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炽医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经  络

(本节原稿散失十页)

【原文】《素问·五脏生成》: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释义】人体诸脉、髓、筋、血、气皆各有所属,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方面,均可体现出这种关系,眼目为宗脉聚会之处,凡五脏六腑之精气,皆循经脉上注于目,故诸脉皆属于目。人身骨髓有余,皆上注于脑,脑为髓海,故诸髓皆属于脑。筋能联系全身关节,维持人体活动,故诸筋皆属于节。心为生血之脏,又为全身血液运行的枢纽,故诸血皆属于心。肺司呼吸,为气之本,故诸气皆属于肺。人身两手两足,称为四支,手之肘与腋、足之胯与腘和为八谿,八谿当手足四支较大的关节部位,为诸脉、髓、筋、血、气朝夕由此往来出入的处所。上述诸脉、髓、筋、血、气在人体均占有极重要地位,其中以血为最重要,因为血是人身的神气,当人卧时,血的活动趋向于里,肝为藏血之脏,故血归于肝,肝开窍于目,目得血之神而能视,足得血之神而能步,掌得血之神而能握,指得血之神而能摄,这样看来,任何脏器组织,都必须得到血的濡养,而后发挥其活动作用。万一不慎,突然遭受某种不良刺激,使血气一时不能适应,将会由此而产生各种病变,所以当卧时,人体外表气血较弱,若骤然起而外出,最易为风寒所伤,使血气凝滞于肤表,而为麻木不仁的痹病;若伤及血脉,则使脉道滞涩不通;若凝滞在于足部,则阳气不能下达,而为足冷厥逆。以上三病,均属血液不能畅利运行,往通于四支八谿的空隙所引起的痹或厥的症状。

【原文】《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脏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释义】人身内有五脏,外具七窍,五脏真气,不断地上达七窍,内部若有病变,则必影响及于所关联的上窍。鼻为肺之窍,故肺气通于鼻,肺之功能正常,则鼻能辨知香臭。舌为心之窍,故心气通于舌,心之功能正常,则舌能辨知五味。目为肝之窍,故肝气通于目,肝之功能正常,则目能辨知五色。口为脾之窍,故脾气通于口,脾之功能正常,则口能辨知五谷。耳为肾之窍,故肾气通于耳,肾之功能正常,则耳能辨听五音。如果五脏功能失常,其气机上达之道路被阻,则七窍不通,诸感觉器官即有所减退。至于六腑,虽在人体之内,然六腑为阳脏,主人体之表,若六腑之气不和,则阳气滞而不宣,使气血稽留于肌腠,发为痈疡。

整个人体,均不离乎阴阳气血,两者相互协调,保持平衡,万一遭受邪气侵袭,病在腑,则影响所属的阳脉不和,阳主气,气稽留而不行,则阳偏盛,阳偏盛势必影响于阴,以致阴脉不和;阴主血,故血液阻滞而阴气盛,阴气太盛,又阻滞阳气的运行。阳气不能入于阴,病曰关;万一阳气太盛,则阴气衰微,阴气又不能入于阳,病曰格;若阴阳同时俱胜,彼此格拒不入,此为关格。关格病是阴阳气血互相不相荣,为难治之症,所以关格病患者,大多不能尽其天年。

【原文】《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中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释义】人之所以能有生命,总的说来,是由于有生气的作用。而生气的来源,一方面是吸入天空之气,另一方面是要依靠饮食水谷变化的气。故云人受气于谷。水谷入胃之后,脾即将其中有用的营养物质转输于肺,再由肺散布到五脏六腑,以营养全身,水谷经过充分消化后分为两部分,其中较清的部分,系水谷之精气,其性柔和,化生血气注入脉内以周行全身,为人体输送营养,称为营气。其中较浊部分,系水谷之悍气,其性慓悍流利,不循经络,直达于皮肤分肉之间,有温养肌肤、捍卫体表的作用,称为卫气。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气运行于全身经脉,一日一夜共计五十周次以后,又在手太阴肺与全身十一经脉相会合,阴经接连阳经,分布表里,互相贯通,营气运行于脉内,终而复始,如环无端,卫气行于脉外,常与营气相互并行,昼则出行阳分二十五度,夜则又行阴分二十五度,一日一夜,共周行全身五十周次,但是卫气出入于阴阳之分,是有一定规律的,随之昼夜的更易而循行于身体的内外,白天行于阳分,夜则行于阴分。所谓阳分,是指体表和六腑而言;所谓阴分,是指体内和五脏而言。

人体营卫之气,昼则趋向于表,夜则趋向于里。随着昼夜阴阳转变,故经文中列举昼夜阴阳的转变,以佐证说明人体营卫运行的情况。日为阳,夜为阴,日当中午,是阳气最盛的时候,为日中之阳,叫作重阳。夜半为阴气最盛的时候,为阴中之阴,叫作重阴。人体内属阴,为营气所在,外属阳,为卫气所在,营气始于手太阴肺,最后复会合于手太阴,故太阴主内。卫气始于足太阳,最后复会于手太阳,故太阳主外。营气循行经脉,昼夜各行二十五度,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亦各行二十五度,营卫各为五十度。在一日一夜之间,阴阳消长,人体营卫气血,也相应趋于一致,夜半是阴气最盛的时候;夜半之后阳气初生,阴气渐衰;至天明,则阴气完全消退,阳气用事;到了日中,阳气最盛;下午日西落,阴气又渐生;至日入则阳气完全消退,阴气用事。当每日夜半时,为营卫阴阳之总会,因为此时营气在阴,卫气亦直行于阴分,阴盛则静,所以人们尽皆入睡,称为合阴,至天明,则阴气尽而阳气又复用事,像这样循环往复而无止境,与天地的阴阳消长规律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髓,命曰营气……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释义】营气为水谷之精气,生成源于脾胃,故言营气出于中焦。卫气为水谷之悍气,其所以出自下焦,是因卫气慓悍滑疾,不入于脉,先行于皮肤分肉之间,循头项下行,由足太阳膀胱统率,夜则入于足少阴肾而温养脏腑,外而充实肌肤,二经皆居于下,其气自下而上,故云卫出下焦。其实营卫资源皆来自中焦也。

三焦若以部位言,则有上中下的区分。其区分是:从胃之上口,上至舌下,这一胸脘部分,均属于上焦的范围,包括了心与肺两个脏器。上焦之气,与出自中焦随着宗气循行的营气一起运行于全身,昼行阳分二十五度,夜行阴分二十五度,一日一夜共行五十度,再会合于手太阴肺经,是为一周。中焦是指上自胃之上口,下至胃之下口部分,主要是脾胃,故具有腐熟水谷的功能。水谷腐熟以后,运化精微上注于肺脉,以生血气,然后营养全身,这是人身最宝贵的物质,因此它能独行于经髓之中,叫作营气,即上文所称营出于中焦之意。营卫气血,皆水谷之精华转化,故血和气,是同类而不同名,但营卫是气借助于下焦以运行于全身。下焦属肾,肾为藏精之脏,故营卫为人身之精气,而血是借助于心以循环于经髓,心为藏神之脏,故血为人身之神气。气血既属一体,故亡则俱亡,存则俱存,征诸临床所见,凡大量失血患者,津液随之消失,汗源断绝;过量发汗的患者,血量也很少。血属阴,汗属阳,无论亡阴或亡阳,均能致人于死,因为人体气血阴阳是不可分离的一个统一整体,任何方面都不能单独存在,死则俱死,生则俱生,故云人有两死而无两生。

下焦的范围,从胃之下口,下至二阴部分,包括肾、大小肠和膀胱等脏器,综合起来,其功能为接受来自胃的水谷,经过消化吸收,分别把糟粕传送大肠,剩余的水分渗入膀胱,再排出体外。从上述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上中下三焦的功能,是根据划分的范围、所在的脏器之功能而区分的。上焦主敷布卫气,若雾露之溉;中焦主生化营血,如水中沤物;下焦主排泄尿液,如江河下注。此为对三焦生理作用的分工。

【原文】《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img内,注目内眦,上颠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颈循颠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释义】营气生成于水谷转化的精微物质,因之营气的运行,必须依靠摄取外来的水谷不断地补充,始能维持其营养全身的作用,当水谷入胃以后,经过腐熟,脾即将它所化生的精气输送于肺,再经肺的作用,注于血脉,散布全身。这种来自水谷的精气,从手太阴肺开始通过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复入于手太阴,运行全身而不休止,每当行尽十二经脉的时候,都必须回入手太阴肺经,它在运行中,无论出表入里,均有一定的常规,符合于天地之间阴阳消长的自然规律。

【原文】《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中,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

【释义】任督冲三脉,皆属奇脉,而三脉皆起于胞宫,出于会阴之间,此前分述其所循行的道路和发生的病变。任脉总领一身阴脉,行于身前,直上直下,循行胸腹部的正中面,起于中极穴之下,即由胞宫出会阴,上行至毛际,沿腹正中线上至关元,经过腹部和胸部,直达咽喉,上颐循承浆穴入于下牙龈,再沿面部到达目下络于承浆穴。

冲脉起于胞宫,出于下腹部毛际两旁之气街穴,并足少阴肾经之脉,夹脐两旁上行,至胸中然后分散,冲脉为血海,是六脉所归之处,故能接受十二经脉的气血,以之输灌全身。

任脉发生的病变,主要在前阴和少腹部位,但男女有所不同,在男子则为腹部之七种疝病(评疾病部),在女子则为带下或癥瘕积聚。

冲脉在任脉两旁,从腹上行胸中,当其发生病变时,主要为逆气上冲胸膈或由气滞不行而引起腹中急痛,不得便。

督脉行于身后脊中,故病时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屈伸不利。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脉,起于少腹下耻骨内中央,女子则在少腹下正中之溺孔。督脉之别络,沿着阴器循行于前后二阴之间,名为篡,即会阴穴。再绕行会阴之后,分别环绕臀部,至腹内后侧少阴经脉之部分,与足太阳中络均会于少阴之脉,并上股内后廉,贯至脊中,属于肾系。其别络又与足太阳经脉并起于目内眦,直上前额,上交于颠顶,入络于脑,由脑还出后,再分出支络到项部,沿着肩膊内侧,夹脊下行,直抵腰中,沿脊骨内面下络肾。在男子则循阴茎,下至会阴,也同女子一样。另一支脉是从少腹端直上行,通过腰脐中央贯心,经过喉部上颐,环绕口唇,上系于两目之下中央的部位。这样看来,是督脉不单是行身之后,而其另一支脉,则循行于任脉所行的道路,循行于胸腹的部位,故当循行腰部的督脉支络发生病变时,往往从少腹冲心作痛,并由于督脉绕行两阴之间的会阴部位,致发生里急不得大小便、为上冲而痛的疝病。冲任督脉并起于胞宫,一源三岐,故病在女子,可引起妇科病,如不孕,或病在前后二阴之间,偏前则为癃闭,偏后则为痔核,或遗溺,或咽喉发干。

【原文】《灵枢·海论》:胃者为水谷之海,其腧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腧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腧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腧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释义】本节说明人身有四海,四海有余或不足,俱有不同的病理表现,知所养则顺,不知所养则逆。胃是水谷聚合的处所,当水谷下咽以后,在胃中停留一段时间,逐渐被消化吸收,以资养五脏之气,故称胃为水谷之海,至于胃气运行的腧穴,上者在气街,下者至膝下三里,故此二穴均为主治阳明疾患的重要穴位。

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起自胞宫,受纳来自各经的血液,故冲脉亦称为血海,不断把血液分布到其他经脉,以营养全身,分布最广,前行者夹脾上行至胸中而散,后行者上循脊里,其穴上在足太阳之大杼,下在足阳明之巨虚上下廉(巨虚之上廉即上巨虚穴,巨虚之下廉即下巨虚穴)。

膻中为气之海,膻中位于胸腔之中,为饮食之精气与自肺吸入的气所组成的宗气所在的处所,亦即是全身之气所结合之地。气海运行的腧穴,一在柱骨的上下,即督脉之喑门、大椎。一在颃颡之前,即足阳明之人迎。

脑为髓之海,脑位于颅腔内,是藏髓最大的处所。全身诸髓与脑相通,统属于脑。其腧穴上在脑之盖骨,即督脉之顶会,下在风府穴,交脊髓的上端部位。此四海各有其顺逆,分别叙述如下:

【原文】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释义】气海在胸中部位,有余者言邪气实也,若邪气实,则气机受阻,内热上迫,故症见气满、胸中悗闷、喘息、面热而赤;气海之气不足,不足者言正气虚也,症见呼吸无力、言语难以支持。

血海为病亦有虚实之不同。若血有余,则有一种幻觉,自觉其身长大,全身有重滞不舒的感觉,说不出自己有什么痛苦;若血不足,则幻觉其身缩小,同样说不出自己有什么痛苦,此皆血海不调之病,病在血者多缓慢而不显著,故皆茫然不觉其所病。

邪气盛则水谷留滞于中,胃中水谷留滞不能消化,故为胀满;如果不足,则脾气不濡,胃不能纳,故虽饥不受谷食。

脑为髓海,髓海有余,则精力充沛,故身体活动敏捷而又很健壮,在工作量上,往往超越别人;如果髓海不足,则精力衰退,故有头旋耳鸣、胫酸,或突然昏去、目无所见、四肢倦怠,喜睡卧等症状出现。

【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释义】六气标本,是前人运用三阴三阳的理论,来演绎和说明自然气候变化,对于人体发生疾病脉症表现的一种规律。掌握了这一规律,就可以更加深刻地去认识外在致病因素作用于内在发病因素所引起的变化,在临床提供正确的治疗步骤。其论详见于《素问·六微首大论》。即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即是以风寒暑湿燥火,天之六气为病之本,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三阴三阳为病之标。标气与脏腑相为表里之气为中气。本气在上,本气之下即是中气,中气之下即是标气。说明六气或有过及不及,皆足以使人致病。而病变的发生,又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因之病气与受病的脏腑经络,既有标本中气之不同,又有互相从化的关系。故气有从本者,有从标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而从中气者。如少阳为相火,是少阳从火而化,故以火病为本,少阳经为标。太阴为湿土,是太阴从湿而化,故以湿病为本,太阴经为标。盖少阳本火而标阳,太阴本湿而标阴,二者标本同气,故少阳太阴皆从本也。又如少阴为君火,从热而化,故以热病为本,少阴经为标,是阴从阳化也。太阳为寒水,从寒而化,故以寒病为本,太阳经为标,是阳从阴化也。二气之标本不相同,所以病情或从标化,或从本化。少阴本为君火,而标则属阴经,太阳本为寒水,而标则属阳经,二者标本之气不相同,故当根据病情的变化,或从标,或从本。又如阳明为燥金,从燥而化,故以燥病为本,阳明经为标。厥阴为风木,从风而化,故以风病为本,厥阴经为标。阳明虽本燥而标阳,但与太阴湿土为表里,燥从湿化,故不从标本而从中气,厥阴虽本风而标阴,但与少阳相火为表里,风从火化,所以也从中见之气。总的来说:从本的是因病气生于本气,从标本的是因病气有生于本气或生于标气者。至于不从标本而从中气的,则是因病气基于中气的变化之故。

【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

【释义】疾病的发生,外因不外六气,而六气在人体所引起的病变,往往因脏气之有虚有实,或偏阴偏阳,故病有生于本、生于标、生于中气的不同。因之在治法上,也应辨识标本中气的病变所在,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此始能切中病情。由于病变有虚实真伪之本,用药也就有逆治和顺治的两种不同的治法。什么叫逆治?逆治是药之性能与病之性质两相对立的治法。对病的性质来说是逆的,但于治疗方面却是顺的。如以寒药治热病、以热药治寒病之类。这种治法,在药与病看来是相反的,而其实正是顺的。如果药之性能与病之性质相从属的治法,于病似顺,而于治则为逆,如以寒药治寒病、以热药治热病之类。正治用于真寒真热之证,顺治则用于假寒假热之证。临床应用,应有严格的区别,所以治病能知标本则正确而无问题,不知标本顺逆,动手便错,由于经常惑乱也。

【原文】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

【释义】本节主要说明治病处方都应反求其本。病之先受者为本,病之后受者为标,能求得治病的原因,便能认识其现有的标病;能求得本病的性质,便能得出治标的方法。总的说来,诊治疾病的关键,首先在于找出受病的基本因素。

【原文】《素问·标本病传论》: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本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释义】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治疗上分别先后,也就是分别标本。例如先病而导致血气逆行者,其病为本,血气逆行为标。应先治其本病。若先因气血逆行而后发生其他病变者,则血气逆行为本,其他病变为标,应先调理气血。若先感受寒邪而后发生其他病者,或先有病而后发生寒象者,均应治其先有的本病。本病去,则后发生之标病不治自愈。先受热邪而后发生其他病变者,其热为本,应治其热。若先受热邪而后发生胸腹胀满者,是邪实内阻,气道不通,病势甚为迫急,则应先采取急则治标的方法,平其胀满。先病而后引起腹泻者,其病为本,应先治其所因之病,而腹泻自止。如果先腹泻而后发生其他疾患者,应先治其腹泻,因腹泻系脾胃病,脾胃病则运化无权,饮食减少,而人身精气无法维持,所以应先治其本,然后再治他病,治疗上应当采取调和脾胃的方法。如果先病而后引起中满者,是实邪阻滞肠胃,致使气道不通,故应采用急则治标之法,先去其中满,中满消后,再治其本病,如果因中满而发生心烦者,多系燥实结于肠胃,热邪内郁所致,故治宜从本,通其闭阻,使邪热下行,则心烦不治自止。

【原文】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释义】病发生于邪气太甚的,应以邪气为本,正气为标。这是根据病情的缓急调整其主次地位的说法。故治法要先治其邪气,然后再调其正气。若病发生于正气不足的,虽是正气为标,邪气为本,在治疗上,应先扶其正气,然后再治其病邪。本节的标本意义与前论似有差别,而实际上是示人以灵活运用,不必死守于句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