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妇科中医医疗技术

第一节 毫针技术

毫针技术,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的医疗技术。

毫针技术在妇科常用于:经前期综合征 (月经前后诸证)、原发性痛经 (痛经)、闭经、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妊娠剧吐 (妊娠恶阻)、胎位异常、乳汁不足 (产后缺乳)、不孕症等疾病的治疗。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

临床上使用的毫针主要是不锈钢针,类型主要为环柄针、平柄针,规格主要根据针体的直径和长度来区分 (表1-1、表1-2)。

表1-1 毫针直径规格表

img

临床上以直径32~26号 (0.25~0.40mm)的毫针最为常用。粗针多用于四肢、腰臀部穴位,以及瘫痪、麻木等针感迟钝者;细针多用于头面、眼区穴位,以及小儿、体虚患者。

表1-2 毫针长度规格表

img

临床上以长度1.0~3.0寸 (25~75mm)的毫针最为常用,其中又以1.5寸(40mm)者用得最多。长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深刺或透穴;短针多用于肌肉浅薄部位浅刺,如头面部穴位、耳穴。

(二)基本操作方法

1.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

2.进针 进针时,一般用双手配合。右手持针,靠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临床常用以下几种进针方法:

(1)指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切按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图1-1)。

img

图1-1 指切进针法

(2)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图1-2)。

img

图1-2 舒张进针法

(3)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图1-3)。

img

图1-3 提捏进针法

(4)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图1-4)。

img

图1-4 夹持进针法

3.行针

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行针:是指毫针刺入后,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之得气,并进行补泻。

临床常用以下两种行针手法:

(1)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提插的操作方法。将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图1-5)。

提插补法: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

提插泻法: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为泻法。

平补平泻:针下得气后,施行均匀的提插手法。

img

图1-5 提插法

img

图1-6 捻转法

(2)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前后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图1-6)。

捻转补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拇指向前,食指向后 (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捻转泻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拇指向后,食指向前 (右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平补平泻:针下得气后,施行均匀的捻转手法。

4.留针与出针 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二、禁忌证

1.不宜在孕妇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缺盆、至阴等部位和腧穴进行针刺。

2.皮肤感染、溃疡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3.妊娠期、有出血倾向、有先兆流产病史者,慎行针刺。

三、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劳累及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2.对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让患者采取卧位。

3.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深刺。

4.针刺眼区和颈部穴位 (如风府、哑门等)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的组织器官。

5.对尿潴留的患者,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避免深刺。

四、适用的常见妇科疾病

(一)经前期综合征 (月经前后诸证)

【适宜证型】

1.肝郁气滞证 经前乳房、乳头胀痛,胸胁、小腹胀满,烦躁易怒,善叹息,头晕、头痛,月经周期先后不定,经行不畅。

2.气滞血瘀证 经前或经期头痛剧烈,或经行发热,腹痛拒按,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

【穴位】

主穴 神门、膻中、太冲、三阴交。

辨证加减

1.肝郁气滞证 加期门、内关。

2.气滞血瘀证 加合谷、膈俞。

随症加减

1.头痛眩晕,加印堂、太阳。

2.乳房胀痛,加内关、期门。

3.情志异常、烦躁易怒,加水沟、神庭。

【操作】

1.诸穴均用捻转泻法。

2.膈俞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

3.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治疗,直到月经来潮。

4.1次/日,每次20~30分钟,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

(二)原发性痛经 (痛经)

【适宜证型】

1.寒凝血瘀证 小腹冷痛,进食生冷后加剧,得热痛减,形寒肢冷,经色紫暗有块,月经量少或错后。

2.气滞血瘀证 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经色暗红有块或经行不畅,块下痛暂减。

【穴位】

主穴 合谷、三阴交、关元、气海、中极。

辨证加减

1.寒凝血瘀证 加水道、地机。

2.气滞血瘀证 加太冲、次髎。

【操作】

1.合谷、三阴交、太冲穴均用捻转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2.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会阴部传导。

3.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治疗,直到月经期末。

4.1次/日,每次20~30分钟,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

(三)闭经

【适宜证型】

气滞血瘀证 多见于继发性闭经,月经数月不行,烦躁或抑郁,胸胁胀满,少腹胀痛。舌边紫暗,或有瘀点。多有宫腔粘连或盆腔炎病史。

【穴位】天枢、关元、合谷、三阴交、太冲、期门。

【操作】

1.合谷、三阴交、太冲穴均用捻转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

2.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会阴部传导。

3.1次/日或隔日1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

(四)绝经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

【适宜证型】

1.肾虚肝郁证 绝经前后,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闷叹息,睡眠不安,大便时干时稀。

2.肝肾阴虚证 绝经前后,月经紊乱,量多或少,经色鲜红,烘热汗出,眩晕耳鸣,目涩,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痛,阴部干涩,或皮肤干燥、瘙痒。

3.心肾不交证 绝经前后,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心悸,心烦不宁,失眠健忘,多梦易惊,腰膝酸软,精神涣散,思维迟缓。

4.肾阴阳两虚证 绝经前后,时而烘热,时而畏寒,容易出汗,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背冷痛,足跟痛,月经紊乱,浮肿,大便稀,小便频数。

【穴位】

主穴 百会、关元、肾俞、太溪、三阴交。

辨证加减

1.肾虚肝郁证 加太冲、期门、神门。

2.肝肾阴虚证 加风池、太冲、涌泉。

3.心肾不交证 加心俞、神门、内关。

4.肾阴阳两虚证 加气海、命门、足三里。

【操作】

1.诸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2.1次/日或隔日1次,每次20~30分钟,10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3~5个疗程。

(五)妊娠剧吐 (妊娠恶阻)

【适宜证型】

1.胃虚证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甚至食入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思睡。

2.肝热证 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精神抑郁,爱叹气,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

3.痰滞证 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

【穴位】

主穴 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

辨证加减

1.胃虚证 加脾俞、胃俞。

2.肝热证 加期门、太冲。

3.痰滞证 加三阴交、丰隆。

随症加减

1.眩晕 加百会。

2.厌食 加内庭。

3.心悸 加心俞。

【操作】

1.诸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法。

2.妊娠早期,胞胎未固,取穴不宜多,进针不宜深,手法不宜重,以免影响胎气。

3.于剧吐发作时针刺,每次20~30分钟。

(六)胎位异常

1.气虚证 妊娠后期,胎位不正,精神倦怠,气短懒言,面色img白,小腹下坠。

2.气滞证 妊娠后期,胎位不正,胁肋胀痛,精神抑郁,胸闷嗳气。

【穴位】

主穴 至阴、太溪、三阴交。

辨证加减

1.气虚证 加阴陵泉、足三里。

2.气滞证 加太冲、期门。

【操作】

1.至阴穴只灸,孕妇排空小便,解松腰带,坐于靠背椅上或半仰卧于床上,点燃艾条,对准双侧至阴穴,距离0.4~0.6寸远,以有温热感为度,不可灼伤皮肤。

2.诸穴平补平泻。

3.灸至阴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其余穴位针刺1次/日,每次留针20~30分钟,7天为1疗程,然后复查胎位,具体疗程根据胎位转正情况决定。

【适宜证型】

(七)乳汁不足 (产后缺乳)

【适宜证型】

1.气血虚弱证 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面无血色,或伴少神乏力,或伴面色萎黄。

2.肝郁气滞证 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乳房胀硬、疼痛,乳汁稠,或伴有情绪抑郁,或伴有胸胁胀。

【穴位】

主穴 膻中、乳根、少泽、合谷。

辨证加减

1.气血虚弱证 加气海、血海、足三里。

2.肝郁气滞证 加期门、内关、太冲。

【操作】

1.膻中穴向两侧乳房平刺1~1.5寸。

2.乳根向乳房基底部平刺1寸左右,使乳房出现微胀感。

3.少泽浅刺2~3分。

4.1次/日,每次20~3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八)不孕症

【适宜证型】

1.肾虚证 婚后久不孕,月经稀发或闭经,自测基础体温显示单相或虽有双相,但高温相时间短,B超监测排卵未见优势卵泡或小卵泡排卵;或伴有头晕耳鸣,或伴有腰痛腿软,或伴有性欲淡漠。

2.气血亏虚证 婚后久不孕,月经稀少、后错甚至闭经,自测基础体温单相,或虽有双相,高温相温度较低;或伴有神疲乏力,或伴有白带量少。

3.寒凝血瘀证 婚后久不孕,月经推迟,经量少,色紫暗,有小血块;或伴有经行小腹冷痛;或伴有腰膝冷痛。

【穴位】

主穴 关元、子宫、中极、大赫、三阴交、足三里、次髎、秩边。

辨证加减

1.肾虚证 加肾俞、命门。

2.气血亏虚证 加气海、血海。

3.寒凝血瘀证 加合谷、膈俞。

【操作】

1.关元、子宫、中极、大赫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2.三阴交虚补实泻。

3.次髎、秩边针尖朝前阴方向进针刺入,使针感向前阴放散为佳。

4.1次/日,每次20~30分钟,10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3~5个疗程。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199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王启才.针灸治疗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4]傅淑清.中医妇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罗颂平.中医妇科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马宝璋,齐聪.中医妇科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S].2010.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