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户籍制度相关问题讨论
户籍制度是中国最重要的人口管理制度,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在操作上,它便于政府对人口的管理,但它有损效率和公平,制造了人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因此改革开放后一直在进行改革。本篇将研究重心放在户籍制度上,从五个细分角度对户籍制度问题进行探讨。
在第一章中,笔者回顾了我国户籍制度的制定、演变以及改革历程,并对其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随着人口流动限制的放开,大量永久移民即城市户籍人口形成,同时大量没有获得城市户籍的农民工也进入城市。作为人口流入最重要的目的地,大城市的“城市病”现象日益严重。由于条件不同,各地开始制定不同的落户政策,使得不同城市户籍开放程度差距逐渐拉大。笔者在第二章中建立了一套衡量落户门槛高低的评价指标体系,解释为何不同城市间户籍开放度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官员个人特征因素是其内在驱动力。
第三章分为五个小节,详细剖析了我国现有的户籍政策对居民经济行为产生的微观影响,并论证了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将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经济影响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流动人口消费。基于CFPS追踪数据,笔者对户口改变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了户口对于农民工和城城流动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并不相同。
(2)劳动力流动。笔者对2003—2006年期间发生的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检验,发现在此期间进行的不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引导农民工流动方面作用有限。
(3)收入不平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的分析认为户籍至今仍对收入产生显著影响,并是造成城乡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之一。
(4)大城市人口结构。笔者论证了较严格的户籍制度会导致大城市出现“两头翘”的人口结构的观点。
在第四章中,笔者论证了特大城市应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地区、目前的人口数量不应被限制的观点,就此提出了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一些方针、思路,并分析了衡量户籍制度改革成果的各个参考指标之间的利弊。近年来,重庆在户籍制度改革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被认为是目前最成功的特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但在将重庆的经济条件、流动人口压力等综合条件与北上广深(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进行综合对比之后,笔者认为,目前在重庆所推行的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经验暂时仍不能推广到全国。
城市的发展与我国户籍制度的演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第五章中,笔者着重介绍了在户籍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特点与未来方向,并提出政府在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追求地区平均发展的“慈父心理”,侧重于在供给侧进行改革,以满足城市增长产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