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中的自由法则
全球化的旗帜上往往写着两个字——自由。所谓资本自由流动,自由市场,自由竞争。如前所述,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所谓平等的自由。从单纯的市场经济角度看,所谓的公平竞争的自由贸易也是不存在的。一个国家内的市场经济需要非市场主体的政府来制定规范提供服务,需要政府解决市场的缺失问题,如垄断问题和如何保护弱者的问题。国际市场也是这样,为了保证所谓公平竞争的存在,必须有一个非市场主体来规范国际市场。但是,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不可能有这样一个非市场主体的超国家政府。国际市场的根本特性就是不规范不公平,讲求的是丛林法则,每个国家都需要自我保护。然而,全球化却反对这种保护。在新自由主义经济体系中,也有一些跨国家的机构,在国际贸易中扮演规则制定者的角色。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国家竞争的利益矛盾,这些机构都是主要代表强权利益的。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是不存在的。一个国家内部市场经济存在的所有问题,在全球化的国际体系中都存在,而且更加严重,更加原始。
(1)垄断。国际贸易中的垄断是从有国际贸易以来就存在的问题,而且这种垄断问题在新自由主义体系中越来越严重。有些国家为了维持自己在决定一个国家战略竞争力的产业和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对其他国家实行长期的技术和产业封锁。由于这种垄断的存在,所谓物品在国际上的自由流动实际上并不真正存在。那些带有关键技术的物品(技术设备)就不能在国际上自由流动。那些一方面提倡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实施技术封锁的国家,事实上将世界市场划分为两块——自己居垄断地位的高端市场,对自己战略实力无足轻重的低端市场。它的自由贸易和竞争仅限制在低端市场,在高端市场内没有自由贸易和国际竞争而言。在这个市场范围内,它不仅会严格限制技术的转移,而且只要有必要有可能,它会通过各种手段打击竞争对手,摧毁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利用规则制定权,制定了一系列保障这种垄断的国际规则,以期实现在这个市场内长期维持自己垄断地位的目的。对某些技术和产业的垄断甚至被提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如果说一国政府在国内市场上可以通过多种手段防止、限制乃至消除垄断的话,那么国际贸易的这种垄断将因对手的国家实力而决定。国家综合实力越强大,这种垄断越牢固。
(2)规则。那些提倡自由贸易的人们还选择性地忽视了另外一个事实:市场都是需要规范的。即使是放任自流的国际市场同样需要最低限度的规范。和国内市场不一样,这种市场规则不是由代表每个国家利益的世界政府来制定,而只能由某些国际机构或某些国家制定。所谓某些国际机构实际上是由某些国家或国家集团操纵的。这就出现了利益冲突:市场的参加者成了规则的制定者。你也许会问,这些规则是以整个世界为出发点吗?是为了增进世界总体的福利吗?在国际竞争中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一个国家关心的主要不是世界经济这块蛋糕的增大,而是自己那块蛋糕的增加。所以,有理由怀疑那些规则的出发点是增大那些国家自己的蛋糕。这些规则制定者不可能超越自己的国家利益,他们本身就是市场主体。运动员成了运动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员。假如你依然相信这种国际市场是公正的,那你就不是一个及格的市场经济的崇拜者。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就是自身的利益驱动。你能否认那些既是运动员又是规则制定者的国家在制定规则时不是受国家利益支配,你能保证别人制定的那些贸易规则法律和程序不是为了保护别人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加入WTO时对方的规则不断改写,最终弄出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条款”,使中国的入世条件高于所有既存的会员。最后终于入世了,对方又把你定义为非市场经济实体。致使中国直到现在还在要求对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3)服务。那些提倡自由贸易的人们还选择性地忽视了下面一个事实:市场经济是需要服务的。即使是最简单的市场经济也需要一定的公共服务。在国内市场经济中,这些服务通常都是由政府提供,但是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一个超国家的政府来提供这种服务。结果这种服务就由那些在国际市场上居于控制地位的国家提供。你国际贸易越发达,你对这种服务的要求就越大。但是,根据同样的市场利益原则,别人在提供这种服务时追求的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类服务包括法律的、市场的、金融的、信息的等。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有些国家的评级机构享有世界声誉,其评定的等级对金融市场有重大影响。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这些机构频频下调遭受危机冲击的国家的等级评定,导致国际市场上掀起一波又一波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和债务的抛售,为危机推波助澜。但是,同样的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时期,牢牢地维持着美国的高等级评定。再如IMF在拉美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都是强制性推动以非政府干预为特点的“华盛顿共识”和紧缩货币政策的推手。其干涉严重加剧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危机。但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却为美国的政府干预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叫好。IMF的背后推手是谁?是美国。还有,世界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对世界货币产生大规模的需求,对金融信用需求大规模增加。谁是当今主要储备货币的拥有者?是美国。谁是当今最大的金融和信用帝国?还是美国。
(4)基础设施。全球化需要基础设施,包括世界货币、世界性中央银行、世界性流动性、世界大宗商品市场等。这些基础设施都掌握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手中。世界上主要大宗商品的现货和期货交易多在美国,这些交易所将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和定价权,掌握在手中。
(5)贫富差距正如国内市场必然会导致贫富悬殊一样,国际市场的自由竞争会导致国家之间的贫富悬殊。由于这个原因,多数国家的政府将通过多种方式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包括通过教育和培训让他们在收入阶梯上向上移动。但是,谁来保护弱小国家和后起国家的利益,结果是没有限制的市场力量导致弱者更弱,强者更强;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除开经济利益外,国家博弈体现在许多方面。一个理性的国家必然要运用手中一切手段来谋求利益的最大化。有时候经济贸易战略只是国家大战略的一部分。有的国家充分认识到,自由贸易必须建立在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总体战略基础上。离开国家的总体实力谈论自由贸易是可笑的。正如“看不见的手必须有看不见的铁拳”,这句话充分解释了有的国家的贸易战略不是建立在所谓“自由贸易”基础上的。在自由贸易中没有“看不见的铁拳”将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没有看不见的铁拳,自由贸易将最终导致国家利益的流失。纵观世界历史,提倡自由贸易最积极的国家往往是“看不见的铁拳”最硬的国家。
所以,所谓的自由贸易实际上是一种美丽的幻觉,一层华美的面纱。自由贸易对弱者而言是不自由的,是强者的自由,是为发展中国家准备好的一个铺陈着美丽词句和承诺的陷阱。在这种“自由竞争”里,弱者的生存法则应当是“自我保护”。在这种“自由”的环境里,放弃自我保护,与强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竞争,不是“竞争”,是“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