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方单元三 脾胃系病证 3
胃痛案1(慢性浅表性胃炎)
黄某 女 47岁 初诊日期:2006年4月27日
初诊(2006-04-27):胃痛多年,先后胃镜检查3次,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经合并溃疡,近复查仍为慢性浅表性胃炎、Hp(+++)。目前胃痛间作,恶心,餐后胃胀,时有便意,大便少,舌有火辣感,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细。肝胃不和,热郁气滞。
黄 连 3g 吴茱萸 4g 炙甘草 3g 炒白芍10g 枳 壳10g
仙鹤草15g 藿 香10g 苏 梗10g 香 附10g 炒玄胡10g
蒲公英15g 大贝母10g 失笑散(包煎)10g
制乌贼骨20g 煅瓦楞子20g
14剂
二诊(2006-05-12):胃痛减轻,但黎明尚有痛感,嘈杂稍减,胃胀好转,大便量少,日3次,苔黄,质暗,脉细。
上方加莪术10g,广木香5g。14剂
三诊(2006-05-26):胃痛显减,偶有小发,胃嘈,得食小安,苔薄黄腻质暗红,脉细。
初诊方加广木香5g,莪术6g,太子参10g,丹参12g。14剂。
·点拨 本案患者胃痛多年,根据其伴发症状胃脘嘈杂、舌体火辣,辨证为胃热气滞,肝胃不和。餐后胃胀,大便量少显为胃气郁滞,通降失司。治拟泄肝和胃,清泻郁热。
方以左金丸加蒲公英,泄肝清胃;藿苏梗理气和胃;乌贝散加煅瓦楞子制酸和胃,对胃脘嘈杂确有良效;久病入络,舌质暗,故加失笑散、仙鹤草、莪术、丹参等理气活血之品。宗上法服药6周,胃痛显减。
·问难 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多见,治法也变化无穷,本案的关健是什么?
·解惑 本案属于肝胃不和之胃痛,但有肝郁化火、胃热气滞之症,故当泄肝以安胃,若予疏散,恐辛香之品反而耗气助热伤阴。
·问难 左金丸配伍通常黄连多于吴茱萸,先生在此案中吴茱萸多于黄连,请指教。
·解惑 左金连萸的配伍比例原为6∶1,但不可拘泥,当根据病情而定。本案肝胃郁火显见,在清泄中合以辛散最利清散郁火,况吴茱萸擅止呕,用之一举两得。
·体悟 胃痛、胃痞之病临床常见,补虚安中、养阴和胃、清胃泻火、疏肝和胃、化湿和中、苦辛通降等诸法均为常用之法。然在临证之时,如何准确地辨清证机的关键,把握好用药的度量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非一日之功,须在随师学习的每一次诊治过程及自己的实践中细细体会。如本案之重点在“肝郁化火,胃热气滞”,故泄肝安胃是组方之重心。正如先生所示:“若予疏散,恐辛香之品反而耗气助热伤阴。”反思曾经诊治的案例是否有犯此之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