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如果错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书名是我起的。
呵呵,标题党?抓眼球?搞营销?
好像都有一点。
记得那天讨论,这近似残酷而又不近人情的八个字不知是怎么蹦出来的,一阵议论,一阵沉默,居然采纳。我不知道当时在座的其他作者和出版社的编辑们和我的共情来自哪里?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自然一笑而过,但对我来说,真的有点扎心有点痛。
儿子的儿时是我最“忙”的日子,父子交流的时间少得可怜,想着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不急,我的孩子是我的。
可等他渐渐长大,相对无言的时刻却越发多了起来,许多终于想好的话题还是咽了回去,终于逮到一问一答的机会,才知道我离他的生活已经很远了。那一天,我在开车,他蜷在后排,我说,今天的电影怎么样?他拉下耳机,“啊?还好”,然后继续睡。
有档电视节目,主持问我父子相处的片断,实在想不出动人的故事,只是依稀记得,那些应该最亲密的日子,总是,他一早上学,我还在床上补觉,晚上回家,他已在梦乡,于是,在黑暗中摸到他的床边,提一提原本盖得很好的被子,亲一下额角,算是他的爸爸了。然后,见到醒来的他,已是每星期的双休日,其实那两天,也难得见面,先是下楼的脚步声,然后是冰箱的关门声,再然后他在他的房间可待一整天,而那两天,我被分派的保洁维修临时工也让我不敢懈怠。
忽然有一天推开关了一天的房门,想看他,他忽然停止了所有动作,像雕塑一样,那一刻,时间很长很尴尬,还是他先说话:“老爸,没事你可以先出去吗?”,他还是一动不动,声音像从石膏像里飘出来的,我像得到特赦令,胜利大逃亡。以后,我养成了敲门的习惯。
后来也一直安慰自己,天下这样的老爸肯定不是我一个,我的孩子是我的。
儿子从小就和他妈睡在一起,三人从没睡过一张床。那是单位分的房,两室户,8平米的卧房容不下大床。他出生后,我在那个兼书房的客厅里天天打地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倒是为以后的野外跋涉探险打下基础。记得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他,推门总是他妈搂着他说,“你看呀,他来喽!”,总觉得我和他们不像是一起的,我知道他和他妈好,但我也从不担心,我的孩子就是我的。
五年后,咬牙买了带楼梯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床,还有客房里空着的床,而我却养成了一个人睡的习惯。
2006年5月,那一年,儿子8岁。新房的墙壁上铅笔线画出了他第一个身高的标记1米35,“过来,站好!”,儿子居然站得笔挺,我拿着卷尺铅笔三角板,把他挪来搬去,尽量拖延时间,那一刻,我的孩子是我的。
走道门廊的墙壁上一道道铅笔划痕至今还在,我一直觉得,儿子的长高是和我的记录有关,直到有一天,再喊“过来”的那时候,他直奔二楼而去。最后一道划痕是1米81,他已经大一了。身体越长越高,话题却越来越少。我的孩子还是我的吗?
已经记不太清,当年学心理学,除了因为去电视台做“相伴到黎明”的主播,是否也还想着可以运用到如何与儿子相处上?拿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后舒了一口气,想着以后可以和儿子重新开始,顿感底气十足。
但是,一切好像都太晚了。在他需要我的时候,我正被其他生活内容占据着。心理学只能解释,它帮不了我。
“辣妈朋友圈”节目播出已有一年半了,关于孩子成长的话题依然源源不断,父母和孩子相处远不是父母两人能够完成的,沈蕾、戴戴、朱医生、段涛等以“过来人”、专家的身份提出观点,供你汲取、参考和选择。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你不介入就没有陪伴,就没有交流,就没有共同成长,就像我那样错过。
“辣妈朋友圈”节目还在继续,你应该不会再像我一样,如果真的错过了不该错过的时刻,你便拥有了这个书名。
上海东方广播中心总监、主持人
晓林
2017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