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中的马来班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班顿源于马来世界

2.2.1 班顿起源于马来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可说是人类最早的文学形式,因为人类在生活中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也很自然地愿意把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抒发出来,传递给周围的人,与他们交流和共享,于是就产生了诗歌。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早期的诗与歌是不分的,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作为民间诗歌的马来班顿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态和流传过程,完全切合这一定义。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朱熹,《诗集传》),所反映的既是最初的民歌内容,也是最初的民歌精神。一言以蔽之,班顿起源于古代马来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根据学者考证,班顿这种民间歌谣在中古时代就已经产生,广泛流传于马来群岛地区的马来社会中,多数研究者认为它是马来族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一种文学形式。

马来民族与班顿的联系如此之紧密,班顿在马来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特殊,这使得许多研究马来文学的学者对班顿的起源都很感兴趣,大家根据各自的研究对班顿在马来民族文明中的历史背景、产生和发展提出种种看法、假设和推论。大部分的研究者把班顿的起源和马来社会的文化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更倾向于把关于班顿起源、要素及产生年代的各种可能性的研究置于古代马来世界(Nusantara Melayu)文明的框架之内。困扰广大研究者的是,由于班顿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体裁,是马来人民群体创作的结果,这使得它最初产生的年代很难得到确切的证实,只能根据已掌握的种种史料作出大致的推断。除班顿之外的其他几种马来古典诗歌体裁如“沙依尔”“古玲达姆”和“输洛迦”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关于班顿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研究者认为,班顿(pantun)是爪哇语parik的敬语形式,其意为“谚语”(paribasa)。此意与“比喻”或源自印度的“输洛迦”(seloka)相接近。在马来语中,班顿的意思是四行诗(quatrain),即由四行组成的诗,用的是abab韵法。而在巽达语中,班顿是指有韵律并有音乐伴奏的长篇故事。

范·奥弗艾森认为,如果懂得树叶语树叶语:马来群岛各地有着以树叶、花卉或果实来暗示或比喻某种思想或感情的习俗,这就是所谓的“树叶语”“花卉语”和“果实语”。和巴达克曼岱陵地区(Batak Mandailing,位于苏门答腊岛北部)的一种民间歌谣,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班顿诗的起源(Ophuijsen, 1904:15-18)。在曼岱凌地区,男女青年常用树叶语来表达他们的爱情。班顿诗与曼岱陵地区的一种著名的恩得-恩得歌谣(Ende-ende)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和班顿一样,恩得-恩得歌谣也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常描述一件发生的事情,第二部分才表达真正的意义。班顿的起源很可能与恩得-恩得歌谣一样,是从树叶语发展而来的。威尔金森在某种程度上同意范·奥弗艾森的观点,他承认马来人确实习惯使用象征语。但是,威尔金森提出疑问:“是树叶语催生了诗韵对应词(rhyming equivalents),还是诗韵对应词催生了树叶语?”这个问题很难有确切的答案。威尔金森更倾向于班顿的产生是由于马来人喜欢使用隐喻和音韵相同的词。侯赛因·查亚迪宁拉特(R.A.Hoesein Djajadiningrat)也倾向于范·奥弗艾森的观点,认为班顿起源于使用树叶语的习惯(新加坡)廖裕芳:《马来古典文学史》(下卷),张玉安、唐慧等译,北京:昆仑出版社,2011年,第316-317页。

2.2.2 文字典籍中最早可见的班顿

理查德·温斯泰德认为,班顿可能是于15世纪左右开始流行于马六甲的马来人社会。他的这种假设是基于以下证据:文字记载上最早可见的班顿出现于《马来纪年》(Sejarah Melayu,又译《马来由史话》)一书中,而此书的原型《马来由传》(Hikayat Melayu)最早成书于公元1424 年至1444 年苏丹穆罕默德·沙阿(Sultan Muhammad Syah)统治马六甲期间,今日所见的《马来纪年》一书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增补、修改后于1615年由柔佛王朝宰相顿·斯里·拉囊(Tun Sri Lanang)所编著的。正是该书中所出现的13首完全符合今日典型定义的班顿让理查德·温斯泰德做出了上述推断。以下为该书中出现的几首班顿:


Cau Pandan anak Bubunja,

普蓬之子曹班兰,

Hendak menjerang ke Melaka;

想来进攻马六甲;

Ada tjintjin berisi bunga,

戒指镶嵌宝石花,

Bunga belandung si air mata.

宝石花上沾泪痕。


Ke sana-sana raja duduk,

走到国王端坐处,

Jangan ditimpa oleh papan;

别让木板砸到头。

Diketahui ganja tu mabuk,

明知大麻会醉人,

Mengapa maka dimakan.

为何还要食用之。


德乌古·伊斯坎达尔则认为,班顿可能于14世纪左右最先流行于在比马六甲更早一些的巴赛(Pasai)。他的这种假设是基于对成书于公元1326年的《巴赛列王传》(Hikayat Raja-raja Pasai)的研究,在该书中已经出现了最早形诸文字的两首班顿。


其一为:

Lada siapa dibangsalkan,

谁在市场卖胡椒,

Raja saujana kerati;

吾王悲愁在心底。

Pada siapa disesalkan,

问君为谁生恨意,

Tuan juga empunya pekerti.

勿怨他人怨自己。


其二为:

Lada siapa dibangsalkan,

谁在市场卖胡椒,

Salama lada sekerati;

胡椒让人心悲戚。

Pada siapa di-sesalkan,

问君为谁生恨意,

Tuan juga empunya pekerti.

勿怨他人怨自己。


德乌古·伊斯坎达尔指出:“我们认为这两首诗歌是具有巴赛背景的班顿作品,同时也是用马来文创作的最古老的班顿”Teuku Iskandar, Kesusasteraan klasik Melayu sepanjang abad.Brunei Darussalam: Jabatan Kesusasteraan Melayu Universiti Brunei Darussalam,1995, P171.

《巴赛列王传》(Hikayat Raj a-raj a Pasai,1849 年版内页)

此后,在传世的马来古典文学经典作品中,也不断地出现班顿的身影。例如成书于十七八世纪期间的马来民族英雄史诗《杭·杜阿传奇》(Hikayat Hang Tuah)中,就有多首的班顿作品,例如以下两首:


Lokan melata diperahu,

牡蛎船上匍匐趴,

Belah bulangan bertanda awan;

石梓花开如云彩;

Bukan aku tiada tahu,

在下并非不知怕,

Akulah hulubalang lawan.

武将职责卫国家。


Kain bersuji di atas atap,

头戴刺绣丝巾帽,

Pakaian raja hari raya;

身披国王节日装。

Jika sudi tuan santap,

如君愿意请享用,

Jika tidak apakan daya.

如君不愿可奈何。


此外,一些其他马来古典文学作品如《英德拉普拉传奇》(Hikayat Inderapura)、《伊斯玛·耶提姆传奇》(Hikayat Isma Yatim)、《阿里王传奇》(Hikayat Maharaja Ali)、《罗摩传》(Hikayat Seri Rama)当中,也都有班顿出现。由此可见,班顿起源于民间,后来因为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而逐渐登上大雅之堂,从民间纯口头文学演变为正统文学体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2.3 对班顿起始年代的进一步考察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基于对书面文字材料的研究,而更多的研究者如荷兰的德欧、马来西亚学者穆罕默德·塔伊布·奥斯曼、哈伦·马特·皮亚等则认为班顿最初出现的时期要早于《马来纪年》甚至《巴赛列王传》的时代。这是因为班顿属于口头文学的范畴,它必定是在社会中已经成型甚至广为流传之后才会被记载成书面文字作品。正是基于这种理论,马来西亚当代最著名的班顿研究学者哈伦·马特·皮亚大胆推测,最早的班顿创作源于巴达克曼岱陵地区社会中流行的“比喻”(umpama)和“假设”(andai-andai)等口头文学形式和其他一些“文字前社会”(masyarakat pratulisan)中流行的口头诗歌体裁。也就是说,古代马来人在学会书写文字之前,就已经开始创作班顿。班顿的起始年代肯定要早于14世纪。哈伦·马特·皮亚认为,典型意义上的班顿最早应出现于古代马来群岛的口头文学中,早于或者与印度文化影响期处于同一时期(4~15世纪),早于伊斯兰教的到来(14世纪初)。马来西亚当代著名华人作家碧澄(黎煜才)也认为:在古代马来群岛,就有一些有节奏的所谓短语,被学者们看作是最早的诗歌形式。这些短语在当时还不怎么讲究押韵,却具有一定的节奏,这似乎就是早期的班顿雏形。从这些朴实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短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班顿是广大马来人民群众所创作出来的卢燕丽:《中国的<诗经>和马来西亚的班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这种观点与哈伦·马特·皮亚等人的推断不谋而合。还有学者认为班顿是从古代马来民间的猜谜游戏演变而来,或者从两行式的马来民间谚语发展而来,而确有一大批两行的马来民间谚语成为班顿的一部分。从民族文化特色的角度来说,由于马来民族是受东方文化熏陶的民族,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含蓄,因而喜欢用比较委婉的“借喻”(pantun)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这些观点是从班顿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对其源头进行分析和推断,都有一定的道理。

根据德乌古·伊斯坎达尔的论断,《巴赛列王传》成书于公元1326年左右,该书中出现的班顿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来看都已经完美、成熟,与今天所流行的班顿别无二致。因此,最早出现于口头文学中的班顿肯定要早于成型于文字作品中的班顿Teuku Iskandar, Kesusasteraan klasik Melayu sepanjang abad.Brunei Darussalam: Jabatan Kesusasteraan Melayu Universiti Brunei Darussalam,1995, P156-158.。此外,在一些口头流传的马来本土传奇故事(cerita lipur lara或folk-romance)如《青年红王子传奇》(Hikayat Awang Sulung Merah Muda)、《多南王》(Raja Donan)、《爪哇早期故事》(Cerita Sulung Jawa)、《那塔王传奇》(Hikayat Nata)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班顿。相比之下,同一时期那些来自印度、阿拉伯和波斯等地的外来传奇史诗中则很少出现班顿这种诗歌形式。在古代马来半岛、米南加保(Minangkabau,位于苏门答腊)、文莱等地,这种由说书艺人走村串户演唱流传的话本故事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文艺形式,而声情并茂的班顿吟唱则是这些话本故事的演绎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这种话本故事并没有书面文字载体,而是由职业说书艺人师徒之间用口耳相传的形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新的润色和再创作所形成。正是由于其具有纯正的马来本土特色、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优美动人的表现形式,这种话本故事被理查德·温斯泰德赞誉为“马来故事文学中的奶油”(the cream of Malay fiction)R.O.Winstedt.A history of classical Malay literature.Kuala Lumpu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P32.。话本故事的流传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班顿在整个马来群岛的发展和传播。

总而言之,班顿的起源和发展与马来民族文明史的发展进程是同步的,它起源于文字前社会,滥觞于中古时期,并随着马来文化的发展逐渐登堂入室,随着话本艺人的传播,由早期的纯粹民间口头歌谣演变成为文人墨客的创作源泉,并成为马来宫廷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马来宫廷文人在他们各类著作中常用班顿这种诗歌形式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描绘宫廷里的爱情故事或用以作为道德训诫的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班顿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最终占据“马来文学至尊”的巅峰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