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 五

伤寒论方解卷上

桂枝汤

桂枝 三两,去皮枝,取皮肉一色  芍药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劈

以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阳经,乃水中所生之木火,能引水中之阳上交于天,助心主之神机,游行关节,通利三焦,温经调脉,去风解肌,具纯和之性,有君子之德焉。芍药气味苦平,花开于二气之中,得少阴君火之气,能益神气以助肌中之血,通脾络,和诸阳。甘草气味甘平,得中和之气,有国老之称,能调和脏腑,通贯阴阳,解毒缓急,又其专长。生姜气味辛温,能宣达中胃之逆气,止呕散寒。大枣气味甘平,脾之果也,能助脾气之转输而为胃行其津液,通九窍,助十二经,以和百药。

桂枝汤宣达阴阳、调和荣卫、解肌达表,能发能收之方也,谓之太阳中风有汗之主方可,谓之六经风伤肌腠之总方也可,谓之难病调和气血之方亦无不可。

本论《太阳》篇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此方主之。此解风伤太阳通体之肌腠者也。

又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此方主之。此解风伤太阳之高表者也。

又曰: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此方则愈。此先通经脉后解经气之法者也。

又曰:服桂枝汤,脉洪大者,与此方如前法。此解肌腠有余不尽之邪者也。又曰: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此方。此助血气以解肌腠者也。

又曰: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此方。此言病在外者,当以此方从外解之也。

又曰: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先解外,宜此方。此言虽下而病未离本,治当从本,而用此方也。

又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汗,荣卫和则愈,宜此方。此调荣气以和卫气者也。

又曰: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此方。调卫气以和荣气者也。

又曰: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须当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此方。言此方之和表气,亦可以通里气也。

又曰: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者,可更发汗,宜此方。此解汗后未尽之余邪者也。

又曰: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此方。此宣发中焦之精气,以调经脉者也。

又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此方。此抑卫强以和荣气者也。

又曰: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已,乃可攻痞,解表宜此方。此助心主之神机以外达者也。

又《阳明》篇曰: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此方。此解阳明之病在肌腠者也。

又曰: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宜此方。此解阳明肌腠之寒热者也。

又《太阴》篇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此方。解太阴之病在肌腠者也。

又《厥阴》篇曰: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此方。此升太阳之气于地中者也。

又《霍乱》篇曰: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此汤小和之。此和病后之气血、经脉者也。

桂枝汤之功用大矣哉!盖桂枝之辛,合芍药之苦,所谓苦辛化气也,一阴一阳,分两均重,气血所以调和也。桂、姜之辛合草、枣之甘,辛甘化阳,所以能宣达阳气,发散风邪也。芍药之苦合草、枣之甘,苦甘化阴,所以能滋养阴血,汗出无伤也。服后啜粥者,以水谷之精助血液以为汗而祛邪也。

虽然,有所宜亦有所忌。桂枝之辛能走气,则凡气虚作呕者忌之。故本论曰: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盖气走则伤阳络也。桂枝汤之甘能缓中,则凡脾不喜甘者忌之,故曰: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桂枝汤之治在肌腠,则凡病在皮毛与脉络、脏腑者皆非所宜,故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当须识此,勿令误也。此病在皮毛之非所宜者也。又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此病在脏腑,之非所宜者也。又曰:太阳病下之,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此太阳之气已随下陷之非所宜者也。又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此病在三阴经脉之非所宜者也。又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此汗后余邪乘肺之非所宜者也。知所宜又知所忌,则神乎桂枝汤之用矣。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 二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葛根 四两

以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将息及禁忌法。

葛根气味甘辛平,入阳明、太阳二经,能宣达阳明中土之气,外合于太阳之经输,主止渴解肌,止呕逆,通诸痹。桂枝加葛根汤,解诸毒,和解肌腠、宣通经输之方也。凡病在肌腠,涉于经输不利者皆可用之。

本论《太阳》篇曰:太阳病,项背强 ,反汗出恶风者,此方主之。夫汗出恶风,肌腠病也;项背强几几,经输病也。用桂枝汤之全方以解肌,加葛根以通经输,则经输之邪从肌腠而出矣,余推而用之,凡遇有桂枝证,或兼有臂膊痛者,或兼有腰腿强者,每以此方与之,无不应手,盖臂膊、腰腿皆经输也。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附子 一枚,炮

以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附子气味辛热,阳中之阴,浮、中、沉无所不到,炮熟能补表里之真阳,生用能启下焦之生阳。桂枝加附子汤,固表阳、止漏汗、通关节之方也。凡表阳素虚,恶风恶寒,汗出不止,关节不利者,皆可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此方主之。夫太阳之表阳,少阴之真阳也。太阳、少阴俱主神机,游行于三百六十五骨节。过汗亡液,亡少阴之精也,故小便难;精伤则神机不利,故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加附子于桂枝汤中,以固少阴真阳之品为补太阳表阳之用。表阳固则汗不漏,汗不漏则精不伤,精不伤则神机行,神机行则屈伸利矣。

桂枝加厚朴杏子仁汤

桂枝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厚朴 二两,炙  杏仁 五十个,去皮尖

以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厚朴气味苦温,秉少阳木火之精,生用能解肌达表、破积行气;炙熟能运土助脾、畅胃和中。杏仁气味甘苦,能利肺气,肺合太阳,共主皮毛,肺气利则太阳之气亦利。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利肺运脾、解肌定喘之方也,凡外感风寒而加以喘者皆可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下之微喘者,此方主之。又曰: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又曰: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佳。夫太阳之气根于少阴,从下而上者也,或下之,其气不因下殒,反上冲而为喘,是外证未除,更加之喘矣。夫喘者,肺之病也。太阳,肺之合也。故于桂枝汤中加杏仁以利肺气,利肺即以利太阳也。然土气不运,虽利之,亦未必平,故又加厚朴以运土气。

此方足为后学治外感有喘者之准绳。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桂枝 三两  芍药 四两  甘草 二两,炙  人参 三两  生姜 四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余如桂枝汤将息、忌禁法。

人参气味甘,微苦、微寒,禀天宿之光华,钟地土之广厚,久之而成人形。三才俱备,故能补益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生血脉。得阴药则补阴,得阳药则补阳。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补养营血、滋生经脉之方也。凡病后经脉有伤,营血不足者用之。

本论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此方主之。夫脉,血液所生也,汗后血液伤,故脉为之不足而见沉迟,非阴寒之论也。身疼痛者,血液伤而神机之游行不利也。用桂枝汤和荣卫以利神机,加人参、芍药以生营血,加生姜以宣中胃。所谓营气、卫气,皆生谷气也。谓之新加者,桂枝汤古方也,仲景遵古法而加之,故特名新加焉。

桂枝加桂汤

桂枝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牡桂 二两

以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牡桂,薄桂也。桂枝加桂汤,保心气以制水邪之方也。凡过汗心虚成为奔豚者用之。

本论曰: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汤更加桂二两。夫迫汗亡其心液,则心气虚,心火外应于核,下焦之水邪无制,故上凌而作奔豚。灸其核上之寒,则心火内归。加以此方服之,助心主之权以制水邪而奔豚散矣。服桂枝汤不啜粥,则专资经脉、保心气。不能作汗,更加桂,益助心主之神矣。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 三两  芍药 六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桂枝加芍药汤,通脾络泄陷邪之方也。凡风寒误下以致脾络不通而满痛者用之。

本论《太阴》篇曰: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以腹满时痛者,此方主之。夫曰太阳病,桂枝证也,误下则太阳之气逆于脾络,故腹满而时痛,转属太阴矣。以桂枝汤还太阳之本药,倍芍药以通脾络,则满者泄而邪由外解。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 三两  芍药 六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大黄 二两

以上六味,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大黄气味苦寒,乃清肃中土之品也。其性走而不守,能下瘀血、破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勇悍之药,故别名将军。

桂枝加大黄汤,通脾络、行腐秽之方也。凡误下邪陷而脾家实者宜之。本论曰:太阳病,医反下之,因以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此方主之。夫腹满时痛,只为脾络不通。至于大实大痛,不特脾络不通,且有腐秽不去矣,故加大黄以涤荡之。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去芍药汤,保胸阳、宣胃阳之方也,凡下利虚其胃阳而致胸满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此方主之。夫下之则虚其中胃矣,中胃虚不能制下焦浊阴之气,以致浊阴干上而胸为之满;太阳之气格于外而不能入,故脉见促。桂枝、甘草能保心阳以开胸阳,则太阳之气出入无乖而脉平。生姜、大枣宣补胃阳以制浊阴之气,则胸满愈。去芍药者,为其阴药恐益阴而桂枝无力也。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附子 一枚,炮,八片

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恶寒止,停后服。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宣胸阳、固里阳之方也,凡误下而虚其里阳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此方主之。盖微者,言脉微也;恶寒者,误下而虚其里阳也。故加附子以壮里阳,仍去芍药之阴,勿减附子、桂枝之力。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蜀漆 三两  牡蛎 五两  龙骨 四两

以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蜀漆,常山苗也,气味辛平,能通金水之气,从阴达阳以清火热,治疟疾,腹中坚痞。龙骨气味甘平,能启泉下之水精上腾于天,安魂定魄、固脱软坚。牡蛎气味咸平寒,禀太阳寒水之精,南生东向,能达春生之木气,阴出之阳,主治寒热温疟、惊怒、鼠瘘、带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保心阳、启生阳、救火逆之方也,凡强汗亡阳,神气失守者用之。

本论曰:伤寒脉浮,医以迫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此方主之。夫曰脉浮者,言阳气外浮者也,阳气外浮,则里阳已虚,反以火劫其汗,则内外之阳俱亡,而神失所养矣,故忽惊忽狂,或起或卧。用桂枝以保心阳;龙、牡启水中之生阳,佐蜀漆引龙、牡从阴出阳;甘草、姜、枣助水谷之精以生此神;去芍药之苦泄者,为亡阳救逆之专方也。

桂枝甘草汤

桂枝 四两  甘草 二两,炙

以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桂枝甘草汤,保心主御水邪之方也。凡阳虚多汗致伤心主之气者宜之。

本论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此方主之。夫汗者,心之液也,发汗过多,则心主之神气必虚,而下焦之气因以乘之,故悸欲得按者,虚悸也。故独用保心气之桂枝,佐甘草助中土,以防御其上逆焉。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 一两  甘草 二两,炙  龙骨 二两  牡蛎 二两

以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交通心肾、止烦定躁之方也。凡火逆误下,误服燥药,致心肾不交者宜之。

本论曰: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此方主之。夫因火而逆,已伤上焦之神气,下之又伤下焦之生阳。复加烧针,则血脉并伤矣。所以,下焦之水不能上济君火而为烦,上焦之火不能下交肾水而为躁。

方用桂枝保上焦之心气,龙骨、牡蛎启下焦之水气,甘草和中土以交通上下。其少用桂枝者,阳烦多而阴躁少也。

桂枝人参汤

桂枝 四两  人参 三两  白术 三两  干姜 三两  甘草 四两,炙

以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纳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白术气味甘温,能燥脾湿又能润胃燥,外通皮肤,内通经脉,去风寒湿痹,止汗除热,补益中土。干姜气味辛温,手、足太阴之温品也,能治胸满咳逆,温中止血。

桂枝人参汤,补中土以化痞、止利兼解表之方也。凡中气虚而下利、心下痞而恶寒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外症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此方主之。夫太阳误下利不止,若热尽入里而作痞,则属芩连泻心诸方,此则表之恶寒未除,则热未入里,而下利为里虚,痞为虚气上逆。谓之协热利者,言下利而协外热也,故曰表里不解。

方中君桂枝以解外,臣甘草以安内攘外,佐人参、白术、干姜补中土以止利。肌解利止,则虚气上逆之痞自化矣。

桂枝附子汤

桂枝 四两  附子 三枚,炮  大枣 十二枚  生姜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以上五味,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分二服。

桂枝附子汤,壮火气而调经脉之方也。凡火气不足、经脉不调,为风寒湿所伤者用之。

本论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此方主之。夫伤寒至于八九日,又来复三阳主气之期而入于经脉矣;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火气不足,不能游行关节也;脉浮虚而涩者,经脉之为病也。

故方中重用附子以壮火气,桂枝、生姜以温经脉,甘草、大枣资中土以生气血焉。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白术 四两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三枚,炮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尽,其人如冒状,勿怪。以附子、术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尔。法当更加桂枝 四两 。此一方二法也。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壮火气、和土气之方也。病火气不足兼之土气不和者用之。

本论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此方主之。夫火气足,则神机得以游行关节,身不疼而能转矣,唯其不足,故疼;土气和,则开合得以自如,而大便不鞕矣,唯其不和,故鞕,非胃家实之论也。故于此方去桂枝之走肌腠者,加白术以和土气。虽然,若服此方而见痹与冒者,则腠理之荣卫未和,桂枝亦所不免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茯苓 三两  白术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茯苓气味甘平,得土木之精气,而位乎中。能内外旋转,上下交通,定惊悸,除结热,不特利小便、扶脾胃已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太阳去肌入里,通经俞、输脾气之方也。凡汗、下后外证不解,经俞不通,小便不利者用之。

本论曰: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夫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太阳证也。经汗下后无汗,则非麻黄、桂枝辈所可与矣,加之心下满微痛,则知太阳之气去肌入里矣。何也?心下乃太阳之气出入之乡也,太阳寒水之气逆于心下,不能外出,故心下满而微痛。而小便仍见不利,则寒水之气更无路可出矣。欲其出路,必藉脾气之转输。茯苓归伏心气以制水,白术运土气,合茯苓以输水道,芍药通脾络兼通经俞;生姜、大枣宣达中气,甘草和中,合芍药和阴以通俞。水道行,则心下之满痛平;寒水化,则头项愈。通脾络可以舒经脉,宣胃阳可以解肌热,故曰小便利则愈也。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 一两十六铢  芍药 一两  生姜 一两  甘草 一两,炙  麻黄 一两,去节  大枣 四枚  杏仁 二十四枚,去皮尖

以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一升八合,温服六合。

麻黄气味苦温。植麻黄之地冬不积雪,能从至阴而达阳气于上。发表出汗,止咳逆上气。

桂枝麻黄各半汤,双解肌表未和之方也。凡太阳之肌腠与皮毛未和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此方。夫发热恶寒,日二三度者,肌腠之气未和也;面有热色,身痒者,皮毛之气未和也,以桂枝汤和肌腠,麻黄汤解皮毛,合之为肌表双解之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 一两十七铢  芍药 一两六铢  麻黄 十六铢  生姜 一两六铢  甘草 一两二铢,炙  杏仁 十六枚  大枣 五枚

以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服一升,日再服。

桂枝二麻黄一汤,解肌少兼达表之方也,凡病宜解肌而表邪留之肌不尽解者用之。

本论曰: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此方。夫汗大出,脉洪大,即桂枝汤中所谓病必不除也,故用桂枝汤如前法。至于形似疟,日再发,则不特肌腠之邪未尽,而肤表亦有留邪也,盖肤表之邪非麻黄汤不能解。二邪较其轻重,则肌腠之邪多而肤表之邪少,故用桂枝汤之二、麻黄汤之一,用方中窍,故自断之曰汗出必解。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 十八铢  芍药 十八铢  麻黄 十八铢  甘草 十八铢,炙  大枣 四枚  生姜 一两四铢  石膏 二十四铢

以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石膏气味辛寒,质坚色白,纹理似肌,禀阳明金土之气,重能入里,辛能发散,为阳明之宜剂,凉剂者。与麻黄同用,则能领麻黄入里阴,发散其阳邪。

桂枝二越婢一汤,治表阳内陷于太阴,发越在里阳热之方也。凡病应汗不可汗,阳邪陷里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此方。

夫发热恶寒,应发汗证也,若脉微弱则不可发汗。既曰热多寒少,何以谓之无阳?以脉之微弱而知外无表阳,以热多寒少而知阳陷于里阴。

方用桂枝汤以解在外之发热恶寒,越婢汤以发在里之阳热。名曰越婢者,越,发越,婢,脾也。

葛根汤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  桂枝 二两  芍药 二两  生姜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

以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葛根汤,而解太阳、阳明合病之方也。凡病太阳合于阳明无汗下利者宜之。

本论《太阳》篇曰: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者,此方主之。又曰: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此方主之。

夫太阳之分部,在项与背。本与阳明之经俞相合者也。太阳自病在分部,亦藉通阳明经俞之葛根。反汗出者,则于桂枝汤加之。无汗者,则以此方与之。盖彼在肌腠,此在皮表也。至于自下利,则与阳明合病矣。夫阳明,主阖者也。病则阖折反开,故利。

葛根能宣达阳明之气通经俞以止利,助麻黄出邪于肤表,桂枝汤助津液血气充于肌表作微汗,则经俞通而下利止矣。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  桂枝 二两  芍药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半夏 半升,洗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服取微似汗。

半夏气味辛平,生当夏半,色白形圆,秉阳明燥金之气化,能启一阴之气以旋转机枢,止呕降逆,除心下坚,去咽喉肿痛。

葛根加半夏汤,解二阳、和中胃之方也,凡太阳阳明病中胃不和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此方主之。夫不下利,则太阳不从阳明之阖矣;但呕,则阳明从太阳之开矣。呕者,中胃不和也。太阳之气本欲上腾,故加半夏于此汤中,宣达阳明之气,即从开以出邪。

葛根黄连黄芩汤

葛根 八两  甘草 二两,炙  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以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黄连气味苦寒,禀少阴水精之气,能厚肠胃以止利,泻君火以养阴,清心明目。黄芩气味苦寒,内空腐能清胃气之热,外肌皮能清肌表之热,乃手足阳明、手太阴之药,治黄疸与泄利,又逐水与下血,通调肺气,四布水津。

葛根黄连黄芩汤,升陷邪、止热利之方也。凡暴注下迫或兼汗喘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此方主之。夫利不止者,太阳之气降而不升也;脉促者,阳气格于外,不能与阴气相接,数时一止也,见喘则知其有欲上升外达势,故曰表未解也。

夫阳邪陷者,宜清以升之,方用黄连、黄芩具苦坚之性,合葛根清在下之热邪,以上升外达;甘草和中土,合芩、连苦甘以化阴,则利止而邪仍从外解矣。此方后人用以治暴注下迫者甚效。

麻黄汤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杏仁 七十个,去皮尖  甘草 一两,炙

以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将息及禁忌法。

麻黄汤开通体之皮毛、发太阳之表汗之方也,凡病在太阳肤表,不汗出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此方主之。此发通体皮毛之表汗,为太阳无汗之总纲也。

又曰: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此方。此发太阳合阳明于胸膺之表汗,盖太阳主胸,阳明主膺也。

又曰: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此方。此病太阳入于少阴,使其仍达于皮毛而汗解者也。

又曰: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此方主之。此发太阳合并于三阳,在皮毛之表邪也。

又曰: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此方。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此方。此示人病在皮毛者,皆宜此方以发之,推广此方之用也。

又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此方主之。此言衄后而脉证仍在者,仍用此方以发之也。

又曰: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皆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少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症者,与此方。此发阳明合太阳,病在皮毛之表邪也。

又曰: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此方。此借发阳明皮毛之汗也。

方用麻黄,从至阴而达阳气于肤表;即以桂枝开肌腠,一以助麻黄之逐邪,一以制麻黄之多汗。不须啜粥者,发血液之汗,不藉水谷之力也。盖麻黄汤开太阳肤表之第一层,邪实于皮毛者,非此不能治之。至于发热有汗及已发汗者,在所禁也。

大青龙汤

麻黄 六两  桂枝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杏仁 四十个,去皮尖  石膏 鸡子大  生姜 二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温粉:许宏议以白术、藁本、川芎、白芷为末。

大青龙汤,起海中之水以为雨之方也。凡病太阳无汗,涉于里阴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此方主之。此涉于少阴之里热也。

又曰: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此方发之。此涉于太阴之里热也。

夫烦躁,少阴症也,而见于太阳无汗之时,其脉浮为太阳,紧为少阴,此之谓病太阳涉于少阴。身重,太阴症也,亦见于太阳无汗之时,其脉浮为太阳,缓为太阴,此之谓病太阳涉于太阴。二者皆标阳之邪合于里而为病,故皆主此方。用麻黄之全以还太阳无汗之本方,加石膏领麻黄直入里阴以搜病邪,而麻黄复带石膏达表以作汗。生姜、大枣助中焦之血液,虽汗无伤,一服而表里之邪悉退矣。青龙乃东方七宿之神,能兴云致雨生发万物者也。谓之大者,从水中而奋发于天上,大无不该也。余每以此方治杂气之阳邪陷里而不汗出者,多效。但用此方者,必须认真,对此证则可用,否则误人。故本论又曰: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

小青龙汤

麻黄 三两  芍药 三两  细辛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干姜 三两  桂枝 三两  半夏 半升  五味子 半升

以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者,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 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 四两 。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 半升

五味子气味酸温,五味咸备,而酸为多。禀五运之精,能敛肾脏之水精,上交于肺,而止咳逆上气,强阴益精。瓜蒌根气味苦寒,得地水之精气,能启在下之水精,上滋而止烦渴。荛花气味苦寒,禀太阳本寒之气,而合太阳之标阳,能行十二经之水。其作凡如鸡子大者,取象心也;熬令赤色者,取象火也,故能泻心下之水气。

小青龙汤,散行心下水气之方也。凡太阳寒水之气著于心下者宜之。

本论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此方主之。又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此方主之。夫太阳秉膀胱寒水之气,出入于胸膈,运行于肌表者也。今寒伤太阳之正气,不能运行出入,故发热,此表不解也;干呕,水逆心下也;咳,水气射肺也。

方用麻黄解表,桂枝解肌,甘草、干姜助中焦之火土以散水邪,五味、细辛启下焦之阳以温肺气,半夏降逆以旋转芍药和阳以解肌。太阳之正气运行,而心下之水气散,呕与咳俱平矣。谓之小青龙者,取其龙能行水,善于变化,小无不破也,故纵有或然之变证则随其变而治之,此命名小青龙之义也。其或渴者,水气逆而不行,火郁于上,故去半夏之燥,加瓜蒌根启阴液以止渴。或利者,水气下趋,君火不能下济,故加荛花导君火而下行以止利;或噎者,心下之水与少阴之水相搏也,故加附子以温之。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者,水气下逆也,故加茯苓助脾气以利之;或喘者,水气上乘也,故加杏仁以利肺气而定喘。此皆水气内逆之病,无与麻黄,故皆去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 四两  杏仁 五十个  甘草 二两,炙  石膏 八两

以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清肺热、定喘逆之方也。凡病后余热入肺或肺有实热者皆可用之。

本论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此方。又曰: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此方。夫曰“不可更行桂枝汤”者,谓无太阳之桂枝证也;曰无大热者,谓外无太阳之标热,而热悉入于里也。此与用桂枝二越婢一条之无阳同一意,彼乃阳邪入于足太阴而外见热多寒少,故仍用桂枝;此则阳邪入于手太阴故喘,而不可用桂枝,用杏仁。夫麻黄本伤寒无汗之品,合石膏则有汗亦可用。柯韵伯以此方治温病与风湿,亦用其能从里阴而达伏邪于外之意也,可谓善用仲景方者也。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 二两  连翘 二两  赤小豆 一升  甘草 二两,炙  杏仁 四十枚  梓白皮 一斤  大枣 十二枚  生姜 二两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尽服。

连翘味苦性寒,形像心肾,禀少阴之气化,能启阴气而上滋心火;其气芳香,能通经脉而利肌肉,故瘰疬、疮疡之症多用之。赤小豆气味甘酸平,水之谷也,性沉色赤,能解诸毒,有从下而上、从内而外之功。梓白皮气味苦寒,禀金水之气化,能除热毒。潦水乃降注雨水,取其从下而升,盖地气升而为雨也。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瘀热在里、达表退黄之方也,凡病太阳合阳明之热在里而成黄者用之。

本论《阳明》篇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此方主之。夫瘀者,郁也。热者,太阳之标热,阳明之燥热也。在里者,在于坤土之中也。黄为土色,瘀甚则土色现于皮肉而身发黄矣。方用连翘、赤小豆启下焦之阴气以制在里之阳热,麻黄、生姜、梓白皮通上焦之阳气以泄在里之邪气,甘草、大枣安中土以调和其内外。用潦水者,使诸药内注,而后上升四散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 二两  细辛 二两  附子 一枚,炮

以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细辛气味苦温,一茎直上,其色赤黑,禀少阴泉下之水精,而上交于太阳之药。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 、风湿诸症。

麻黄附子细辛汤升少阴之生阳,外合太阳之方也。凡少阴之生阳不升,太阳之标阳外呈不能内合者用之。

本论《少阴》篇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此方主之。夫病少阴宜无热,合有热 。若有热,脉宜浮,今脉沉,此乃少阴之生阳在下而中见之标阳外呈,阴阳不能合德矣。故用炮附子助太阳之表阳,内合于少阴;细辛启少阴之里阴,外合于太阳。麻黄能从里以达表,又能和表以合里,阴阳合德,则热退脉平矣。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 二两  附子 一枚,炮  甘草 二两,炙

以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发汗之方也,凡病少阴无里证可从汗解者用之。

本论《少阴》篇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此方微发其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夫少阴之外证但欲寐也,里证下利、欲吐、烦躁也。二三日,在三阳主气之期。无里证,则病机不向内犹可从外解之。然少阴之汗,乃心肾精血所化,用附子以资肾脏之精,麻黄以开肾脏之血,甘草资助中焦以生此精血以为汗。

麻黄升麻汤

麻黄 两半  升麻 一两一分  当归 一两一分  知母 十八铢  石膏 六铢  黄芩 十八铢  葳蕤 十八铢  白术 六铢  干姜 六铢  芍药 六铢  桂枝 六铢  茯苓 六铢  天冬 六铢  甘草 六铢

以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升麻气味甘苦平,又曰微寒,能从中土而达太阳之气于外,解百毒,提邪外出。葳蕤一名玉竹,气味甘平,禀太阴湿土之精,能资中焦之汁,治风湿灼热,补诸不足。天门冬气味甘寒,禀水天之气,环转运行,能启水中之生阳,上通于天,治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当归气味苦温,禀少阴水火之气,能助心主之血液从经脉而外充于皮肤,又能助肾脏之精气从胞中而上交于心包,养血解毒、生肌止痛。知母气味苦寒,皮有毛而色白,禀秋金清肃之气,得寒水之精,肉厚皮黄,兼得土气,主治消渴热中,除邪消肿、清肺滋肾,不伤于脾。

麻黄升麻汤,通治三焦、祛邪养液之方也。凡厥阴标本中见之气皆虚,病在垂危者用之。本论《厥阴》篇曰: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冷,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为难治,此方主之。夫厥阴本禁下也,大下之则阳气下陷矣。故寸脉沉迟,厥冷,下部脉不至,此唯阴无阳之危候也。咽喉不利者,厥阴风气在上而上焦虚也。唾脓血者,火化在中而中焦虚也,泄利不止者,阴寒在下而下焦虚也。上中下标本中见皆病,不得其法以救之,则束手待毙。仲景婆心,出此方以救治。麻黄、升麻启少阳之气于阴中而达于肌表,葳蕤、天冬滋少阳之火热而养其阴液,茯苓、白术、甘草补土气以和中,干姜、桂枝温中土以止利,知母、黄芩凉三焦而利咽喉清脓血,当归、芍药和三焦以养血,石膏领麻黄入里阴以达外。面面周到,阴阳血气调和,则汗出而愈。其升麻、当归用一两一分者,两为阴数之终,一乃阳数之始,其殆取阴极一阳生之义欤?

芍药甘草汤

芍药 四两  甘草 四两,炙

以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厥阴、太阴通络缓急之方也,凡阴络急痛者皆可用之。

本论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此方与之,其脚即伸。经曰:肝苦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之甘,能缓厥阴之脚挛急,合芍药之苦,苦甘化阴,故二味又能养血通络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附子 一枚,炮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育阴扶阳之方也,凡表里之阳俱虚而阴亦不足者皆可用之。

本论曰: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此方主之。夫里阳素虚之人,发汗又虚其表阳,故病不解而反恶寒。且汗者血液也,发汗不去病则伤血液,故阴血亦虚,用熟附以固表里之阳,又当以芍药、甘草以资阴分之血,斯阴阳和而病解。

甘草附子汤

甘草 二两  白术 二两  桂枝 四两  附子 二枚,炮

以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

甘草附子汤,助三焦之火气、除三阴之寒湿也。凡病在三阴风寒湿而三焦之火气不足者用之。

本论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此方主之。夫伤寒八九日不解,则病入三阴,故见证皆属三阴,必藉三焦之火气以祛之。桂枝助上焦之气,附子助下焦之气,甘草、白术助中焦之气。三焦之阳气足,而三阴之邪自退矣。

甘草干姜汤

甘草 四两,炙  干姜 二两,炮

以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干姜炮黑,其味变辛为苦,性能守中。

甘草干姜汤,温脾土而生阴津之方也。凡手、足太阴之阳气不足以致阴津不生者,皆用之。

本论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此方与之,以复其阳。夫厥者,土气不充于四末也;咽中干者,脾气不能输津于上也。方中君甘草以补土生津,合炮姜之苦,则苦甘化阴,用以横通土气者,亦用以生阴津也。故此方通治肺痿咯血之证。

附子汤

附子 二枚,炮  白术 四两  人参 二两  茯苓 三两  芍药 三两

以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汤,温补太阳、少阴阳气之方也。凡太阳之阳、少阴之火虚者用之。

本论曰: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恶寒者,此方主之。又曰: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此方主之。夫背恶寒,太阳之阳虚也。身体手足骨节,太阳、少阴神气出入游行之处也,虚故疼痛而寒。用熟附二枚者,一以助太阳之阳,一以助少阴之火也;人参、白术补中焦之谷精;芍药、茯苓资心主之神气。此温剂之补方也。

真武汤

茯苓 三两  芍药 三两  生姜 三两  附子 一枚,炮  白术 二两

以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二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八两。

真武汤,镇水气、温土气之方也。凡少阴寒水为病、太阴土气虚微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 动,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此亡液心虚,水气上凌,真阳不足,虚阳外越者也。又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此方主之。此土虚不能制水,阳虚不能温土者也。方用白术、茯苓健运脾土以制水气,芍药资养心气,生姜宣发胃气,附子壮火以温寒水而助神机。火壮土温,则虚阳敛而水气平矣。名曰真武者,真武乃北方镇水之神,取其镇水之义也。或咳者,水气射肺也,故加五味、细辛启少阴之初阳,以上升于肺;干姜温太阴之土气,以上达于肺。少阴气升,则水天一气。太阴气达,则地天交泰而咳平矣。或小便利者,火气衰而膀胱不约也,故去渗泄之茯苓。或下利者,中土之虚寒也,故去苦泄之芍药,加干姜以温暄之。或呕者,胃气逆而胃津伤也,故加生姜宣胃气以降逆,去附子之燥烈者。真武汤之功用亦巨矣!

四逆汤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两半  附子 一枚,生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四逆汤,温经救阳之方也。凡经脉虚寒生阳将绝者皆用之。

本论《太阳》篇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呕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此方主之。此救误汗亡阳之用也。又曰: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此方。此误下土虚生阳不升之用也。又曰:病发热头疼,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宜此方。此温经之用也。《阳明》篇曰: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此方主之。此启生阳以温土气之用也。又《太阴》篇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此方辈。此太阴脏寒之用也。又《少阴》篇曰: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此方。此温经脉救生阳之用也。又曰: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下温温,欲吐复不得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此方。此少阴神机,内逆不振之用也。又《厥阴》篇曰: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此方主之。此启生阳温内外之用也。又曰: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此方主之。此启生阳、温土气之用也。又曰: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温其表,温里宜此方。此亦启生阳、和土气之用也。又曰: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此方主之。此启生阳续气机之用也。又《霍乱》篇曰: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此方主之。此亦启生阳、温土气之用也。又曰: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此方主之。此亦启生阳、和土气之用也。夫附子熟则补真阳,生则启生阳,此方用生者,重在启下焦之生阳也。配炙甘草、干姜以温土气,佐附子达于上下四旁,方名四逆所以救上下四旁之逆也。

茯苓四逆汤

茯苓 四两  人参 二两  附子 一枚,生  甘草 二两  干姜 两半

以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

茯苓四逆汤,补阴阳、定烦躁之方也。凡心主与肾阳两虚而烦躁者用之。

本论曰:发汗,若下之,仍不解而烦躁者,此方主之。夫发汗则伤其心液;下之则伤其生阳。心虚则烦,肾虚则躁。方用人参、茯苓,资在上之心气,以解阳烦;四逆汤,启水中之生阳,以消阴躁。

四逆加人参汤

附子 一枚,炮  甘草 二两  干姜 两半  人参 一两

以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四逆加人参汤,生血脉、回生阳之方也。凡生阳将绝、精血亏亡者皆可用之。

本论《霍乱》篇曰: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此方主之。夫曰复利者,霍乱吐利止后而复利也,恶寒脉微,复利之时之见证也。利止者,利无可利而自止也。故曰亡血也。言血液因利而亡也,血液内亡,非人参不能生之;恶寒脉微,非四逆汤不能回之。

通脉四逆汤

甘草 三两,炙  干姜 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 一枚,生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 九茎 ;腹中痛者,加芍药 二两 ;呕者,加生姜 二两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 一两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 二两

通脉四逆汤,通经脉、启生阳之方也。凡下利无脉真寒假热者用之。

本论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此方主之。又《厥阴》篇曰: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此方主之。夫下利清谷,手足厥逆,四逆汤证也。至于外热不恶寒,汗出,脉绝,则恐四逆汤之力有所不逮矣。故倍干姜以温土气,同生附接引其浮阳,以通贯于手足,故名之曰通脉。盖脉乃中焦水谷之所生也。其人面色赤者,浮阳怫郁于上,故加葱之外通者,领姜、附以接引之。或腹痛者,脾络不通也,故加芍药以通之,不用葱之达外者。或干呕者,中胃之虚气上逆也,故加生姜以宣达之。或咽痛者,精不上输而肺气不利也,故加桔梗以开提之,去芍药之苦泄者。或利止脉不出者,精血内虚,不能荣于脉也,故加人参以生之,去桔梗之开泄者。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附子 一枚,生  甘草 三两  干姜 三两  人尿 五合  猪胆汁 一合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无胆汁亦可。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资精血、启生阳之方也。凡精汁内竭、生阳欲绝者用之。

本论《霍乱》篇曰: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此方主之。夫霍乱至于吐无可吐、下无可下,且兼汗出,其人之精汁、津液皆告竭矣。四肢拘急不解者,言已服四逆汤而拘急犹不解也。而脉又微而欲绝,则通脉四逆汤在所必用。然欲资补其精汁,必须气血有情之品。猪胆乃异类有情之品,猪为水畜,胆为精汁,用以资人身肾脏之精汁。人尿乃人身膀胱之津液,用他人之津液,以资我身之津液,以引其还入胃中,合四逆汤之启生阳,从精以生气,气生血,则生生不已矣。

白通汤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葱生辛熟温,能通心肺之阳而泄浊阴。

白通汤,启生阳、通心气之方也。凡心火不能下交,生阳下陷者宜之。

本论曰:少阴病下利者,此方主之。夫少阴之下利,生阳下陷也,生阳所以下陷者,由于心主之神气不能下交也。故用生附以启生阳,葱白以通心气,干姜温土气,从中接引以交通上下也。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  人尿 五合  猪胆汁 一合

以上五味,以水三升,煮三味,取一升,去滓,纳人尿、猪胆汁,和令相得。分温再服。无胆汁亦可。

白通加猪胆汁汤,交通心肾、滋补阴阳之方也。凡吐利液竭,心烦无脉者用之。

本论曰: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此方主之。夫服白通汤,利犹不止,且无脉而烦,则不特生阳不升,且心气不降而干呕,津液内竭而烦矣。故于白通汤中加异类有情之品,以滋养精血、生津液,若得心肾交通,津液渐复,则脉微续而愈矣。

干姜附子汤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破八片

以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干姜附子汤,扶阳气以和阴气之方也。凡病解之后阳气独虚者用之。

本论曰: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此方主之。夫不呕不渴无大热,外已解也。夜安静,阴无恙也。昼为阳,阳气虚故烦而躁。阳不入于阴中,故不得眠。方以生附启生阳,干姜温土气,使阳气足,则与阴气和矣。

按:自附子汤至干姜附子汤凡十方皆用附子,唯增减一二味,则别名方,而各有方义,各有妙用,如只干姜、附子二味,则为扶阳以配阴;加甘草一味,名四逆汤,则为启生阳以交会于中土;加人参一味,则启生阳又能生阴血;再加茯苓一味,则能双补阴阳之气血。四逆汤倍干姜,则名通脉四逆汤,重用温土气之品以通脉,可知脉本中土之所生矣。此方加胆汁,又能救精汁之大竭。姜、附加葱白一味,名白通汤,则能交心肾、定烦躁;再加胆汁,又兼能资津汁。如附子汤为温补真阳,真武汤为奠安水气。仲景用药加减法如此,后学当知所鉴,不可以臆断,妄为增减也。

吴茱萸汤

吴茱萸 一升,泡  人参 三两  生姜 六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吴茱萸气味辛温,禀木火之气,能温中下气,止痛,逐风邪,开腠理。

吴茱萸汤,温中散寒、降浊阴、通经脉之方也。凡中土虚寒,阴霾四布,经脉不通者用之。

本论《阳明》篇曰: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此方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盖言此方,用以治阳明之寒呕,不足以治阳明之火呕也。又《少阴》篇曰: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此方主之。此则用以温中土、交通心肾之经脉者也。又《厥阴》篇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此方主之。此则用以降浊阴、温中土者也。夫气、血、经脉,皆生于中土水谷之精。中土虚寒,则气血经脉无所资生,故吐利、厥逆、烦躁诸症蜂起;浊阴上于清窍,则头痛、吐涎诸症皆作,非吴茱萸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治之。佐以生姜,辛以宣之;人参、大枣,甘以和之,使中胃有权,浊阴降而经脉生矣。

理中丸

人参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白术 三两  干姜 三两

以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一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 四两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 三两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 二两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多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 一枚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揭衣被。

理中丸,温补中土之第一方也。凡伤寒、霍乱杂病属于中土虚寒者皆用之。

本论《霍乱》篇曰: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此方主之。夫曰霍乱则为吐利,已虚其中矣。寒多指中焦之寒且虚也,故主此方。又《差后》篇曰: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此方。夫喜唾,久不了了者,脾寒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中虚寒,水从上溢也,故宜此方。用人参、甘草甘以和阴,白术、干姜辛以和阳,辛甘相辅以处中,则阴阳自和,而中焦理矣。程郊倩曰:参、术、甘草,所以补中。必藉干姜之温,以鼓阳气,使谷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都,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此理中之旨也。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术动肾气,故去之;加桂保心气以伐肾邪。吐多者,中气逆也,术腻而不开,故去之;加生姜以宣之。下多者,土虚不能制水也,还用术培土以防水。悸者,水气上凌也,加茯苓以行水道。渴者,胃液不足也,白术有脂,能生胃液,故加之。腹中痛者,中气虚而不运也,加人参补气以运之。寒者,中焦寒也,方中干姜与诸药平用,不能独见其功,故加干姜以温之。腹满者,中焦虚,由于下焦生阳不振也,故去术之腻者,加附子以振下焦之生阳。服后饮粥者,助药力之四布也。勿揭衣被者,助药力之充肤热肉也。

小建中汤

芍药 六两  桂枝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饴糖 一升

以上六味,以水七升,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温服,日三服。呕家不可服建中汤,以甜故也。

小建中汤,建立中气以生经脉之方也。凡中胃气虚、经脉不足者宜之。

本论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此方;不瘥者,与小柴胡汤。此经脉逆于脾络而作痛,用以通脾络,调经脉,而后枢转得灵也。又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此方主之。此通调三焦之经脉也。夫悸与烦,心家病也,三焦与心包相表里,故调三焦即所以治心病。脾络上通于心,故通脾络亦所以治心病。建中汤之可愈悸与烦者,职此故也。夫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变解肌而为建中州、调经脉之用,盖桂枝汤已具和营卫、通经脉之功,多芍药则通脾络之功胜,加饴糖则建中州之权重也。

按:吴茱萸、理中、小建中皆温补中土之药,吴茱萸温补而兼散寒,理中温补而能守中,小建中温补而兼调经脉。故病在厥阴、少阴者,多用吴茱萸;病在太阴者,多用理中;而小建中,则心、脾、三焦之所需也。然吴茱萸有斩关夺门之功,证在危急者,辄奏奇效,余每于阳邪不得汗由于中胃虚寒者用之,助中胃以托邪,多得其力。若理中则具保全善后之能,故凡霍乱后、大病瘥后藉以收十全之策焉。至于小建中却有调剂向导之才,故于初病、兼病者,用以解纷,先行调和脉络也。一方有一方之专长,非泛为温补中土论之而已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 八两  桂枝 四两  甘草 四两,炙  大枣 十二枚

以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一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葆心气以伐水邪、安中土以防水逆之方也。凡心脾两虚、脐下动悸者用之。

本论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此方主之。夫脐下悸者,水气动也。水气何故而动欤?因发汗亡其心液,而动其水脏也,水气动而上窜,则成奔豚矣。今则初动于脐下,当乘其未成而治之,未事之先也。方中君茯苓以先煮之,重其伐水邪也。加桂枝、甘草,共保心气,甘草又合大枣,以安土气。取火生土而土制水,则水邪平,而奔豚不作矣。用甘澜水者,取其熟能速化,不助水邪也。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 四两  桂枝 三两  白术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以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此与《金匮》分两稍异。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平肝扶土、保心涤水之方也。凡木气凌土,水饮为患者皆可用之。

本论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此方主之。夫吐则伤上焦之心气,下则伤中焦之土气,二焦伤,则下焦之客气得以乘之,故心下逆而满,气上冲胸也,且水气亦乘其所不胜而动矣。头眩者,风木动也,若再动其经血之汗,则木无所养而大动,身振振摇矣。方用白术、甘草培土气;桂枝达木气;茯苓泄水气,合桂枝又能保心气,合白术又能输脾气。土气旺,则木有养;木气达,则眩与振振皆定;水气泄,则心下之逆满平。《金匮》之治支饮,亦此意也。

五苓散

泽泻 一两六铢  猪苓 十八铢  白术 十八铢  茯苓 十八铢  桂枝 半两

以上五味,捣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猪苓气味甘平,禀水精之气,能利水道,使水津四布,解毒治疟。泽泻气味甘寒,能启水阴之气,上滋中土而复下行。

五苓散,转输脾气、下行四布之方也。凡脾不转输,烦热而渴,小便不利者用之。

本论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方主之。此用以止渴,利小便,兼以解肌也。

又曰:发汗已,脉浮数而烦渴者,此方主之。此用以解渴除烦也。又曰: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此方主之。此用以双解表里,止渴以降逆也。

又曰: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此用以止渴利水又能化痞也。

又《阳明》篇曰: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渴者,宜此方,此用以止渴利水,兼消痞鞕也。

又《霍乱》篇曰: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此方主之。此用以止渴兼以解表也。夫脾之为病,岂特不能输精于上而为渴,不能输精于下而小便不利已哉?

若脾热上走心则为烦,脾气内逆则为痞,脾气不运则为大便硬。方中茯苓、白术补脾气,猪苓、泽泻利水道,桂枝通经解肌,合以为散,使其水津四布,五经运行,脾机一转,诸症悉平矣。白饮所以助脾气、暖水乃充肤热肉、淡渗皮毛之助也,故曰:汗出愈。

茯苓甘草汤

茯苓 一两  桂枝 二两  甘草 一两,炙  生姜 三两

以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甘草汤,保心导水、通利三焦之方也。凡小便不利,水停心下者用之。

本论曰: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方主之。夫不渴则不藉脾气输精于上矣,而小便不利,为三焦之气化有衍也。故重生姜、桂枝而浅煎,使三焦易于通利之意者欤。

又《厥阴》篇曰: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此方。夫厥与悸,亦三焦之不能通利也。桂枝合甘草则保心气,桂枝合生姜则通利三焦,桂枝合茯苓则导水邪。又为利小便之一法。

猪苓汤

猪苓 一两  茯苓 一两  泽泻 一两  滑石 一两  阿胶 一两

以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阿胶气味甘平,滋补心肺之药也,能清心主之热,下交于阴,生心血,治劳极。 难得其真者 。滑石气味甘寒,属土色白,而禀金水之气,能清身热,利水道。

猪苓汤,滋阴养液、通利小便之方也。凡咳、渴阴伤,水道不利者用之。

本论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又《少阴》篇曰: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此方主之。一则养脾胃之液,以行水道;一则养心肺之液,以止下利,非五苓散助脾转输之比也。虽然,阿胶固为养液之品,而二苓、滑、泽皆渗泄之品,故有汗出过多,津液已经内竭者,此方在所忌也。

牡蛎泽泻散

牡蛎 泽泻 蜀漆 海藻 瓜蒌根 商陆 葶苈 各等分

以上七味,共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后服。

海藻气味苦咸寒,能软坚,消瘰核、癥瘕、痹,治十二水肿。商陆气味辛平有毒,禀金土之气化,主治水肿、疝、瘕、痹,熨疤肿。葶苈子气味辛寒,禀土金之气化,能泄肺气,利水道。

牡蛎泽泻散,利气行水、上升外出之方也。凡水着下部小便不利者用之。

本论《瘥后》篇曰: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此方主之。夫曰瘥后,则病已从汗解矣。盖必其从腰以下不得汗,故寒水之气著于腰以下。阴气不能自升,则谷气不能下流,出此方以治之。牡蛎、泽泻,能引水上行,瓜蒌根能启阴液,商陆根能利水道,海藻散水于皮肤,蜀漆从阴而出外,葶苈所以利肺气而行治节者也。治节行,则水从小便去矣。

按:自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至此凡六方,皆利水之剂。苓、桂、草、枣,培土以制水,妨其作奔豚者也;苓、术、桂、甘,平肝以利水,妨其成支饮者也。五苓散,解肌以利水,助脾之转输者也;茯苓甘草汤,通利三焦,妨水之渍胃者也;猪苓汤,养液以利水,止咳、渴与呕、利者也;牡蛎泽泻散,则利气行水,破泄之峻剂,非寻常可用者也。柯韵伯谓非仲景之方,其言亦过激。盖病后,未尝无是证,余尝用之而验,然必施之壮盛之体,感阳热之邪,上身有汗,下身无汗者,一服而腰以下之水气即消,若稍有涉虚,则不可用。柯氏想未曾用过此方也,其戒人不可妄用之苦心,亦可取焉。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厚朴 八两,炙  生姜 八两  甘草 三两  半夏 半升  人参 一两

以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脾虚作胀、气不转输之方也。凡病后虚人、脾胀不输者皆宜之。

本论曰:发汗后,腹胀满者,此方主之。夫发汗则亡胃中之津液矣,脾气虚不能为胃行津液,则胀满。方君厚朴以运脾气,臣生姜、半夏以宣达胃气,佐人参、甘草补脾气以生津液,脾得转输,而胀满平矣。

旋覆代赭汤

旋覆花 三两  代赭石 一两  人参 二两  甘草 三两  半夏 半升  生姜 五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旋覆花气味咸温,禀太阳之气化,能治结气惊悸,除水下气。代赭石,铁之精也,气味苦寒,其色赤,禀水石之精,而得木火之化,其性镇重,能解心下之痞结。

旋覆代赭汤,调和中焦以化痞之方也。凡中焦不和而成痞,上下不通者用之。

本论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此方主之。夫曰解后,则表证已罢矣,其心下痞鞕,见有噫气不除,则责在中焦不和也。方用旋覆花之从上而旋转于下,加代赭石之重坠以引之,人参、草、枣补中焦之气,生姜、半夏宣胃中之气,中焦和,则上下通而痞化噫平矣。

栀子豉汤

栀子 十四枚,生用,擘  香豉 四合,绵裹

以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纳豉,煮取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

栀子气味苦寒,形圆色赤,禀少阴之气化,能清在上之火热,得导火热以下行,除胃中热气、五内邪气。豆豉气味甘平,色黑属肾,罯熟轻浮,能启阴脏之精,上滋心火。

栀子豉汤,升降阴阳、交济水火之方也。凡邪火不降、真水不升者用之。

本论曰: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此方主之。又曰:发汗若下之,面烦热,胸中窒者,此方主之。又曰: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此方主之。又《阳明》篇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则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苔者,此方主之。又曰: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下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此方主之。凡此皆邪火不降,真水不升,阴阳水火不相交济之病也,用栀子导心火以下降,香豉引真水以上升,水上火下,斯成既济之功焉。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 十四枚  甘草 二两,炙  香豉 四合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纳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栀子甘草豉汤,交水火兼和中气之方也。凡栀子豉证而见中气不足者用之。

本论曰:伤寒若吐若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此方主之。夫所谓少气者,虚羸之象,气不足以息也。于吐下,而伤其中州之气。甘草专和中气,补而不泥者,加于栀子、豉中,又能从中以交通其上下,则虚烦定而气亦和矣。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 十四枚  生姜 五两  香豉 四合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纳豉。取升半,分温二服。

栀子生姜豉汤,交水火兼宣胃气之方也。凡栀子豉证,而见呕吐者用之。

本论曰:伤寒若吐若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此方主之。夫虚烦而呕,不特水火不交,而且中胃气逆,重用生姜以宣中胃而止呕,合于栀子豉汤中,上下交通,中胃之气亦平矣

栀子枳实豉汤

栀子 十四枚  枳实 三枚,炙  香豉 一升

以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温再服,覆取微汗。

枳实气味苦寒,禀少阴标本之气化,又得阳明金土之气化,除寒热结,生则存气,熟则运气,配补剂则补,配破剂则破。清浆者,洗米水也。

栀子枳实豉汤,调和三焦、升降水火之方也。凡病后劳复、食复,三焦不和者用之。

本论《瘥后》篇曰:大病瘥后劳复者,此方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夫大病瘥后,阴阳水火始相交会,劳伤形体,气血内虚,其病复作,此属三焦不和,不可以前病之法投之,宜以栀子清上焦之热,香豉启下焦之水,枳实运中焦之土气,三焦和则津液生,而气血复矣。或有宿食者,加大黄以行腐秽,腐秽行而三焦自和矣。以清浆水先煮者,取其有谷气,且熟而速化也。香豉多而后入者,取其浅则先行升散也,故覆之以取微汗,为治劳复之方法。

栀子厚朴汤

栀子 十四枚  厚朴 四两  枳实 四枚,水浸去穰,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栀子厚朴汤,清解三焦余邪不尽之方也。凡病胸腹中留热不去者用之。

本论曰:伤寒下后,胸烦腹满,起卧不安者,此方主之。夫下后,胸有余热而烦,腹有余邪而满,故起卧不安也。栀子清上焦之热,导三焦之火以下行,厚朴运中土之气,枳实解结,服而三焦通畅矣。

栀子干姜汤

栀子 十四枚  干姜 二两

以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栀子干姜汤交火土之方也。凡病火不归于土中者用。

本论曰: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此方主之。夫大下之,则虚其中土矣,经云脾是动病,上走心而为烦,虚寒之病,故只见微烦也;中土无阳,而火热在外,故见身热也。栀子能导在外之热而归于中土,以温土之干姜以接引之,则外热内归而火土交会矣。

栀子柏皮汤

栀子 十五枚  甘草 一两  黄柏 二两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黄柏气味苦寒,禀太阳寒水之精,色黄又得太阴中土之气化,能治五脏、肠胃结热,除黄疸,止泄利。

栀子柏皮汤,火热发黄之方也。凡黄疸病肌壮热者宜之。

本论曰:伤寒身黄发热者,此方主之。夫身黄,阳明证也;发热,太阳标热也,太阳标热合阳明之燥热,阳热甚矣。用黄柏得太阳中土之气,即以其寒而退其热,佐栀子之导火下行,甘草之和土清热以成方,黄与热俱退矣。

茵陈蒿汤

茵陈蒿 六两  栀子 十四枚  大黄 二两,去皮

以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出也。

茵陈气味苦寒,因旧苗而春生,故名,能启水阴之气、除热结黄疸,去故而生新。

茵陈蒿汤,利水退黄之方也。凡太阳、阳明之热合于太阴之湿而成黄者用之。

本论曰: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此方主之。又曰: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此方主之。夫黄为土色,脾胃之本色也,无病则色不外现,病则其色呈于外。脾主湿者也,阳明胃土,阳热之气盛,不能从汗出,又不能从小便出,与湿相罯,则土色外现,而成黄疸之病矣。此方君茵陈之解热退黄,佐栀子导热以下行,大黄肃清内腑,大黄少则为茵陈所使,故黄从小便出也。

按:自栀子豉至此凡八方皆用栀子,或导君火以下交,或清外热以内入,或泄瘀热于小便,皆资其凉泻之力。但凉泻之品多有碍于胃气,脾胃素实者虽多用固亦无伤,稍有涉虚用之则恐伤其正气,故本论曰:病人旧微溏者,不可服栀子汤。盖治伤寒首重胃气也。

[1]百节拘挛:底本作“百折拘挛”,据《神农本草经·细辛》改。

[2]合有热:疑为衍文。

[3]炮:宋本《伤寒论》为“生”,陈恭溥用炮附子,想是源自其临床经验。