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从医路:知名专家从医70年经验、感悟与思考(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版序

曾昭耆教授今年满88周岁。在他那一代老医生中,至今仍作为基层医生的导师,满怀热情指导临床一线服务的,已所剩无几。在全科医生圈内,曾老却一直是我们的尊师和前辈。
我自从九十年代中期因讨论全科医学得识曾老,不久即拜读他的《做一个好医生》,感觉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又循循善诱的老师,他牵着所有初入临床的学子之手,使之充满敬畏而好奇的新鲜感,走进医学这个神圣、神秘的殿堂。此后二十多年,曾老将此书拓展成了《医生成材之路》,再到《漫漫从医路》的第一版、第二版,无论风云变幻、世事更迭,他却放不下这颗提携后辈、推进医学发展的拳拳之心。纵观医生角色的历史演变,痛感中国医生从业环境的恶化。捧读老人家这部呕心沥血、几经增删、亲手一字字敲出的书稿,心中不禁慨叹他这一份执着与警醒!
医生的角色,无论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还是“健康促进”、“温暖陪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都离不开人文关怀。从希波克拉底时代起,医生就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接触,这种接触既有人际关系上、情感上的联系,也有肉体上的温柔的触摸(包括各种物理检查和身体语言)。通过这种密切接触将医生的爱心传递给病人,使之获得诊治与慰藉,而医生本身就成为治病的良药:因此,密切接触的做法是医生人性化服务的体现。“当知道心脏和肺部都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这些声音有时能够用于诊断之后,医生就把耳朵靠在病人心脏的前面,胸前和背后,去仔细倾听。很难想象人的哪种姿势能比一个贴在皮肤上的低下的头更为友善,更能代表另一个人的关心、爱护和亲密”(刘易斯·托马斯《最年轻的科学》)。然而,随着现代高技术医学的发展,医生对病人所患疾病更感兴趣,忽略了作为“人”的期望与情感需求;医患间的距离被拉大了,失去了昔日与病人亲密无间的关系。
我的朋友、留美病理医生何刚说:美中两国医学教育和临床的巨大差别不仅仅是技术、器械、药物等硬件方面。美国医生在医学院教育、临床与病患和家属的交流(不仅仅是疾病的终末期或绝症病患)中,都普遍融入人文关怀。他在美国的实践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医生,除医术之外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与病患及家属的交流。这种人性的交流,有时就是柔和地问患者“我可以怎么帮你“?甚至就是无声地拥抱、抚摸着他的手拍拍他的背、就是在她哭泣时递上一盒面巾纸、就是和孩子一起唱个小曲、一起涂鸦或高兴地叫嚷。在他/她即将离去时令其最大限度地解除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这时的一句贴心话、一个握手、一个轻抚或拥抱比注射吗啡都可能更有作用。医者仁心,这就是医疗内容中不可或缺和替代的。
曾老在自己多年的实践与著作中鲜明地体现了“医者仁心”的价值观。书中在医生成才周期、知识结构、医患关系、医护合作、临床思维方法、精神心理治疗、医源性疾病、弥合裂痕……各个不同部分,都结合自己70年漫漫从医征程上的生动案例,传授了他宝贵的人生经验与深刻的哲学感悟,以及对新一代医者全面成才的殷切期望。每次捧读这本书,都会被他对人类的无疆大爱和对宇宙与健康的无垠探索所吸引,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净化,脑力在提升。我感到,对于年轻从医者来说,它堪比一本不可多得的“论语”。
在今天医患关系极度脆弱、年轻人对选择做医生退避三舍的情况下,我呼吁:请用心去读懂《漫漫从医路》,细细品味一下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吧!毕竟世上无人不患病,人人想健康,哪怕是“互联网+”时代,高科技也不能替代医生的人文关怀。任何年轻医生若能读懂曾老、追随曾老、效仿曾老,哪怕成不了大师,至少也能成为患者喜欢的好医生、人民离不开的温暖陪伴。如此,中国的医生幸甚!国民幸甚!
志于丙申初夏。
顾湲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