留,治宜消之,“湿者燥之”,分别采取化湿、消痰、行水、活血等法;阴化不足则燥,治宜润之,即“燥者润之”,可根据精血津液虚损情况之不同,给予补血养心法、育阴滋肾法、滋补肝肾法、养阴生津等。燮理气机,针对气机异常所表现出的升降出入失常,在治疗上应采取燮理气机的法则。所谓燮理气机,就是针对气机运动失调,升降出入失常而设。在具体治法上,应采取气亢于上者,抑而降之;即“高者抑之”。《读医随笔》中指出:“气亢于上不可径抑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耶,先疏而散之,后清而降之;不足耶,先敛而固之,后重而镇之”,就是指此法。本法主要适用于气亢于上而引起的诸证。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缓急,气化性质和脏腑经络等的不同,降逆法又分为和胃降逆、宣肺平喘、平肝降逆等不同的具体治法。陷于下者,升而举之;即“下者举之”。《石室秘录》指出:“升治者,乃气虚下陷,不能升而升之者也。”就是指此法。临床应用升举法时,一般常根据气虚下陷,不能上升而表现出眩晕、耳聋、肠滑、脱肛、脏器下垂等症状之不同,又具体设立许多治法。如健脾升清、升举阳气法等。散于外者,敛而固之,即“散者收之”。《石室秘录》指出:“收治者,气散而收之也。如人病久嗽不已,久泻不已,久汗不已是也。”皆属于本法。临床运用时,根据病证的不同运用固精、敛汗、缩尿、摄肠等方药。结于内者,疏而散之,即“结者散之”。《石室秘录》指出:“散治者,有邪而郁结于胸中,以表散之药散之也。”采取散结、宽胸、启闭等法。但在具体治疗疾病时不仅要审其阴化阳化的太过与不及又要结合气机升降出入的逆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指出:“气亢于上,不可径抑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耶,先疏而散之,后清而降之;不足耶,先敛而固之,后重而镇之。气陷于下,不可径举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耶,先疏而散之,后开而提之;不足耶,先敛而固之,后兜而托之。气郁于内不可径散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者,攻其实而汗自通……不足者,升其阳而表自退……气散于外,不可径敛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者……下其实而阳气内收;不足者……宜其阳而卫气外固。此皆治法之要妙也。苟不达此,而直升,直降,直敛,直散,鲜不偾事矣!”
概而言之,气为宇宙万物之宗,世界变化之源,气乃生命之肇始也。气化和调,则阴阳平秘而水火相济;气机和顺,则气血调畅而脏腑相安。气失其和则寒热、燥湿、气血、脏腑无不因之而乱,故言“百病生于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