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名词史
一、名词的产生
人类最古老的语言,即原始语言(或称“祖语”),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只能处于推测或想象之中。就汉语而言,自有文字记录开始,我们所看到的汉语,已经是高度发达的语言了。商代的甲骨刻辞,由于受到书写条件的限制,显得异常古老而单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绝不可能是商代口语最真实的记录。
从发展来说,在商代语言之前,应当还存在原始汉语和远古汉语两个阶段(关于这一点,下面《动词史》部分还会谈到)。这里所谈的词类产生问题,自然是以有文字记录的商代语言为起始阶段的。语言是发展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是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的。汉语词类也是一样,不会古今一貌,自然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
汉语名词,作为词类,它应当是最早产生的。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想:在原始汉语里,即从有声语言产生的第一天算起,周围事物就是人们认知的首要对象。因此说,语言中首先产生名词是很自然的。从上古汉语前期的史料来看,甲骨文、西周金文和《尚书》中都涌现出大量名词。这些名词,除少部分为抽象名词外,大部分都是具体名词、专用名词、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来考察一下各种词类在文献中的分布情况。如:
甲骨文、西周金文、今文《尚书》词类分布统计表(抽样调查)
说明:[1]甲骨文干支名按时间名词计算。
[2]《大盂鼎》“在御事酉无敢”句,“”字不识。由上下文推之,当是动词。或释“䤁”,义为贪酒。又“王曰:,令女盂井乃嗣且南公”句,“”字不识。旧或释“於”、“若”或“而”等,当是叹词。又“□自氒土”句,“”字不识,且下文残泐不清。由上下文推之,当是连用的两个动词,暂以动词计两次。
[3]《兮甲盘》“至于南尸”句,“淮”“尸(夷)”下各有重文符号一次,当下属,另读,故“淮尸(夷)”词频按两次计。又“兮甲吉父”即“兮甲”,“兮白(伯)”和“吉父”各计一次,作两个词处理。
[4]《大盂鼎》以下四篇文献,其中助动词均计入动词,不另立项。
由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甲骨文、金文以及《尚书》中,名词所处的比重是相当大的。这就促使我们作出另种推测:在原始汉语或稍后的远古汉语里,作为词类产生的顺序,也许名词和动词本来就是同源的,即同一个单音节词,既是一个事物的名称,又是对这一名称的陈述或说明。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后来的上古汉语里,才多有名词用为动词情况的发生。这也许就是上古汉语“词类活用”问题的最本质的一面。名词和动词是构成句子最重要的两根支柱,这在甲骨文中也可得到证实。陈梦家先生说:“构成卜辞最重要的两种词,是代表事物本身与事物的动作者,亦即所谓名词与动词。”陈先生的观点是对的。
甲骨文、金文和《尚书》中都存在名词用为动词的情况,并且到了上古汉语中期和后期,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如:
[1]甲申卜:今日亥,不雨。(《粹编》,784)
[2]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毛公鼎》)
[3]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尚书·大诰》)
例[1], “雨”,动词,指下雨。例[2], “廷”,动词,指到朝廷朝见。例[3], “堂”,动词,指打地基;“构”,动词,指架木为屋。到了上古汉语的中后期,这种情况更为常见。请比较:
[1]中田有庐,疆埸有瓜。(《诗经·小雅·信南山》)(庐:名词,窝棚。)
[2]立戴公以庐于曹。(《左传·闵公二年》)(庐:动词,寄居。)
[1]从者病,莫能兴。(《论语·卫灵公》)(病:动词,患病。)
[2]今病小愈。(《孟子·公孙丑下》)(病:名词,疾病。)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目:名词,眼睛。)
[2]目于眢井而拯之。(《左传·宣公十二年》)(目:动词,见。)
[1]祸福无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福:名词,福气。)
[2]祭余,余福女。(《左传·成公五年》)(福:动词,赐福。)
[1]䢵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左传·宣公四年》)(乳:动词,哺乳。)
[2]口中无齿,食乳。(《史记·张丞相列传》)(乳:名词,乳汁。)
[1]君父之命不校。(《左传·僖公五年》)(命:名词,命令。)
[2]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命:动词,指派,派遣。)
[1]股无胈,胫不生毛。(《韩非子·五蠹》)(毛:名词,汗毛。)
[2]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毛:动词,生长。)
[1]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利:名词,利益。)
[2]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韩非子·十过》)(利:动词,贪图。)
[1]崔子弑齐君。(《论语·公冶长》)(君:名词,国君,君主。)
[2]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君:动词,不为君道。)
[1]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刃:名词,有锋刃类的刀剑。)
[2]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刃:动词,杀。)
[1]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兵:名词,兵器。)
[2]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兵:动词,杀。)
[1]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儒效》)(家:名词,家庭。)
[2]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史记·乐毅列传》)(家:动词,居住。)
[1]晋作六军。(《左传·成公三年》)(军:名词,军队。)
[2]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左传·桓公八年》)(军:动词,驻扎。)
[1]我辞,姬必有罪。(《左传·僖公四年》)(罪:名词,罪过。)
[2]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罪:动词,责罚。)
[1]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鞭:名词,鞭子。)
[2]公子怒,欲鞭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鞭:动词,鞭打。)
[1]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论语·宪问》)(官:名词,官吏。)
[2]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官:动词,授官。)
[1]夫子休,就舍待命。(《庄子·说剑》)(舍:名词,馆舍。)
[2]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韩非子·说林上》)(舍:动词,居住。)
名动同形,这或许就是原始汉语或远古汉语名动同形同源的残留。但是,随着汉语词类的发展,随着语言表达精准、明确的需要,随着汉语由单音节语过渡到句子结构的需要,名动不可能永远同形同体,必然要产生分化。分化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借助于上古汉语的语言事实,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语音手段。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名动同形的词,可以通过声调的变化来显示名动有别。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3]王王赵,非楚意。(《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4]会有张良、樊哙之救,卒得免脱,遂王天下。(《论衡·吉验》)
例[1][3]的第一个“王”字,名词,音wáng。例[2][4]和例[3]的第二个“王”字,动词,音wàng,义为称王。又如:
[1]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
[2]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3]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例[1][2]的第一个“衣”字,名词,音yī。例[1][3]的第二、第三个“冠”字,名词,音guān。例[2]的第二个“衣”字,动词,音yì,义为给衣穿。例[3],第一个“冠”字,动词,音guàn,义为戴帽子。例[2],第一个“食”字,名词,音shí,食物;第二个“食”字,动词,音sì,义为使……食。又如:
[1]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传·成公二年》)
[2]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楚辞·离骚》)
[3]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
[4]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例[1], “饮”,名词,音yǐn,饮料,水。例[2], “饮”,动词,音yìn,义为使……饮。例[3], “间”,名词,音jiān,表方位,与“中”同义。例[4],“间”,动词,音jiàn,义为参与。
当然,上古汉语中也有许多材料可以证实,名动虽同形同体,但也可同音。请比较:
[1]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孟子·梁惠王上》)(雨:名词,雨水。)
[2]宋有富人,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雨:动词,降雨。)
[1]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荀子·议兵》)(鼓:名词,战鼓。)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鼓:动词,击鼓进攻。)
[1]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诗经·陈风·泽陂》)(枕:名词,枕头。)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枕:动词,枕着。)
[1](子舆)裹饭而往食之。(《庄子·大宗师》)(饭:名词,饭食。)
[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史记·淮阴侯列传》)(饭:动词,给……饭吃。)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相:名词,司仪,仪式的主持人。)
[2]季孙相鲁,子路为郈令。(《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相:动词,为相。)
第二,字形手段。
有些名动同形的词,可以通过变换字形的方式来表示词性的不同。字形的改变,反映的是词义的分化。请比较:
[1]鱼不可脱于渊。(《老子》第三十六章)(鱼:名词,一种水生动物。)
[2]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鱼:动词,捕鱼。)
[3]譬之若渔深渊,其得鱼也大。(《吕氏春秋·决胜》)(渔:动词,捕鱼。)
[1]秋,叔孙侨如围棘,取汶阳之田。(《左传·成公三年》)(田:名词,田地,土地。)
[2]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左传·宣公二年》)(田:动词,畋猎。)
[3]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以畋于云梦,三月不反。(《吕氏春秋·直谏》)(畋:动词,畋猎。)
[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士:名词,士人。)
[2]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周礼·地官·载师》)(士:动词,同“仕”。取郑玄说,见贾疏。)
[3]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仕:动词,做官。)
以上三组,凡九句,“鱼”“鱼”、“田”“田”、“士”“士”,一名一动,名动同形,而“渔”“畋”“仕”当是因词义分化而带来的字形分化的结果。
第三,词汇手段。
名动同形的词,其中的动词也可以被音形不同的另一个同义动词所取代。请比较:
[1]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左传·庄公二十五年》)(鼓:名词,钟鼓之鼓。)
[2]儒者鼓瑟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鼓:动词,击,弹奏。)
[3]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世说新语·任诞》)(弹:动词,弹奏。)
[1]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妻:名词,男子的配偶。)
[2]妻帝二女而取天下,不可谓义。(《韩非子·忠孝》)(妻:动词,娶。)
[3]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太子忽。(《左传·桓公六年》)(妻:动词,嫁给。)
[4]开章之淮南见长,长数与坐语饮食,为家室娶妇,以二千石俸奉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娶:动词,迎女子过门成亲。)
[5]那可嫁女与之?(《世说新语·方正》)(嫁:动词,出嫁。)
[1]病愈,我且往见。(《孟子·滕文公上》)(病:名词,疾病。)
[2]弥子瑕母病。(《韩非子·说难》)(病:动词,得病。)
[3]卫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世说新语·文学》)(成:动词,变成,成为。)
[4]昔摩罗国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百喻经·二子分财喻》)(得:动词,得上,患上。)
[5]主人问病,(小儿)曰:“患疟也。”(《世说新语·言语》)(患:动词,得上,患上。)
以上三组,凡十三句,“鼓”“鼓”、“妻”“妻”、“病”“病”,一名一动,名动同形,而“弹”“娶”“嫁”“成”“得”“患”诸词,当是因义分化而用同义动词取代的结果。
第四,语法手段。
所谓语法手段,就是指通过复音构词或动宾结构形式来达到区分名动同形的目的。请比较:
[1]楚人执之,将以衅鼓。(《左传·昭公五年》)(鼓:名词,钟鼓之鼓。)
[2]齐侯亲鼓,士陵城。(《左传·成公二年》)(鼓:动词,击鼓。)
[3]坎其击鼓,宛丘之下。(《诗经·陈风·宛丘》)(击鼓:动宾结构,与动词“鼓”同义,名动不同形。)
[4]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左传·庄公二十五年》)(伐鼓:动宾结构,与动词“鼓”同义,名动不同形。)
[1]孑孑干旌,在浚之城。(《诗经·鄘风·干旄》)(城:名词,都城。)
[2]陈辕宣仲怨郑申侯之反己于召陵,故劝之城其赐邑。(《左传·僖公五年》)(城:动词,筑城。)
[3]初,汉闻此言,故筑受降城,犹以为远。(《史记·匈奴列传》)(筑受降城:动宾结构,“筑……城”与动词“城”同义,名动不同形。)
[1]胡逝我梁,不入我门?(《诗经·小雅·何人斯》)(门:名词,家门。)
[2]巴人叛楚而伐那处,取之,遂门于楚。(《左传·庄公十八年》)(门:动词,攻打城门。)
[3]子我归,属徒,攻闱与大门,皆不胜,乃出。(《左传·哀公十四年》)(攻闱与大门:动宾结构,“攻……门”与动词“门”同义,名动不同形。)
[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前:名词,面前。)
[2]孔子下车而前。(《庄子·盗跖》)(前:动词,前进,前行。)
[3]至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世说新语·文学》)(前进:复音构词,与动词“前”同义,名动不同形。)
[4]帝唤司马迁向前。(变文《李陵变文》)(向前:复音构词,与动词“前”同义,名动不同形。)
[1]是用作歌,将母来谂。(《诗经·小雅·四牡》)(歌:名词,歌曲,歌声。)
[2]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魏风·园有桃》)(歌:动词,唱歌,歌唱。)
[3]歌唱青琴女,弹筝燕赵人。(南朝宋·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歌唱:复音构词,与动词“歌”同义,名动不同形。)
[4]遂举酒数巡,生起,请玉唱歌。(唐·蒋防:《霍小玉传》)(唱歌:复音构词,与动词“歌”同义,名动不同形。)
以上五组,凡十八句,“鼓”“鼓”、“城”“城”、“门”“门”、“前”“前”、“歌”“歌”,一名一动,名动同形,通过复音构词或动宾结构等句法手段,达到了分化名动同形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中近古汉语,文献中仍能找到名动同形的用例。不过,这种情况应视为后人的仿古之笔,并不属于发展问题。如:
[1]欺君不忠,病母不孝。(《世说新语·政事》)
[2]既望之夕,张因梯其树而踰焉。(唐·元稹:《莺莺传》)
[3]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唐·韩愈:《原道》)
[4]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宋·王铚:《默记》,卷中)
例[1], “病”,用为动词,义指“称母有病”或“咒母有病”。例[2],“梯”,用为动词,义指“爬”。例[3],第一个“人”字,用为动词,义指“还俗于民”;“火”,用为动词,义指“焚毁”;“庐”,用为动词,义指“使……改为民居”。例[4], “肩”,用为动词,义指“抬”。汉语的书面语言,发展上常常是滞后于口语的。中近古汉语中的名动同形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后人仿古之笔,带有极强的修辞味道,应与发展问题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