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灸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灸法的补泻

灸法的补泻,也即是灸治的手法。根据中医学理论,临床上运用艾灸法或非艾灸法,都应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选用灸治的手法。对于邪气壅盛的要用泻法,对于正气虚弱的要用补法。灸法的补泻一般可分以下几种:

一、艾炷灸的补泻

此灸治的手法,首载于《黄帝内经》。其补法为:将艾炷点燃,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这样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灸毕用手按一会施灸穴位,使真气聚而不散。其泻法为:将艾炷点燃,用口速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病人感觉局部烧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而邪气可散。正如《灵枢·背俞》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焫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

二、艾卷灸的补泻

艾卷灸的补泻,是近代针灸家朱琏提出的一种灸治手法,主要有强刺激法和弱刺激法。强刺激法(抑制法):用艾卷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每次灸10分钟以上,特殊需要时可灸几十分钟。主要作用是镇静、缓解、制止,促进正常的抑制作用。弱刺激法(兴奋法):主要用雀啄灸,每次每穴灸半分钟至2分钟,30~50下,或用温和灸、回旋灸,时间3~5分钟。主要作用是促进生理机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作用。

关于用灸法补泻,这仅仅是前人的认识,现代人用其甚少。

三、根据辨证选取部位、经络、穴位、时间,补虚泻实

根据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按照灸法治疗的基本规律,选用不同的部位、经络、穴位、时间等,以起到补虚泻实、调和气血的作用。如雀啄灸或蒜泥敷灸涌泉穴,治疗鼻衄、咯血等,可起滋阴泻火的作用。用温和灸或蓖麻仁敷灸百会穴,治疗胃缓、阴挺、脱肛等,均能起到补气固脱的作用。

四、根据病种、病型、辨证,选用灸治方法以补泻

根据病种、病型、辨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灸治方法以达到补泻的目的。如急性病选用着肤灸、雀啄灸;慢性病选用温和灸、回旋灸和温针灸等。隔物灸和敷灸中所用药物,均按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予以选用,如甘遂灸用以逐水泄水,附子饼灸用以补虚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