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悸
(一)病名概述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者自感心中急剧跳动,时有惶恐不安,不能自主,可伴有心前区不适,颤抖不宁,或脉见参伍不齐的一种心脏病。心悸常是各种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累及心脏的首发症状之一。
心悸的病因与治疗首见于张仲景的论述中,如“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治疗方剂,“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对心悸的症状亦作了详尽描述:“悸者,心忪是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怔忡多为心悸的严重表现。虞抟在《医学正传》中对惊悸与怔忡两者的区别做了说明,谓:“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心悸之临床表现,主要见于西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或过缓、早搏、心房颤动、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
(二)诊断依据
1.患者自觉心中跳动不安,不能自主。脉过速或过缓,或有间歇,参伍不齐。休作有时者轻,无时者重。
2.心脏听诊、心电图等项检查,提示有心律失常。
(三)证治分类
1.心气不足证
【主症】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睡眠不安,眩晕自汗,舌淡红,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为血帅,心气不足,运血无力,心失所养,故心悸气短。气虚不足以温煦四末,故乏力。汗为心之液,气虚不摄故易自汗。气血不足,髓海失养,故头晕,睡眠不安,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气,养心安神。
【方剂】生脉散合五味子汤加味。
【药物组成】党参10g,黄芪20g,麦冬10g,五味子5g,白术10g,炒酸枣仁10g,柏子仁10g,炙甘草5g。
2.心阴亏虚证
【主症】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口咽干燥,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或有间歇。
【证候分析】心阴不足,不能敛阳,阳无所附,则心悸易惊。阴虚内热,阴液外泄故见烦热盗汗,阴液亏损,津不上承故见口干咽燥。脉细数乃心阴亏损之象。
【治法】滋养心阴,镇静安神。
【方剂】天王补心丹加减。
【药物组成】党参10g,天冬10g,麦冬10g,生地黄15g,玄参10g,丹参20g,当归10g,炒酸枣仁12g,柏子仁10g,炙远志5g,茯神10g,紫石英15g。
3.心肺气虚证
【主症】心悸胸闷,喘咳气短,久咳不已,面色苍白,自汗多汗,舌质淡胖,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心肺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心悸。心肺气虚不足以息,故气短少气。肺气久虚,失于肃降,气逆于上,故久咳喘息,胸闷。气虚不足,外表不固,故乏力自汗。气虚故面色苍白,舌质淡胖。气不足则脉虚无力。
【治法】养心补肺,敛汗固表。
【方剂】生脉散合玉屏风散加味。
【药物组成】党参10g,黄芪25g,天冬10g,麦冬10g,川贝母10g,五味子5g,白术10g,茯苓10g,防风10g。
4.心脾血虚证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睡眠多梦,舌淡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心主血,脾统血,阴血不足,血不养心,故心悸气短。血虚则倦怠无力,多梦。血不荣于脑,故头晕目眩。血不外荣则面色不华,舌淡白。血脉不充则脉细弱。
【治法】补心健脾,养血安神。
【方剂】归脾汤合四物汤加减。
【药物组成】党参15g,黄芪20g,当归12g,白芍10g,熟地黄15g,川芎10g,白术10g,炒酸枣仁10g,茯神10g,炙远志5g,陈皮10g。
5.心肝阴虚证
【主症】心悸眩晕,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细数或有间歇。
【证候分析】心主血,肝藏血,心阴虚易兼心血虚,心脉失养,故见心悸,失眠多梦。肝阴不足则肝阳偏亢,故见眩晕,急躁易怒。阴虚生内热,则感五心烦热。津不上承,故见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或间歇乃阴血不足之象。
【治法】补益心阴,养血柔肝。
【方剂】一贯煎加味。
【药物组成】北沙参12g,麦冬10g,枸杞子10g,生地黄15g,制何首乌5g,石斛10g,当归10g.白芍12g,炒酸枣仁12g,柏子仁10g,川楝子5g。
6.心肾阳虚证
【主症】心悸少气,倦怠懒言,畏寒肢冷,腰酸浮肿,舌淡胖有齿印,脉细迟或有间歇。
【证候分析】心居上焦主阳气,虚则不能温煦下焦肾阳,肾阳不足,水液内停,上凌于心,发为心悸,故见少气,倦怠懒言。肾阳虚弱不能达于四末,充于肌表,故见畏寒肢冷。肾阳不足,水湿内蕴,故见腰酸浮肿。舌淡胖、脉细迟乃阳虚水停之象。
【治法】补益心气,温肾助阳。
【方剂】保元汤合右归丸加减。
【药物组成】人参5g,黄芪30g,杜仲10g,制附子(先煎)10g,肉桂5g,山茱萸10g,茯苓20g,当归10g,熟地黄10g,菟丝子10g,鹿角胶(烊冲)10g,甘草5g。
7.心虚胆怯证
【主症】心悸易惊,惶恐不宁,恶闻响声,坐卧不安,多梦易醒,舌淡红,脉细弦数。
【证候分析】《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气不足,惊则气乱,神不守舍,发为心悸。胆虚则易慌恐不宁,多梦易醒。舌淡红、脉细弦数乃心胆虚怯、阴血不足之象。
【治法】养心壮胆,镇惊安神。
【方剂】平补镇心丹加减。
【药物组成】党参20g,黄芪20g,麦冬10g,生地黄15g,五味子3g,山药15g,茯神12g,炙远志5g,龙齿(先煎)20g,炒酸枣仁10g,柏子仁10g,炙甘草5g。
8.心气郁结证
【主症】心悸烦闷,精神抑郁,胸胁胀痛,失眠多梦,舌边尖红,脉弦紧。
【证候分析】心情抑郁,木失条达,气机不畅,则心悸胸闷,失眠多梦。胁为肝之分野,心肝气滞郁结,血运不畅,故见胸胁胀痛。气机郁结,化火伤津,故见舌边尖红,脉弦紧。
【治法】理气解郁,活血安神。
【方剂】加味逍遥散。
【药物组成】柴胡10g,苏木10g,当归10g,白芍10g,桃仁10g,红花10g,生地黄10g,白术10g,茯苓10g,炙远志5g。
9.心胸痰浊证
【主症】心悸胸闷,咳嗽痰多,作呕欲吐,心跳不安,舌淡苔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健运,升降失司,痰浊内生,蕴于胸中,阻遏心阳,故心悸,跳动不安。胸阳不振则胸闷。痰浊阻肺,肺失肃降,故咳嗽痰多。痰浊中阻,胃气上逆则作呕欲吐。苔腻、脉滑乃痰湿内蕴之象。
【治法】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方剂】导痰汤加减。
【药物组成】法半夏10g,茯苓12g,陈皮10g,枳实10g,制南星5g,鱼腥草30g,葶苈子(布包)20g,浙贝母10g,炙远志10g,炒酸枣仁10g,竹茹10g。
10.心血瘀阻证
【主症】心悸怔忡,胸闷憋气,时有心痛,喘息少气,恶梦易醒,舌紫暗,脉涩结代。
【证候分析】心主血脉,心脉瘀阻,心失所养,故心悸怔忡。气滞血瘀,心阳被遏,则胸闷憋气。心络挛急,则心痛时作,血行不畅,髓海失养,故恶梦易醒。脉络瘀阻,故舌紫暗,脉涩结代。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味。
【药物组成】柴胡5g,桔梗5g,枳壳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生地黄10g,牛膝10g,郁金10g,琥珀(冲服)3g,甘草3g。
附方
1.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2.五味子汤(《景岳全书》)
组成:五味子、麦冬、黄芪、人参、甘草。
3.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组成: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生地黄、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
4.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
组成:黄芪、白术、防风。
5.归脾汤(《济生方》)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甘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
6.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
7.一贯煎(《柳州医话》)
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8.保元汤(《博爱心鉴》)
组成:黄芪、人参、肉桂、甘草、生姜、糯米。
9.右归丸(《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杜仲、肉桂、制附子、菟丝子、鹿角胶、当归。
10.平补镇心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龙齿、朱砂、人参、山药、肉桂、五味子、天冬、生地黄、熟地黄、远志、茯神、酸枣仁、茯苓、车前子。
11.加味逍遥散(《寿世保元》)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地黄、远志、桃仁、苏木、红花。
12.导痰汤(《济生方》)
组成:橘红、半夏、茯苓、南星、枳实、甘草。
13.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