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针理论及临床应用荟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节 师氏梅花针

一、师氏梅花针

(一)师氏梅花针的形状

师氏梅花针分针体、针座、针柄三部分(见文前图12)。针体为七枚不锈钢针嵌于针座内,针尖由传统的尖锐改为钝尖,避免了叩刺时皮肤产生刺痛;针座由金属制成,用于镶嵌固定针体,且针座由螺丝扣与针柄相连,以便于更换;针柄由尼龙制成,具有良好弹性。各部分均由螺丝口衔接,拆装方便,全针总长28cm。

(二)使用方法

1.持针法 右手食指指腹伸压在针柄上,其余四指以适当力量握住针柄,针尾端止于腕横纹前一横指。持针不可过紧亦不可过松,紧则腕关节肌肉紧张,用力不够灵活;松则针柄左右晃动,易松动针头,使针尖不能垂直于皮肤,容易刺破皮肤出血。

2.基本手法 采用弹刺法。弹刺是指叩刺时针尖接触皮肤后,产生一种反向作用力,使针轻微弹起,顺势敏捷提针。叩刺时,针尖对准叩击部位有节奏地运用腕力,一虚一实,灵活弹刺,即2次动作只接触皮肤1次。

3.常用的叩刺方法和部位

(1)循经叩刺:沿经络循行部位叩刺,可根据不同病情选取一条或数条经脉进行叩刺,也可选取一条或数条经脉中的一段或几段进行叩刺。

(2)穴位叩刺:根据辨证结果选取相应腧穴,如五输穴、络穴等特定穴,或脐周四边穴、三阴交、次髎、天枢、阑尾穴及下腹麦氏点等,或疾病反应点。

(3)微针叩刺:结合手、足、头、面、鼻、耳、眼、腹、背等微针理论,选定治疗区进行叩刺。

(4)局部叩刺:在局部病灶或病灶周围进行叩刺。

4.刺激强度 依病情、体质、年龄、刺激部位不同,而采取轻、中、重度手法。老弱幼者轻,壮实热重者先轻后重。

5.疗程 一般每天治疗1次或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5~7天。慢性病可隔天治疗1次,急性病1日可施治数次,直至病情转危为安。

6.注意事项

(1)叩刺时针尖着落要平、稳、准。

(2)一定要弹刺、平刺,绝不能慢刺、压刺、斜刺、拖刺。

(3)力量发自腕部。

(4)频率适中,以70~100次/分。每穴以5~15次为宜。连续叩刺30~50次时可间歇20~30秒,稍事休息,以缓解疼痛。

(三)师氏梅花针的作用和适应证

师氏梅花针具有疏泄风热、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宣发消肿的作用,对临床各科如心脑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患及血液循环障碍、新陈代谢低下和皮肤疾患等具有良好疗效。尤其对气滞血瘀型疾病以及风、火、热、毒邪所致的麻木痿痹疗效更佳,如头痛、头晕、失眠、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中风后遗症、近视眼、脱发、扭伤、股外侧皮神经炎、带状疱疹、关节肿痛等。

(四)师氏梅花针与现代皮肤针的异同

现代普通梅花针针柄较软,针尖尖锐,因此针刺时容易引起皮肤疼痛。师氏梅花针针柄是硬的,针尖由传统的尖锐改为钝尖,避免了叩刺时皮肤产生刺痛,同时还能根据刺激量的不同使叩刺的振动力渗透于经络穴位的不同层次,因此,不仅治病范围大大增加,疗效也相应有了提高。

二、师氏梅花针的现代临床应用

1.师氏梅花针治疗胸部软组织扭挫伤

验案 刘某,52岁,干部,2000年6月9日初诊。主诉:胸部疼痛3天。病史:患者3天前洗浴时不慎滑倒,背部着地后觉胸部疼痛,呼吸及站立行走时加重,自行外涂红花油及止痛药物治疗3天后症状逐渐加重,经人介绍来我院求治。症见:表情痛苦,右足不能着地,胸部疼痛,呼吸受限,肤色正常,舌质红,苔白,脉弦细。诊断:岔气(胸部软组织扭挫伤)。证属气滞经络,不通则通。治以理气通络为法。取用师氏梅花针沿胸部各经轻度叩刺,叩至皮肤潮红。经治1次,患者胸部疼痛随即消失,呼吸畅快,行走利落,满意而归。

出处 吴宏东,付国宾.师氏梅花针临床应用体会[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4):60.

2.师氏梅花针治疗跖痛症

验案 路某,男,46岁,工人,2000年8月16日初诊。主诉:左足冷痛4年。病史:患者4年前劳作汗出,以足跖贴墙休息后,左足始现疼痛,以涌泉穴附近为甚,经多方治疗,病情渐加重,以致夏夜睡眠时需穿两层袜子,再用塑料布裹足,外盖两床棉被,否则左足疼痛不能入眠。症见:局部肤色略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诊断:痹证(跖痛症)。证属寒凝经络,气血不利。治以通经散寒、行气利血为法。取师氏梅花针沿肾经膝以下叩刺,叩至皮肤潮红。经治3次,患者疼痛锐减,已不用覆被及裹塑料布。

出处 吴宏东,付国宾.师氏梅花针临床应用体会[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4):60.

3.师氏梅花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验案 李某,女,34岁,家庭主妇,2000年3月16日初诊。主诉:四肢关节疼痛1年,加重伴关节肿胀月余。病史:患者1年来四肢诸关节疼痛,呈游走性,以手、足关节为甚,在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迭服中、西药物,疗效欠佳,月余来症状加重,关节疼痛难忍且伴肿胀,求治于师老。症见:四末触之冰凉,双手指关节畸形并肿胀,双足踝部以下肿胀青紫,疼痛异常,跛形行走,舌质暗,苔白,脉沉涩。实验室检查示:RF(-),ASO(+)。诊断:痹证(风湿性关节炎)。证属阴寒凝结,血脉瘀滞。治以散寒通经、活血化瘀为法。取师氏梅花针于四肢肘、膝以下阳经重叩,叩至皮肤出血,同时叩击十二井穴以活血通经。经治1次,患者当即行走正常,复诊时关节疼痛肿胀减轻,肤色青紫改善。守上法治疗5次,患者手足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消失,肤色正常,余症以他法缓图。

出处 吴宏东,付国宾.师氏梅花针临床应用体会[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4):60.

[1]九野:《吕氏春秋·有始》:“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九宫之方位,即东、西、南、北四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及中央。

[2]黄钟数:黄钟是十二律的第一个律管,其长度是九寸。古代的纵黍尺是一个黍米的长度为一分,九分为一寸,故黄钟数相当于九九八十一个黍米的长度。张景岳:“自一至九,九九八十一而黄钟之数起焉。黄钟为万事之本,故针数亦应之,而用变无穷也。”

[3]六律:六律是中国传统音乐使用的音律。律,本来是用来定音的竹管,中国古人用十二根不同长度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故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作十二律,即黄钟(宫)-大吕-太簇(商)-夹钟-姑洗(角)-仲吕-蕤宾-林钟(徵)-夷则-南吕(羽)-无射-应钟。其中,从低音算起,十二个音阶中,排列为奇数的六个调叫律,排列为偶数的叫吕。

[4]颞颥:颞,音niè;颥,音rǔ。颞颥,指颞骨,在头侧,耳前上方,眉后方。

[5]目瘛脉痛:瘛,音chì,痉挛之意。目瘛脉痛,即颞颥部引目之脉络抽掣作痛。

[6]枢合:指足少阳胆经环跳穴。

[7]暴气:病痹气暴发者。

[8]梃:音tǐng,棍棒。

[9]野:九野,界限,范围。《吕氏春秋·有始》:“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九野,天之八方中央也。

[10]机关之水:机关,指人体之关节。《骨释》:“凡肘、腋、髀枢两端相接骨,通曰机关,亦曰关。”《素问·厥论》:“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机关之水即水留关节引起的关节水肿。

[11]侬:音nóng,《针灸甲乙经》作“发作”。

[12]蛟蛔:指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