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理解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及其应对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魅力
经济总量显著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成就表现为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到201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401202亿元人民币,约合5.88万亿美元,由世界第七位上升至世界第二位,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8%增加到9.3%。3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1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特别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整体增长的强劲动力。自1978年至2010年间,中国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长到29727.6亿美元。除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明显下滑外,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增长态势,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此基础上,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截至2011年6月已达到31974.91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在对外投资方面,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688.1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相当于“十五”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3倍。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同比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9%。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有关数据计算,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另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伴随经济总量的增长,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和对外投资年流量均大幅上涨,分别达到11%和17%。2010年中国外资流入量上升至1057亿美元,基本恢复金融危机前的高位。这得益于中国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地区间产业的升级与转移,中国吸收外资的前景进一步被看好。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调查显示,中国是跨国企业在未来两年全球投资的首选地。
基于日益增长的经济总量,中国已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坚实力量,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中国在2008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已达20%,2009年更超过50%。这既包括中国庞大国内市场对世界消费品的吸纳,也包括逐渐加速的对外投资为对象国创造的就业,更包括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之,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的中国正以其全新的形象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中国居民生活改善的显著指标是人均收入的变化。自1978年到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910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5919元。人均国民总收入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从2005年的24.9%提高到2010年的46.8%。在收入增长的同时,中国居民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其中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0年的35.7%,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1.1%。这一变化可以明显反映在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的增长中(见表2—1)。以家用汽车为例,2000年以前中国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几乎为零,但到了2009年已经达到10.89辆。2010年末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086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284万辆),比2009年末增长19.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增长25.3%。民用轿车保有量4029万辆,增长28.4%,其中私人轿车3443万辆,增长32.2%。在通信方面,截至2010年末,中国固定电话年用户29438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966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9776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1179万户,2010年末达到85900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4705万户。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5339万户,比2009年末增加924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6.5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4.57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4.5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在旅游方面,2010年中国国内出游人数达21.0亿人次,比2009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580亿元,增长23.5%。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5739万人次,增长20.4%。其中因私出境5151万人次,增长22.0%,占出境人数的89.8%。
表2—1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0/indexch.htm。
储蓄方面,自1978年到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从210.6亿元增加到307166亿元,其中截至2009年,定期余额从128.9亿元增加到160230.4亿元,活期余额从81.7亿元增加到100541.3亿元。
总体来看,伴随经济总量的大幅提升,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明显改善,这又反过来通过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毕竟,在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驾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马车中,消费具有根本性作用,因此中国居民生活的改善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前提。新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获得的苏联援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当时建设的一批基础设施至今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苏联援建的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更是对连通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是京广铁路的重要路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再主要依靠外援,而是独立自主,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了长足进步。
1954年至2008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2.18万公里增至2008年的近7.97万公里。这些新增里程中近一半是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1962年中国国家铁路电气化里程仅为100公里,2008年达2.5万公里。建成了上海磁悬浮、广深高速铁路等工程。公路里程由1949年的8万公里增至373万公里(含农村公路),其中高速公路由1988年的0.01万公里增至6.03万公里,增长了602倍。民用航空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到2008年底,中国民用航班飞行机场152个,比1985年增加了70个;航线1532条,比1990年增加了1095条;民用航空运输线路长度为246万公里,是1949年的216倍。
基础设施建设巨大成就带来的是运输量的迅猛增长。2010年中国全年货物运输总量达320亿吨,比2009年增长13.4%。货物运输周转量137329亿吨公里,增长12.4%。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0.2亿吨,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4.6亿吨,增长13.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500万标准箱,增长18.8%。
对于中国这样拥有十几亿人口和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而言,基础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包含深远的政治意义。比如高速铁路建设在具有提高运输速度的同时,更能够增强中国相距遥远地区的交往,增强民族认同感。因此,强大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必将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工业化进程大幅提速。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援建的一批重工业项目对中国工业建设起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一些至今仍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华中经济中心武汉为例,由于其九省通衢的重要区域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的多项援建项目都投资在武汉,从而诞生了一批“武”字头工业企业,如武汉钢铁厂、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昌造船厂、武汉锅炉厂等。其中武汉钢铁在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340,跻身世界十大钢铁企业之一,并成为全球钢铁制造商中拥有矿石资源最多的厂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制造”更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010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160030亿元,比2009年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7%;集体企业增长9.4%,股份制企业增长1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5%;私营企业增长20.0%。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日趋合理,民营经济已逐渐成为中国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诸如华为、沙钢集团、三一重工、比亚迪、吉利等民营企业甚至已经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钢铁、通信、装备制造、汽车等领域占据主要乃至领导地位,中国工业化在它们的推动下必将呈现更多元和富有活力的明天。
2011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有61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而在2003年时还只有11家企业上榜。伴随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科技和教育实力的增强,可以预见中国工业经济不仅将更加壮大,而且会更加积极地“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助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更将为世界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助力。
新兴产业崭露头角。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份评估报告的出炉使气候变化这一真正的全球性问题迅速升温,气候变化目前已成为国际政治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它与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叠加,促成了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趋势,即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升级,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气候和环境瓶颈,其中最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就是新能源。为此,中国政府已按照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和产业带动性为标准制定了以新能源为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发展规划,目的就是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中国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方兴未艾,已连续多年投资位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水电重点流域开发力度继续加大,预计开工规模超过20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2亿千瓦。核电机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岭澳核电站二期二号机组实现投产,核电装机将达1174万千瓦。新疆哈密、内蒙古、吉林通榆、甘肃酒泉、江苏海上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全年新增风电装机超过1400万千瓦。西部地区的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继续开展,预计2011年将新增装机50万千瓦。生物质能产业将更趋多元化,产业创新模式和产业链加快培育,利用规模继续扩大,综合利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除资金投入外,独立自主的研发力量也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此外,在科技部和财政支持下,中国已正式启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目的就是“针对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优先领域和关键问题,部署一批项目,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以全面提升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维护国家权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由此可见,中国在低碳技术领域的创新已全面起步,这无疑将极大提升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正是因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如此迅速,中国已顺利完成《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在2010年达到能源消费总量10%左右的目标,正在朝2020年达到15%左右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