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通则痛”论
《医学三字经》提出“痛不通,气血壅”之论,并释之曰“不通则痛”,揭示出“不通”是痛证发生的主要病机。导致不通的原因很多,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饮、瘀血、虫扰、食积、外伤等,皆可使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全身或局部的各种痛证,其中以寒邪为主因。
1.因于寒凝
《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所谓稽迟、泣而不行、不通,概为经脉气血被寒邪凝闭阻滞而运行不畅,故卒发痛证。并指出寒邪致痛的主要病机为“脉缩蜷”和“脉绌急”,如谓:“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如寒束肌表,营卫郁滞,气血不畅,可见头身疼痛;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凉,气血凝滞可见脘腹冷痛;寒凝心脉,气血不畅则发为心痛等,皆是寒凝气血不畅而痛之例。可以说,疼痛乃是寒邪致病之一大特征,正如《素问·痹论》所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2.因于湿阻
湿为阴邪,重浊黏滞,每致气机阻遏,血行不畅而发生疼痛。如湿蒙清窍,在上之气血运行不畅则头痛如裹。湿客经络、关节,阻碍气血之行,则可见肌肉、关节疼痛,如《金匮要略》所云:“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丹溪心法》亦曰:“有湿郁而周身走痛,或关节间痛。”
3.因于热壅
《金匮要略》曰:“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热邪壅盛,正邪相搏,则影响气血之行;加之血受热邪煎熬,血热阴伤,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壅滞,可发为痛证。对此《丹溪心法》进一步阐发曰“痛甚者火多”。如热邪犯心可致心脉不畅而见心痛,即《素问·刺热》篇所说:“热争则卒心痛。”《素问·举痛论》还指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医方辨难大成》曰:“火多炎烈而如惔如焚之失度,斯腹有痛自心中而上攻咽喉,有痛彻小腹而后引背心,有二便闭结而坠痛不安,有两胁针刺而连痛难忍。”热壅于上可见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疼痛等。热入经络、关节,与气血相搏而致经络瘀阻则可见关节剧痛。热壅血瘀,瘀热互结可见蓄血腹痛。热壅气血不畅,血瘀肉腐,则可发为疮痈肿痛,如肺痈胸痛、肠痈腹痛以及体表疮痈的局部肿痛等。
4.情志内伤
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脏腑气机功能紊乱,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各种痛证。《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心痛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亦云:“若五脏内动,汩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相搏,发为疼痛。”可见七情内伤致痛是痛证较为常见的病因之一。
5.因于外伤
各种外伤、跌仆闪挫等,不仅可因皮肉、筋骨、血脉损伤而痛,且可使气血不畅甚至瘀塞而致痛。《圣济总录·伤折门》曰:“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肿为痛。”《伤寒全生集》亦云:“凡跌仆损伤,或被人踢打,或物相撞,或致闪肭,一时不觉,过至半日或一二三日而发者有之,十数日或半月一月而发者有之……其心胸胁下小腹满痛,按之手不可近者,此有瘀血也。”
6.痰饮内阻
津气血关系密切,其病常互相影响。津液停为水饮、痰浊,可影响气血之行而致痛证。《丹溪心法》曰:“痰因气滞而聚,既聚则碍其路,道不得运,故痛作也。”《医学原理》关于“清痰稠饮,与血相杂,妨碍升降而痛”之说,即为此意。如痰饮阻于心脉可发为心痛,即《诸病源候论》所曰:“津液水饮停积,上迫于心,令心气不宣畅,故痛而多唾也。”《类证活人书》亦曰:“包络之痛……亦有痰涎停伏,窒碍不通而痛。”痰饮致痛还可见于胃痛,如《考证病源》曰:“痰饮留于胃脘,阻塞气道,故作痛也。”若痰饮流注经络、关节,则可致关节肿痛,故《丹溪心法》曰:“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医述》引罗赤诚论:“素有郁痰,后因血滞,与痰相聚,名曰痰夹瘀血,患处则痛而少移……病邪郁久而成窠囊,其窠囊之验,患处则痛而不能转侧……丹溪云,痰夹瘀血,遂成窠囊者,不治,正此谓也。”《临证指南医案》则曰:“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此论既指出了痰瘀可互相影响致痛及其痛之特点,又强调了痰夹瘀血致痛较为难治。
此外,结石内阻尿道或胆道,食积停于胃肠,虫积扰于肠道或胆道等,亦皆可致气血不畅而发为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