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草药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PREFACE

毛泽东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人类发展历史的漫长岁月中,中医不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绝的贡献,而且也对整个人类的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及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后我国民间出现过一些反中医思潮,中医曾三次受到否定与攻击,但都由于中医自身强大的生命力—璀璨的医疗业绩和大量的社会需求而不断地发展壮大。在临床上,有许多西医治不好的慢性病,通过中医的调理与治疗,慢慢地趋于好转或痊愈已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会出现攻击中医的思潮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笔者认为,当前医师或是患者都对中药的毒副作用认识不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当出现一些偶然事故时,没有充足的理论依据为自己辩护,容易被居心叵测分子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现在很多人对中药的毒副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笼统地认为中药大都直接来源于生药材,因而其毒性小,安全系数高,却不知道中医的一句名古训,叫作“是药三分毒”。“是药三分毒”这句看似有些夸张的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欲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就是说,饮食无节制也会对人造成伤害。再打个比方,绿豆应该是无毒的,而且可以解毒,可是如果一个胃寒及脾胃虚弱的人服用绿豆,就会腹泻。这前一个是量的问题,后一个是辨证的问题。我们可以说服中药比服西药(化学药)会安全些,但这也是相对而论的。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必须正确地对待中药的毒副作用。

所谓“是药三分毒”就是说,食物一经成了药,使用的主动权就不在患者,而在于医师,医师如果不认真辨证,或者盲目地加大用量,无毒的食物也会对人体有害处。

正确对待中药毒性,首先要正确地对待本草文献资料。历代本草对药物毒性多有记载,值得借鉴。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出现了不少缺漏和错误的地方,如《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中把丹砂(朱砂)列为首药,视为上品,无毒;把细辛、杜若(杜衡)也列为上品。到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还是把它们列为上品。《本草纲目》(简称《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中国药学大辞典》认为黄丹无毒,等等。有时不同的书籍,对同一味药的描述也有不同,如《药性论》对黑锡描述为“味甘、辛,无毒”,而《医学入门》则描述为“味辛,寒,有毒”。以十八反和十九畏为例,古人就有突破的先例。如《景岳全书》中的草乌揭毒散就是草乌与贝母同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的玉粉丸将半夏与乌头同用。现代处方中甘草与海藻同用,甘草与甘遂同用也很常见,违反十九畏将党参与五灵脂同用也很常见。现代还有人做过实验,认为“十八反”的某些药物配伍使用,不但没有增加毒副作用,而且不影响各自的治疗效果,如半夏与乌头同用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本经》中“若用毒药以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的说法里,“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其实也不是十分恰当的,因为有些药是不能无限度地加量。这些都说明对药物毒性的认识,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有一个不断修正、逐步加深认识的过程。这就提示我们,必须科学地接受前人的经验。

现代的中药书籍和中药教科书在其药物性味下标明“有毒”“有大毒”“有小毒”和“无毒”等,则大都指药性的毒副作用的大小。应该怎样理解无毒、有小毒、有毒和有大毒这四种分类呢?笔者认为,所谓无毒药是指在辨证无误的前提下,使用常用量不会引起任何不适反应,而且可以长期服用的药物。所谓有小毒药应该是指在上述前提下有部分人服后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的不适反应,但停药后不适反应会自然消失的药物。所谓有毒药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用药后除会出现上述小毒的不良反应外,还会对人的组织及脏腑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害的药物。所谓有大毒药是指会造成死亡的药物。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有毒中药缺乏统一认识,既无统一的概念,更没有统一的标准,严重影响了中药的现代化。明确有毒中药的定义,研究和总结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客观全面地反映中药毒性与不良反应可能在临床上造成的不良后果,明示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为中药应用与临床医生提出合理的用药指导,不仅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中医药被全世界接受的先决条件。

为更好地普及中药的毒理知识,让中药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正能量,让中医更好地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笔者在本人的读书笔记中选出200多味较为常用,但又有毒性或有一定毒性的中草药,包括在临床上尚未发现有明显的毒性,但动物实验却有毒的药物,或饮片尚未发现有毒,但它所含化学物,单体是有毒的药物,编辑成册,在介绍其主要功用的同时,重点地介绍其毒理知识,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而一些动物药,如蕲蛇等,当它们咬伤人后可产生毒性,而它们的饮片是无毒的,则没有被收入。

本文引用的文献中有不少现代药理实验所用到的量效概念简称如:LD50是指半数致死量,数量越小,说明毒性越大;ED50是指半数有效量,数量越小说明药效越强;MLD是指最小致死量;MTO是指最小中毒量。还有一些用药途径,如po是指口服,im是指肌肉注射,iv是指静脉注射,ih是指皮下注射,ip是指腹腔注射,在后文中不再一一说明。

由于本人的阅历与经验,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重印时修正。仅望此书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陈历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