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校注说明

一、作者及成书

《袖珍方》初撰时间是在洪武二十三年庚午(1390),时朱橚因擅自离开封属地开封到凤阳老家,惹帝怒而被贬云南。朱橚谪居云南偏僻之地,目睹当时缺医少药、民病则祀神祭鬼、百姓夭伤的惨状,因令李恒等撰《袖珍方》,以小字刊行,便于当地百姓使用。良医所是明代藩王府特设的一个医疗机构,设良医正、良医副各一人,官至正、副八品。李恒,合肥人,因有医名,洪武初被选入太医院,后入朱橚周王府良医所为良医,可能是正八品的良医正。

《袖珍方》初次编刊之时,由于当时境遇及条件所限,质量较差,加之建文年间朱橚被削爵及再次被贬云南,致使小字本流传不广,故朱橚于永乐十三年(1415)重修此书。朱橚第二次整理刊刻《袖珍方》的地点,当在藩属地即开封周王府。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载:“然则是书原辑于滇阳,刻袖珍本于滇阳;永乐十三年,又重刻于豫。”

二、内容结构

《袖珍方》共四卷,方计3077首,按病证分为八十一门。其篇卷结构与元代孙允贤的《医方集成》(后熊彦明增补易名《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接近。卷一为风、寒、暑、湿、伤寒外感病以及疟、痢、呕吐、咳喘等部分内科病;卷二、卷三为各种内科病,卷三末为五官科病;卷四首为折伤,后为妇人、小儿病。全书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

三、版本情况

(一)底本与校本

《袖珍方》于周王府二次刊修后,因实用性强流传很广,明代即有多次刊刻,国内外现存版本较多。其版本情况大体如下:

1.明永乐十三年(1415)《新刊袖珍方》(简称“永乐甲本”)。

2.明永乐十三年(1415)杨氏清江堂本《袖珍方》(简称“永乐乙本”)。

3.明弘治五年(1492)《袖珍方》(简称“弘治清江堂本”)。

4.明正德四年(1509)《袖珍方》(底本,无简称)。

5.“魁本”(或称“大全”,大字本)系统:①明弘治十八年(1505)罗氏集贤堂本《魁本袖珍方大全》(简称“集贤堂本”);②明正德二年(1507)杨氏清江堂本《新刊魁本袖珍方大全》(简称“正德清江堂本”);③明嘉靖一年(1522)刘氏明德堂本《新刊袖珍方》或《袖珍方大全》(简称“明德堂本”);④明嘉靖十八年(1539)熊氏种德堂本《京本青囊杂纂袖珍方大全》(简称“种德堂本”)。

本次整理,以南京图书馆藏明正德四年(1509)《袖珍方》为底本。版式特征:大黑口,文武栏,双黑鱼尾,每半页11行,每行20字。选用依据:目前《袖珍方》各种版本皆不完整,现存最早本永乐甲本讹误尤为严重,且字迹模糊,永乐乙本有较多补抄的内容,故选择与永乐本内容最接近的版本,即明正德四年本为底本。此本残缺程度较轻,且字迹清晰,除内容与永乐本最为接近外,从他校的情况看,亦最接近他校所引诸书的内容,尤其是方中药物的剂量与诸校本不同,但与引书所据他校本多相同,故选为底本;以永乐甲本、永乐乙本为主校本,余为参校本。

(二)他校本

本书收录了明及明以前许多方书内容,故整理时除利用诸校本之外,尚参考较多他校本的内容。书中多处采录《严氏济生方》的理论及方药,其他宋代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活人书》《是斋百一选方》《妇人大全良方》等亦多有选录;本书与朱橚主编的另一部大型方书《普济方》相距时间较短,内容互有重叠,且永乐本有2条引自《普济方》,故同时参考《普济方》;明弘治六年(1493)俞朝言鉴于《袖珍方》“方论杂出,难以检阅”,取本书之论另编成《医方集论》,故医论部分参校此书;明·金礼蒙《医方类聚》大量载录本书的内容,成为本书他校的一种重要依据。

四、整理原则

本次校勘整理的原则,以对校为主,四校合参。具体处理原则如下:

1.采用现代标点符号对原书进行标点。

2.原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原书中意指前文的“右”字,一律改为“上”字。

3.药名尽量规范统一。如:芭豆→巴豆,白芨→白及,白敛→白蔹,班毛、班猫→斑蝥,芸台→芸薹,等,统一规范的药名不再出校。其他如“黄芩”误作“黄苓”,“防己”误作“防巳”,“缩砂仁”误作“宿砂仁”等,皆以正确药名律齐。

4.底本中的异体字、古体字、俗写字等,统一以规范字律齐。异体字改正如:盫→盦,柸、盃→杯,覩→睹,蚘→蛔等。作为人名的异体字不改动。杏仁、瞳仁等原作“人”者,虽不误,但易引起歧义,今皆以“仁”律齐。

5.原药物组成中有药物剂量缺失,或由于药物排序混乱致剂量缺失或错误者,据校本补正并出校说明。无校本可据者,存疑,不出校说明。

6.通假字出注说明。

7.避讳字酌情回改,并出注说明。

8.对书中难解字词加以注释。

9.底本中明显的错讹之处,径改;凡底本与校本不同,显系底本错误者,据校本改;凡底本与校本不同而文义皆通,或难以判定何者为是,酌情出校记以存异;凡底本引用他书之处有删节或改动,不失原意者,不改动。凡底本无误,校本有误者,一律不出校记。

10.原书中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的文字,以虚阙号“□”按字数补入,并在校记中说明“某书作某”。

11.此次整理除底本序外据其他校本补入以下四序,附于书末,以便版本考订。

(1)初刻朱橚序,见于上海图书馆藏正德二年杨氏清江堂本、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刘氏明德堂本及浙江省图书馆藏熊氏种德堂本,今据刘氏明德堂本补入,并参考其他二本校正。

(2)袖珍方后序,见于国家图书馆藏罗氏集贤堂本,题为“袖珍方大全后序”,无“洪武壬子长至日典宝臣瞿佑序”题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刘氏明德堂本载此序全文,题为“袖珍方后序”,今依明德堂本补入,并参考集贤堂本校正。

(3)熊宗立识,见于国家图书馆藏罗氏集贤堂本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刘氏明德堂本,今据集贤堂本补入,并参考明德堂本校订。

(4)顾之逵札,据南京图书馆藏罗氏集贤堂本补。

12.由于底本非足本,故文中据对校本及他校本补入缺失的内容。补充内容所据本首选集贤堂本,此本虽非足本,但较他本版面清晰,错误相对较少,故以之为主,并参合他本校正。

13.由于版本众多,故校语在叙述版本时尽量就简:文中称“诸校本”者,是指各本内容俱不缺失情况下的称谓;“其余校本”,亦是众本皆具的情况下,除所述版本之外的其他所有版本;若不能众本毕具(某些版本或残或讹),则采用罗列现有版本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