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校注说明
《脉镜须知》作者梅江村,清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约生活于清代道光、咸丰等年间,生卒年代失于详考。
《脉镜须知》是一部较好的脉学著作。其特色在于汇编了二十八种脉象及各种诊断方法,增加了作者对具体脉象的临证体验,并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脉诊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当之处进行辩驳质疑。本书论述精细入微,辞简意明,通俗易懂,便于习诵,对中医脉诊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据各类医籍工具书记载,《脉镜须知》的版本主要有:清光绪二年丙子 (1876)铅印本、光绪八年壬午 (1882)铅印本、光绪二年丙子 (1876)安徽贵池周氏校刊本。通过综合比较研究,发现现存的《脉镜须知》均为同一版本,即清光绪八年壬午 (1882)铅印本,此次整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本子为底本,以本书所引著作之通行本为他校本。
本次整理具体校注原则如下:
1.底本有大小两种字号,但字体一致。为了便于阅读,现将其排版为宋体和仿宋体两种字体,后者沿承原书小号字体。
2.版式采用横排,加上现代标点。
3.底本繁体字均改为简化字。异体字一律径改,不出注。
4.通假字保留,于首见处出注。部分中医文献习用而含义明确的通假字则不出注。
5.部分疑难字词酌加注释和注音。注释以疏通文义为主旨,一般不引书证。有些词语颇为费解,未能尽释,已解者也或有不当,有待达者教正。文字注音采用汉语拼音加直音法。
6.原书序前有 “光绪壬午孟夏月用聚珍铭板印于皖垣”的牌记,今删去。
7.原书上下卷标题下均有 “安徽歙县梅江村先生手著,安徽贵池周明亮惺斋氏校刊,湖南善化刘凤翥汉卿氏编次”字样,今删去。
8.原书目录与正文有出入,据正文厘订,不出注。
9.书末 “辨小儿内热外热附”“辨痰火闭症附” “木侮土症”三则,为刘凤翥编次时所附,今仍附于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