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干预
第一章 概论
脑卒中(stroke),也叫急性脑血管病、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是指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导致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类,其中缺血性卒中占整个卒中的四分之三以上。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脑血管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首位,2008年的我国国民回顾性死因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经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病,成为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疾病。在中国,平均每15秒就有1例新发脑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而中国的脑卒中患者数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例,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脑卒中,存活的患者数为600万~700万,存活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残者约占40%,留下永久性残疾。根据流行病学趋势分析,到2020年,我国的脑卒中死亡人数将增长3倍。卒中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用于脑卒中的直接医疗费用不少于200亿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卒中的发病率还将呈显著上升趋势,2012年卫生部脑卒中大会的资料显示我国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美国经过对卒中人群干预,卒中死亡率下降了35%;日本经过卒中的积极干预,脑血管病病死率从1970年占据死因的第1位,到1985年降到第3位,近年降到第7、8位。在我国,对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已经刻不容缓。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特点,并且治疗费用高昂,成为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70%以上的卒中都是首发事件,有效预防仍然是降低卒中负担的最佳途径。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急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目前可以通过超早期溶栓(卒中4.5小时之内实施)来降低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但由于急诊救治存在时间窗限制、医疗机构分布的限制及医患对疾病认识不足等问题,使得很大一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即使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脑卒中急诊治疗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对于脑卒中而言,预防性治疗可能更为积极有效,在此方面,外科手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外科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和急性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等;出血性脑卒中的外科治疗包括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脑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等。
本书将系统论述上述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方法,以期将脑卒中的外科干预完整地呈现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