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借出书之机,坦言我从医之历程。我从戎二十年,曾抗美援朝作战卫国,积劳成疾,从部队回蓉治病,同时跟卢永定师(我亲舅祖父卢铸之长子)学习郑钦安、卢铸之所传下的正纯医道。15年来,随师临床,日日未辍。在师父熏沐之下,逐步领悟郑-卢医学精要及真谛。
师仙逝,孤立无依,深感继承发扬之任重。师父所传授的正纯理法应承传下去,以宏其道。
师在世时叮嘱:“要认真总结,多传些人,不要失传。”
师之遗志,铭记于心,并奋力学习实践。
为深入研究和总结所学医道,在极艰辛条件下,先后进入三个大学进修学习。并对《易经》《内经》《伤寒论》以及多种文、史、哲、医经典进行深入的研究。深知中医的真正承继发扬发展需有广博学识。并不避闲言,不畏困难,不慕名利,传讲郑-卢医学之道,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从上世纪7O年代至21世纪义务带徒数批,还多次奔走异地讲学传道。
师在世时,我曾承诺“以家养艺”。为此,我至今已义诊4O余年。用永定师所传授的郑-卢医学护正护阳的附、桂、姜理法,治病数万人次,治愈无数疑难重症。在数十年实践中我深感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正、纯、精、高医道的渴望和需求。
郑-卢医学确辨阴阳,准确立法遣药,不套时方成方,疗效确切。使许许多多对中医的振兴和发展戚戚关心的志士同仁,有着迫切的承继、发扬之大志宏愿。
历史的重任,人民的需求,树立了我坚定的承传之志。
虽已耋耄之年,我仍坚持“养道”“传道”“义诊”“义授”,为人民健康益寿,为中医事业振兴发展,从不敢懈怠,仍尽心尽力。
永定师在世时,将他抄写的珍藏医学承传本全部传给了我,并嘱“全抄无误”,共3本。第一本是郑钦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讲阴阳之道、讲中医纠偏正航之理的重要论文共129篇,卢铸之理法论文25篇;再一本是卢铸之医案,即《卢氏临证实验录》;另一本是卢铸之《药物配伍演述》。抄录后反复阅读,实践领悟。
我以永定师所传授的郑-卢医学手抄本为文字依据,以15年来跟师临床所授的诊断、辨证、立法、遣药的医理医法为承传之源,加之自己临床4O余年及学习的实践领悟,深思归纳、系统总结、撰写“郑-卢医学传讲”书稿,其稿从上世纪9O年代起曾反复讲授,不断充实修正,直到2OO8年、2OO9年两次正式给弟子讲授并定稿,计划出书。
此书文字来源于师父卢永定所传抄本,未采用市面上所出版的其他文本。故我所撰写和传讲之内容亦“专一”,无错引杂用之弊。至于所用《易经》《内经》之摘文,则以《四库全书》经部子部及《黄帝内经》的正规出版物为蓝本,原文录引,撰写时适加释意。尽力避免失误。
讲授撰写之文,已整理两部,另一部待机再付印。
本文的录制和音译文,均由弟子刘谷友、刘晓蓉、詹秀铭等完成,保持了原文讲授的原汁原味。对他们艰辛的付出,在此表示感谢。
我的老伴伊甸和孩子彭进、伊敏、彭童为我承传发展郑-卢医学给予了全心全力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的支持和鼓励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推动力。3个孩子均已承继了郑-卢医学,为人民治病,我甚感欣慰。
最后,我深深感谢许多友人同仁,对郑-卢医学的关心爱护,对郑-卢医学承传的热诚支持。对本书出版过程中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单位和同仁友人,亦致以衷心的谢意!
此书献给我们所敬仰的前辈—刘止唐、颜龙臣、郑钦安、卢铸之、卢永定。同时献给我们全心全意为其忠诚服务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书中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斧正。
彭重善
2O15年12月24日84岁敬序他方,就可以用一下桂枝汤。
(3)《伤寒论》中方用桂枝的条文(汤头)
《伤寒论》中的方用桂枝作为配伍的条文一共有35条,也即有35个汤头。在太阳篇上中下三篇中有28个汤头用了桂枝,少阳篇有1个方用了桂枝,伤寒合论篇有2个方用了桂枝,太阴篇有2个用了桂枝,少阴篇有1个方用了桂枝,厥阴篇有2个方用了桂枝。我们知道《伤寒论》一共113方,除了桂枝汤桂枝为君药的,其他用了桂枝的方,一共有35个,占了总数的3O%。所有方中用桂枝的占了近三分之一,可以看出桂枝这味药在《伤寒论》中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在《伤寒论》中分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三阴(太阴,少阴,厥阴),除了阳明证外,其他各证都有用桂枝组成的方。
35个方,不一一抄录,着重学习研讨以下几条。
①太阳上篇一例:三十五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原文21、22
郑论:按太阳果属可下,下之,俾邪从下解之法也,何致脉促胸满?必是下伤胸中之阳,以致阴气上逆而为胸满、脉促,亦气机之常,理应扶中降逆,原文以桂枝去芍药者,是取姜、桂之辛散,草、枣之补中,而虑芍药阴邪之品以助邪,故去之,立法颇佳。若微恶寒,于汤中去芍加附子,亦是步步留神之意,煞费苦心。
【重善注释:桂枝去芍药汤,其意重在取姜、桂之辛(桂枝)散(姜),祛未尽之阴邪,郑曰“虑芍药阴邪之品以助邪,故去之”。桂枝汤中芍药,本意在于大枣味甘,能佐芍药和营益阴。“去芍药”,即去此益阴助阴之药,重在助阳。从此条中,可以领悟和理解,卢铸之医学中,桂枝法中全不用芍药之理。郑老又曰“若微恶寒,于汤中去芍加附子,亦是步步留神之意,煞费苦心。”此论是对仲景立法步步深入、严谨慎重之赞称。卢铸之医学,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