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络的平衡与失衡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各个方面。对于指导中医各科特别是针灸、推拿、针麻的临床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针灸医学的理论核心。有关其平衡与失衡的探讨,在生理、病理及治疗学上的意义,非比一般。
(一)经络平衡在生理上的意义
十二经络的命名均冠以手或足、脏或腑,说明经络在人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系系统。十二经脉作为经络系统的主体。在体内通过属、络、贯、注的方式与六脏六腑相联系,在体表通过交叉、交会的方式循行于头面、四肢、躯干;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予以分类组合;十二经别、十六大络进一步加强了脏腑、经脉的表里联系;十二经筋联系全身骨骼、关节;诸络脉网络周身,孙络、浮络还与十二皮部相合,联系皮毛,卫外而固。从而加强了机体脏腑之间、体表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的密切联系。把六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中医学的整体观。
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经络系统不但起着联络作用,而且还起着调节作用。能够调节脏腑气血、阴阳表里、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的生理平衡,使彼此协调,不致太过或不及。并能使机体适应自然界的各种变化规律。也正由于此,气血在经脉中运行,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盛衰开阖。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由于十二经脉长短不一,所属脏腑的功能作用各异,各经脉的气血多少也不尽相同。《素问·血气形志》记载:“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虽然阴阳经脉的气血多少有些差异,但通过阴阳表里经脉相合的关系,能使十二经脉气血与自然环境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例如太阳经多血少气,少阴经就少血多气;少阳经少血多气,厥阴经就多血少气。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的盈亏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络脉则将气血向身体的表里各部渗灌,使机体内外气血调和。
经络调节平衡有整体作用和局部作用之分。整体作用是指机体在经络的调节下,气血调和,无寒热虚实之异;脉象平衡,无浮沉迟数之变。例如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心肾相交、肺气归原、气血升降调和、阴阳刚柔相济等。局部作用是指机体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经络本身的平衡。经脉分布在机体,任、督二脉前后各一,十二经脉、二维、二左右对称。手足三阴经分布在肢体内侧,手足三阳经分布在肢体外侧。任脉统任一身之阴经,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阴维脉维系诸阴经,阳维脉维系诸阳经,带脉约束诸经。十二经筋系统以相互对立、相互拮抗的形式联缀关节,产生协调的动作,共同维持着阴阳经脉之间的相对平衡。各经脉本身也只有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机体活动才会自如平稳,不致前后倾倒、左右摇晃、头重脚轻、内外失调,也不会发生各类疾病。
(二)经络失衡在病理上的反应
在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通过自身的调节,以相对平衡的状态存在于机体。经络一旦失去平衡,就会相应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黄帝内经》所谓“上实下虚,上虚下实”,“经虚络满,经满络虚”,“虚实更作,阴阳相移”,“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即是此义。气盛的一侧实而有余,气弱的一侧虚而不足。例如躯体左右经脉失衡容易导致一侧抽痛或半身不遂,在面部则表现为一侧面肌抽动或口眼歪斜。而身体前后经脉失衡往往使人脊强反折,俯仰不利,站立不稳,行走时前后倾倒,左右摇晃,如同醉汉一般,与现代医学中小脑共济失调和部分脊髓病变极为相似。癫痫发作也具有经脉失衡的典型证候。
《素问·厥论》指出:“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素问·调经论》说:“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凡此都是列举由于机体受病而引起的经络上下内外失衡的病理表现。同时还记载了神、气、血、形、志的有余和不足的证候。
经络失衡的病理变化,多与十二经筋和奇经八脉的病候密切相关。《灵枢·经筋》说:“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萎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例如足太阳之筋,脊反折,项筋急,不可左右摇;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足少阴之筋,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手阳明之筋,颈不可以左右视。结合临证所见,上述沿经抽痛、面肌抽动便是寒则筋急的表现。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也正是筋弛纵不收、阴萎不用的结果。“足少阳之筋……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与现代医学中枢神经对机体的运动、感觉呈左右交叉,上下颠倒的支配形式完全吻合。阳急反折与《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完全一致,阴急俯不伸则属任脉失衡的病变范畴。
(三)经络失衡在诊断上的价值
经络的失衡,对于临床各科疾病的病位、病性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1.经络望诊
经络望诊主要是观察络脉和皮部在色泽、润燥及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各种病理变化,以望面色为主。《灵枢·经脉》说:“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有些疾病有时还会在体表出现一些特异的、可见的“经络现象”。中医外科望眼诊伤、儿科察指纹辨疾病,也是经络望诊的具体运用。
2.经穴切诊
经穴切诊是根据内脏有病会在体表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点或引起脉象的异常变化,而在一定的经穴部位进行触扪、切按来诊断疾病的方法。结合临床所见,表现在经络方面,可出现循经压痛或条索状反应物。表现在腧穴方面,可有压痛、过敏、麻木、迟钝或皮下组织隆起、结节、松软、凹陷等。《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切脉的诊断方法,不但在中医其他各科居首要地位,在针灸临床上也是辨别经络虚实、决定补泻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作为运行气血的十二经脉,每一条经都有“动脉”,切按这些搏动之脉,常常可以测知相应经脉的虚实。例如诊“太渊”、“尺泽”查肺气;诊“神门”查心气;诊“太溪”查肾气;诊“太冲”、“足五里”查肝气;诊“虚里”查心、胃之气;诊“人迎”、“趺阳”、“箕门”查脾胃之气等等。历代在这方面的应用不尽相同,《黄帝内经》倡导从头身到四肢的“遍诊法”;《伤寒论》习用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难经》则主张“独取寸口”。三者的用法只是范畴大小不同,基本方法则是一致的。因为脉象本与经络的虚实相应,寸口脉也与其他脉之搏动相合(《灵枢·动输》说:“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当病情危重或寸口不可触及时,即可察人迎、趺阳之脉,以候胃气之盛衰存亡。故《灵枢·经脉》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难经·六十一难》也说:“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何脏腑也。”根据《黄帝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理论,寸口脉常以关前为阳,主腰以上病;关后为阴,主腰以下病;左候心、肝、肾;右候肺、脾、命(门),可供临证参考。
寸口、人迎脉的搏动强弱可用于判别经络本身的虚实。一般而论,寸口脉小于人迎脉时,多见于阴经的虚证或阳经的实证;寸口脉大于人迎脉时,多见于阴经的实证或阳经的虚证。故《灵枢·终始》说:“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3.经络电测定
“经络电测定”是利用经络(导平)测定仪探测经络、腧穴皮肤导电量(或电阻值)的变化来分析脏腑、经络、腧穴气血的盛衰虚实。如果左右两侧同一经穴的导电量(或电阻值)相差在一倍以上,即表明该经脉失去平衡,存在相应病变。
4.知热感度测定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左右两侧同一经穴对灼热的感知程度是大致相同的,如果差异太大,便说明该经脉平衡失调。通过测定,凡数据相差在一倍以上者即为病态,偏高(时间长)者多属虚,偏低(时间短)者多属实。
(四)经络平衡在治疗上的体现
《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调节平衡的功能还突出地表现在以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为最终目的的针灸治病过程中。“知热感度测定法”的创始人赤羽幸兵卫认为:如果机体一侧有病,除在同侧施治外,也可以刺激对侧(健侧)以调节经络失衡,使疾病好转或痊愈。如对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的治疗就是通过调节、纠正机体左右经脉的失衡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经络对机体治疗性调节的结果,一方面减轻或消除了疾病的症状,一方面可以使经穴皮肤导电量(或电阻值)趋于平衡。对内脏病的调节可在X光、B超下有所显示。对神经精神疾病的调节可见于脑电波的病理改变趋于正常。又如合谷、后溪既发汗又止汗;内关、中脘既止吐又催吐;天枢、足三里既止泻又通便等等,也是经穴对机体的一种双向调治作用。经络的这种调治作用,是以它在正常情况下能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为基础的。
《素问·三部九候论》指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这是针灸调治脏腑、经络失衡的总则。在具体运用上有主张先补后泻者(《灵枢·终始》、《难经·六十九难》),有主张先泻后补者(《素问·三部九候论》、《血气形志》)。但不论先补后泻,还是先泻后补,都是以补虚泻实、调节经气为手段,最终达到“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离合真邪论》说:“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为针灸调治脏腑、经络的失衡创立了左右交叉、前后对应、上下颠倒、内外相合等多种形式的调治方法。
1.左右交叉调治法
由于经络在人体是左右对称分布的,并有左右交叉、交会的现象,所以,对于左右经络失衡的病证,就可以“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灵枢·癫狂》)。这在《黄帝内经》中称之为“缪刺”(左右交叉、浅而刺络)和“巨刺”(左右交叉、深而刺经)。当邪客于络脉或身形有痛而脉象无异常时用缪刺法;邪客于经或一侧有病而对侧脉象出现异常时用巨刺法。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单侧肢体疼痛、跌仆损伤、落枕、牙痛、偏头痛等疗效显著。具体可在与病痛部位相应的对侧局部选穴,也可以在对侧肢体循经远端取穴。
2.前后对应调治法
“前”指身前、胸腹,“后”指身后、腰背。是一种“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调治方法,《黄帝内经》中称之为“偶刺”。具体有前后随意选穴、对应部位取穴(取对应的阿是穴,方法是先在胸腹或腰背部探明阳性反应点,然后向腰背或胸腹部划一水平弧线,在与阳性反应点相对应处定穴,前后各斜刺一针)和俞募配穴等几种形式。对于脏腑病证和躯干部疼痛疗效较好。
3.上下颠倒调治法
“上”指上肢或腰以上,“下”指下肢或腰以下。《灵枢·终始》说:“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胭”,即是本法的纲领性条文,是以经脉循行为依据的远端取穴法,《黄帝内经》称之为“远道刺”。体现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特点。临床以此法治疗关节疼痛,还可以按上下部位相应选穴。例如左肘关节扭伤可选用左膝关节的阳陵泉,也可结合左右交叉法选取右侧的阳陵泉。
4.内外相合调治法
“内外”一指身体的表里深浅部位,一指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从身体的表里部位而言,内病内治,外病外治,为直接调治。内脏病以针灸治其外,体表病以汤药调其内,为间接调治。从脏腑、经脉的表里关系而言,既可以表治里,也可里治表,还可以表里同治(如原络配穴法),也属于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范畴。
(五)经络平衡在预防上的意义
《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说明经络是一个运动系统,而不是一个静止的系统。经络在经气的作用下,把气血、津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供给机体以足够的营养,使经络平衡、经气充实、脏腑协调、气血旺盛。这样,机体不但显得朝气蓬勃、精神焕发,而且抗病能力也强。如果经络失去平衡或功能活动低下,势必导致机体精、气、神的紊乱和衰退,降低抗病能力,产生种种疾病。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爱活动、缺乏锻炼的人,就很容易罹患感冒、头痛、头昏、失眠、便秘、痔疮、下肢静脉曲张等病证,体质也远不如爱好运动的人强壮,经络失于运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可见,“运动经络”对于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防病保健是至关重要的。像保健按摩、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科学气功等,无一不是在运动经络、维护脏腑经络气血的平衡。从古至今,都是我国人民用以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有益活动和锻炼形式。
在奇经八脉中,脉主持机体的运动功能,维脉维系着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预防疾病、强身健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年人运动得体,能够强筋壮骨、聪耳明目、推迟衰老、益寿延年。
经络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功能,还突出表现在部分经穴的治疗作用上。如大椎、气海、关元、命门、肾俞、膏肓、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病保健作用。不论是在这些穴位上针刺,还是艾灸、按摩,都能补益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尤其是在施行灸法之后,效果更加明显。一方面温补元阴元阳,强壮先天之本;一方面增进食欲,旺盛后天之本,从而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综上所述,经络在人体既是一个联系系统,又是一个传导系统;既是一个运动系统,又是一个调节系统。经络平衡既是维持机体生理活动、适应各种自然变化的基础,又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保证,也是疾病被治愈的一种体现。而经络失衡既是病理变化的重要因素,又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有机体来说,维护经络的相对平衡和纠正经络的失衡,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