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说明
《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由清代医家孟承意著。孟承意,字覃怀,河南人,生卒年月不详。乾隆五十二年 (1787)以医游于山西灵石,与道人乔树焘常共论医理。本书成于乾隆五十三年 (1788)之前。
全书共二卷。卷一包括伤寒总论、太阳脉证及阳明脉证上、阳明脉证下,卷二包括少阳脉证、太阴脉证、少阴脉证、厥阴脉证。编排秩序及 《伤寒论》原文依柯琴 《伤寒论注》之例,唯卷末缺 “诸寒热证”,且脉象描述部分为孟氏据 《伤寒论》赵开美本 (简称 “宋本 《伤寒论》”)补足。注释则荟萃数位名家精论,包括程应旄、魏荔彤、柯琴、喻昌等,并在名家注文后参以己意,为之阐发校正。刊刻时,后学董春、蔺朝相以小字形式加入部分注释。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载本书版本有三:一是清乾隆五十三年 (1788)刻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二是清同治十三年 (1874)覃怀董春刻本,藏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南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医学图书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三是民国时期的铅印本。
经考证,清同治十三年覃怀董春刻本极可能是清乾隆刻本的复刻本或同一版本,理由如下:①两种版本在版式上相同。版框均为24cm×15cm,无分栏,半页均有文字9行,每行23字,花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②文中的错讹均未改动。如:“躁”与 “燥”混用,“故以真武镇之”的 “镇”为 “真”等。二者唯一不同的是书名:清乾隆刻本题为 《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清同治刻本题为 《张仲景伤寒论原文点精》。③两刻本正文中均有 “后学芳溪董春、公弼蔺朝相同校”字样。若同治本为董春刻本,那乾隆刻本中的后学董春又是谁?以常理推之,这里出现的乾隆本董春与同治本董春应该是同一人,但他生活于何时则无法确定。如他生活于乾隆年间,则同治刻本就不应著录为董春刻本,现存的同治刻本当为现存的乾隆刻本的复刻本。如他生活于同治年间,则现在著录为乾隆刻本的书就应是同治刻本,而乾隆初刻本则早已佚失。况且,目前的乾隆刻本缺少原书的扉页,书首即乔序和自序,仅以序中 “乾隆”字样难以判定该本为乾隆版本。总而言之,我们认定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之清乾隆刻本实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等单位所藏之同治刻本为同一版本,或后者为前者的复刻本。《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刊刻后仅经民国秦伯未校订,并更名为《伤寒纲要》[上海中医书局,民国20年 (1931)版]。秦氏刊印时,将原文中的小字加注内容一律删去,仅保留大字部分。
此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为底本, 《伤寒论》原文部分参考宋本 《伤寒论》、柯琴 《伤寒论注》 (简称 “柯琴论注”),其余以秦伯未校订的 《伤寒纲要》 (简称 《纲要》)对校进行整理,凡引文内容,则参考所引诸书,如 《注解伤寒论》《本草纲目》《医宗金鉴》《尚论篇》《伤寒论本义》《伤寒论后条辨》等。
具体整理原则如下:
1.原书繁体竖排,现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
2.凡方位字 “右”,均改为 “上”。
3.凡生僻字词,均加以注音并注释。注音采用汉语拼音加直音的方法。
4.凡底本中因刊刻致误的明显错别字,如 “灸”误作“炙”,“矢”误作 “失”,“弦”误作 “眩”,“末”误作“未”,“匕”误作 “七”,“诊”误作 “珍”,“吴”误作 “莫”等予以径改,不出校记。
5.凡底本中的俗写字、异体字、古字等均以简化字律齐,如“石羔”改为“石膏”, “鞕”改为“硬”, “内”改为“纳”,“已”改为 “以”,“讝”改为 “谵”等,不出校记。
6.引文与所涉书籍完全一致者,谓之 “语见”;引文与所涉书籍有个别字词不同者,谓之 “语出”;引文与所涉书籍意义一致,但表述不相同者,谓之 “语本”。
7.凡底本与校本互异,若显系底本脱衍倒者,予以勘正,并予出校说明;凡底本与校本虽同,但对原书文字仍有疑问者,不妄改,只出校说明疑问、疑衍、疑脱之处,或结合理校判定是非。
8.每卷首原有 “覃怀孟承意先生著,后学芳溪董春、公弼蔺朝相同校”字样,卷末有 “仲景伤寒原文点精卷×终”字样,今一并删减去。
9.凡底本中有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者,则以虚阙号按所脱字数一一补入;若无法计算字数,则用不定虚阙号补入。二者均不出校注。
10.原文无目录,此次整理据正文标题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