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辨因论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头痛

1.帽状腱膜挛缩性头痛

帽状腱膜挛缩性头痛是由头部浅表软组织慢性损伤后,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帽状腱膜与周围组织发生瘢痕化挛缩,卡压血管、神经所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如戴紧箍咒,无具体痛点,头痛如裂。

【病因病机】

针刀医学认为,本病为外感、内伤或外伤累及帽状腱膜,造成损伤,组织修复过程中损伤处腱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进而纤维化,形成瘢痕并挛缩,通过其中的血管、神经受到牵拉、压迫,而且挛缩造成局部体液流通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局部张力增加,刺激局部敏感神经末梢,引起症状。

【解剖】

颅骨与头皮下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帽状腱膜,里面穿行着微小神经和微小血管。

【针刀治疗】

松解挛缩的帽状腱膜。取百会、风府及颠顶与耳尖连线中点两侧各一点。针刀直刺到骨面,纵向切割,然后旋转刀口90°横切,出针,最后将刀口处头皮向四边牵拉(起手法松解作用)。

【注意事项】

针刀治疗后有出血不用刻意按压。针刀治疗前需做脑部影像学检查,排除脑瘤。

【中药配合】

以全蝎、川芎、当归、葛根为主药,活血解痉,随症治之。

【案例】

患者,43岁,头痛多年,痛无定处,常自服止疼片,心中懊恼,后查体无器质性病变,精神可,脉象可。取风池穴两针,风府穴一针,颠顶一针,以及双侧颠顶到耳尖连线中点各一针,针刀治疗之后将头皮向四周拉开,闭合性手术结束,患者随即感到轻松。

配合中药活血解痉,除湿化痰。自拟方:

全蝎3g,川芎6g,当归6g,葛根9g,陈皮6g,半夏6g,赤芍6g,甘草6g。

5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两次服,3次为1个疗程。患者恢复良好,随访5年未犯。

临床常有患者自诉头痛,自服速效感冒胶囊或感冒通缓解,病程5~10年,经以上治疗,疗效较好,且不易复发。

2.颈源性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很多,其中头痛伴有颈部压痛、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者称为颈源性头痛。1991年,Sjaasta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迅速得到多学科专家的重视。其临床表现较复杂,主要为上部颈椎旁、乳突下后部疼痛,头部多有压痛点。

【病因病机】

长期低头工作,外感风寒侵袭,导致颈椎或颈椎与颅骨连接处筋膜挛缩,压迫神经、血管,引起头痛。

【解剖】

枕大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从枕部穿出,筋膜挛缩卡压导致神经电流异常,不通则痛。

(1)枕大神经:①枕大神经为C2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出椎管后呈弧形绕过头下斜肌下缘,向上内行走,与矢状面约呈70°角,与冠状面呈60°角,穿行于头半棘肌和头最长肌之间。②枕大神经起始点约位于C2棘突上2.0cm,后正中线旁开2.5cm处。在C2棘突上方约2.2cm、后正中线旁开约2.0cm处穿出肌肉,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腱性止点纤维深面,紧贴项筋膜,于筋膜水平位,斜走向外上,开始段与后正中线呈30°~40°角,邻近上项线处增至55°~70°角,走行距离约5cm,在上项线距枕外隆凸约3.5cm处,浅出皮下,该处为斜方肌腱性索带与枕骨之间形成的纤维骨性孔道,直径约2mm。浅出皮下后,与枕动脉伴行,分成2~5支,支配枕部皮肤,皮支最远可至冠状缝。③根据枕大神经解剖走行特点,可将枕大神经分为肌内段及筋膜内段。

(2)枕小神经:枕小神经是颈丛分支,为第2、3颈神经的前支,分布于乳突区和枕外侧区的皮肤。

(3)耳大神经:耳大神经起于第2、3颈神经,为颈丛皮支中最大的分支。它绕过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上方斜跨胸锁乳突肌表面,向下颌角方向走行,穿过颈深筋膜,沿颈外静脉后侧并与其并排上行,分前、中、后三个终支,分布于腮腺、咀嚼肌下部、耳垂、耳郭后和乳突部的皮肤。

【针刀治疗】

针刀松解枕下三角。

【中药配合】

麻黄6g,葛根10g,陈皮6g,半夏6g,当归6g,赤芍6g,甘草6g。

【案例】

(1)患者,48岁,常感脑后偏左侧疼痛,一次与朋友吃饭,突发疼痛。经针刀治疗左侧枕下疼痛部位的帽状腱膜,疼痛缓解,未给予任何药物,随访3年未犯。

(2)患者,40岁,主诉头疼,不能喝酒,喝酒即犯。针刀松解枕下筋膜稍硬处,1个月后复诊,喝酒后头痛病未再犯。

3.混合性头痛

前额痛,太阳穴痛,偏头疼,后枕部痛。

【病因病机】

长期低头工作,外感风寒侵袭,导致颈椎或颈椎与颅骨连接处筋膜挛缩,压迫神经、血管,引起头痛。

【解剖】

上项线是指枕外隆凸到双侧乳突的连线;下项线为第2颈椎棘突到乳突尖的连线。上项线和下项线中间在解剖上相当于第1颈椎的后结节,第1颈椎棘突缺如,在此处进针寻找骨面是危险的,误入枕骨大孔的可能性极大,并且这里的椎动脉裸露在外,刺伤很容易导致生命危险,所以此处(相当于哑门穴)不能刺,针刀属于盲视手术,这一针在针刀临床是禁止的。第2颈椎是头下斜肌起点,棘突较大,在第2颈椎棘突即下项线的中点进行针刀松解,可以松解头下斜肌的起点。如果是寰枢关节半脱位,再松解第1颈椎横突,摸索进针至骨面,松解两下出针,头下斜肌两侧的平衡即恢复,第1颈椎和第2颈椎相对平衡,齿状突归位。

【针刀治疗】

颈部治疗以枕下三角为主,取风府、风池;头皮部治疗,主要松解疼痛部位。枕外隆凸下风府穴即针刀的治疗点,进针0.5cm;旁开2cm是风池穴,进针0.5cm,切割松解。这三针治疗颈椎效果较好。再向外侧约2cm即枕大神经的出口,针刀松解即可。之后松解接近乳突处许多小肌群的附着点。上项线是针刀临床操作的重中之重,一般不超过0.5cm,既安全又有疗效。

【中药配合】

前额痛属阳明经证,可用大小承气汤加减;偏头痛属少阳经证,可用小柴胡汤;后头痛属太阳经证,葛根汤加减;颠顶痛属少阴或厥阴证,可用乌梅丸加减。

【注意事项】

(1)排除实质性病变。

(2)一般针刀刺破筋膜即可,不必过深。

(3)急性发热感染期患者忌用针刀疗法。

【案例】

患者,32岁,平素爱生气,犯头痛多次,反复治疗无果,后送精神病医院治疗亦无效。就诊后询问病情,主要是太阳穴疼痛。针刀治疗取两侧太阳穴,第二针出针后有血柱喷出,高10cm,慢慢下降。血止后将患者送回住处。此次治疗后患者再未犯病,后得一子,随访十余年,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