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惊风与感冒夹惊
从古代医籍及现代文献看,小儿感冒夹惊(伤风发搐)多归于急惊风范畴。但二者在病因病理、证候特点、预后转归方面,多有不同,有必要加以鉴别。
一、急惊风源流
急惊风古称儿科四大证之一,为儿科之“恶候”。《幼科释迷·惊风》称“小儿之病,最重为惊”。北宋以前,无此独立病证名称,一般与痉症、痫症混淆。如“痫者,身热而数惊,颈脊强而腹大”(《五十二病方·婴儿病痫方》),“痓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均为早期对惊风证候的描述。北宋《太平圣惠方》首次提出小儿急惊风、慢惊风之病证名,但其论欠详。至北宋儿科医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才对此证有较详细的论述,对惊风与痫症作了明确的区别,并使之从成人“痉症”中独立出来作为小儿专有病证进行专门论述。《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曰“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顿闷:指猝然闷绝,神志不清——笔者注)。又曰:“凡病或新或旧,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故目连札也。若热入于目……故目直也。若得心热则搐,以其子母俱有实热,风火相搏故也。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主之。”钱氏指出“心主惊,肝主风”为急惊风的发病基础,其病理主要为热生于心、热盛动风。该文并同时指出“急惊合凉泻”为其治疗原则。钱氏此论,为后世治疗急惊风的指南。此后诸医家对此证论述繁多,甚至对病证的分类有过度繁杂之嫌。《古今医鉴·八候》曰:“夫小儿有热,热甚生痰,痰甚生惊,惊盛发搐,搐盛则牙关紧急而八候生焉,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搐者两手伸缩,搦者十指开合,掣者势如相扑,颤者头偏不正,反者身仰向后,引者臂若开弓,窜者目直似怒,视者睛露不活,是谓八候也。其四证,即惊风痰热是也。”此论对急惊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的概括颇为中肯,有提纲挈领之妙,可作临床之指导。其所指“四证”,当为急惊风四证,不可误为慢惊风亦同有此四证。四证者,由热而生痰、痰甚生惊,惊而发搐,既是病理演变过程,亦是临床四种重要证候,四证可先后出现,亦有同时并见。是临床拟法处方用药的基本出发点。至于八候,多见于急惊风,亦可见于慢惊风,临床上常并见其二、三候,而非八候悉见。
二、感冒夹惊
感冒夹惊亦称伤风发搐,为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特有的病证,是指小儿在感冒过程中,高热炽盛,热灼筋脉,扰动肝经,以致出现惊叫惊惕及一过性抽搐昏迷的夹惊证候。《儿科醒·辨惊风之误论》指出:伤风发搐,“凡小儿身热脉浮,口中气热,呵欠顿闷,手足搐搦者,此因伤风而得之。”据临床所见,其证候特点是:其首次发作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3岁后渐减少,6岁后罕见;其神昏抽搐多发生于病初体温骤升至39℃以上时,少数可见于体温38℃多之时;抽搐呈全身性,一般只抽搐1次(少数可抽搐2次),时间短(多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即使热仍不退,亦罕有再抽,而非热退才惊搐自止),抽搐后神志恢复快;病理性神经征阴性,热退后1周作脑电图正常;预后好,若非频繁发作,对智力和肢体运动无明显影响。
由此观之,感冒夹惊与急惊风有某些相似的证候特点,但是否将其归于被称为“恶候”的急惊风,似有可商榷之处。
三、急惊风与感冒夹惊的关系
感冒夹惊是否属于急惊风的范畴,从《中医儿科学》5、6版教材的定义来看,答案是肯定的。6版教材称急惊风的临床特征是“来势急骤,高热伴神昏”,5版则称其“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据此,感冒夹惊从其上述临床特点来看,完全可归属于急惊风之列。《中医儿科学》六版教材所列感冒夹惊与急惊风之感受风邪型,其病理、症状甚至治方均无二致,可资佐证。但在历史上,亦有不同的观点。《景岳全书·小儿则·发搐》曰:“搐,抽搐也,是即惊风之属。但暴而甚者谓之惊风,微而缓者谓之发搐。发搐不治则渐成惊风矣!”张氏把惊风和发搐加以比较,认为前者病势急且病情重,后者病势缓而病情轻,后者处治不当、则可演变成惊风。但二者毕竟应有所区别。《中医儿科学》二版教材对惊风的定义是:“凡临床上具有频繁的抽风和意识不清的,就叫做惊风。”据此,昏迷抽搐多为一过性的感冒夹惊,应排除于急惊风之外。
综上所述,急惊风与感冒夹惊在病因病理、病情演变规律、证候特点、预后以至治法方药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把二者加以鉴别,是合理的、必要的。
急惊风的临床特征是“来势急骤,高热伴抽风、昏迷”,且其抽风多为频繁发生。此类病证,从现代医学分析,一般属颅内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或急性感染中的中毒性脑病。祖国医学则认为,其病因多为外感时邪疫疠。其病理要点是邪犯小儿,易化热化火,以致“心经热积,肝部风生,肝风心火,二脏交争,血乱气壅,痰涎与并,百脉凝滞,关窍不灵”(《幼科释迷·惊风》),其病位在心、肝两脏,其证候特点是壮热持续,抽搐频繁,神智昏迷不易复苏,救治不及往往导致死亡或病后智力痴呆、肢体瘫痪、甚至不能苏醒(“植物人”状态)等严重的后遗症。本病可见于婴幼儿或年长儿童。
感冒夹惊以外感高热时出现一过性短暂之抽搐昏迷为临床特征,属现代医学中任何颅外感染都可引起的“高热惊厥”(可能与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善有关)。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病理为外感风热,热盛灼筋脉、扰动肝经,其病位在表、在经而非入脏,故其疾轻浅易治,仅见一过性昏迷抽搐,抽止后易苏醒,一般无不良之后遗症。本病初发者多见于3岁以下之婴幼儿。
根据急惊风和感冒夹惊病因病理、证候特点之异而将二者加以鉴别,对临床治疗很有指导意义,而决非多余之举。如某日在门诊中,突见一妇人抱一小婴儿冲入诊室,大呼救命,即放下工作诊治之。原来该患儿因发热1天来诊,在门外候诊时突发抽搐,但见患儿面色青紫、双目上视、牙关紧闭、双拳紧握、四肢频频抽动不已,即用力指掐其人中、合谷,并呼实习生按压其涌泉穴(双),约1分钟许,患儿双拳松开、四肢抽止,再掌掴其面,患儿哇然啼哭,面部青紫渐退,双目转动寻觅亲人。知险情已暂除,嘱量体温,10余分钟后,测知体温39.6℃,察其面色红润,精神复如常人,目光有神,检查瞳孔对等、对光反射灵敏,颈软,病理性神经征阴性,且询知1月前患儿有类似病史,遂诊断其为感冒夹惊,予服退热药,拟方用银翘散加钩藤、蝉蜕、白芍以疏风清热、平肝定惊。2天后复诊,患儿热退、精神活泼,乃嘱其日后加强调护,发热38.5℃时即予服退热药及瓜霜退热灵,以防复发抽搐。又某日,接诊一2岁小儿,其发热38.5℃,流涕轻咳,二便尚可,似属寻常小恙,但察其精神萎靡,嘴角偶有抽动,恐为动风先兆,要求其住院观察治疗,但家人坚拒。越1日,患儿终因突发抽搐、昏迷而住院。且壮热不已、抽搐频繁、持续昏迷不醒、颈项强直,查病理性神经征阳性,结合脑脊液检查,诊断为急惊风(病毒性脑炎)。虽经中西医结合全力抢救,患儿抽搐减轻而未能苏醒,终告不治。由此观之,感冒夹惊(高热惊厥)与急惊风(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之病因病理、证候特点与预后转归迥然有别。前者虽可一度出现重症表现,但处治得法,往往有惊而无险,一、二剂药可愈。因其抽搐停止后少有复发,其治法重在疏风清热以治其本,佐用熄风定惊之钩藤、蝉蜕、白芍、象牙丝等。不必使用安宫牛黄丸等清热凉营之剂。热邪入里,出现表里同病而见恶寒或恶风、壮热不已、口渴咽痛、舌红苔黄者,可以银翘散加石膏、黄芩以表里同解;若见咳嗽、痰鸣、苔厚等夹痰之象,可加竺黄、胆星、葶苈子等祛风清热化痰之品;夹滞见腹胀嗳气、呕恶便溏者,加莱菔子、枳壳、神曲以利气除痰,独脚金甘淡微寒,消食而兼清肝热,亦佳。目前,我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颅内感染及中毒性脑病引起的急惊风已大大减少,小儿惊厥多为感冒夹惊所致,临床上将感冒夹惊与急惊风区别开来,就可避免误诊及发生“小题大作”之谬。而一旦发现证属“恶候”之急惊风,则须知其病重而危笃,命在旦夕,务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抢救,治法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原则,重于治里证而非表证,多选用清热凉营、豁痰开窍、平肝熄风之羚角钩藤汤、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救治,昏迷者应通过鼻饲给药,或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但须注意,部分病人病程较长,经治疗后热退,而仍反复抽痉、或肢体强直、瘫痪,神智时昏时醒甚至昏迷不醒,且面色萎黄、舌淡脉弱,此为转成慢惊风之征兆,病在肝、脾、肾,证属虚候,或虚中夹实,治以补虚治本为主。若仍固守安宫牛黄丸之类,反虚其虚,非但无益,徒见其害。治急惊风,有条件者以中西医结合抢救为宜,以挽其性命于垂危,避免严重后遗症的发生。
(黎炳南 黎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