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双引擎”,还需政府做“减法”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能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当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又面对着“三期叠加”的新考验,此时,推动构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造传统引擎的实质,就是要解决中国经济存量的调整和优化问题,其关键是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改善、优化一系列深层次的结构矛盾——动力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等,使得经济增长能够更为健康、可持续。
打造新引擎的实质,就是要解决中国经济增量的培育和催生问题,其关键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这需要从政府推动转为市场主导,从要素推动转为创新驱动,从依赖优惠政策转为制度创新,从传统层面开放提升到更广、更深的多领域的开放,使得经济增长能够更加稳定、更有动力。
“双引擎”的构建和发力,需要政府、市场、企业之间形成应有的合力。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而大面积、大范围、大规模地释放制度“红利”。
“双引擎”的构建和发力,与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密切相关。改革可以释放经济活力,开放又能促进改革深化,2015年我国改革了商事制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一下子就达到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可谓是“爆发式”的景象。而上海自贸区推出了“负面清单”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到2014年底,新增企业有1.4万多家,大量企业趋之若鹜,蔚为壮观。
“双引擎”的构建和发力,也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密切相关。现实经济中,政府与市场也是此长彼消,你进我退。过去,政府介入过多,市场作用就难以发挥;现在认识提高了,该退的也开始退了。2014年国务院各个部门在前些年的基础上又取消和下放了246项行政审批事项,各级政府也陆续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的审批事项。表明政府简政放权有了一个好开端,但任务还很重,空间还很大。如总理要求的,只有政府权力做了“减法”,才能够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才能对经济下行压力起到对冲作用。
“双引擎”的构建和发力,还与微观经济层面企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说到底,“双引擎”的作用如何,最后都要落脚在企业身上。实践早已证明,企业活则经济好,企业好则经济强,企业强则经济盛。从目前看,如何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整体氛围,提升企业的创新动力、转型能力、发展潜力,是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所在。要形成这种局面,还是需要政府深化改革,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给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创造宽松的发展氛围。
(原文刊于《解放日报》,2015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