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骨病内治法
形成骨病的病因很多,不同的骨病的病因病机也各不相同,因此同临床上治疗骨病的具体治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清热、温通、消瘀、化湿、祛痰、通里、内托、补益八法。
一、清热法
指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来使骨骼中蕴结的热毒得以清解,也就是《内经》所说“热者寒之”、“温者清之”为主立法依据。具有清热解毒、清热泻火、清宣透热、清营凉血等作用,适用于附骨疽、骨肿瘤、痹证等骨病中因温热火邪所致的证型。根据邪热所在部位和性质不同,故治疗常用的清热法有清热解毒法、辛凉清气法、清营凉血法、化瘀清热法、清退虚热法。
1.清热解毒法
即用苦寒之品直清里热,泻火解毒的治法。适用于骨病热毒蕴结于骨的治疗。常用的方剂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骨肿瘤辨证为热毒蕴结者亦可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常用的中草药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七叶一枝花、龙葵、蛇毒、凤尾草等;成药有六军丸、消癌片等。
2.辛寒清气法
即用具有退热生津、除烦止渴功效的辛寒之品,以清气透热的治法。如附骨疽热入气分见高热烦渴,在用黄连解毒汤的同时可合用白虎汤清热除烦;风湿热痹用白虎桂枝清热除痹等。
3.清热凉血法
即用清凉透泄药物以清透营卫热邪,或用凉血止血药物以清解血分热邪的治法,用于骨病热入营血的治疗。如附骨疽热入营血用犀角地黄汤、清营汤清营凉血;见神昏不语或神昏谵语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清心开窍。
4.化瘀清热法
用辛温活血之品活血化瘀、清散瘀热的治法。适用于瘀热内阻于骨,营气郁遏,壅滞不通,或瘀久新血难生,血亏则阴不涵阳所产生的虚热的治疗。常用的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
5.清退虚热法
用甘寒滋阴清热之品以壮水之主,清解虚热的治法。适用于骨病后期阴液已伤或邪伏营分,虚热虚火内生的治疗。如骨肿瘤后期,骨痨等见阴虚内热者。常用的方剂有清骨散、大补阴丸等。
二、温通法
根据“寒者温之”的原则,用温阳散寒通络的药物以解除经络筋骨间的阴寒凝滞之邪的治法。凡阳气不足,经脉感受寒邪,血脉凝滞不利,肢体失其所养之症,可用本法治之。如附骨疽、骨痨、鹤膝风,痰凝聚者治用阳和汤,痛甚者用乌头汤,寒凝血滞所致的腰腿痛用当归四逆汤等。本法用药温燥易于助长阴虚,故阴虚有热不用本法。
三、消瘀法
即活血化瘀法,亦称活血散瘀法。本法以《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论述的:“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为立法依据,用具有通行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内凝所致的骨病,如骨肿瘤、骨软骨病等。以祛瘀通络、消肿止痛作用为主的消瘀方有桃红四物汤;与理气药同用的有理气散瘀汤、血府逐瘀汤等。因临床上骨病的形成除瘀血凝滞外,常合并有正虚、气滞或感受其他病邪,故本法又常与其他扶正祛邪的治法同用,如益气化瘀、化瘀清热、化痰祛瘀等。消瘀法属攻逐范畴,因此使用本法,必须考虑到瘀血停留的新久与病员体质的强弱。孕妇一般不宜用本法,以免伤胎。
四、化湿法
指通过辛燥、芳化、苦燥、淡渗、温化等治法祛除湿邪。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湿淫所胜,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化湿法治疗骨病因湿致病或兼有湿邪的治疗方法较多,一般来说,湿在上焦宜化,用羌活胜湿汤;中焦宜燥,用平胃散;下焦宜利,用五苓散。如骨痹在颈,用羌活胜湿汤除湿;因毒物所引起的地方性或职业性骨关节病,用五苓散利水渗湿。还可根据其寒热兼夹的不同选方,如寒湿痹痛用乌头汤温散寒湿;历节风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清热燥湿等。化湿药物药性温燥或淡渗,故易耗伤阴液,对素体阴虚,病后津亏或孕妇水肿者慎用。
五、祛痰法
指运用排出或消解痰液的方法以消除脏腑、经络、肢节等组织中痰液或痰核的方法。痰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津液不能化生输布,或津液受热煎熬而成,而形成之后又成为一种致病因素,成为骨痨、骨痹及某些骨肿瘤等骨病形成的病因。如痰湿阻络致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治宜燥湿化痰、祛风通络,方用温胆汤加减;骨痨寒痰凝结于骨,治宜祛寒温阳、化痰散结,用阳和汤;颈椎病痰火内扰,心悸不寐,治宜清热化痰,用黄连温胆汤;颈椎病凡痰上扰头痛眩晕,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以燥湿化痰、平肝息风;骨病夹痰症见眩晕,胸脘痞闷,纳呆,泛吐痰涎,用导痰汤顺气豁痰。
六、通里法
亦称泻下法,指用润下、泻下的药物使蓄结在机体的邪毒得以排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毒物摄入所致的骨关节病变,骨病致痉与其他骨病见热结胃肠或体虚肠燥的治疗。常用的泻下法有苦寒泻下法,适用于邪热在里、内结不散的骨病湿热阳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剧烈或肢体发痉,口干欲饮,壮热烦躁,便秘腹胀,舌苔黄腻,脉数有力的患者。常用方为大承气汤。苦寒泻下以攻逐为能事,故用时应中病即止。而对骨病日久伤正见阴虚肠燥或津血亏虚的便秘采用润肠通便法。前者多用麻子仁丸,后者可用济川煎滋肾益精,润肠通便。
七、内托法
指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邪毒内陷或扩散的治法。适用于骨痈疽中期毒盛正虚,不能托毒外泄的治疗。如骨病患者,邪盛正气未虚,肿疡已成,尚未溃破或溃出不畅者用透毒法,方用透脓散;若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腐难溃者用补托法,方用托里消毒散。补托法在正胜邪亦盛之时不宜使用,以免滋助邪毒,使病势加重。
八、补益法
指滋养人体阴阳、气血,增强脏腑功能的治法。补益法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衰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为立法依据。适用于骨病为中后期正虚邪实或邪去正虚的治疗。常用的骨病补益法有补气、养血、健脾和胃、补益肝肾等。用甘温益气的药,促进脏腑功能的治法称补气法,适用于骨病后期脏腑功能低下的治疗。如心气虚惊悸,治宜养心益气,用养心汤、归脾汤化裁;肺气虚自汗,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脾气虚泄泻,用参苓白术散健脾止泻;中气下陷,久泻脱肛,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补血法以补血为主,常辅以补气之品,以助血化生,如当归补血汤;气血俱虚者则应气血双补,方用八珍汤。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骨病正虚之证,健脾养胃为常用之法,如脾胃气虚所致的胃脘痛,呕吐、呃逆、嘈杂、吐酸、泄泻,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骨病后期胃阴受损,治当甘寒养胃,方宜益胃汤。“肾主骨生髓”、“肝主筋”,骨病之成多与肝肾不足有关,骨病的后期,精血亏耗,扶正更应从肝入手。如肝肾阴亏,腰膝酸软,治以滋补肝肾,方选左归丸、六味地黄丸;肝肾精血亏虚之痿证,治拟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方用虎潜丸加减;若肾阳不足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治宜温肾助阳,常用方剂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