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一、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是一种主要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胰岛素是人体内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也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所以,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不能发挥作用时就会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环境因素包括生活方式不健康、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性格问题等。遗传因素虽然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每一个带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都会得糖尿病,所以不能抱着得不得糖尿病听天由命的态度,而要重视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糖尿病的常见症状
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就是我们常说起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然而,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任何糖尿病典型症状,或者只有一些不容易引起注意的不舒服,平时也不会监测血糖,根本不会往患上糖尿病这方面考虑,其实自己早已身处高血糖的威胁之中,还浑然不知。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发展,他们会慢慢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
这些一般不会引起注意的不舒服包括:①反复生疖长痈,皮肤损伤不易愈合;②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或泌尿系感染;③不明原因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④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⑤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⑥下肢麻木、烧灼感;⑦出现微量或者明显的蛋白尿。
三、糖尿病的分型及特点
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糖尿病大致分4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前三者为临床常见的类型。
1.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也被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或青年发病型糖尿病。顾名思义,该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以维持生存。该病通常起病较急,患者体形消瘦,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病情起伏比较大,不容易控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严重时可以导致死亡。
2.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也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或成年发病型糖尿病。该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患者大多肥胖,起病隐匿,很少伴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不少人是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诊断的。如今,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不少年轻人,甚至儿童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相对不足和(或)机体对胰岛素反应性下降所导致的。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迅速增长,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
3.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患者在怀孕以前没有糖尿病,在妊娠期间发生糖尿病,往往在分娩后缓解。其中,大部分人恢复正常,但今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较无妊娠期糖尿病者会增加。少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后,糖尿病仍持续存在,甚至可能是1型糖尿病。因此,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在妊娠结束后6周或更长一段时间后应该再次接受评估。
注意: 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妊娠是有区别的。糖尿病妊娠指妊娠之前就有糖尿病,即糖尿病合并妊娠。
4.特殊类型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是一类病因基本明确的糖尿病,相对比较少见,目前主要包括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质诱导等引起的糖尿病。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深入的研究,特殊类型糖尿病的种类会逐渐增加。
四、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正常人的血糖稳定在一个狭小范围内,空腹时血糖比较低,在3.9~6.1毫摩尔/升(mmol/L);进餐后会有所升高,一般在4.4~7.8毫摩尔/升(最高不超过9.0毫摩尔/升)。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呢?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同时表1中任意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患者没有糖尿病症状,表1中的一项检测结果偏高,则需要改天再次检测,如果检测结果相同,也可以确诊糖尿病。
表1 糖尿病检查项目
注意:①随机血糖指一天内任意时间检测的血糖水平,不论上次进食时间和食物量;②空腹指的是至少8小时内未进食食物和水;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指把75克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中口服,在服用糖水后2小时抽血检测血糖水平;④建议只要随机血糖或空腹血糖检测高于正常值,均应该进行OGTT检测
为什么要做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
当静脉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而很多人空腹血糖没有升高或稍稍升高,还不足以诊断糖尿病,但此时,他们已经有了糖耐量异常。当静脉空腹血糖在5.5~7.0毫摩尔/升并有临床症状支持疑诊糖尿病时,就应该进一步做OGTT试验,检查餐后血糖是否正常,以便早期诊断糖尿病。
五、糖尿病的特点
糖尿病虽然如同洪水猛兽般冲击着人类的健康,让很多糖尿病患者深受其害,但是,也不必惧怕它,不能轻易向它低头。要充分了解它的特点,正确地认识糖尿病,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
在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240万,患者群体庞大。与其郁闷抱怨自己为什么会“中糖尿病的彩票”,不如早点接受事实,学习更多的糖尿病知识。
2.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
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是不可以根治的。所以,不要轻信街边“纯中药”、“祖传秘方”等根治糖尿病的小广告,要尽早去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
3.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疾病
糖尿病虽然不可以治愈,而且随着病程的进展有可能合并可怕的并发症,但是,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若控制得好,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快乐地生活。只要和医生积极配合,及时调整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糖尿病就没那么可怕。
六、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好处
糖尿病自我管理指的是糖尿病患者按医嘱对自身病情进行日常护理和记录的过程。那么,这样一个过程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首先,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会发生变化;其次,不同的患者差异性是很大的,需要进行个体化的自我管理;再次,血糖水平变化很快,仅在医院检测是无法全面反映血糖变化的。
糖尿病患者了解、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学会自我管理,不仅可以防止自己病情的发展,预防更加麻烦的并发症,还可以了解自己的病情发展、血糖变化水平、不同影响因素带来的变化等,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独家方案”,得以完全控制糖尿病,进而降低花费,改善生活质量,和正常人一样拥有美好的生活。
七、获取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的途径
一般,在综合医院的内分泌科或者糖尿病专科医院,患者可以获取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许多医院会定期开展糖尿病教育培训课题,安排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专业培训的教育护士来给大家讲解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患者也可以阅读关于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书籍、报刊,浏览糖尿病专业网站,关注权威糖尿病教育机构的微博、微信等。
最理想、最完美的糖尿病管理是团队式管理,其主要成员一般包括:专科医生、糖尿病教育者(教育护士)、营养师、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必要时还可以增加眼科医生、心血管医生、肾病医生、血管外科医生、足病医生、产科医生和心理学医生等。其中,患者自己是最主要的核心力量。我们不可能要求这个团队一天24小时每一刻都围绕在身边,也不能把治疗糖尿病的期望完全寄托到别人身上,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积极配合和努力。
八、糖尿病自我管理内容
糖尿病自我管理一般包括生活上的管理和医疗上的管理。
生活上的管理一般包括饮食、运动上的管理以及生活护理上的技巧等;医疗上的管理一般要注意平时血糖的监测情况以及学会正确、安全地用药。
美国糖尿病教育者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Educators,AADE)推荐糖尿病患者应掌握的自我管理行为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运动、及时监测、正确服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模仿”健康生活的能力、降低相关疾病风险。
九、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
在实施糖尿病教育管理行为时一般会分为5个步骤:评估、目标设定、做出计划、实现计划、评价和监测。
★ 评估:
请糖尿病教育者为患者做全面的评估,内容包括健康和用药情况、营养情况、运动情况、过去的治疗情况、个人的学识背景、心理状况、个人生活习惯等。
★ 目标设定:
这是糖尿病自我管理成功的关键环节。患者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目标要可完成,不能是遥不可及的。
★ 做出计划:
只有做出详细的实施计划,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
★ 实现计划:
此步骤最重要的是患者在糖尿病教育者的协助下坚持计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评价和监测:
当计划完成后,患者请糖尿病教育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如果能够顺利完成目标,不要忘记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并且要时刻提醒并监督自己保持健康的自我管理行为。
本章小结
从糖尿病的概念以及症状、特点、类型和诊断标准各方面深入认识糖尿病;更要学习和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巧,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战糖尿病无不胜”,让我们和健康人一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