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懂得进退,识时务者才知趣
1 装认输,把无谓的胜利让给对方
“我不是说了吗。你这里不应该这么写,太儿戏。”
“可是现在的读者就喜欢‘网络语’啊,比较轻松诙谐。”
“你怎么就不听呢,我们做出版的能和平常聊天儿一样吗?快改过来。”
“可是,现在不就是讲销量么,传统写法太沉闷,谁爱看呐。”
……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做事都喜欢和人争个输赢。小到生活中的点滴,工作中的问题,大到对世界的看法,人类未来的格局等等,往往都能让我们吵得不可开交。如果对方最终被我们说服了,心里就会感到一阵快意。可一旦自己没说服对方,甚至被对方说得哑口无言,心中就会憋着一股气,要么犟嘴不认输一直闹下去,要么情绪低落独自生气。
有位智者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那片小领土的国王。”既然是国王,那么他们就不会喜欢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除非,别人的意见刚好和自己的意见相同。
苏忆云在一家小公司做前台接待,因为为人处世很有一套,常常充当公司的公关人。进入公司三年来,为公司处理了大大小小数十件客户投诉事件,结果都很完美。以至于只要哪位同事和客户闹僵了,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请她帮忙,老板也很器重她。
有一次,一个客户因为不满意她们公司某位同事的服务,直接一个投诉电话打到了前台,接待的人刚好是苏忆云。只听她刚来得及说一声“您好”,对面立刻传来一阵可怕的咆哮声。那个客户满嘴污言秽语,毫无形象地把苏忆云大骂一通。期间,因为声音实在太大,连旁边的同事都听到了,对客户的难听之语极为不忿。
但苏忆云却耐心等待对方发泄完,才语气温柔地向对方说明情况,然后请求对方谅解并表示公司会立刻处理。总之,最后那位客户反倒不好意思了,向她道歉。
同事们问她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一下,苏忆云笑了笑说道:“辩护有什么用呢,那样做只会让客户更加生气,还有可能让矛盾升级,对公司不利。刚才我虽然挨骂了,但最终客户不是给我道歉了吗,对公司的负面印象也没有加深,其实还是我赢了。”
同事们不解地问:“怎么会是你赢了呢?”
苏忆云解释说:“因为我得到了他的道歉,而他对公司又重新有了期待呀。况且我接受他的谩骂,只是假装认输,把这种口头上的胜利让给他罢了。你们看,他最后不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嘛。如果我一开始就跟他争嘴上的痛快,反倒是不好呢。”
人也许有三六九等,但不管是小学生、老太太、白领精英、还是蓝领工人,我们每个人都喜欢顺从自己的人,厌恶反对自己的人。也就是说,我们个个都是国王,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彼此间不同意对方的意见实属正常。
但在我们身边,有的人却由于过强的好胜心,一旦别人的意见和他不同,他就不依不饶地想要赢过对方,硬要让对方承认自己的“过错”。结果事情发展到最后,谁赢谁输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彼此的关系往往遭到毁灭性破坏,再也回不到之前了。有的人甚至还因此酿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可谓“赢”了无谓的胜利,输了根本。
一次周末,李雪和男友一起出门游玩。走到小区门口,他们才发现没有事先规划好目的地,于是拿出手机开始搜索地点,结果,两人因为意见不统一,在小区门口争执起来。
男友说想去城东的电子娱乐城,好久没体验过了,想得紧。可李雪觉得电子娱乐城太无聊了,这大好的天气,就应该去逛森林公园。两人谁也不让谁。起先,李雪先是对男友撒娇,发现不能如愿,又开始耍小性子,到最后越说越激动,终于开始捶打男友。结果在拉拉扯扯中,一不小心,她一个耳光就扇在了男友的左脸上。
瞬间,男友脸色一变,狠狠甩开李雪的手,丢下一句:“你爱去哪儿去哪儿,我回家睡觉了,别来烦我。”说完,男友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李雪泪流满面。
蔡康永说过:“把无谓的胜利让给对方,懂得认输的人很懂说话。”实际上,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假装认输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技巧。一个人如果锋芒太盛,凡事都想和别人争个输赢,难免让人觉得太过小气,斤斤计较,甚至无法忍受。
就像人们常说的,装傻的女人才会幸福。事实上,不止女人,我们所有人都一样。朋友之间想要友谊长存,必定有一个人深谙“认输”之道。情侣之间想要走得甜蜜而长久,并开花结果,必定有一方懂得向另一方“认怂”。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不懂得给别人留下一定空间的人,最后往往只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让我们做一个知趣的人,不要在无谓的事情上争得你死我活,留人一步退路,于己也是方便。大是大非必须据理力争,但在无关细节上,假装认输又何妨。
2 不咄咄逼人,给别人支一个台阶下
俗话说,赠人金银不如给人面子。有时候,当别人不小心犯了错,收起我们咄咄逼人的架势,给人一个台阶下,既能避免对方尴尬,也能缓和彼此的关系。
有一回,公司要宴请一个重要的合作对象,老总亲自出马,带上众高层作陪。饭局定在市内最高档的酒店里,前来赴宴的人也是另一家公司的高层和老总。
席间,宾主把酒言欢,其乐融融。酒至半酣,对方公司的老总突然将手搭在老总的肩上,半醉半醒地说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古人诚不我欺也,酒真是个好东西,难怪诗仙杜甫连好马也不要了。”
听了这位老总的话,席上的人顿时说开了。有夸赞这位老总高雅的,也有说这位老总弘扬国粹的,更有说他学富五车的……突然,新来的业务主管却皱着眉头说道:“不对吧,什么时候诗仙变杜甫了,难道不是李白么,我本家,不会记错的。”
众人停顿了一秒,房内变得落针可闻,对方老总的脸也变成了猪肝色,看了这位业务主管一眼,尴尬地笑道:“口误,口误,我说的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不太像口误啊,你……”
老总见这位新主管不依不饶,赶紧打断他的话,将酒杯端起来说:“管他什么诗仙不诗仙的,干了这杯,我们大家都是酒仙。”于是大家都频频举杯,将事情一带而过。而新来的那位主管还在那里跟身边的人说对方老总狡辩,老总的脸色难看至极。
宴会散后,老总立刻叫来这位新主管教训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商务谈判,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傻子,就你能?日常小事又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犯了错大家带过就好,何必咄咄逼人呢?凡事都要找出一个证据,去指责别人的错误,你这样做会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吗?还是说你能得到什么好处?何不给他留点面子?他跟你又不熟,并不需要你这么热心地指出他的错误,也不想知道你有什么看法,你又何必去跟他争辩呢?”
有道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谁没有个不小心的时候,念错了字,讲了外行话,记错了别人的姓名等等,这是常有的事。只要无关大局,我们就不必张扬。故意搞得人尽皆知,使对方的小过失暴露在公众眼前,只会让对方难堪,进而对我们产生恨意。
当然,抱着讥讽的态度,怀着“这回可抓住笑柄啦”这样的心思来个小题大做,拿人家的失误在众人面前取乐,那更是大大的不应该了。我们一旦这样做了,不但会激起当事人对我们的反感和报复,就连旁人也会因此对我们产生戒心,避而远之。
有一次,大师受邀参加素宴,由于这次宴会的主人不好拒绝,大师便带着弟子前往。席间,师徒俩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食中,竟有一盘菜里杂着一块肥肉。徒弟当即拨动筷子把肉翻出来,打算让主人看到,没想到大师却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盖起来。
过了一会儿,徒弟又把肥肉翻出来,大师再度把肉盖起来,并在徒弟耳畔轻声说:“如果你再把肉翻出来,我就把它吃掉。”徒弟听后,再也不敢把肉翻出来。
之后,大师辞别主人,归途中,徒弟不解地问:“师傅,刚才那厨子明明知道我们不吃荤,还把肉放到素菜中,徒弟只是要让主人知道,借此处罚处罚他。”
大师摇摇头道:“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如果让主人看到了菜中的肥肉,盛怒之下,那位厨师很可能遭到重罚,甚至会被辞退,这都不是我所愿见到的。‘得理’固然重要,但绝对不可‘得理不饶人’,要‘得饶人处且饶人’。”
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不仅是给别人一条生路,更是给自己一条退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很看重自己的面子,认为面子就是尊严,就是自尊。因此,知趣的人往往知道在对方尴尬的时候,适当为对方铺一个台阶,避免对方的窘境。
很多人以为,当别人犯错时,我们直截了当地帮对方指出来,并要求对方改正是为了对方好,至少不算错。但事实上,绝大多数这样做的人,最后换来的都不是对方的感激,周围的人也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这就是人的共性在作怪了:一个处处为难他人的人,相信没有谁会愿意与之相处。
总而言之,收起我们的咄咄逼人。高情商的人,总是抓准时机,为他人支一个台阶,所以他们往往很受欢迎,因为人们知道,与他们相处会很安全。当然,如果我们实在不愿意为他人“铺台阶”,那么,至少也不能在对方尴尬的时候落井下石。
3 适当示弱,人人具有同情弱者的天性
在这个处处充斥着压力的时代,我们总是被教导面对压力不要低头,抗得住世界才是你的。而实际上,面对压力适当示弱、放弃,更有智慧。
有一次,撒切尔夫人在参加完一项重大的典礼后,回到家却发现忘带钥匙了,不得不敲门求助。她的先生随口问了一句谁呀,撒切尔夫人也很自然地大声回答:“英国首相。”结果撒切尔夫人的先生并没有为她开门。过了半晌,撒切尔夫人不得不重新说道:“亲爱的,我是你的太太,开门吧。”这时,撒切尔夫人的丈夫才打开门让她进去了。
当下,社会上流行所谓的“女强人”。很多女人片面追求“强”,拼命地向别人证明自己有多么优秀,多么强悍,多么值得男人去爱。然而结果却往往相反,绝大多数女强人其实过得并不美好,她们没有完满的婚姻,也没有贴心的闺蜜,甚至很难尝到普通女人的幸福。为了强而“强”,她们把别人的帮助、理解和爱都阻挡在了围墙之外。
事实上,不单单女人如此,包括男人、小孩儿、老人在内,我们很多人都太要强了,可以迎接千万次胜利,却无法接受哪怕一次微不足道的示弱。殊不知,示弱才是一种灵性的觉醒,才是一种智慧的显现。示弱不是妥协,而是一种理智的忍让。示弱也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做人处事如果适时示弱,有时也能成为赢家。
赵佳瑶是一个典型的女白领,早九晚五的生活并没有满足她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她聪明能干,能干到常常让公司里的很多男同事,甚至是上司都感到头疼。
在同龄人和同事眼中,她是绝对的“女强人”。平日里,赵佳瑶非常注重自己在公司的强悍形象,遇到再难伺候的客户也要费尽心思,依靠自己的力量拿下。她从来没想过向别人求助,工作量再大也是一个人加班到深夜,心中再苦也是一个人承受。
在她看来,向别人求助那是懦弱的行为,是无能的表现。但在同事们眼中,她就是一个机器人似的存在,冰冷无情。赵佳瑶却很满意自己这样一副“女汉子”的形象,这是她能干的体现。在公司里,领导们器重她,同事们冷淡她,下属们害怕她。
可在生活中,她就不那么好过了。因为她的个性太强,前后交过三个男朋友,都因为脾气不合,没超过一个月就惨淡分手。同时,与她知心交好的闺蜜也近乎没有,等到真正需要关心的时候,比如生病、生理期,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为此,她很苦恼,找到专业的心理师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可以在某些地方适当地表现出自己的柔弱,不用一直那么刚强。她听从了咨询师的话,慢慢地,同事们发现她不再那么坚持己见了,愿意和人交往了。终于,在半年之后,她有了闺蜜、男友。
直到这时她才发现,有时候,示弱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工作量太大,她可以向同事求助,工作效率更高。生活中,她可以向男友撒娇,生活质量更高。
正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就像大雪后,树枝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积雪。其中只有雪松最特别,当积雪达到一定程度时,它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往下慢慢弯曲,直到积雪从枝丫上一点一点掉落。这样反复积雪、下弯、掉落,冬天过去,雪松依然完好无损,而其他的树由于过于刚直,枝丫早被积雪压断、折毁了。
有一期的《动物世界》中,讲述了海滩上两种蓝甲蟹的生存方式。其中一种很凶猛,生性好斗,跟谁都敢开战。而另一种则非常温驯,遇上敌人只要打不过就会装死,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剽悍凶猛的蓝甲蟹在残杀中越来越少,濒临灭绝。而那些甘于示弱的蓝甲蟹,却因为善于保护自己,反而繁衍昌盛,不断壮大。
一位古代文学导师,在面对央视记者采访时曾说:人不应该示强,而应该示弱,这才是最高的做人境界。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大多不愿意示弱,个个都好强,谁也不想让别人“小看”,拼命争那口气,去发生无谓的争吵和打斗。
每个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天性,适当示弱,将会为我们打开新的人际关系的大门。更何况,示弱并不是说我们的人格弱了。表面能示弱,说明了一个人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生活中,女人往往容易示弱,也愿意示弱,经常为了男人们眼中的一点儿“小事”而哭哭啼啼。可作为“弱者”的她们,其平均寿命却远长于坚强的男人。
同样的道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适当示弱其实是一种真诚接纳的态度,它能消除隔膜,增进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然,示弱并不意味着退却不前或软弱可欺,更不是无原则的自我贬低和妥协,而是一种尊重和宽容,是一种处世智慧。
总而言之,学会示弱,利用示弱。一个高情商的人,总是能在交际中巧妙示弱,让自己游刃有余。须知,刚者易折,只有阴阳并济才是硬道理。
4 做最佳配角,多给别人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
古希腊有句民谚:“多给别人一些表现的机会,就是给自己多预留一条路子走。”高情商的人懂得适时退居台后,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别人。因为他们明白,一个人独占所有机会,最终只能招来更多的敌人,而秉持“有钱大家一起赚”的理念,才能广交朋友。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想做“舞台”上的主角,希望全世界的“镁光灯”都聚拢在自己身上。他们时刻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甚至为了争取自己的“出镜率”,刻意压榨别人的光芒。于是,在我们身边就出现了这样一群人:
明明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好,各方面也都比别人强,对公司、组织的贡献也比别人大,却总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同,甚至没人愿意接近他们,领导也并不太看重他们。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过于“抢眼”。正所谓树大招风,过于表现自己甚至抢夺别人表现机会的人,往往招人嫉妒、厌恶甚至是憎恨。不给别人表现自己的机会,只会让自己“众叛亲离”。一个人修不成罗马,有时候,我们需要“大肚”一些。
卢歌人长得漂亮,性子活泼,懂得又多,再加上出身不错,本来,这样的条件应该是女神一级的人物,前呼后拥才对。然而,她的情况却与别人截然不同。因为太过要强,平时同学聚会,几个朋友一起聊天,她总是抢过话头说得滔滔不绝。非但如此,诸如吃饭付账、KTV飙歌、做活动,但凡有表现机会的地方,几乎都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旁人只能当看客。也由于她的霸道,让很多人对她保持距离。
有一次,公司组织去公园玩,本来玩得挺开心的,可就在大家合影留念的时候出了问题。原来,卢歌直接就抢站了最露脸的位置,一下子抢去了大部分镜头。
其他同事表面没说什么,但心里都挺不乐意的,就连领导们也一脸郁闷。毕竟,大家一起拍照,谁愿意风头被别人抢光了,自己却被反衬得像片绿叶呢?
卢歌却不知道大家的心思,还兴奋地大叫道:“你们都靠过来一点,别跑到镜头外面去了。经理,你也靠过来一点嘛。”经理闷闷地回了一句:“哎呀,我觉得你这么漂亮,随便站哪儿都能拍得很美,就不用我‘衬托’了吧。”卢歌一听,满脸尴尬。
与人交往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当我们表现得过分出众时,就会无形中给对方造成压迫感,如果我们再显露哪怕一点点的优越感,别人的排斥心理也就因此而生了,说不定还会对我们产生敌视情绪。因此,对于自己的成就我们要轻描淡写,要表现得谦和,要给别人多一些表现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因此,在社交场合中,我们不妨学着点“藏锋露拙”,也许这样对我们的工作有更大的帮助。很多时候,那些喜欢好为人师,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借着各种机会疯狂显示自己有多么优秀的人,往往多是适得其反,引来别人的记恨与疏离。
此外,还有一些人本身没有显摆的意思,但由于害怕别人看不到自己的好,于是拼命努力,想要做好每一件事,以求表现得完美。但这样的面面俱到,未必会得到别人的感激和认可。如果我们只是表现自己,而忽略了挖掘别人的“美”和“好”,甚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丝毫不给对方表现的机会,时间长了,关系就会失衡。
吴启明刚创业的时候,不但他本人很有魄力,就是跟着他一起奋斗的10多个部下,也个个身手不凡,身具远见卓识,可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然而,就是这样的配置,在头一年里,他们的工作却很不顺利,公司几乎面临破产的绝境。他很苦恼,为什么自己的人都是精英,事情却做不出色?
想了很久,他才明白原来问题出在他身上。他总是把什么事情都先想好了,不管大事小事,甚至连每个细节他都替部下们想到了,然后才交给部下去干。结果,部下们在狭窄的空间里束手束脚才华没能最大化。他们觉得,公司似乎不怎么需要自己,领导怎么安排,他们就得怎么做,出了问题也不是他们的错。就这样,时间一长,他们就不愿意再动脑子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吴启明很快学会了“放权”。在一些细节性的事情上,他不再做任何干预,完全放任部下们去解决。没过三年,公司慢慢壮大起来了。
其实,多给别人一些机会,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才会愿意伸出援手。这个世界上固然有那种忘恩负义的人,但也从不缺乏知恩图报的人。
多给别人机会,才能博得大家的支持。每个人都希望展现自己,那些善于给别人机会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和成功的机会。那些炫耀自己不顾他人的人,则大多令别人反感、厌恶,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处处碰壁,成为人们驱逐的对象。
总之,给别人表现的机会,就是在给别人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学会做一个最佳的指挥官,我们才能永远留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5 眼光要长远,接受暂时的低头与让步
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是以,柔能克刚。在适当的时候学会低头与让步,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抬头。一个人,要有长远的眼光。
我们常听人说,“狗咬我们一口,难道我们还要咬回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早年的林肯说话刻薄,甚至因此曾经险些与人决斗。后来,他接受了教训,只要不是涉及原则的问题,总是能避免与别人发生争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与它冲突被咬一口好。如果被咬伤了,即使把狗杀掉也无济于事,得不偿失。”
美国作家阿扎洛夫,前半生的他在文坛上有着很高的地位。然而,当他年老的时候,由于太过刚直,不懂得暂时性的低头与退让,最终竟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他的故乡小城中,有一个堪称“文学痞子”的人,名叫马利丁。这个家伙为抬升自己的身价得到名利与地位上的双赢,就以卑鄙的钻营伎俩,不断地在当地报刊上制造一些低劣的花边新闻,并公开向阿扎洛夫叫板,肆意攻击诋毁对方。
本来,以阿扎洛夫的人品和地位,只要他冷处理这种“跳梁小丑”式的角色引起的低端挑衅,事情很快就会过去了。然而,不幸的是,阿扎洛夫被这个小丑激怒了,他不愿意自己遭受一点委屈,丧失理智的他与马利丁在报纸上展开了长期的论战。
结果,马利丁靠着阿扎洛夫的名声,不断进入公众视线。人们为他的勇敢和质疑精神大加赞赏,认为他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人。而阿扎洛夫本人,却在这场无端的争斗中空耗着精力与生命,同时也成了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抑郁而终。
2000多年前,有人曾经向苏格拉底问道:“你是天下最聪明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疑迟地回答道:“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岂不是个个都要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道:“所以,凡是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学会低头呀。”
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一味地昂着头生活,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自负,轻则不被人认可,重则遭人排挤。
常言道,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才能成就我们大海般宽广的胸怀与气魄。与人交往,我们如果不懂得低头,就看不清脚下的陷阱。这样的人,只会让自己遍体鳞伤。
春秋时期的范蠡,就是一个精于低头和让步的人。起先,他是越王勾践的谋臣,为勾践出谋划策,帮助勾践灭了吴国。之后,他不顾眼前的繁华,毅然决定辞官回乡。当时很多人笑他傻,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越王是一个只可以共患难,不能共甘甜的人。
正是由于范蠡的主动让步,才让勾践放过了他。从此,范蠡改名换姓,做了以经商闻名的陶朱公。即便他后来成为了天下首富,也曾三次散尽家财,明哲保身。
中国历史几千年,唯有范蠡被称为是几近完美的人:既能治国平天下,又能经商以富百姓,更能修身齐家。无数人尊他为“商圣”。可以说,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全在于他懂得适时让步低头,知晓急流勇退。否则,他早已成为勾践的刀下鬼了。
由此可见,适时低头,实是一种智慧。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曾经有人采访富兰克林的成功之道,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
他年轻时,一位老先生曾邀请他到自己的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进门时,富兰克林高高扬着头,大步流星地跨了进去。结果,“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富兰克林眼泪直流。老先生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并把它作为一生的生活准则,后来成为了“美国之父”。
当然,低头也并不是一味地逆来顺受。一支曲子,越唱越低,是没法儿唱下去的。我们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受一切、低声下气,那也是不对的。
学会接受暂时性的低头,适时地选择性让步,做一个知进退的人,将我们的目光放得长远一些。高情商的人,就是低下头,挺起胸,不卑不亢地谋划未来的人。
6 认清自己的实力,别拿鸡蛋去碰石头
墨子说,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从古及今,以卵击石都被讥为是不自量力的代表,愚蠢可笑。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常有人因为认不清自己的实力,明明自己只是个脆弱的“鸡蛋”,却硬要往石头上撞。结果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
以卵击石,也许听起来很有些慷慨壮烈,其不向对手低头的志气和勇气固然可敬,但如若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那么,这就是一种不知进退的愚蠢表现了。
前段时间,王志杰所在的部门来了一位新上司,但大家都对这位新上司不服,还没走马上任,众人已经拿出了当年与老师斗智斗勇的劲头,将该上司所有的老底全都翻查出来,好的说成坏的,坏的说成更坏的,越说越兴奋,到最后连他们自己都信了。
于是部门里的几个年轻人加班加点,连夜制定了行动计划,商量着要给新上司来一个下马威。他们的想法是,一方面在部门内部实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但凡那位新上司吩咐的事情,要么拖延要么搞砸,让他难受;另一方面,在部门外实行舆论包围攻击。为此,他们还想到了一个主意,去网站论坛上抖出新上司的臭史,再转贴回公司内部网站。几个人商量着,恨不得新上司赶快上任,也好立即品尝“手刃仇敌”的快感。
就在这时,一位老同事发现了他们的动作。这位同事在部门里一直备受冷遇,从来升职无望,跟王志杰这些毕业一两年的新人平级,离退休又还有很长的距离。这样的日子,连王志杰他们都替他惋惜。因此,他们就想说服这位老同事加入他们的阵营。
可这位老同事却坚决不许王志杰他们这样做。他说:“没用的,瞎折腾到头来只会害了你们自己。”他这句话让几个年轻人不解,难不成,新上司还能直接让他们走人不成?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几人没有理会对方。
最后,王志杰他们的计划实施了,也很顺利。但可惜,新上司有大老板鼎力支持,对他们的小打小闹不屑一顾。在辞退的威胁下,他们甚至还不得不道歉。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之类的话,嘴上说说也就罢了,有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威吓作用。但如果真拿鸡蛋去碰石头,那只能是蛋碎一地的结果。
一个问题有时有多种答案,一件事情有时也有多种解决办法。明知死路一条,却偏偏去闯,明知固执己见多是失败的下场,还一意孤行……这不是勇敢,亦非英雄,而是蛮干,是不自量力的无谓牺牲。
我们在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都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想一想。有时候,退一步便是海阔天空,适当的退让,更能显出我们的勇敢和智慧。如果明知道前方是铜墙铁壁,仍然一头撞过去,明知道前方是万丈深渊,依然跳下去,除了失败,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么说的:老鼠和黄鼠狼交战,几个回合下来,老鼠总是失败,伤亡惨重。为了扭转局势,残兵败将们集合在一起开会,说:“咱们之所以屡战屡败,全是因为没有元帅统领咱们作战。”于是,众鼠激烈商讨、竞选。最后选出一位年富力强的老鼠做元帅。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威风,这只老鼠把几根木枝绑在头上当作犄角。
刚开始的时候,它这身行头确实镇住了洞里仅余的老弱残兵。众鼠纷纷奉承道:“元帅真威风,此战必胜利。”“仅凭元帅头上的犄角,我们就能打败黄鼠狼了。”这只老鼠听了这些话后,心里美滋滋的,似乎看到了黄鼠狼在自己面前瑟瑟发抖的样子。
不久之后,双方再次爆发了战争。老鼠元帅扬扬得意地率领同胞们出战了,可情况依然没有改变,老鼠仍旧不是黄鼠狼的对手。转眼间,又有无数老鼠阵亡了。看到这种情景,鼠群惊慌逃窜,老鼠元帅也吓得心惊胆战,转身就逃。可到了洞口,其他老鼠都钻进去了,它却因为头上的犄角,被死死卡在了洞口,黄鼠狼一把就抓住了它。
黄鼠狼大笑道:“你要真是一只狼,就算没有犄角我都会害怕。可你只是一只老鼠,插再多的犄角也还是老鼠。”说完,黄鼠狼就把老鼠元帅吞进了肚子里。
其实,不能说老鼠愚蠢,它们也在不断想计谋。只是两者实力差距太大,犹如螳臂当车,以至于,哪怕鼠群再怎么商讨,一旦与黄鼠狼开战,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生活中,在没有实力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即使我们把自己伪装得再有实力,也是于事无补的。对我们多数人来说,为人处世,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实力,实事求是地做事。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还白白花费了力气。
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一味地委曲求全,处处忍让。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事,胸怀博大一些,处理事物灵活一些,遇到问题客观一些,别顽固不化地死扛。
有道是,能大能小才是龙,识时务者为俊杰。多想想因为我们的固执、蛮干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多想想这些,可能我们就会得出另外一个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了。
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若是一味地固执蛮干,就算不得英雄好汉。鸡蛋碰石头,只能是悲剧收场。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学会审时度势。
7 直路不通绕道成功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彼路通。世上的路有无数条,成功的路同样也不止一条。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时候,如果走直线行不通,我们不妨绕道而行。
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德国商人,他从小就深深迷恋着《荷马史诗》,并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考古学家。但由于家境贫寒,亨利根本拿不出足够的费用来支撑自己的考古研究。显然,现实和理想之间,贫困阻挡了他前进的道路,于是他决定走曲线。
在以后的几年里,亨利开始做起了学徒、销售员、见习水手、银行信差。最后,他在经营石油业的生意中成功积攒下了一大笔钱。然后,他一股脑地将这笔巨款花在了追求儿时的理想上。没几年时间,他就发掘出了9座城市,并最终挖出了两座爱琴海古城。亨利·谢里曼就此成了世界考古史上,发现高度发达的爱琴海文明的第一人。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无意中飞进房间的蜻蜓、甲壳虫,它们总会拼命地扑腾着翅膀,拍打着玻璃窗,想要飞到外面那海阔天空的地方去。
它们总是百折不挠地渴望着飞过玻璃窗。但现实是,每一次它们都只能绝望地碰到玻璃上,继而在上面挣扎好久,才逐渐恢复神智,然后它在房间里绕上一圈,鼓起勇气又一次撞了上去,仍然被玻璃阻挡。就这样,它们一次次碰壁,直到筋疲力尽。
其实,旁边的门是开着的,只因那边看起来没有这边亮,也没这边近而已。看到这些“短视”的小东西们,我们总会忍不住想:为什么它们就不能稍微绕些远路呢?
其实,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看来较为遥远,较为偏僻的方向尝试一下。试一试,总有成功的希望。否则,我们就只好像那些小昆虫一样,永远只是在失败中兜圈子,直到我们完全失去拼命的资本,最终铩羽而回。
就像上面故事中的亨利·谢里曼,他不惜走了一条长长的弯路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倘若他只顾着追求考古的梦想,以他当时的条件来看,是不可能像之后那样从容地进行考古的,他也就永远不可能发现那些深埋于地下的城市,更遑论实现他的理想了。
百折不回的精神固然值得我们钦佩,但如果知道了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只会是一片悬崖峭壁,没有任何路径可以攀缘,那么,绕道而行才是明智的选择。为了目标,暂时走一条与理想相背的路,有时正是智慧的表现。须知,大道总是殊途同归的。
事实上,人生路上少有便捷的直达路径可走。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必须把目标放在背后,耐心做披荆斩棘、开辟新道的工作。也许很多路看上去希望渺茫,距离我们的理想、成功较为遥远,但只有去尝试了,才会发现我们的目标又近了一点。
作为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赫伯特·胡佛很少在公共场合发表政见,也很讨厌记者的无休止纠缠。在他看来,与这些不懂政治的人长篇大论,简直是浪费时间。
就在他出任总统之前,有一次,他外出考察,随行的还有一名记者。这名记者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将即将上台的新总统的政治主张告知民众。可面对胡佛油盐不进的性子,记者也感到无可奈何。两人虽然坐在同一节车厢,却一言不发,气氛尴尬。
就在这时,奔驰的火车行到一片新开垦的土地上。这名记者灵机一动,故意自言自语地说道:“真想不到,这里的人竟然还用锄头开垦土地呢,需要进步啊。”
“胡说。”终于,一直默不作声的胡佛总统忍不住开腔了。“这里早就使用现代化机械开垦土地了。我很早就说过……”就这样,不用记者提问,胡佛已经开始谈论起他的政治主张来,其中,深受人们关注的殖民地问题,更是他一再说起的对象。
通过绕了一个大圈子,记者终于巧妙地撬开了胡佛的口。不久之后,一份《胡佛谈美国农业垦殖问题》的文章就见报了,无数同行对这位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绕道而行,是思维的变通,更是人生的大智慧。明知道前方已经没有路,甚至有可能失足落崖的时候,试着绕道而行,往往会带给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项羽就是不懂得走弯路的智慧。如果他当年能够绕道,未尝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那么历史就有可能重写。可他却选择了直线超车,最终只能做一个“鬼雄”。
古来黄河柔肠百转,又有长江一咏三叹。其实大自然早就用事实告诉我们了,走弯路不一定就是坏事,弯路中潜藏了未知的惊喜。
可见,只要坚持心中的目标,就算多兜几个圈子,最后也能走向成功之路。法国作家勒农说:“你不要焦急!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盘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许多弯,兜许多圈子,时常我们觉得好似背向着目标,其实,我们总是越来越接近目标。”
总之,高情商的人,永远是变通的人,他们知道哪一条路应该怎么走。事实上,那些懂得兜圈子,能绕道而行的人,往往是第一个登上山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