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对传统的劳动市场论的抨击
(《通论》第二章的第二点内容)
上一节表明,传统的劳动市场论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所组成。对于前者,即凯恩斯所说的第一个假设前提,他表示赞同。对于后者,即第二个假设前提,他认为是错误的,因为实际工资并不等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二者之所以不相等,其原因有两个:
第一,实际工资是货币工资除以物价指数后所得到的结果,即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东西。在现实的劳动市场上,企业家和工人之间通过协议而决定的只能是货币工资。凯恩斯认为,即使人们承认,当企业家减少货币工资时,工人便辞职不干,那也并不能证明实际工资和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相等。因为事实表明:当货币工资不变而物价上涨时,工人们绝对不会辞职不干的。物价不变时货币工资的下降和货币工资不变时物价的上涨,二者都代表实际工资的降低,劳动者却可以作出辞职与不辞职的不同反应。此外,凯恩斯以美国在1932年出现的大量失业为例,说明劳动者不是嫌工资太低而失业,而是根本找不到工作。由此可见,实际工资并不等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这便是凯恩斯否定供给曲线的第一个理由。
这一理由使得绝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作出了劳动者具有“货币幻觉”的假设。“货币幻觉”意味着劳动者之所以未能做到实际工资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相等,其原因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这样做,而是由于他们受了货币的欺骗,即他们只关心货币在量上的多寡而没有去考察货币购买力的高低。利用这种说法,西方学者便有可能把传统的劳动市场论和凯恩斯的反对意见加以调和。他们说,传统的论点还是对的,因为劳动者还是想使他们的边际负效用等于实际工资,而二者之所以未能相等是由于凯恩斯对他们的行为作出了“货币幻觉”的假设。换言之,传统和凯恩斯之间的分歧仅在于假设条件的不同,而不是原则上的差异。
第二,劳动者所要求的只能是货币工资,而对物价的涨落,他们是无法控制的。由于实际工资取决于上述物价和货币工资的相互作用,所以劳动者难以知道他们所要求的实际工资为多少,从而更谈不上它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相等。这一点被凯恩斯认为是他反对传统的供给曲线的主要理由,因为作为决定实际工资的两个因素之一的价格的涨落取决于一系列因素,而这一系列因素正是《通论》所要阐明的。
根据以上两个理由,凯恩斯宣称,传统的劳动市场论是错误的,因而根据这种理论得出的资本主义社会只可能存在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这两种类型的失业的结论也是错误的。他认为,除了这两种类型的失业以外,还存在着第三种类型的失业,即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大致的定义是:如果有人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而仍然找不到工作,那么,此人便属于非自愿失业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